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强化课文复述指导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时间:2020-09-08

课文好的故事最后两段的理解

提示:本文共有 110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3 分钟。

《强化课文复述指导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结 题 报 告 一、 课题的背景、 意义 21 世纪, 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是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 知识的传播、 扩散,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人的说话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是每位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 教师业已关注到了这一问题, 但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贴近生活, 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或是从朗读、 背诵入手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很少有人关注复述, 关注复述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所起到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 中的课程总目标要求: 学生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 能在不同场合得体、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 小学生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 作为语文老师, 不要总是埋怨学生 不会说话 ,也不要为找不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支点而愁眉不展, 我们应该切实地把复述训练落到实处, 因为复述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手段,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还能激发学生即兴表演和演讲的主动性。 基于以上的认识, 决定对此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从而摸索出一套有针对性、 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及指导方法。 二、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问题的分析 复述就是以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 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 所谓复述(课文) , 就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试着把课文放到口头上来说, 使之如同出于己之口。 (张庆老师语) 在一过程中, 学生逐步熟悉了文章的语言,学到了一些新的词语, 并使之由消极词汇开始向积极词汇转化, 帮助学生吸收、储备和初步运用文章的语言, 实现范文中语言的吸收与内化。 口 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 头语言来表达自 己的思想、 情感, 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 的的一种能力。 苏教版八册教材中(中高年级) , 有复述要求的课文占到总课数的 20%左右,其中六、 九、 十二册有四分之一的课文要求能复述。 复述的具体要求不太相同:有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大作家的小老师》 、 《虎门销烟》 等; 有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孙中山破陋习》 、 《三袋麦子》 等; 有当小导游介绍景观 《烟台的海》 、 《记金华双龙洞》 等; 有分角色朗读课文, 再演一演 《小稻秧脱险记》 、 《半截蜡烛》 等; 有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演讲 《学会合作》等。 小学语文学习是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初级阶段。 在学生的说话过程中, 没有文字材料的依托, 学生即兴表达, 既要动口, 又要动脑, 无疑对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 使学生望而生畏。 复述熔理解、 记忆、 表达、 积累于一炉, 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有独特的作用。 复述如此重要, 可语文课堂中复述的教学现状让我们堪忧: 绝大部分的教师因为对复述的概念模棱两可, 更因为复述无从、 无人考核, 于是课堂上很少有复述教学的展示, 大多数的教师会让学生课后自己去完成, 也没有及时的反馈和检查, 老师的不重视是学生复述能力难以提高关键。罕见的语文课堂中复述的教学,大多也只是走过场。所以课堂上, 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复述就是面无表情背诵课文,或抓不住关键词语、 没有重点, 或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 条理性不够, 毫无感情可言。 鉴于复述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重要作用, 及课堂教学中无视复述存在,忽视课堂的现象, 我们认为强化课堂复述训练,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所以, 我们决定以教材为基点, 课堂为阵地, 通过加强复述教学与训练, 研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复述与口头表达能力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小学语文复述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提高学生复述技能, 增加语言积累以及迁移运用的方式等,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特确定以 强化课文复述指导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为题进行专门的探索。 三、 理论依据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家认为, 健康的人格应具备将真实的自我让别人(至少一个重要的他人) 知道的能力。 小学阶段正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 他们能否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学校的教育至关重要。 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 思想不仅包含人作为目的是本、 人作为动力是本, 还应该包含 人的素质、 能力的全面发展 是本。 