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时间:2020-09-06

天津非遗历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8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导语: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小编已经整理好相关信息,详情请点击正文。

1、天津“老津卫”茉莉花茶

天津,虽有山有水,却不是产茶之地,但这里的百姓也多爱饮茶,由于地理的特殊性造就了天津的包容性,才有了南方茶叶在这里的一次新的蜕变!那就是号称“北方第一香”的天津茉莉花茶。

说起天津的茉莉花茶,可是享誉华北地区, 不但因为天津茉莉花茶拼配加工工艺的历史已百余年,更是天津花茶坚持质优价廉,在拼制技艺中突出外形美观,汤色浓酽,花香持久,讲究茶口鲜明,经久耐泡,形成香中有茶,茶中有香的独特“杀口”百姓对此称之为“津味茶”。

而在天津,最纯的津味,一定是“老津卫”。

肩负这一传承使命的,是张津生,他是天津茉莉花茶拼配工艺的第四代传人,30年间,心怀对津味茶的钟爱于敬畏,复原了天津老味花茶还有传统的纸质包装形式,让老天津人儿看到了儿时的回忆,品到了儿时的味道。

据了解,“老津卫”坚持人工拼配,绝不采用机器进行流水化操作,因为张津生认为,人工技艺做出来的茶,有人味,是不一样的。

2、高氏空竹

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这首古老的童谣记载着中国空竹的历史悠久

起源: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起源只说有三种:

第一,据说三国时期曹植就曾作过一首《空竹赋》,但无从考证

第二,有人认为宋代百戏杂技项目中的“弄斗”为抖空竹的前身

第三,还有台湾学者指出空竹出现在元朝末年,这种说法比较被认同

不管是起源何时,都证明了空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技艺,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这多灿烂的花朵在中国的北方,尤其京津一带灿烂盛放,在天津,高氏空竹享誉百姓,这项技艺的第三代传承者——高士相

他自幼对木质结构及木质手艺兴趣浓厚。他作的空竹大的直径有一米多,小的直径仅有2.5厘米,每一个都为纯手工制作,工艺精湛。

他说空竹分一门、两门、三门的,每种空竹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高师傅说他觉得两门的声音最好听。

高氏空竹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

要经过锯竹筒、内粘、修活、外粘......打磨刷漆、等多个步骤

抖空竹,姿势多变,做到绳索翻花,做出“过桥”、“对扔”、“串绕”、“抢高”等动作,抖法多种多样,有单人抖、双人抖、多人抖;有正、反、花样抖等一百多种玩法,空竹虽小,但却能练就高超的技艺,有着极大的趣味儿性和技巧性,这也是空竹能够在民间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

3、汪氏料器手工技艺

料器是北京市传统手工艺品。即用玻璃料条制成的传统手工艺品。北京原无直接烧造玻璃料的行业,所用材料采自山东淄博博山(原颜神镇),经低温加热熔软之后,制成生肖、瓜果等案头陈设,或作玩具。约始于元代,经明至清发展起来,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鼻烟壶,以清代乾隆(1736~1795)年代北京料鼻烟壶较负盛名,当时有专门制作鼻烟壶的店家 。

汪氏料器手工技艺源于北京料器,以擅制鸟兽而著称。其料器颜色多且鲜艳,作品7品种丰富多彩,造型生动、质感古朴、形象逼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料器作品的造型,主要还是在灯工技艺上:艺人用各色料棍在灯火上烧、烤,待软化后迅速捏塑,使用简单的小工具,时而拉、时而粘、时而用剪子铰、时而用镊子拽,从而塑造出形态各异的作品。料器色彩多样、鲜艳夺目,因要便于手工塑形,所以需添加铅、碱以加强着色,降低软化温度。影响料器作品内容表达的关键,仍在料器的配料上。

如今,北京料器产品已达l80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有人物、挂屏、烟具、盆景、花鸟鱼虫,还有帽花、料珠等,造型生动,惹入喜爱。

