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转载第7课 行己有耻教案

时间:2020-09-09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55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原文地址:作者:

第7课行己有耻(教案)

李建辉

教学要点:

1疏通课文,积累有关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2准确理解孔子所谓的“耻”(礼)的思想。

第一课时2007年3月29日星期四)

步骤

一 导入 交待学习任务

二 学生自读,逐段展示原文与译文

三 课堂质疑如下:

课文质疑

1 为什么在这里谈廉耻要提到左丘明?(潘宇斐)

“巧言”等与”匿怨而友其人”都是孔子“耻之”的,为什么要分开来写?(林惠花)

“匿怨而友其人”与后文的“犯而不校”不都是一种宽恕吗?(李倩、杨杏萍)

2”唯我与尔有是夫!“中”夫“有什么意味?(潘宇斐)

孔子为什么说“行”“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彭远晶、司徒莹莹、潘华銮)

2孔子说“用之则行,不用则藏”可是他在到处碰壁之后,还要周游列国,兜售他的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呢?(周玉冰)

2 4这里说的是用人之事,跟“行己有耻”有什么关系(董妙君、马伟民、潘华銮)

“必也临事而惧”是不是与“死而无悔”对应的?如果是,那么“惧”可以翻译成“小心谨慎”吗?(谢丹)

孔子不是主张“为国而亡,死而无憾”,那么这里为什么有“不与”“死而无悔者”?(杨杏萍)

5 6孔子为什么在此要说自己见不得圣人和善人?(潘宇斐、司徒莹莹、杨杏萍、李海武)

6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这样的人孔子认同吗?(麦婷婷)

“犯而不校”的”犯”应翻译成”侵犯”还是”冒犯”?(潘宇斐)

7“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这是不是“不耻下问”?曾子在此是提倡这样还是反对?(司徒莹莹、陈凤玲)

7“有若无,实若虚”这与“行己有耻”有什么关系?(郑映红)

7孔子在交友之道里说“无友不如己者”,可是为什么他的学生曾子却把“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人当作朋友的美德来赞赏呢?(刘誉、阮智洲)

8孔子通过正反对比论说,究竟要表达什么主张?(杨杏萍)

这段中有五个“道”它们的意思相同吗?确切的意思是什么?(江健鹏)

在这里孔子反对乱世从政为官,这与他在《微子六》中表达的要坚持“改革”的思想,所谓“天下有道,丘也不易”是不是矛盾的?(彭振宇、谢丹、董妙君)

8既然做了官,领取俸禄有什么不对? (彭振宇)

“危邦不入,乱世不居”这是一种洁身自好的行为与儒家积极入世参政的思想不矛盾吗?(刘宝生)

如果按照孔子的标准“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那么,我们这个社会不是有大把的可耻之人吗?(刘宝生)

9 孔子告诫学生“行己有耻”,那么怎么理解张良的“胯下之辱”?(李倩)

10孔子为什么说“小人”也能算次一等的士?(周玉冰、刘宝生、刘誉、陈晓均)

10孔子那么厌恶“言过其实”的人,那为什么要把“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视为“小人”归入第三等的士人中呢?(刘誉)孔子如此定位君子是不是不合实际?会不会标准太高了?(董妙君)

9 11孔子平时对当政者都很敬畏的,为什么在这里却说从政者是“斗筲之人”?(吕超雯)

12“邦有道,谷”与“邦无道,谷”这两个“谷”有什么不同?(刘宝生)

12 13对于原宪的提问,孔子给予了正面回答吗?(李东鸿)

13 “不行焉”准确的翻译是怎样的?(吴穗波)

13孔子为什么认为“克、伐、怨、欲,不行焉”只是难能可贵,却不在“仁义”之列?(杨杏萍)

14孔子认为君子以那种说的好话超过自己行动的人,可是他自己一方面认为“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是没有“恒心”的非君子,另一方面有对“有若无,实若虚”的颜回称赞为君子,更不能理解的是他主张“犯而不校”,可是一掌权就杀所谓的“犯上作乱”者少正卯呢?

