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纪录片故事化

时间:2020-09-07

纪录片如何呈现故事性

提示:本文共有 50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我在故宫修文物浅谈纪录片故事化作者: 沈扬 人类对故事的渴望是永无止境的,无论是文学、戏剧还是电影艺术,人们都无法遏制对故事的好奇,并不断以各种形式去记录它。纪录片作为一种记录形式,真实是其最独特的魅力,在不减弱真实性的情况下,适当的运用故事化手段加入故事性,可以增强纪录片的张力和艺术感染力。本文将从纪录片制作的角度来探索这一课题。 首先是题材选择和角度选取。选择一个富有价值的故事题材决定了一部纪录片的方向,讲好一个故事的决定因素又是主角和角度的选取,以及矛盾冲突的发现。如果题材本身比较平淡、广为人知,难以构成精彩的故事,应果断舍弃。而一些社会争议性较大、鲜为人知的题材,或矛盾性较大,容易挖掘到故事的题材,则进一步思考如何从有价值的领域将该题材表现出来。 其次是纪录片的拍摄方式。故事片由于其虚构性,可采用多种拍摄技巧,镜头种类多、变化大、运动性强、时间长短不一,景别变化丰富,长镜头在故事片中往往是发挥抒情功能。而传统纪录片一般固定镜头多,运动镜头多跟拍,镜头种类单一,少特写,多长镜头,摆拍少,景别变化少,镜头平淡。从观者的角度来说,故事片的拍摄手法更具吸引力,并能更好的展现拍摄内容。因此,纪录片中也慢慢开始加入了一些故事片的拍摄手法。如特写的运用,在一些需要集中展现的部分,特写能最大限度集中观众的注意力,突出事物的细节特点,同时还能加快纪录片的节奏。例如《俺爸俺妈》中,拍摄者对俺妈形象的脸部特写是极具震撼力的,母亲为在外地工作的儿子送行,默默跟在后面走了好久,儿子回头的时候,母亲的眼里含着不舍的泪花,特写的运用让观众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白发苍苍身体消瘦的母亲的表情上去,真情的流露能在一瞬间就打动观众的心灵,这种效果是别的镜头无法达到的。 拍完以后就是剪辑工作。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就是真实,因此剪辑必须以尊重事实为前提,始终保持客观中立,避免出现主观的情绪渲染及视觉误会。早期的纪录片为了体现其真实感,通常尽量少剪辑甚至不剪辑,使得纪录片中出现大量长镜头,拉慢了节奏,变得冗长无味。大量堆砌的长镜头中必然会有较多的无用情节,使得纪录片内容杂乱,感染力不强,观众的注意力不集中。一般的纪录片剪辑则按照时间顺序一一道来,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多种形式的剪辑已经运用到了纪录片中。如《沙与海》中平行剪辑的巧妙运用。 除了以上几点,还应注意新技术的运用及影响。影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故事片特别是科幻片中得到了大量运用,画面丰富而灵活,同时节约了制作成本。例如3D技术因其强大的空间再现能力,很早就被欧美国家运用到了纪录片中。近年来,我国的纪录片在新技术的运用方面也异常繁荣,一系列大型历史题材纪录片纷纷在新技术的基础上诞生,如《故宫》、《大国崛起》、《圆明园》、《丝绸之路》等,“三维动画还原”、“真人扮演”等已经大量运用在了历史题材的阐述中,使很多无法在真实情况下被捕捉的细节得以展现,而还原和展现并没有将真实性减低,反而增加了纪录片的细节性,使得纪录片的串联更为流畅自然,细节的增加也使得纪录片更为饱满,给了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 新技术加入纪录片最大的争议在于是否违背了真人真事的原则。因为3D技术是在虚拟空间内的再构建,真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虚拟性是其重要特征。还有动画的人为设计性等。新技术的加入与纪录片的矛盾还在于是否抢夺了观众的注意力。如历史场面的模拟中,3D技术可以达到全方位的直观展示,效果是普通拍摄技术无法达到的,因此速度很快,流畅性很高,常常给观众一种很炫目和惊讶的视觉感受。有可能会让观众注意力无法完全集中在解说词上,但是三维空间多角度的呈现可以让观众对解说词的内容有更为直观的理解,其逼真性可以让观众对所描述的事物有更准确、更接近事实的联想。特别是一些微观和宏观题材的纪录片,再高超的摄影技术也会受到时空和技术的局限。如国家地理频道的科技与自然题材的系列纪录片中,天文、自然科学等题材的纪录片中运用了计算机技术进行空间建模,突破了一般摄影拍摄范围的局限,空间感、造型感、真实感都非常强。但其实纪录片在选材方面就已经有了客观性和严肃性的前提,例如历史题材本身就是严肃的,这是根本性的,观众不会因为新技术的加入,使得镜头变化大、节奏快就全然忘记改纪录片的内容和本质。