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于谦“两袖清风”精神的启迪 杭州廉政网

时间:2020-09-06

于谦两袖清风的故事读后感

提示:本文共有 17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我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省级廉政教育基地——于谦祠”的一名讲解员,平时主要的工作职责就是向参观者宣讲于谦的事迹和精神。在我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讲述于谦“两袖清风”的故事: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清官廉吏,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蒙难抄家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当了三十多年朝廷大官的于谦,他的家中竟是一贫如洗,“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每当讲到“萧然仅书籍耳”时,我总能听到参观者由衷发出的赞叹,感觉到他们内心所受到的震撼。 或许真是因为受工作的影响,“腐”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令人厌恶的,让人痛恨的,叶腐为泥,谷腐为酿,豆腐为豉,而人腐……,人腐会成为什么呢?我一下子想不出答案,直到这几天,在观看了大型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时,看到一个个落马官员在镜头前痛哭、忏悔,我之前的疑问猛然有了答案:“人腐为囚”。 这些落马官员论能力不可谓不强,论智力也不可谓不高,但怎么就走到了阶下囚的地步呢?就是因为腐。不论职级高低,金额多少,只要一沾它的边,鲜有能保持清醒,迷途知返者。“腐”为何会如此厉害?我查看了字典,对“腐”是这样解释的:形声。从肉,府声。本义,朽烂变质。“腐”的关键就在于会“变质”,而且这种变质不是一下子的,而是慢慢地,渐进式的,从小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一包烟、一张票、一瓶酒、一顿饭,让人不知不觉陷入其中。身边这些看上去稀松平常的小事小节,却是一些人腐的开始。 这让我想到了于谦“两袖清风”的故事。当于谦要上京时,同僚劝说于谦,你不送金银财宝去攀求权贵也就算了,你带点手帕、蘑菇、线香之类的土特产去送点人情总可以吧。于谦只是笑着举起两袖说:“我带有两袖清风!”手帕、蘑菇、线香确实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物品,但假如拿这些去送了人情,就意味着于谦自身为官立场的根本改变。正是看清了这一点,于谦才会在诗中感叹: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老百姓)话短长! 《永远在路上》的影片中,每个落马官员对自身腐败行为的分析,无一例外都归根于思想上的变化,贪念也因此而来。记得有一次,我向一位参观者介绍,于谦任兵部尚书以后,仍住在北京城一所“仅蔽风雨”的房子里。皇帝实在看不下去,要把西华门外一所府第赐给他,于谦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毛头小子霍去病尚且能有这样的境界,我是什么人,现在就心安理得地住起大屋了?”参观者听完后问我:“兵部尚书是什么官职啊?”我告诉他:“兵部尚书在当时是正二品的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参观者沉默了一会儿,只说了一句:“于谦也是个有理想信念的人,尽管他是几百年前的古人。”是的,理想信念,我们党曾经依靠这四个字克服了无数艰难,最终解放了全中国,并依靠这四个字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但一些人却把这四个字丢掉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党章出发,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把行为标准进一步明确细化,划出底线。正如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所说:“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就会精神懈怠、意志消沉,淡化党的观念、漠视党的纪律,最终滑向违纪甚至违法。全面从严治党,光靠纪律是守不住的,必须立根固本,树立高尚精神追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努力解决好“不想”的问题。”为此,党中央一直在加强制度建设,包括派驻制度、巡视制度在内的纪检体制改革,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党内监督执纪问责,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使权力运行阳光化等等,形成不敢贪、不想贪、不能贪的有效机制,铲除“腐”的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几乎所有到于谦祠参观的人都会念一遍这首《石灰吟》,这首诗像一记警钟,警示着人们在“腐”面前请多一些警惕,多一些思考。不少落马官员都是贫苦出身,凭借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和踏实肯干一步步走上了重要领导的岗位。但就因为他们的思想稍稍发生了变化,“贪”就会立刻乘虚而入,让他们利令智昏,在“腐”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锒铛入狱才悔不当初。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他们从“贪”到“腐”到“败”的轨迹成了人们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训。(作者: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名人纪念馆傅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于谦“两袖清风”精神的启迪 杭州廉政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于谦“两袖清风”精神的启迪 杭州廉政网

于谦“两袖清风”精神的启迪 杭州廉政网

于谦,参观者,落马官员,两袖清风,人们,萧然,兵部尚书,这四个,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在路上,于谦祠,书籍,人情,官职,故事,权力,答案,理想信念,线香,蘑菇,一些人,党内监督,念一,王岐山,立根,许真,诗中,闾阎,霍去病

2020-09-07 #故事大全

于谦“两袖清风”精神的启迪 杭州廉政网

于谦“两袖清风”精神的启迪 杭州廉政网

于谦,参观者,落马官员,两袖清风,人们,萧然,兵部尚书,这四个,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在路上,于谦祠,书籍,人情,官职,故事,权力,答案,理想信念,线香,蘑菇,一些人,党内监督,念一,王岐山,立根,许真,诗中,闾阎,霍去病

2020-09-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杭州人物故事“两袖清风”于谦

杭州人物故事“两袖清风”于谦

于谦,杭州,两袖清风,京城,杭州人,郕王,成语,清官,英宗,东西,人们,于谦祠,历史,后人,和尚,忠臣,故事,海瑞,百姓,秀才,西湖,有关,笑着说,中静静,于公祠,于青,伍子胥,何曾,吴晗,吴山

2020-05-27 #故事阅读

杭州人物故事“两袖清风”于谦

杭州人物故事“两袖清风”于谦

于谦,杭州,两袖清风,京城,杭州人,郕王,成语,清官,英宗,东西,人们,于谦祠,历史,后人,和尚,忠臣,故事,海瑞,百姓,秀才,西湖,有关,笑着说,中静静,于公祠,于青,伍子胥,何曾,吴晗,吴山

2020-05-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杭州人物故事“两袖清风”于谦

杭州人物故事“两袖清风”于谦

于谦,杭州,两袖清风,京城,杭州人,郕王,成语,清官,英宗,东西,人们,于谦祠,历史,后人,和尚,忠臣,故事,海瑞,百姓,秀才,西湖,有关,笑着说,中静静,于公祠,于青,伍子胥,何曾,吴晗,吴山

2020-09-07 #短篇故事

杭州人物故事“两袖清风”于谦

杭州人物故事“两袖清风”于谦

于谦,杭州,两袖清风,京城,杭州人,郕王,成语,清官,英宗,东西,人们,于谦祠,历史,后人,和尚,忠臣,故事,海瑞,百姓,秀才,西湖,有关,笑着说,中静静,于公祠,于青,伍子胥,何曾,吴晗,吴山

2020-09-06 #故事会

杭州人物故事“两袖清风”于谦

杭州人物故事“两袖清风”于谦

于谦,杭州,两袖清风,京城,杭州人,郕王,成语,清官,英宗,东西,人们,于谦祠,历史,后人,和尚,忠臣,故事,海瑞,百姓,秀才,西湖,有关,笑着说,中静静,于公祠,于青,伍子胥,何曾,吴晗,吴山

2020-09-07 #故事大全

杭州人物故事“两袖清风”于谦

杭州人物故事“两袖清风”于谦

于谦,杭州,两袖清风,京城,杭州人,郕王,成语,清官,英宗,东西,人们,于谦祠,历史,后人,和尚,忠臣,故事,海瑞,百姓,秀才,西湖,有关,笑着说,中静静,于公祠,于青,伍子胥,何曾,吴晗,吴山

2020-09-0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