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握手的故事:外交官谈国际礼仪

时间:2020-09-09

国际礼仪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7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握手可以说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见面礼了。无论双方是第一次见面,还是已经熟识,一个得体的握手,致意、祝贺、慰问、鼓励、感谢等深意尽在不言中。

不要小看一个简单的握手礼,在外交上它时常被赋予种种政治含义。

历史性的握手

1989年5月,在戈尔巴乔夫访华前夕,邓小平曾指示外交部,他与戈尔巴乔夫会见时“只握手,不拥抱”,这不仅是对外交礼节的一种示意,更是对两国未来关系的定位。尼克松总统在回忆自己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总理见面时也说:“当我从飞机舷梯上走下来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据基辛格回忆,当时尼克松为了突出这个“握手”的镜头,还特意要求包括基辛格在内的所有随行人员都留在专机上,等他和周恩来完成这个“历史性的握手”后,才允许他们走下飞机。

在现代商业社会,见面握手是最基本的礼仪,它貌似简单,其实承载着丰富的交际信息,你是否明白其中的礼仪细则,能否“正确”地行握手礼呢?

我有一个朋友在某部外事部门工作,一次闲谈中,他告诉了我最近发生在他们部门的一件小事:

对代表团“有意见”的小伙子

有一次,某代表团来华访问,其在华期间的接待工作与活动安排均由我们部门负责。为期一周的访问活动相当顺利,每天都有专人陪同,精心照料代表团成员的饮食起居。在他们即将离华的前一天晚上,接待单位特地准备了一场小型的宴会为代表团饯行,谁知席间,当我们问到代表团团长此行有何感受,对我们的接待是否满意时,对方回答说:“你们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在中国的这几天我们都感觉很充实,但是,有一位先生似乎对我有意见,这让我很不开心。”话毕,对方用眼神示意坐在邻桌的一个小伙子。

应该就是这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对代表团有意见”了,这让我大吃一惊,立刻找他问话,谁知小伙子也吓了一跳,一边矢口否认一边也觉得很委屈。后来,我终于明白,原来打从代表团下飞机开始,每次小伙子与对方握手时,只是“象征性”地轻轻握一下,并且在握手时眼睛还看着其他地方——就是这个细节让代表团团长“很不开心”,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握手说明对方对自己很不重视,或者很有意见,因此接下来的几天都闷闷不乐,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小伙子并不是真的对人家有意见,只因刚参加工作不久,不知道在行握手礼时还有这么多学问,再加上其他人也没有注意到他的疏忽,因此一错再错,“得罪”了代表团。

幸运的是,在临别前我们发现了这个“无心之失”,后来小伙子非常诚恳地向代表团团长道歉,最终挽回了局面。设若对方就这样满怀怨气地离开,我们又不明就里,很可能会影响到日后双方的交往。可见在礼仪问题上的确来不得半点马虎,很多时候,真有可能出现“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这位小伙子所犯的错误也是不少人的“通病”——握手时随便应付一下,对其中的学问似懂非懂。希望这个故事能给你敲个警钟,每次握手时都能正确地行礼如仪。

见面握手时要“该出手时才出手”。传统上,先伸手的一般为长辈、身份较高者、女士、主人等,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这一原则也可灵活掌握,无论男女长幼都可以先伸手,对方一般都不会拒绝。但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尴尬的情况,比如对方可能没有注意到你伸出去的手,或者根本无意与你握手!在前一种情况下,你只要微笑着收回你的手就可以了,虽然有点尴尬,但这种情况是每个人都可能碰到的,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后一种情况则让人不可原谅,在现实生活中也十分少见,如果你真的遇到如此无礼的人,收回你的手,把他/她列入你“不值得交往者”的“黑名单”吧。

每个人都会握手,但不是所有人都会正确地握手。标准的握手姿势(男女通用)是:双方相向而立,距离约半米,上身微微前倾,右手四指并拢,大拇指伸出,大方地用右手手掌和手指握住对方的手掌。

握手时有很多细节需要留意,上面的故事中提到的就是一例:握手时目光一定要直视对方,面带微笑,神情亲切、友好(一边握手一边看着其他地方,是不尊重对方的很失礼的行为);握手的持续时间通常是1 3秒钟,并且要适度用力(随便握一下就松开,或者紧紧握着不放,都会让人觉得尴尬)。