料器材料

料器的原料,各色的仿玉料棍,以无机的硅酸盐石英砂和纯碱为主,再配以各种金属氧化物、如铅、锌、铜、铝、镁等,按比例组合后,经坩锅炉熔化,手工拉制而成。艺人根据需要选用不同颜色的料棍,再经灯火软化后造型,制做出生动玲珑的工艺品。这与玻璃制品的生产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料器是高铅低熔点玻璃,它与琉璃、陶器、景泰蓝有着更多的关系。

红丹 黄丹

红丹和黄丹可以互用,红丹,黄丹主要引进料棒中PbO,PbO是料棍熔制的重要原材料,氧化铅可以大大的提高料棍中的折射率,降低料根熔点,并且增加料栏的比重,此料引入了大量的氧化铅,主要目的是在保证一定的化学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料棍的熔点,适用于灯工操作黄丹比红丹的含量较高,并且成分稳定,红丹往往含有较高的Fe2O3使料棍着成绿色,故此常用氧化铅不用红丹。由于加入了氧化铅,料器作品具有较重的质感。

4、津派面塑

如果,给你一团面,你能做什么?也许你第一反应就是馒头、包子。如果,让你拿面做个造型,你想到的是不是小刺猬、网红兔子,又或者是可以吃的各种花卷?看一下整个栩栩如生的作品,你会相信这是用面做的吗?

古代,勤劳智慧的妇女,用随处可见的小麦粉、糯米粉,这两种在中国人食谱中极其重要的主食原料,塑造出了不同的形象,赋予了谷物新的灵魂,后人,在生活中不断的摸索,创造出了津派面塑。

如今,津派传承人已经传到了第四代——张亚杰,在学习和继承津派面塑技艺的过程中,他丰富了津派面塑的流派特点和制作技艺,研制改进面塑基础面团材料,使面团具备了三大特性前提下更易初学者使用和储存。

5、杨柳青木版年画

中国是最早发明版画的国家,早在隋代即有版画流传民间。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末,籍着便利的运河交通行销全国。

杨柳青木版年面的制作极为复杂,包括起稿、刻版、刷印、彩绘四个部分,其中刻版为阳刻,有线版和套色版两种;刷印时,先印线、再层层套色,每套一色要换一版。

彩绘主要是手工渲染脸部和有明暗关系的部分、点画细节、平涂面积较大的过渡色。

这一制作过程,无论在版画艺术或是在传统人物画方面,都有高超的表现。

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有来自民间的“百科全书”之称

6、风筝魏

风筝,古称“纸鸢”或“纸鹞”,最早起源于中国。相传,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传信,甚至试图利用风筝载人飞翔。五代时期,太监李邺于皇宫中制作纸鸢,在头部放置一枚竹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风筝”也因此而得名。

清末民初,中国风筝界出现了“人材辈出,流派纷呈”的局面。最有影响的首推天津“风筝魏”。

1892年,创始人魏元泰在天津鼓楼东创立“魏记长清斋扎彩铺”,这是中国近代首家经国家注册的风筝制作作坊和专卖商号。魏元泰自幼在一家扎彩铺当学徒,他对制作风筝产生浓厚兴趣。为了提高扎风筝的造诣,他反复研究飞禽和飞虫的飞翔姿态以及它们的身躯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并应用于风筝的制作。以前的风筝,以硬翅为主,造型简单,色彩也比较单调,为整体式。他扎的风筝可以拆展折叠,一尺多长的大风筝,折叠后可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他研制的平板式、弓子式、立体式、串式和袖珍式风筝近200余种。在着色上富于民族特色,并吸收了古建筑彩绘上使用的退晕法以及冷暖对比色调,使之更加适合高空放飞的特点。