教育要面向社会, 社会需要善于表现自我的人才, 语言是表现自我的基本工具, 作为小学教师, 务必注意从 说话 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表露能力。 本课题对于提高教师对复述认知及有效训练学生口头表达有现实性和指导性, 能提高学生记忆、 思考、 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 本课题的提出严格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语文教学向来强调以读为主, 在读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理解词义、 体会主旨、 把握结构特点。 学生要读有所得, 就必须在读懂、 读熟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字词句章、 情理逻辑心领神会并融会贯通。复述课文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思维训练, 不仅能促使学生读懂读熟文章, 还能帮助他们把握文章的情理逻辑, 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说话的自信心, 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条理地说出来。 四、 课题研究的内容 1、 复述训练的要求及方法指导: (1) 《语文新课程标准》 关于每个学段复述的要求都非常明确, 任务也非常清楚。 第一学段在口语交际中规定: 听故事、 看音像作品, 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很显然, 对于低年级来说, 我们应该从听故事与看音像作品着手, 而听故事与看音像作品, 也是孩子的喜爱。 难度不大。 第二学段的阅读中规定: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在阅读中规定: 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 (简单描述是复述的提升。 ) (2) 复述的主要内容是以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为主。 复述课文篇目在中高年级的分布(课本指定的) :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复述课文 13 篇 6 篇 8 篇 10 篇 (3) 以课堂为主线, 课外阅读指导为辅, 研究复述的主要方法。 2、 研究复述训练与口头表达能力之间的关系。 研究复述与词汇积累的关系, 研究复述与口头表达逻辑的关系, 研究复述与提高学生表达欲望的关系等。 3、 研究通过复述训练提高中高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评价方式及活动形式。 五、 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 将经验总结法、 问卷调查法、 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贯穿于整个课题实践的过程中。 问卷调查法: 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 对中、 高年级学生进行说话能力测试, 发现问题, 制定改革方案, 及时修正研究方案, 让课题研究切实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服务。 个 案 研 究 法 : 选择在口头表达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展开调查分析, 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及辅导, 验证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可行。 行动研究法: 通过公开课研讨等形式, 有计划、 有步骤地在专家指导下立足实践操作, 边实践边研究, 边解决实际问题, 以实践验证研究, 以研究促进实践,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及理论修养。 经验总结法: (1) 依据教育教学实践所提供的事实, 进行阶段性小结、 调整、 完善研究方案。 (2) 随时撰写经验文章, 并且及时宣传推广。 六、 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一) 研读书籍资料: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贾老师教作文(最新版) 》 《中国儿童漫画与作文赏析》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二) 时间安排: 08 年 10 月 09 年 2 月: 《贾老师教作文(最新版) 》 、 《中国儿童漫画与作文赏析》 09 年 3 月 09 年 9 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七、 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08 年 10 月 09 年 2 月 : 完成读书笔记、 学生个案分析 09 年 3 月 09 年 9 月: 完成读书笔记、 教学案例分析 八、 课题研究成果 确立这个课题时, 我心中充满了期待, 很想通过不懈的努力, 在复述课文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真正研究起来, 还是遇到了重重困难。 首先稍显空大的课题界定让我走了一点弯路, 于是决定修正一下研究的方向, 转向重点研究复述的有效策略, 同时观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步情况。 时光荏苒, 一转眼一年的时间从指尖流走, 回顾一年来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探究之路, 有辛苦, 有心酸, 更多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惊喜。 为了强化复述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想尽了各种办法, 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请教专家、 同事, 经常与他们讨论, 随时记取思想的火花, 然后及时在课堂上实践。 一年来, 我找遍了适应中高年级复述的方法, 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活动, 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学生变得乐说会说了。 (一) 有效复述的策略 孩子的复述能力对其语言发展及至整体发展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下大工夫地去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从而更好的实现在课堂上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复述训练应因人而异、 因文而异、 因需而异。 一般按照先详细再简要后创造的顺序开展训练。 复述既是读的训练, 又是说的训练, 它可以检查学生掌握课文的程度, 促使学生积累词汇, 锻炼其语言的精确性、 生动性和连贯性; 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复述大致可以分为: 1、 详述: 适用于整篇课文的复述, 这样的训练既能帮助学生把书本中规范化的语言转换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又激发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 增进了学生运用语言的信心。 