本文摘自《亮出最好的自己——外交官浅谈国际礼仪》,张国斌著,中信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定价:39.00元

(责任编辑: )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握手的故事:外交官谈国际礼仪”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握手的故事——外交官谈国际礼仪

握手的故事——外交官谈国际礼仪

对方,代表团,小伙子,有意见,双方,握手礼,团长,礼仪,部门,戈尔巴乔夫,基辛格,都会,历史,右手,学问,尼克松,局面,情况,手掌,时代,细节,飞机,交往,工作,活动,不开心,你的手,当我们,正确地,没有注意到

2020-09-08 #故事会

你知道我国外交官第一人是谁吗?他证明大清亡国不是没有道理的!

你知道我国外交官第一人是谁吗?他证明大清亡国不是没有道理的!

郭嵩焘,英国,英国人,外交官,大清,清王朝,中国,国家,思想,洋人,使节,历史,大清国,外国人,大国,官员,时候,清政府,礼仪,蛮夷,行为,都知道,善于学,国际礼仪,刘锡鸿,史上第,李鸿,和富,人们,个人

2009-12-09 #长篇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蒲安臣 给清廷“打工”的美国大使(续)

中国历史故事:蒲安臣 给清廷“打工”的美国大使(续)

蒲安臣,中国,使臣,外国,清政府,列强,礼仪,纠葛,规定,觐见,争议,中外,其力,黄龙旗,元首,洋务运动,三跪九叩,一面,人才,主权国家,事务,使节,恭亲王,十分困难,双方,国际惯例,可收,国旗,奏折,外交官

2017-02-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杭州亚运会国际文明礼仪大赛启动

杭州亚运会国际文明礼仪大赛启动

杭州,亚运会,大赛,礼仪,赛事,亚组委,城市文明,服务礼仪,亚洲,国际,人士,文明礼仪,总决赛,贺信,活动,夏亮,亚奥,许舜,工作人员,新华社,中国奥委会,来源,新华网,主席,历史,人员,体育,代表,倡议书,作品

2019-12-31 #经典故事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国际文明礼仪大赛启动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国际文明礼仪大赛启动

杭州,大赛,亚运会,亚组委,文明礼仪,城市文明,国际,活动,礼仪,赛事,亚奥,亚运,服务礼仪,亚洲,人士,官方,奖金,形象,总决赛,理事会,社会各界,精神,税前,贺信,获奖证书,李佳,曹文,又文,陈卫强,工作人员

2013-10-08 #故事会

杭州亚运会国际文明礼仪大赛启动 优秀者将参与亚运工作

杭州亚运会国际文明礼仪大赛启动 优秀者将参与亚运工作

杭州,亚运会,陈奕如,大赛,文明礼仪,礼仪,赛事,活动,亚奥,亚组委,城市文明,服务礼仪,国际,理事会,亚运,亚运会志愿者,张斌,胡丁,陈卫强,工作人员,中新网,实习生,主席,亚洲,全球,体育,人员,人士,历史,品牌

2009-01-24 #故事阅读

竖拇指是挑衅 剪刀手是骂人 这些年我们学的国际礼仪到底是啥?

竖拇指是挑衅 剪刀手是骂人 这些年我们学的国际礼仪到底是啥?

时候,剪刀手,大拇指,意思,手势,都喜欢,文化,数国,游客,礼仪,禁忌,旅游,很多人,出国旅游,国际礼仪,竖起大拇指,常欢,中国,差异,事情,五指,伊朗,代表,伊朗人,国际,传统,原因,历史,外国,外国游客

2010-01-26 #故事会

章子怡抢镜新娘宋慧乔被痛批!中国艺人何时能懂国际礼仪?

章子怡抢镜新娘宋慧乔被痛批!中国艺人何时能懂国际礼仪?

章子怡,婚礼,韩国,宋慧乔,新人,白色,宋仲基,媒体,宾客,新娘,汪峰,国际礼仪,穿白色,丈夫,国际,嘉宾,程度,投资,这张照片,多大,张合,大家来,娱乐公司,都会,颜色服饰,一大,中国,主角,人们,八卦

2007-07-0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