第二课时2007年3月30日星期五)

内容:答疑讨论(一)

一 导入

二 答疑讨论(一)

方法如下:

(一)展示学生质疑的内容,对质疑的同学加以鼓励。

(二)学生相互解答

(三)教师重点解答

1 为什么在这里谈廉耻要提到左丘明?(潘宇斐)

(解答:因为左丘明是当时的一个名人。)

“巧言”等与”匿怨而友其人”都是孔子“耻之”的,为什么要分开来写?(林惠花)

(解答: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前者是指一般的言谈举止,后者是指与人交往的方式;再说这样分开了下,用了隔句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调突出的修辞效果。)

“匿怨而友其人”与后文的“犯而不校”不都是一种宽恕吗?(李倩、杨杏萍)

(解答:不能说同是宽恕,前者是伪善欺诈。)

2”唯我与尔有是夫!“中”夫“有什么意味?(潘宇斐)

(解答:这是一个语气词,表达着一种几分得意又有几分慨叹的意味。)

孔子为什么说“行”“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彭远晶、司徒莹莹、潘华銮)

(解答:这表明孔子从政入世是讲原则的,强调自身的修养,说只有他和颜回能做到这样“行”“藏”有道,既有自以为修养很高的洋洋自得,也有对世上没有人能做到这些感动失望之慨叹。)

2孔子说“用之则行,不用则藏”可是他在到处碰壁之后,还要周游列国,兜售他的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呢?(周玉冰)

(解答:确实是矛盾的,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从主观说,当他不得志时,常常这样要求“独善其身”,而在实际行动上,他又不能做到不积极;还可以说,他对学生提出这样要求,就是根据学生中肯定有“不被用”的时候,那么他就告诫学生不能放纵自己,仍然要“修身”以备将来的“被用”。)

2 4这里说的是用人之事,跟“行己有耻”有什么关系(董妙君、马伟民、潘华銮)

(解答:这里谈的是自己面对是否被重用的情况,应该怎样做,这个“做”——“行”或“藏”自然也就是“行己”,而决定这些行动的标准就是“礼”,也就是“耻”与否的问题。)

“必也临事而惧”是不是与“死而无悔”对应的?如果是,那么“惧”可以翻译成“小心谨慎”吗?(谢丹)

(解答:是对应的,但那个“无悔”其实就“冲动”“鲁莽”去“死”的心理基础,因此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深谋远虑,小心谨慎。)

孔子不是主张“为国而亡,死而无憾”,那么这里为什么有“不与”“死而无悔者”?(杨杏萍)

(解答:孔子平时的这个主张体现了他“忠”的思想,这是就一生实现的理想而言的,而这里“不与”的是那种鲁莽者,行事有勇无谋的人,这是就具体的事件而言的。)

5 6孔子为什么在此要说自己见不得圣人和善人?(潘宇斐、司徒莹莹、杨杏萍、李海武)

(解答:孔子一贯都把圣人善人作为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在表现了他自己的谦恭同时,对学生来说,既可以防止其好高骛远,又不至于目标太高而妄自菲薄。)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这样的人孔子认同吗?(麦婷婷)

(解答:不认同,孔子是反对这种自满虚荣的人。)

“犯而不校”的”犯”应翻译成”侵犯”还是”冒犯”?(潘宇斐)

(解答:应该译为“侵犯”,因为“侵犯”也是一种严重冒犯,连如此严重的冒犯都可以不计较,那足见其宽容的程度。)

7“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这是不是“不耻下问”?曾子在此是提倡这样还是反对?(司徒莹莹、陈凤玲)

(解答:是一种不耻下问的谦恭精神,曾子在此用一种赞赏的口吻说颜回做到了这些,显然是提倡。)

7“有若无,实若虚”这与“行己有耻”有什么关系?(郑映红)

(解答:这是一种谦虚谨慎的表现,也就是很讲礼让,这就和“有耻”与否关联上了。)

7孔子在交友之道里说“无友不如己者”,可是为什么他的学生曾子却把“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人当作朋友的美德来赞赏呢?(刘誉、阮智洲)

(解答:孔子在交友之道中说的是一个交友的原则:看其道德精神高低,而不计较期富贵程度;而这里讲的是交友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谦虚礼让的精神,也是道德水平高的体现。)

8孔子通过正反对比论说,究竟要表达什么主张?(杨杏萍)

(解答:孔子在此要强调就是这样一个主张,人应该积极参政也可以追求自己的富贵,但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丢弃仁义道德;但两者在现实生活中不可兼得时,就要舍弃个人的富贵,坚守内心的仁义。)

这段中有五个“道”它们的意思相同吗?确切的意思是什么?(江健鹏)