反而是新技术的逼真性和生动性,让观众能对内容有更准确的把握,对主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随着创作形式的多样化,一些纪录片与电视节目结合在了一起。比如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便是以纪录片的形式,采访战争的幸存者,通过人的回忆和讲述来串联战争历史。电视节目中的一些制作手法被很好的结合起来:演播室的插入,有主持人冷静视角的带入,采访当事人与历史遗址的探寻,让探访者记者的脚步构成了该系列纪录片的时间线索。电视节目中在解决跨越时间的方法穿插资料视频和图片得到了更自然的运用。同时在一些细节方面也采用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原则,比如拍摄手法,在采访中用中近景,空镜头的抒情使用等等,其次是抒情音乐的使用以及声画不同步等影视手法,例如在《凤凰大视野》2014年第一期中,冉宏图老人描述战争场面时候,在采访中穿插了历史上战争资料视频,这种声画不同步,但是内容相符合的手法弥补了语言的苍白,丰富了画面的信息,并使得该片更生动更有感染力。这种方式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电视节目的编导编排性与纪录片的真实性的矛盾。在《凤凰大视野》中,导在细节中使用了很多方法来减弱其编排性,可以总结为“退出”和“插入”。“退出”体现在纪录片节目中以主题的当事人为主要叙述者,尽管有采访记者、演播室主持人以及旁白,但是采访记者的话是不被录入的;演播室主持人的话非常少,只出现在片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中作为引入和承接的作用,对片子的主题进行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引人启示,一两句对主人公的内心的概述也是旁观者的一种观感描述,有抒情意味,但不影响其客观性;旁白则是客观的文字资料的朗读,绝不带感情色彩。“插入”的运用,如采访者在声音方面的消失,但是在影像中,采访者的身影是出现了的,说明是实时采访,而不是自顾自说,形成一种客观性,相当于一个见证者的身份。 由于电视是第一大众传媒,是现在受众范围最广的一个传媒方式。电视与纪录片的结合带来的最直观的好处就是传播的速度被极大得增快,纪录片的受众范围由小众变成了大众。这对纪录片艺术的传播有着重大的意义。 总结一下就是纪录片的创作是有风险的,选材的不慎、创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等等,都会导致纪录片的价值达不到预期,费时费力。而故事化的纪录片创作手法使得其创作过程中的风险减少,可看性和趣味性增加。例如在纪录片《圆明园》中,多处符合历史情境的情节被巧妙的添加到了叙述中,在第一集中,皇帝让妃子和太监一起来扮演民间生活的场景,滑稽而生动,折射了皇室生活的悲哀,生活在圆明园的人与建筑的关系,便被形象的展现出来。一方面,建筑让生活在里面的人们过得舒适,但是同时也束缚了他们的自由。这是一座大型皇室建筑承载时代皇室人员的幸福和悲哀。《最后的山神》中,既有老人作为部落最后的祭拜者并且来刻画古老的山神,又有代表着山神的灵魂的古老森林的命运,使得两条相依相伴的命运线索结合在了一起,提升了该片的整体社会价值。纪录片应加强故事性作者: 王叶红要纪录片应该加强故事性,故事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好的纪录片具备动人的故事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自然会掀起观众情感的波澜,引起观众的共鸣。 关键词纪录片 故事性 真实性 笔者观看了由著名编导冷冶夫拍摄的纪录片《伴》,看后,对纪录片在创作手法上又有一些新的认识即纪录片应该加强故事性。 如今,许多电视栏目明确提出,要做到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这些说法同样适用于纪录片创作,就是说在内容真实的前提下,以故事手法讲述事件,在叙述过程中重点渲染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在细节中刻画人物性格,从而以整体的故事情节去吸引受众,以活生生的人物个性去感动受众。 《伴》就是典型的以讲故事手法创作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主要故事情节是:在湖南偏远山区,有一个叫刘会云的老太太,自幼酷爱饲养家禽。68岁那年,她从县里的集市上,买了一头23斤的小猪饲养。谁知道这头小猪在刘老太太的精心饲养下,第一年就长了800多斤,第二年就长到1300斤。大猪远近闻名了,刘老太太也跟着出了名,慢慢的这头猪长到了2600多斤。但是一连串的问题也出现了,大猪每天40多斤的饲料怎么解决?自己的身体还能顶得住吗?这么老的猪还能卖得出去吗?