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王之涣:登鹳雀楼 鉴赏

时间:2020-09-07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6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 再 的意思)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 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 黄河入海流 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 白日 ,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 白日 的奇景。至于 黄河 。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 定格 ,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 ,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 更上一层楼 。 千里 一层 ,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 更上 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 楼 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 景入理势 。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 白日 和 黄河 两个名词相对, 白 与 黄 两个色彩相对, 依 与 入 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 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 正正相对 ,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王之涣:登鹳雀楼 鉴赏”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之涣登鹳雀楼朗诵

王之涣登鹳雀楼朗诵

王之涣,其诗,季凌,义气,乐工,晋阳,山西太原,悲歌,祖籍,用词,高祖,绛县,唐代诗人,凉州词,登鹳雀楼,边塞风光,传世之作,豪放不羁

2020-09-09 #故事大全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贝乐,大全,经典儿歌,儿歌,早教,王之涣,三阶魔方,英语启蒙,手机,视频,速算,魔方,登鹳雀楼,扫一扫,乖乖的,回家吃,好宝宝,功能,儿童,减法,全网,关上门,博客,回复,口诀,古诗,学会,大雨,妹妹,姐姐

2020-07-18 #经典故事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贝乐,大全,经典儿歌,儿歌,早教,王之涣,三阶魔方,英语启蒙,手机,视频,速算,魔方,登鹳雀楼,扫一扫,乖乖的,回家吃,好宝宝,功能,儿童,减法,全网,关上门,博客,回复,口诀,古诗,学会,大雨,妹妹,姐姐

2020-07-18 #经典故事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贝乐,大全,经典儿歌,儿歌,早教,王之涣,三阶魔方,英语启蒙,手机,视频,速算,魔方,登鹳雀楼,扫一扫,乖乖的,回家吃,好宝宝,功能,儿童,减法,全网,关上门,博客,回复,口诀,古诗,学会,大雨,妹妹,姐姐

2020-07-19 #长篇故事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评论,宝宝辅食,尼可,恩怨情仇,还记得,蛐蛐,叫声,余生,一生,乖乖,养鸟,宝贝,地球,妻子,楚雄,对面,旖旎风光,小狗,年糕,橄榄,浮世,游记,灵性,真情,环岛,美西,自驾游,苹果,蛋黄,记忆里

2020-09-07 #故事会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山西,太阳,作者,诗词,上一层,其诗,季凌,王昌龄,高适,主薄,临黄,第一时间,风光,景物,旧址,中条山,传说,乐工,代表作,仅存,互联网,千里目,冀州,内容,及第,山峦,愿望,意思,悲歌

2020-09-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简单赏析王之涣《登鹳雀楼》

简单赏析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王诗,平野,鹳雀楼,登鹳雀楼,任冀,于文,唐人留,季陵,安县尉,李益,沈括,西新,西永,诗格,则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图片,中条,世尘,前瞻,包举,天宝,大河,晋阳,山西太原,山河,实景,本家

2015-03-13 #长篇故事

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诗人,这首诗,王之涣,对仗,艺术,欲穷千里目,哲理,情怀,绝句,黄河,炼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更上一层楼,太阳,景象,白日,词语,王昌龄,作者,名词,景物,著名诗人,胸襟,朱斌,高适,人生,千里目,古今,国秀集

2015-04-1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