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时间:2020-09-07

关于鹳雀楼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寥廓江天,嵯峨大山,相映成趣,引起诗人无限遐想,于描绘大自然的壮美 之中,显示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同时,这情景交融、富于哲理的诗篇,又时时激 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千百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几乎老少皆 知。可是,它的作者又是谁呢? 也许,许多读者会脱口而出:王之涣 。不错,当今流行的唐诗 选本,多将王之涣作为《登鹳雀楼 》以下简称《登》的作者。其所本大约可追溯到 1000 年前。最早将《登》 列为王之涣作品的诗文集是宋太宗时李昉、扈蒙、徐铉、宋白等奉敕编纂的《文 苑英华》《登》载于该书第三百一十二卷。 它共计 1000 卷,辑集了南朝梁末至唐代的大量诗文,为以后问世的《古诗 纪》、《全唐诗》等重要总集所取材。因是圣命所遣,纂集者自不敢等闲视 之,所以它的权威性大,深得世人青睐。当然,内中舛误亦不在少数。南宋彭淑 复,清人劳格先后撰书为之勘误。但《登》诗为王之涣所作,并无人怀疑。北宋 阮阅所编《诗话总龟》卷十五:“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 涣、 李僧、 畅诸诗最佳。 王云‘白日依山尽……’”南宋计有功撰 《唐诗纪事》 八十一卷,收录了 1000 余位唐代诗人作品及相关本事。其中第二十六卷“王之 涣”条载有《登》诗。 自宋以后,一般都以《登》为王之涣诗。似乎《登》为王之涣所作,是确定 无疑的了。 孰不知,《文苑英华》问世 100 年后,着名的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撰就《梦 溪笔谈》。其中第十五卷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 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王文奂诗曰:‘白日 依山尽……’”李益,大历进士,生于唐天宝七年,卒于唐宝历三年左右,与贾 岛、韩愈同时。王文奂为谁,沈括不记,今亦无从考究。彼时彭乘《墨客挥犀》 和李颀《古今诗话》所录,亦与《梦溪笔谈》同。 《古今诗话》,有的版本作“王 文奥”见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奥疑为“灸”之误。可以想见,彼时鹤雀楼 上题有王文矣的诗,是实实在在之事。司马光在《司马温公诗话》中说:“唐之 中叶,文章特盛,其姓名漂没,不传于世者甚众,如河中府鹤雀楼王文美、畅诸 二诗……。 ”美, 似为矣之误。 倘依司马温公之说, 在鹳雀楼上题诗的王文奂, 因文名不昌而为时光漂没,其诗作也被改记在王之涣名下,至使后人以讹传讹。 这样,《登》的作者,不是王之涣,而是王文奂。 然而,现存最早的唐诗选本《国秀集》却另持异说。《国秀集》,太学生芮 挺章于天宝三年编选,凡三卷,录有自唐玄宗开元以来至天宝三年的 30 多年间 优秀诗作 218 首,皆芮挺章同时诗人之作。此书卷下选有王之涣三篇:《凉州 词》二,《宴词》一。独无《登》诗。而该诗却以《登楼》为题,列在处士朱斌 名下。芮挺章身为国子生,选同时人之诗,且王之涣又非无名之辈,芮当不至于 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晚唐、宋初,《国秀集》曾一度浸藏,不为世人所知。北宋元佑三年,龙溪 曾彦和为之跋云:“《国秀集》三卷,唐人诗总二百二十篇,天宝三载,国子生 芮挺章撰。……此集《唐书。艺文志》,洎本朝《崇文总目》皆阙而不录,殆三 馆所无。浚仪刘景文,顷岁得之鬻古书者,元鬻戊辰孟秋,从景文借本录之,困 识于后。”显然,《国秀集》得以传世,多亏了曾彦和。朱斌九泉有灵,定会感 激这位晚辈后生的。只可惜,《国秀集》再现之际,《文苑英华》业己出世百年 左右。彼时,李昉等无缘得见此书,不录朱斌也就不足为怪了。 南宋洪迈所编进御本《万首唐人绝句》,凡百卷,10477 首,采自唐代诸家 诗文集,为唐人绝句之总汇,但编次乱,遗漏多。于是,明万历丙午年间,赵宦 光、黄习远在原选本基础上进行整理、增补,为现存绝句总集中较好选本。该书 第二卷,选王之涣《送别》一首,朱斌一首即《登楼》。所以,该诗作者为朱斌 说,是言之成理的。 那么,《登》的作者究竟是谁呢?王之涣,王文矣,还是朱斌?多少年间,众 说纷纭,莫衷一是。清康熙年间,彭定求等人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清代 季振宜《唐诗》基础上搜遗补佚,修纂成九百卷之巨的《全唐诗》。内中第二百 零三卷,录有朱斌《登楼》,并注云“一作王之涣诗”。第二百五十三卷收有王 之涣《登》诗,亦注云“一作朱斌诗”。这种别出心裁的作法,审慎自然是审慎 的,但是,这桩千百年来的公案,却至今也没有断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登鹳雀楼》古诗图片《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登鹳雀楼》古诗图片《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王之涣,王文,朱斌,国秀集,作者,唐诗,年间,河中府,登楼,诗人,选本,鹳雀楼,司马温公,唐人留,曾彦,李益,沈括,白日依山尽,世人,千百年来,作品,全唐诗,名下,国子生,基础,天宝,总集,所作,梦溪笔谈,绝句