到了2003年,大猪7岁,刘老太太74岁,大猪每天还在吃,每天还在长,而不佳的身体状况和家人的不理解乃至冲突,让刘老太太陷入了困境。 这部纪录片时长52分钟,但是观众在看后,不仅不觉得篇幅长,还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究其原因,是观众在一个个矛盾冲突中、一个个兴奋点中,为刘老太的生活揪心,为这头大猪的命运担忧,使得观众在一个个小故事中感怀唏嘘。 究竟怎样加强纪录片的故事性?《伴》这部纪录片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寻找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是纪录片追求故事性的基本要素之一。《伴》在52分钟的时间里,几乎揭示了刘老太一家的所有矛盾。这里有婆媳之间的矛盾,有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有刘老太内心世界的矛盾,还有人物自身的命运冲突等等。直到节目看完,观众还在为刘老太和大猪的命运担忧。这就是矛盾冲突带给观众的视听和心理刺激。 二、注重情节好看、细节典型 好看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能够引发观众在观看时产生情绪变化点。《伴》中的刘老太养了一条看家狗,可是这条狗专门扑咬自己的儿媳妇,从这样的画面情节中可以看出婆媳之间的矛盾何等激烈。片中还多次用细节镜头表现刘老太去市场、学校捡拾剩菜剩饭的画面。通过刘老太的脸部、眼神和动作特写,以及周围人的表情特写、行为特写,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这些打动人心的细节镜头让观众对刘老太抱有深切的同情,从而也升华了故事的教育意义。 三、选取故事兴奋点 兴奋点可以是情感的、悬念的、幽默的,也可以是深思的、富有启发性的。《伴》的编导在处理婆媳之间矛盾的时候,采用了一种“平行剪辑”的方式,调动了观众的兴奋点,使戏剧化冲突更具可看性: 刘老太:一天到黑都没喊过我吃饭,你看像什么样,媳妇还得了! 儿媳:反正我们拿什么东西给她吃,她都认为不是好东西,所以我以后就不给她吃了。 刘老太:她说我是老畜生老婆娘。还打我啊,打了还喊我告她去。 儿媳:打她,是她想打我。我娘家的人打她的,我又没打她,我娘家的人来出气打的,我没打她,她还打了我的头。 刘老太和儿媳的采访本来都是分开的,当编导把这些矛盾的说法剪辑在一起的时候,戏剧化冲突的兴奋点就出现了。纪录片需要好看,需要有兴奋点,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而纪录片应该如何把故事编辑的更好看、更有戏剧化冲突,则是个技巧上的问题。 四、制造悬念 这是纪录片中追求故事性的最重要要素。2003年初,74岁的刘老太突然得了风湿病,行走十分艰难。但刘老太仍顽强地坚持每天到学校和菜市场给大猪捡食……刘老太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大猪也一天天瘦下去,摄制组要离开刘老太的时候,刘老太已经无力饲养这头2600斤的大猪了。而老百姓对这件事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是大猪饿死在老太太前面,还是老太太累死在大猪前面!到编导拍摄完毕做出成片时,这个问题是所有人都不知晓的未来,因而,刘老太和大猪的命运就成了悬而未决的未来,悬念的制造,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当然,在注重纪录片故事性的同时,加强纪实、尊重真实是第一位的。如果为了打动观众,去编造、编导故事情节,或者去误导情节中的人物,这些都是纪录片创作中的大忌。我们所指的纪录片创作中加强故事性,是指在选取素材上,选取那些打动人心的情节,在编辑手法上,也要以讲故事的方式安排情节,使整个纪录片的脉络以讲故事的手法得以展现,从而让观众能够更加理解情节,全身心地投入到片子中去。 如今,纪录片的故事化非常受观众欢迎,原因就在于人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体,故事化符合受众的心理接受习惯。近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获奖片中,以故事化来表述的纪录片成了不少编导较为推崇的一种方式,这也显现出讲故事的创作手法在纪录片中的传播力量不可小视。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中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纪录片故事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纪录片的故事化影视化叙事手法解读