魏元泰将木工的打眼扣榫、锡焊工的铜箍连接、鸟类的飞行平衡、风力的机械传动、国画工笔彩绘与民间绘画技法先后运用于风筝制作,形成了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特技精湛和便于携带五大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当时人们尊称为“风筝魏”。1912年,魏元泰的11件精品获“国家直隶出品展览会”金牌;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获“巴拿马太平洋地区万国国际博览会”银牌。经此,风筝魏风筝享誉国内外,为世界各国人民欣赏和收藏。

“风筝魏”风筝制作有八大工艺流程,即创意、设计、选料、扎架、彩绘、糊面、试飞、总装。其面料以高级真丝织物、上等毛竹为原料,全部工艺均为手工制作,能够拆展折叠,独有“送饭”、变形、鸣响等特技。魏记风筝分整体类和组合类两种,从功能上分为装饰型、放飞型、放飞兼装饰型三类:尺寸各异,巨型风筝可长上百米,微小的为火柴盒般大小:造型有人物、器物、动物等。是集观赏性、珍藏性、放飞性于一体的民间手工艺精品。

解放后,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1984年魏元泰被国家轻工部确认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他将制作风筝的技艺传给了第二代魏慎行,第三代魏永昌、魏永珍等。期间,第二代传人魏慎行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培养第一批艺术传人,魏记风筝大量出口。“风筝魏”历百余年不衰,在品牌、制作工艺、绘制等方面均具独特的文化、科学和历史价值,是极具地域魅力的天津民间文化之一。2008年,风筝魏制作技艺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范制葫芦

范制葫芦,又称模子葫芦、范匏,就是以范迫使葫芦依照人的意愿生长成形。范制葫芦的方法,是将幼小的葫芦,纳入刻有阴文的范模中,随着葫芦的长大,逐渐填实范模中的空间,待葫芦木质化后取出,范模的阴刻图文便在葫芦上作阳文显示出来。

范制葫芦有简有繁,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夹范,仅以两片木板将幼葫芦夹起来,长成后的葫芦呈扁形,这是最简易的范制葫芦。

二,素范,范模光素无纹,仅求葫芦的整体造型的变化,但对造型的要求非常高,轮廓线条的曲直长短的不同,体现了器物的艺术性的高低。

三,花范,范模刻成各种图文的形态,葫芦通过花范培育,便可获得各种人物、花卉、鱼虫、山水图案和文字及各种造型的器物。花范葫芦制成的品种最多,也最精美,如碗、盆,笔筒、鼻烟壶、摆件及蓄虫具,可达数十种。

由于范制雕刻精致,制作精良,极富艺术性。同时,范模又是匏器文化的直接体现,所以雕刻精致的阳模或阴模也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有的范模制作名家也是被载入史册的人物,所以名家制作的范模一直受世人瞩目。

天津葫芦庐范制葫芦技艺已被天津市政府授予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的范制葫芦沿袭了宫廷范制葫芦的老式做法,被称为是最具宫廷范的范制葫芦。

相关推荐

2020年春节将至,每一年的春节都是市民们心中一年之始的重头戏,也是大家合家团圆的日子,难得的假期,和家人一起出去逛逛吧!本地宝为您整理春节期间天津春节活动,一起来看一下吧!

被誉为中国绿化领域“奥林匹克”的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将于今年8月在天津市武清区举行。在绿博园的室外展园区,48个展园已经基本完工,三三两两的工人进行着修剪养护的工作。

第三届万圣欢乐节将于10月10日至11月15日在天津欢乐谷园区惊悚上演。万圣节主题活动中布置了七个“鬼屋”,分布在园区各地。

2016年,"Another Easons LIFE"延续上一年Easons LIFE带给我们的感动,将在佛山、厦门、上海、杭州、郑州、天津、贵阳、北京等城市上演。天津本地宝整合了预测的歌单安排,希望能够帮到您

江苏卫视公布了三位新年演唱会嘉宾:周华健、李宗盛和朴树,这也是朴树在夺得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后的首度演出。

2019年元宵节天津哪些地方有灯会?这些灯会分别有什么特色?天津本地宝为您盘点了最全的天津元宵节灯会活动,元宵节的您可别宅在家里哦!光吃汤圆可不够,看了彩灯才完整!