2020-09-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王之涣,王文,朱斌,国秀集,作者,年间,河中府,登楼,诗人,选本,鹳雀楼,司马温公,唐人留,曾彦,李益,沈括,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世人,千百年来,作品,全唐诗,故事,名下,唐诗,国子生,基础,天宝,总集,所作

2020-09-08 #故事阅读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王之涣,王文,朱斌,国秀集,作者,年间,河中府,登楼,诗人,选本,鹳雀楼,司马温公,唐人留,曾彦,李益,沈括,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世人,千百年来,作品,全唐诗,故事,名下,唐诗,国子生,基础,天宝,总集,所作

2020-09-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王之涣,王文,朱斌,国秀集,作者,年间,河中府,登楼,诗人,选本,鹳雀楼,司马温公,唐人留,曾彦,李益,沈括,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世人,千百年来,作品,全唐诗,故事,名下,唐诗,国子生,基础,天宝,总集,所作

2020-09-07 #经典故事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王之涣,王文,朱斌,国秀集,作者,唐诗,年间,河中府,登楼,诗人,选本,鹳雀楼,司马温公,唐人留,曾彦,李益,沈括,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世人,产权人,千百年来,作品,全唐诗,名下,国子生,基础,天宝,总集,所作

2020-09-08 #故事大全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王之涣,王文,朱斌,国秀集,作者,唐诗,年间,河中府,登楼,诗人,选本,鹳雀楼,司马温公,唐人留,曾彦,李益,沈括,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世人,产权人,千百年来,作品,全唐诗,名下,国子生,基础,天宝,总集,所作

2020-09-08 #短篇故事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王之涣,王文,朱斌,国秀集,作者,唐诗,年间,河中府,登楼,诗人,选本,鹳雀楼,司马温公,唐人留,曾彦,李益,沈括,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世人,产权人,千百年来,作品,全唐诗,名下,国子生,基础,天宝,总集,所作

2020-09-08 #故事阅读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王之涣,王文,朱斌,国秀集,作者,唐诗,年间,河中府,登楼,诗人,选本,鹳雀楼,司马温公,唐人留,曾彦,李益,沈括,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世人,产权人,千百年来,作品,全唐诗,名下,国子生,基础,天宝,总集,所作

2020-09-08 #故事阅读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登鹳雀楼》历史文化故事

王之涣,王文,朱斌,国秀集,作者,唐诗,年间,河中府,登楼,诗人,选本,鹳雀楼,司马温公,曾彦,李益,沈括,王之,诗文集,千百年来,世人,作品,全唐诗,名下,国子生,基础,天宝,总集,所作,绝句,诗作

2020-05-06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