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时间:2020-09-06

唐太宗求贤纳谏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5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关于唐太宗纳谏的故事.doc文档,爱问共享资料拥有内容丰富的相关文档,站内每天千位行业名人共享最新资料。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君兼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采纳臣下的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从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他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当时,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隋炀帝,冒犯天威。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他不仅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唐太宗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听到这句答语,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并且表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匹绢。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颇为感触地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这都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这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知错必改。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上,逗着玩。不料,巧遇老臣魏征。唐太宗一时情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走上前去,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鹞鹰闷死。但是,魏征说得没完没了,唐太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还是闷死在怀中。唐太宗知错必改,知人善任,且胸有大志。唐太宗反腐唐贞观二年公元年,太宗对左右大臣说,我曾讲过,贪官们无不爱财,其实他们并不懂得应当怎样爱财。就拿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来说吧,俸禄都很优厚,一年所得,数目很大。若受人贿赂,不过数万,一旦败露,官职、俸禄全被剥夺。这岂是懂得爱财上算吗唐太宗善于设身处地为官员们着想,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教育他们切莫去做那些将会导致身败名裂、人财两空的贪赃枉法的事情。唐太宗不反对官员“爱财”,但反对他们爱财过度成为贪财,反对“受人财贿”,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他告诉身边的大臣,官员爱财要取之有道,要通过合法途径取得。靠合法收入俸禄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如果有非分之想,如果贪得无厌,就可能落得“一朝彰露,禄秩削夺”的下场。从官员的私利来说,也是很不划算的事情。他要官员们学会算这笔账。为了加深左右大臣的印象,唐太宗又说,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宰相名叫公仪休,爱吃鱼,成为一种嗜好,但从不接受别人馈赠的鱼。这样,他就能长久吃到鱼。因为他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不用担心有一天蹲大牢而吃不上鱼。无论君主,还是官员,都不能贪。如果君主贪婪,必定导致亡国如果官员贪婪,必定遭致身败。《诗经》写道:“大风有隧,贪人败类。”见《诗经大雅桑柔》,意为大风刮得很猛,贪人败坏族类。此话诚然不错。唐太宗告诫官员,站得正,才能立得稳。如果有贪欲,倒霉的就不仅是贪者个人:主国君贪丧国,臣贪亡身。“贪者败类”,贪者一人,会贻害很多人。从大处讲,会殃及一国从小处而言,会殃及家庭、家族。接着,唐太宗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载于《水经注沔水》,说的是战国时代秦惠王想攻打蜀国,苦于不知道到蜀国的路怎么走。于是想出一条计策,命人刻五头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后面挂着黄金。蜀国的人见了,以为牛拉屎能拉出黄金。蜀国国王贪图黄金,乃派出五位大力士,将石牛拉到蜀国。这一来,就开辟了一条由秦国到蜀国的通道,这正是秦惠王所希望的。秦国的军队随后而至,攻打蜀国,蜀国很快被灭亡了。第二个故事载于班固《汉书酷吏传田延年传》。说的是汉代担任大司农职务的田延年,征用民间牛车万辆,用来租赁生利。每辆车租金原先为钱,田延年用欺诈手法增加至钱,共得万,并将其中的一半即万私自吞没。他在做这件事情时,其冤家对头眼睛正盯着他,秘密地搜集其违法乱纪的材料。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冤家对头的掌握之中。于是田延年贪污万钱的事很快被揭发出来。大将军霍光说:“先把他关到牢里,然后交由大臣们公议处置他的办法。”田延年自知罪孽深重,又害怕受到惩处,说道:“我何面目入牢狱!”遂自刎而死。讲完了这两个故事,唐太宗感慨颇深,叹道:像蜀国国王和田延年这样的人,在历史上真是数不胜数啊!现今我要以蜀王为借镜,你们也应当以田延年为前车之鉴,不学他们的样子。以上两则故事,并非虚构,而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真人真事。唐太宗用历史上的这两件事,有力地印证了主贪丧国、臣贪亡身的道理。大臣们听了,定当惊出一身冷汗,定当深长思之,信服唐太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唐太宗纳谏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5-28 #长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5 #长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5 #故事会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5 #故事会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6 #短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6 #小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6 #长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7 #故事大全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