2016年陈奕迅天津演唱会门票销售火爆。很多人想知道演出场馆的座位图是怎样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票区图和座位分布,您看看就一清二楚啦!有想去的或者买好票都不妨来瞅瞅吧。

小编整理了2015年马拉松赛事时间表,包括了国内马拉松赛事和国际马拉松赛事,因为来源并非官方时间,所以时间上有些出入,但是时间误差在一个星期之内,也就是赛事月份是没有出入的,马拉松达人可参考。

天津2019年什么时候有漫展?天津今年的漫展有什么主题?天津本地宝为您及时更新最新漫展信息,有喜欢二次元的天津小伙伴,不妨时不时来看看有没有惊喜哦!

转瞬间又到12月,辞旧迎新,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元旦佳节又有3天小长假,为庆祝这个喜庆的节日,天津各地已经开始了各种精彩的活动。

过年去天津哪里好玩?2015年春节到天津哪里玩好?想了解一下在春节期间,也不知道天津市有哪些好玩的旅游活动可以参加?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有哪些国家参加?2015中国阅兵有哪些国家受邀请?参加2015中国阅兵的外国领导人有哪些?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天津,渔民,风筝,大沽,泥人张彩塑,天津市,传统,京东大鼓,民间,文化遗产,纸鸢,艺术,龙灯,传统民俗,汉沽飞镲,非物质文化遗产,乾隆,嘉庆,张明山,李树清,李邺,和发,潮音寺,风筝魏,一带,三河,三弦,中国,乐器,传信

2020-09-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天津,渔民,风筝,大沽,泥人张彩塑,天津市,传统,京东大鼓,民间,文化遗产,纸鸢,艺术,龙灯,传统民俗,汉沽飞镲,非物质文化遗产,乾隆,嘉庆,张明山,李树清,李邺,和发,潮音寺,风筝魏,一带,三河,三弦,中国,乐器,传信

2014-03-23 #故事会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天津,风筝,空竹,料器,葫芦,范模,中国,技艺,造型,风筝魏,范制葫芦,魏元泰,彩绘,红丹,传统,国家,茉莉花茶,面塑,本地宝,有哪些,作品,氧化铅,鼻烟壶,津卫,高氏,黄丹,北京,器物,拼配,手工

2020-09-06 #故事会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天津,风筝,空竹,料器,葫芦,范模,中国,技艺,造型,风筝魏,范制葫芦,魏元泰,彩绘,红丹,传统,国家,茉莉花茶,面塑,本地宝,有哪些,作品,氧化铅,鼻烟壶,津卫,高氏,黄丹,北京,器物,拼配,手工

2018-09-08 #长篇故事

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泥人张,天津,彩塑,张明山,图片,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始人,泥人,艺术,杨柳青,陈思,泥人张彩塑,中国,传统,作品,天津市,年画,木版,汉族,绘画,艺术品,乾隆,崇祯,道光年间,年间,总资产,文化遗产,新房,明月

2018-01-30 #故事阅读

天津市政协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传承文化魅力 讲好天津故事

天津市政协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传承文化魅力 讲好天津故事

项目,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委员们,天津市政协,实体,建议,记者,负责人,研究,有关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张宝义,李耀,魏天,高玉葆,体验馆,和精,大贡,市发改委,文广局,旅游局,本报讯,专题,一日游,专家组,中创,事业,传统

2018-12-14 #经典故事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您认为,天津,保护意识,国家,志愿,形式,方城,发展,宣传,活动,现代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风筝魏,性别,年龄,家乡,中专,个人,习非,交流平台,事业,人们,元素,学历,初中,大专,名字,历史,力量

2015-03-15 #故事阅读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调查,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商业用途,信息,学生,时间,您提,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情况,正确答案

2015-08-28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