关于纪录片的故事化影视化叙事手法解读

纪录片,人们,情节,叙事手法,手法,故事,观众,电视纪录片,美食,内容,影视剧,纪录,事件,价值,前提,标题,选题,生活,龙源期刊网,希望能够,舌尖上的中国,人物,作用,兴趣,来源,吸引力,差异,感染力,材料,概念

2020-09-07 #故事会

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故事,纪录片,摘要,商业,电视台,栏目,汹涌,纪实,纪事,真实性,传奇故事,一些人,天下故事,故事汇,电视圈,财富故事,在讲

2020-09-07 #故事会

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故事,纪录片,摘要,商业,电视台,栏目,汹涌,纪实,纪事,真实性,传奇故事,一些人,天下故事,故事汇,电视圈,财富故事,在讲

2010-03-02 #长篇故事

浅议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浅议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含义,元素,人物形象,纪录片,素材,情节,范畴,辩证关系,设计,中的故事,几个方面,叙事手法,纪录片创作

2020-09-08 #故事大全

浅议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浅议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摘要,含义,元素,人物形象,情节,纪录片,素材,范畴,辩证关系,设计,中的故事,几个方面,叙事手法,纪录片创作

2020-09-08 #小故事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方式探析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方式探析

罗德里格兹,纪录片,影片,故事,观众,音乐,方式,作者,悬念,南非,叙事结构,生活,过程,选题,结构,讲故事,导演,影像,情怀,苦难,题材,本杰,马里克,人们,人生,创作者,20世纪,有价值,纪录片创作,唱片

2014-04-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浅析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策略

浅析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策略

纪录片,悬念,受众,故事,情节,人物,中国,生活,影片,乡村,冲突,村支书,母亲,观众,家庭,村民,磊磊,张光,创作,策略,发展,无奈,父亲,现状,纪录,丈夫,事件,农村,创作者,妻子

2020-09-08 #短篇故事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方式探析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方式探析

罗德里格兹,纪录片,故事,影片,选题,方式,南非,观众,题材,世纪,年代,音乐,叙事结构,有价值,创作者,奥斯卡,张唱片,态势,范本,要素,过程,音乐史,龙源期刊网,纪录片创作,音乐发烧友,好的,人民,价值,元素,唱片

2020-09-0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