2、 简述: 即括性复述。 简要复述要抓住原文的中心和重点内容, 进行简明、扼要、 提纲挈领地讲述。 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按课文的顺序, 把课文的中的重要词句有机组织起来,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删去次要的、 解释性、 描述性的部分。这种复述虽然不强调引用原文, 但原文中的关键词句应当加以运用。简要复述有一定的难度, 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扩展复述: 在原文复述的基础之上, 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扩展原文的某些内容进行复述。 在进行扩展复述时, 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 挖掘出文本未能完全反映出来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洞察力、 理解力、 想象力和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 4、 创造性复述: 课堂上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根据课文内容, 用多种方式改写课文, 使内容更生动、 更个性化的表达出来。 要求对课文中没有明确叙述的内容有选择地作一些创新, 内容必须和文章内容相吻合, 不能发生矛盾,即要合理想象。 创造性复述提倡六个改变, 即改变人称、 改变词句、 改变体裁、改变结构、 补充内容、 改变事件的评述。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创造性复述是教师应该时常运用的复述方法, 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合理安排学生复述课文, 形成有效的复述策略, 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研究中, 我们形成了一下策略: 一 以提纲引领复述 在指导学生复述的初始阶段, 教师可拟出具体的复述提纲, 让学生对照提纲复述。 到学生较为熟练之后, 就让学生自己编写提纲。 如《菩萨兵》 一课的复 述, 先指名概括课文四个部分的段落大意, 编段落提纲: 第一段: 长征途中, 红军进入藏民居住地, 藏胞都躲起来。 第二段: 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第三段: 朱总司令带领红军, 帮助藏胞搞春耕。 第四段: 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 感谢红军。 再按 自由练习一同桌互述一小组尝试复述一指名复述 的程序进行复述练习。 如《李时珍夜宿古寺》 一课故事内容较多。 复述时, 先根据段落层次编写小标题式的复述提纲: 晓行夜宿, 察访药材; 错过客店, 夜宿古寺; 借助月光, 啃食干粮; 冒险品尝, 记载草药; 山风呼啸, 苦中作乐。 再让学生参照小标题复述 课文。 这样,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 以表演促进复述 1、 分角色表演复述 如《云雀的心愿》 一课的复述,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然后四人一组结合, 一人做小云雀, 另一人做云雀妈妈, 一人叙述, 另一人做导演, 合作完成表演复述, 学生兴趣盎然。 2、 个人表演复述 如《大作家的小老师》 一文, 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后, 让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 然后指名加上动作、 神态, 练习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出来。 [案例] 咦! 萧伯纳为什么称纳娜莎为小老师呢? 课文中有一个故事, 咱们来读读这个故事, 讲讲这个故事, 好吗? 先看大屏幕。 (出示友情提醒: 先读一读 2- 4自然段。 读好后, 可以尝试着把故事讲给同位听听。 讲故事时尽量用书上的语言。 ) 读一读, 谁的声音最响亮,你来读。 听明白了吗? 那开始吧。 谁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教师指导: ①你现在是谁? (萧伯纳) 你说这话时, 心里会怎么想呀? (出示句子: 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 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 同学们, 现在你们就是大作家萧伯纳, 说这话时, 你心里怎么想的? (点击句子) ②指名说(我很自豪我是著名大作家, 小姑娘知道一定会惊喜万分) (瞧,我多棒 ) ③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萧伯纳的自豪、 得意读出来吗? 加上表情、 动作练习说一说。 ④你来说。 萧伯纳可是世界著名的大作家咧。 (竖大拇指) 你说的充其量是市级的。 ⑤谁来帮帮他。 国家级的。 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你来, 这才是世界级的。 ⑥相信你一定也能说好了。 听萧伯纳这么一说, 我想小姑娘知道和世界大文豪玩了很久, 一定会惊喜万分。 萧伯纳也是这么想的。 可小姑娘呢? 出示句子: 请你回去告诉你妈妈, 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指名读) 小姑娘的表现和他原来想的不一样, 这就是 出乎预料 (生齐答, 师板书)这句中还有一个字能体现出萧伯纳的预料? (竟) 你真会读书。 如果你就是小女孩那塔莎, 此时你心里会怎么想? (不就是大作家嘛, 不什么了不起, 我要教育教育你) (你不要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了) 多聪明、 多可爱、 多天真的小姑娘, 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小姑娘的聪明、 可爱、天真读出来吗? 先练一练。 这么聪明的纳塔莎。 你来, 你来, 你为什么强调纳塔莎? (让他记住我的名字) 课文读好了, 相信你一定能把故事讲好了吧。 你再来试试, 希望你能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 如果能加上表情、 动作就更好了! 咱们都来学学他这样, 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 加上表情、 动作, 再讲讲这个故事。 尽量用书上语言, 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讲得好的, 待会儿老师有漂亮的书签送上哟。 谁来展示一下自己, 这么多呀, 咱们推选两个代表, 进行男女 P K赛。 你们是小评委, 要认真听, 要公平、 公正地评选。 评评他们讲的好在哪? (旗鼓相当, 不分胜负。 漂亮书签送给你们, 希望你们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超过鞠萍姐姐、 董浩叔叔哟。 掌声欢送。 ) 上述案例以讲故事这一环节贯穿全文的教学, 是一个大胆的设计。 为了讲好故事, 学生必须先读好故事。 学生明确了要求自学, 故事讲不好时, 教师因势利导, 抓重点句段, 让学生在与文本、 教师之间的多重对话中, 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品读中, 引燃情感点, 生成理解文本、 感悟文本、 内化情感、 内化语言的情感纽带。 通过萧伯纳和小姑娘语言的比较体会人物。 