(解答:意思一样的,都是指正义。)

在这里孔子反对乱世从政为官,这与他在《微子六》中表达的要坚持“改革”的思想,所谓“天下有道,丘也不易”是不是矛盾的?(彭振宇、谢丹、董妙君)

(解答:是矛盾的;不过这里其实他可能看到了不少人乘乱世大发国难财,大升人祸官的现象,所以才提出这样比较消极的避乱之说。)

8既然做了官,领取俸禄有什么不对?(彭振宇)

(解答:孔子并不是一概地反对拿俸禄,他是说乱世做官,所拿的俸禄就是不义之财。)

“危邦不入,乱世不居”这是一种洁身自好的行为与儒家积极入世参政的思想不矛盾吗?(刘宝生)

(解答:是的,矛盾。孔子也有消极的时候,这也正常,不过他这种消极是以“修身”为前提的。)

如果按照孔子的标准“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那么,我们这个社会不是有大把的可耻之人吗?(刘宝生)

(解答:这个问题就要思考一下,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有道”。)

第二课时2007年4月1日星期一)

内容:答疑讨论(二),小结全课,课后练习题

一 导入

二 答疑讨论(二)

方法如下:

(一)展示学生质疑的内容,对质疑的同学加以鼓励。

(二)学生相互解答

(三)教师重点解答

孔子告诫学生“行己有耻”,那么怎么理解张良的“胯下之辱”?(李倩)

(解答:孔子告诫学生自己做事一定要有廉耻之心,要有“礼数”,但这个“礼”又有“大小”之分,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辞不避小让”,张良受“胯下之辱”正是为了“大礼”,为了最后的“雪耻”。)

10孔子为什么说“小人”也能算次一等的士?(周玉冰、刘宝生、刘誉、陈晓均)

(解答:孔子其实在这里强调了一个做人的底线标准。)

10孔子那么厌恶“言过其实”的人,那为什么要把“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视为“小人”归入第三等的士人中呢?(刘誉)孔子如此定位君子是不是不合实际?会不会标准太高了?(董妙君)

(解答:孔子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起码的要求,而不是高标准,连这些首先必须达到的低标准都做不到,那就遑论做人了。孔子这样定位君子标准总体看前面的高了,正因为忽视了底标准,结果他们这个社会就往往失去了底线道德。现在我们正在呼吁底线道德,应该地标准,严要求,而不能相反。)

9 11孔子平时对当政者都很敬畏的,为什么在这里却说从政者是“斗筲之人”?(吕超雯)

(解答:这大概是他失意的时候,屡屡遭到当政者奚落的时候吧。)

12“邦有道,谷”与“邦无道,谷”这两个“谷”有什么不同?(刘宝生)

(解答:有道,所得的俸禄就是正当的,否则,就不是。)

12 13对于原宪的提问,孔子给予了正面回答吗?(李东鸿)

(解答:孔子回答学生怎样才算有廉耻之心,孔子说,克服了好胜、自夸、抱怨、不正当的欲望等就就难能可贵了,这当然正面回答了;后面一句言外之意是,做到了“知耻”并不等于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13“不行焉”准确的翻译是怎样的?(吴穗波)

(解答:不去做这些;焉,代词,代指上文的“克、伐、怨、欲”。)

13孔子为什么认为“克、伐、怨、欲,不行焉”只是难能可贵,却不在“仁义”之列?(杨杏萍)

(解答:因为这只是“礼”,还没有达到“仁”的最高境界。)

14孔子认为君子以那种说的好话超过自己行动的人,可是他自己一方面认为“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是没有“恒心”的非君子,另一方面有对“有若无,实若虚”的颜回称赞为君子,更不能理解的是他主张“犯而不校”,可是一掌权就杀所谓的“犯上作乱”者少正卯呢?

