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浅析纪录片的内涵表现和故事化创作手法

时间:2020-09-07

纪录片的故事性叙事手法

提示:本文共有 20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纪录片与电视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不同,它的事件、人物、场景不是虚构的。它真实地记录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展现和它相关的音画形态,把那些观众看不清、理不顺、分不明的人、事、物一一还原,让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更加客观全面。拍摄对象的真实性是纪录片第一要遵守的原则。

实际上,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纪录片带有创作者的主观因素。这决定了纪录片的创作要走纪实与表现相结合的道路,那种单纯记录是无法把人物、事件上升到审美的高度的。历史表达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呈现的,而人的复杂性是人物类纪录片拍摄的最难之处。当代语境下,人物类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性格的社会学分析。人物类纪录片在对人物刻画上要调动多元素、多角度、多层面的电视艺术表现手段,把人物自然、真实、原汁原味地融入生活之中。做好人物纪录片第一是要知道表现什么,其次是如何表现。

一、纪录片创作的内涵表现

(一)要在纪录片中表现人物的时代价值

各个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也有着各自的社会主题。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身上都会留有时代的印记。笔者在2005年拍摄的《泥土的精灵》记录的是界首市老艺人卢山义的命运变迁。卢山义擅长在彩陶上刻画上刀马人,他幼年学艺,从建国初期到七十年代多次获得“全国民间艺人”称号,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但进入八十年代,他所在的工艺美术厂产品滞销,企业逐渐衰落,当时厂里没有年轻人愿意再跟他学习,这门传统艺术面临失传。作品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思考命题:在商品经济以及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的艺术会逐渐消失,那么怎样才能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呢?

(二)要在纪录片中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比于文学作品,电视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动作和语言是内心情感的外化,这就要求编导对人物的动作细节和语言要有精准的捕捉。人物纪录片很大程度上需要正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诠释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要求创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整个片子的驾驭能力。如果一部电视纪录片只是干巴巴的说教,它不会吸引观众的眼球,更不会收到应有的宣传效果。要表现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就需要创作者注意细节的表现。典型细节的表现能够见微知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表现人物的矛盾冲突

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易于彰显人物个性,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作品主题。和别的体裁相比,人物纪录片更加关注的是人与自我、人与自然或人与社会等深层次的观念冲突、价值冲突。纪录片的冲突是隐在的,在表层的事件冲突上一般进行自然化处理,以冷静客观的方式引导观众去体悟深层冲突,而忌讳刻意地强调表层矛盾的激烈性。电视纪录片《老镜子》中共有三对矛盾冲突,其中突出表现了老中青三代人在爱情观上的不同,反映了传统与现代、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碰撞。

(四)表现人物的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是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生存环境。因为这个环境的大框架以及个体的爱好、性格、文化背景、经济因素等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殊环境。如果认识和把握了主人公所处环境的特色,并且准确地在人物纪录片中记录下来,那就不仅可以得到观众的认可,并且还会以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永存。《谢晋和他的儿子》《德兴坊》《十五岁的初中生》等,这类纪录片都是在鲜明的城市环境中展示了真实的人物形象,真实地记录了大城市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生存的特殊环境。

二、故事化的创作手法

在纪录片具体的创作中,故事化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叙事的情节化。纪录片里的“故事”不像电影或电视剧那样是虚构出来的,它是对现实生活人物或环境的选择和概括。生活本身是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本身就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当我们把这些冲突和矛盾进行选择和概括时,就可能形成既客观又完整的情节内容,这就是纪录片的叙事情节化的过程。这中间依赖编导对现实生活敏锐的分析力和观察力来推动叙事。用一句话概括,纪录片的叙事情节化就在于“发现生活的戏剧性”。

我们所讲的“纪录片故事化”也是国内外纪录片界当今艺术创作的主要走向之一,它也是全球特别关注的人文、自然、社会等三大类纪录片创作中普遍采用的表现手法。在中外社会类纪录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创作者把生活中的故事用影视艺术创作的手法真实再现,使得故事更生动、更打动人心、更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在历史类人文纪录片中,因为使用了“故事化”创作手法,使得原本过去了的历史故事、历史文献、历史知识变得不再乏味而生动有趣,让已经消逝了的历史重新再现耀眼的光芒;在自然类纪录片中,“故事化”创作手法使得各种动植物生命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使得各种枯燥而深奥的自然科学知识变得通俗、形象、易懂,满足了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的心理需求和探索发现的求知欲望。

总而言之,纪录片的“故事化”使得原本真实的故事更典型、更能打动人心、更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这种创作上的倾向将纪录片的知识、教育、资讯、传播等功能和大众娱乐功能相结合,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以及提高纪录片节目收视率的效果,这也是以后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有效方式。

本文来源:《》

关键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浅析纪录片的内涵表现和故事化创作手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浅析纪录片故事化的创作手法

浅析纪录片故事化的创作手法

纪录片,故事,观众,素材,作品,悬念,蒙太奇,长镜头,选题,钩子,创作,内涵,才能,中都,事情,关键,典型,创作者,情节,情景,手法,故事情节,故事性,时刻,理论,细节,讲故事,过程,冲突,剪辑

2020-09-07 #长篇故事

浅议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浅议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含义,元素,人物形象,纪录片,素材,情节,范畴,辩证关系,设计,中的故事,几个方面,叙事手法,纪录片创作

2020-09-08 #故事大全

浅议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浅议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摘要,含义,元素,人物形象,情节,纪录片,素材,范畴,辩证关系,设计,中的故事,几个方面,叙事手法,纪录片创作

2020-09-08 #小故事

纪录片故事化制作思路及发展趋势

纪录片故事化制作思路及发展趋势

纪录片,纪录,手法,故事,纪实,人类学,与生俱来,人们,弗拉哈迪,创作,历史,电影,发展,创作理念,是当今,讲述故事,中国,人物,关键,倾向,思路,属性,国家,国际,心灵,方式,类型,知识,票房,讲故事

2020-08-31 #故事阅读

故事化纪录片故事性和真实性

故事化纪录片故事性和真实性

纪录片,故事,观众,故事片,影片,时候,结构,创作者,创作,过程,方式,发展,真实性,电影,康有为,关系,手段,事件,人物,故事性,学位论文,讲述故事,作品,手法,生活,事情,导演,海师,维尔托夫,主人公

2020-09-07 #经典故事

人物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与叙事策略研究

人物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与叙事策略研究

纪录片,人物,个体,策略,作品,创作者,匠人,表现手法,群体,研究,人们,器物,学位,工匠,情感,手法,收视,社会,精神,精英,观众,创作,论述,人物故事,传统技艺,创作理念,纪录片创作,艺术表现,可成,中运

2020-09-07 #故事会

关于纪录片的故事化影视化叙事手法解读

关于纪录片的故事化影视化叙事手法解读

纪录片,人们,情节,叙事手法,手法,故事,观众,电视纪录片,美食,内容,影视剧,纪录,事件,价值,前提,标题,选题,生活,龙源期刊网,希望能够,舌尖上的中国,人物,作用,兴趣,来源,吸引力,差异,感染力,材料,概念

2020-09-07 #故事会

纪录片故事化

纪录片故事化

纪录片,观众,刘老太,故事,细节,情节,冲突,剪辑,故事性,特写,题材,镜头,刘老,手法,纪录,编导,命运,新技术,兴奋点,受众,时候,内容,太太,技术,故事片,方式,讲故事,问题,作者,人们

2020-09-0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