我在屏幕上出示两段话, 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 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请你回去告诉你妈妈, 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然后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想法, 读好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看似简单但是耐人寻味。 因此出示这两段对话后我让学生细细地读, 认真地读, 有什么发现。 这一比较的朗读, 对于句子的理解, 对于人物特点清楚起来, 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小女孩的天真可爱以及萧伯纳的自夸。 读好了, 讲好故事对学生来说是张飞吃豆芽 小菜一碟。 故事讲好了, 不仅帮助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训练, 也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获得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提升, 走进了人物的心灵, 透过文字体会到人物的情感。 3、 课本剧表演复述 《祁黄羊》、《九色鹿》、《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等课文的复述,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 所以我专门抽了一节课时间进行这篇课文的课本剧表演比赛。 为了达到优良的效果, 我要求学生以一大组为单位, 先改编剧本, 然后制作道具, 排演课本剧, 最后参加比赛。 三 以关键词语润色复述。 如《天鹅的故事》 一课的复述就先从课文片段入手, 要求学生叙述课文的重点段落天鹅破冰的片段。 即先让学生根据教师板书 寒潮降临 、 讨论破冰 勇士破冰 天鹅群齐心破冰 胜利地呼唤 等关键词复述课文的精彩部分, 学生在有效突破复述难点后, 利用关键词语进行的连段成篇的复述更加精彩。 四 以课文插图想象复述。 如《虎门销烟》 一课主要讲述林则徐销毁鸦片的故事。 复述课文时出示课文 上的两幅插图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壮阔的场景, 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九色鹿》一课也有两幅鲜明的插图, 在看图进行复述时同样可以让心飞翔。 五 以填空题串联复述。 如《陶校长的演讲》 复述时, 可做如下填空式引导: 第__问, ___有没有进步? 有, 进步了多少? 为什么要这样问? 因为____。 这样的填空式引导可以使学生将课文的脉络有机的串联起来, 逐步生成来自学生的精彩。 六 以顺序词语安排复述。 如《推敲》 一课复述时, 抓住时间顺序的词语 一天、 第二天、 这时、 接着 ,学生有了这些抓手可以更加顺利的回忆起课文内容, 然后在复述中会更加有条不紊、 层次清晰。 七 以关联词语组织复述 如《虎门销烟》 一课复述时, 学生用 只见 先 再 然后 顿时 的句式复述林则徐虎门销烟过程。 在复述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情节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让学生再次体会到林则徐爱国的赤胆忠心。 又如 《陶校长的演讲》一课中每一问的答案里都有关联词 因为 有了 才有 否则 、 因为 有了 要想 就要 因为 虽然 却 因为 即使 也 既要 也要 。 学生复述时, 老师可以出示文中关联词帮助他们复述课文, 同时也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关联词的用法与作用。 八 以主要内容精简复述 1、 读懂课文, 理清思路, 简要复述。 如:《天火之谜》,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部分, 长期以来, 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揭开了 天火之谜 ;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 发明了避雷针。 复述时告诉学生把这三部分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简单的复述, 这是概括能力的训练之一。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心, 把握文章的脉络进行简要复述。 2、 分清主次, 留主删次, 注意衔接。 分清主次的标准是看课文各部分内容与中心的关系。《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课文序依次安排了 小红马嘲笑小骆驼 小骆驼委屈地找妈妈 妈妈带小骆驼走进沙漠 小骆驼感到自豪 的故事情节的, 其中骆驼妈妈、 小骆驼沙漠之旅是全文的重点, 在指导复述时我让学生抓住这个部分详细说说, 其余部分简单概括。 这样的简单复述, 从内容上留梗概, 删细节, 但特别注意删减后的衔接过渡, 使复述内容连贯。 在学生有效复述课文的基础上, 教师还要适当地评价学生的复述情况。 复述课文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 要抓出实效来 , 不能走过场。 那么, 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复述给予的恰当评价, 将会随时激起孩子爱复述、创新复述的浪花。教师除了看其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声音是否宏亮, 语言是否准确生动, 明确其优点外, 还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增进评价的多元与互动。 这样一来, 学生都崇尚能说会道的人, 学生都能绘声绘色地复述课文。 于是复述便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特别靓丽的风景。 在评价复述时, 教师的策略性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如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复述时, 有的学生在 沙漠旅行结束了 后这样说: 小骆驼准备带着小红马去沙漠走一趟, 然后回来后也要笑话笑话小红马。 那么, 教师在评价时, 既要适当肯定这位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也要告诉学生复述课文不一定非要创造性复述, 使学生明白在进行创造性复述的时候要注意符合人物特点, 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角色、 情节等方面的转换。 (二) 复述训练与口头表达能力之间的关系 复述是是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 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一种必要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不断创造复述训练的契机, 除了让学生在复述中激发学习兴趣、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外, 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不断丰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 树立口头表达的信心 通过经常性的复述训练, 很多胆小的孩子勇敢地走上了讲台, 把课文精彩地讲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发现复述原来是这样简单, 只要把课文内容条理清楚地讲出来就可以了; 其实说话也很简单, 只要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就行了。 