(解答:是的,孔子就是一个人格分裂的人,杀少正卯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三小结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讨论后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一怎样理解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和“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答:孔子认为被当局者重用就应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干表现自己,不被重用也不要抱怨,就好好的躲在家里修炼,以等待时机。又说国家走上正道,如果你个人不能富贵,那就一定是你个人的责任,应该为此感到羞耻;如果社会动荡小人当道,你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发财当官了,那你发的就是不义之财,做的就是贪官污吏,应该为此感到羞耻。他的这些说法,其实质还是强调“仁义”,强调个人的修养,认为一个有内心定力的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用“仁义”决定自己的动静行止。对于孔子的这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我们既要积极地抓住机遇在服务社会的时候实现个人的价值,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在各种不良的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便在世风日下的情况下能坚守自己的个性,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思考·探究二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一个起码的标准应该做到:说话有诚信,办事有责任,即便浅薄无知,也能坚守自己,有主心骨,不做风吹两边倒的伪君子。这种人,在孔子看来没有那些“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君子“高尚”,但我以为人如果能做这样就已经不错了,事实上如果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能这样,那社会风气就比很好。问题就在于我们总喜欢像孔子那样首先“高标准”要求,结果反而做不到,而且动不动就那“国家”“君主”来压人,更容易在民众心里造成逆反,有权有势似乎就有了“德”,结果“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所谓的“正人君子”不讲诚信,造成了社会诚信的严重流失。教训是深刻的。

思考·探究三结合当今的社会生活,谈谈孔子的人生态度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孔子的人生态度,在课文中主要表现在他的荣辱观上,从道德操守、从政理想、言谈举止、求学态度等方面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⑴以表里如一持之以恒为荣,以口是心非前后矛盾为耻;

⑵以有道致富守法做官为荣,以不仁致富不义升官为耻;

⑶以办事认真说话谨慎为荣,以鲁莽行事言过其行为耻;

⑷以虚心好学宽恕别人为荣,以不学无术不懂装懂为耻。

对于孔子的人生态度,如果能够从整体上去把握,我们还是可以获得上述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但是如果只言片语的看,我们有很容易发现孔子孔子不但说的话前后矛盾,而且和他自己的行为也有严重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其实就一个很无耻的人,而把这样一个无耻之当作圣人来吹捧的人就比孔子更无耻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转载第7课 行己有耻教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行己有耻的事例 行己有耻800字作文

行己有耻的事例 行己有耻800字作文

作文,儒学,母爱,时候,君子,最佳答案,记叙文,统治者,行己有耻,问题,教育,为己任,发展历程,出身于,孟子说,更多关于,雨中行

2020-09-03 #故事大全

行己有耻的事例 行己有耻800字作文

行己有耻的事例 行己有耻800字作文

作文,儒学,母爱,时候,君子,最佳答案,记叙文,统治者,行己有耻,问题,教育,为己任,发展历程,出身于,孟子说,更多关于,雨中行

2020-09-08 #故事会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学校,马克吐温,里和,幼时,啼叫,密西西比河,小鸟,感觉,木头,森林,梦想,河岸,空气,白云,老师,耳畔,花香,生活,他的心,天空中,房子里,被剥夺,自由飞翔,溜出去,鸟语花香,上去了

2020-06-23 #长篇故事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学校,马克吐温,里和,幼时,啼叫,密西西比河,小鸟,感觉,木头,森林,梦想,河岸,空气,白云,老师,耳畔,花香,生活,他的心,天空中,房子里,被剥夺,自由飞翔,溜出去,鸟语花香,上去了

2020-09-02 #经典故事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学校,马克吐温,里和,幼时,啼叫,密西西比河,小鸟,感觉,木头,森林,梦想,河岸,空气,白云,老师,耳畔,花香,生活,他的心,天空中,房子里,被剥夺,自由飞翔,溜出去,鸟语花香,上去了

2020-09-02 #经典故事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学校,马克吐温,里和,幼时,啼叫,密西西比河,小鸟,感觉,木头,森林,梦想,河岸,空气,白云,老师,耳畔,花香,生活,他的心,天空中,房子里,被剥夺,自由飞翔,溜出去,鸟语花香,上去了

2020-09-08 #长篇故事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周处,行己有耻,个人,顾炎武,羞耻之心,答案,羞耻,孟子,才能,孔子说,父老,蛟龙,陆云,名人故事,义兴,乡里,士大夫,吴国,子路,子贡,学者,羞耻心,行为,论语,吕坤,子曰,孔子,学书,陆机,大意是

2020-09-03 #小故事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行己有耻的名人故事

周处,行己有耻,个人,顾炎武,羞耻之心,答案,羞耻,孟子,才能,孔子说,父老,蛟龙,陆云,名人故事,义兴,乡里,士大夫,吴国,子路,子贡,学者,羞耻心,行为,论语,吕坤,子曰,孔子,学书,陆机,大意是

2020-09-0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