所以说, 是复述, 让孩子们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是个留守儿童, 爸爸妈妈不在身边, 有什么事我只能埋在心里, 同学们也不喜欢和我玩, 因为我不爱说话。 今天语文课, 垚垚老师说全县的老师都来听课, 要我们好好表现。 坐在舞台上, 看着台下几百双眼睛, 我的心里像揣了几十只兔子 怦怦 乱跳。 谁愿意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唰 几十双手同时举起来, 我也想举,因为我昨天晚上在家里认真练习了, 可是我又怕自己说得不好, 同学老师会笑话我。 老师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 王慧慧, 你来试试, 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同学们给烁烁点掌声。 在大家的掌声中, 我走上了讲台, 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 啪啪 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来自同学, 来自听课的老师), 我鞠了一躬, 欢快地跑回座位。 王慧慧日记《我一定行》 2、 学会口头表达的方法。 在复述的过程中, 经过老师耐心、 细致的指导, 学生不仅有信心敢说、 有话可说, 还能知道该怎样正确、 熟练地运用和调控语言, 知道怎样把话说得有条理,真真切切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今天语文课上《虎门销烟》 一课, 课文学完后, 要复述课文, 老师先示了一组词语 只见 先 再 然后 顿时 , 然后让大家自己练习说说虎门销烟的经过。 我喜欢看故事, 却不喜欢讲, 妈妈说我从小说话就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听了半天不知道我到底要说什么。 哎, 还是听别人讲吧。 只见一群光着 听着组长眉飞色舞地讲着, 听着我心里痒痒, 其实讲故事很简单吗? 萌萌, 该你了。 组长发令了, 我只能应着头皮讲: 只见 他们先把鸦片抛入池中, 再 眼瞅着老师给的词语, 我竟然一口气说了下来。 奇迹, 真是奇迹。 我被自己震惊了。 呵呵, 谁说我不会讲故事的, 我讲的挺好的。 放学回到家, 妈妈又习惯地问: 宝贝, 今天上课表现怎么样? 以前我最讨厌妈妈问这问那, 因为不知道说什么, 所以不想说。 因为不想说, 所以要接受妈妈烦人的唠叨。 今天我一改常态, 妈, 今天先上了一节数学课, 我表现很好,数学作业只有我一人当堂完成了; 接着上了一节语文课, 老师让讲故事, 我也举手了, 老师表扬我故事讲得好; 然后是我最爱的体育课, 我和好朋友一起捉迷藏,玩得很开心。 妈妈瞪大眼睛看着我, 好像不认识我了, 然后抱着我狠狠地亲了我一下。 孟萌日记《高兴的一天》 3、 激发口头表达的欲望 经常性的复述训练, 不仅使学生敢说、 有话可说、 知道怎么说; 还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 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地被激发出来。 下午综合实践课举行 讲伊索寓言故事 大赛, 想参加的同学快做好准备。 小灵通王子涵在班里宣布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我当然也不甘示弱, 其实这件事情老师几个星期前就讲过了, 我早就做好准备了,呵呵, 下午看我的了! 中午放学一回到家, 我就拽着爷爷、 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听我讲故事, 大家好,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名字叫 《狼和小羊》。 一只小羊在 我边讲边做动作。 爷爷奶奶乐得哈哈大笑, 俺孙女长本事了! 综合实践课终于到了, 我第一举手站在了讲台上。 大家好, 我又听到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看到了老师微笑的眼睛, 仿佛在说: 慧慧, 你太棒了。 我的心里满溢着幸福。 同学们都说我变了, 变得开朗了, 变得爱说话了, 因为我知道我能行! 王慧慧日记 《幸福》 九、 反思与展望 1、 由于本课题仅仅实验了一年的时间, 学生们的复述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他们变的乐说爱说,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训练尚未得到充分开展。这个训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系统过程, 因此,学生升入高一级阶段后, 还应加强复述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2、 通过深入的课题实验与研究, 使我获益匪浅, 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鉴别和评价能力, 并将这种能力持续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使学生复述的的自主性、 积极性、 内在潜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3、 在家里搞课题, 常有坐井观天之感, 不知道外面是什么形势, 人家是怎样搞的, 我最大的难题就是课题研究缺乏理论的指导和支持, 希望可以有机会到外面看看, 增长见识, 使得自己的研究不重复别人的路, 少走弯路。 4、 《语文课程标准》 中 教学评价 部分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评价要实行定性定量相结合, 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课题实践的过程中, 对于评价的探讨和研究只是停留在口头表扬, 实物奖励这些初级阶段, 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复述训练是高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评价方式及活动形式的研究还需继续。 复述训练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工程, 决非一年的训练就能立竿见影, 要想取得稳固的成效不可能一蹴而就,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是一项长期坚持的、 并不断调整方向、 改进方法的工作, 就这样匆匆结题了, 心里有许多遗憾。 课题虽然结了, 但研究还在继续, 我会继续努力的! 附结题材料如下。 读书笔记: 1、 快乐的作文 快乐地做文 2、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 3、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四) 4、 让孩子爱上读书吧 案例: 1、 九色鹿(一)(二) 2、 大作家的小老师(一)(二) 3、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后反思 4、 美丽的天使爱说话 以上八篇本人认为质量较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强化课文复述指导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南头镇中心小学一年级6班举行课文故事演讲比赛

南头镇中心小学一年级6班举行课文故事演讲比赛

课文,故事,语言,小公鸡,小鸭子,了学,儿童,同学,学生,语文,本册,演讲比赛,表演,一个重要,口头表达能力,孩子们,许婧,中心小学,兴趣,互相爱护,学习效果,南头镇,准备充分,内容,动力,友好相处,媒介,小朋友,小组,平台

2020-07-16 #故事大全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故事,活动中,能力,环境,教师,书面语言,小鸡,交流,活动,远多于,习惯,学说,孩子,完整性,愿望,想法,机会,老师,交往,语言教育,口头语言,幼儿语言,所以说,让孩子,方都,在教,格乐,口头语

2015-01-31 #长篇故事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故事,活动中,能力,环境,教师,书面语言,小鸡,交流,活动,远多于,习惯,学说,孩子,完整性,愿望,想法,机会,老师,交往,语言教育,口头语言,幼儿语言,所以说,让孩子,方都,在教,格乐,口头语

2015-06-16 #故事会

讲故事 口头表达却不是最重要的?

讲故事 口头表达却不是最重要的?

故事,影响,讲故事,状态,在讲,好一个,这个故事,思维,工具,代表,东西,听众,勇气,学会,意义,方法,整体,能力,时候,角色,表情,语言,过程,阶段,高手,应用,你应该,一个故事,举个例子,不可信

2020-09-17 #短篇故事

小学生语言学习方法研究

小学生语言学习方法研究

训练,学生,口头表达,教师,语言,让学生,内容,小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交流,研究,活动,生活,习惯训练,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习惯,中心,会上,充分利用,口头,品德课,姿态,学期,形式,思想,情境,意识

2016-08-15 #小故事

我的重难点解决资源包《望梅止渴》

我的重难点解决资源包《望梅止渴》

故事,讲故事,曹操,学生,指导,词语,成语故事,生字,课文,教师,望梅止渴,学法,点拨,故事大王,孩子们,指导学生,图片,小结,聪明智慧,重点,写字,了学,田字格,口头表达能力,教学目标,教材,儿歌,办法,动画,同学们

2020-05-29 #故事阅读

成语 往往取自于古代经典 著作 历史故事和口头故事 用生动简洁的语言 表达某种含

成语 往往取自于古代经典 著作 历史故事和口头故事 用生动简洁的语言 表达某种含

相信自己,能力,对自己,尊重他人,长处,人格,事情,心理,正确认识,能看到,个人,优点,信心,牢笼,缺点,自信心,比别,首先要,和发,好的,自以为是,自暴自弃,个性,人生,作用,前提,信念,关系,基础,学生

2020-06-05 #长篇故事

怎么让孩子敢于表达 如何让孩子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怎么让孩子敢于表达 如何让孩子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孩子,让孩子,讲故事,家长,想象力,表达能力,表达自己,内心,想法,时间,技巧,种子,能力,视频,语文,作者,习惯,个人,世界,学龄期,儿歌,内容,口头,力量,前提,勇气,口才,学校,奇思妙想,宇宙

2020-08-1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