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性英雄形象

时间:2020-09-12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

提示:本文共有 51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INTELLIGENCE(下转第 256 页)中国古代英雄神话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同时,也可说是人类某种劳动经验的概括总结。这时候,原始人类已经不再对自然界产生极端的恐惧心理,有了一定的信心,开始把本部落里具有发明创造才能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加以夸大想像,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中国古代的神农、黄帝、尧、舜、禹、后稷,又如开天辟地的盘古炼石补天的女娲,逐日英雄夸父,撞断天柱的共工,猛志常在的刑天,衔石填海的精卫,铜头铁额的蚩尤,发明八卦的伏羲,射日英雄羿等等。这些神话传说,流传几千年而不衰,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向往,也往往成为人们开启智慧的钥匙。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对我国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神奇奔放的幻想,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启发了后世作家的想象力,也鼓舞了人们的革命精神,对作家进一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起到了重不可磨灭的作用。不难看出,屈原的《离骚》、曹植的《洛神赋》,诗仙李白、诗鬼李贺,以及元明时期的《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无不受其深刻的影响。一、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性英雄形象分类一孕育万物,造福人类的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有一位化育万物、造福人类的女神,这就是女娲。据说天地开辟以后,大地上虽然有了山川、湖泊、花草鸟兽,可是还没有人类的踪迹。大母神女娲想创造一种新的生命,于是她用黄泥捏造了许多男男女女的人。女娲还使男女相配,叫他们自己生育后代,一代一代绵延。在神话中女娲不单是创造人类的始祖母,而且是最早的婚姻之神。后来宇宙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半边天空坍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黑窟窿,地上也也出现一道道巨大的裂口,山林燃起炎炎烈火,地底喷涌出滔滔洪水,各种猛兽、恶禽、怪蟒纷纷窜出来危害人类。女娲见人类遭受这样惨烈的灾祸,就全力补修天地。从此灾难得以平息,人类得到拯救,人世间又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让人类更愉快地生活,女娲还造了一种名叫“笙簧”的乐器,使人们在劳作之余进行娱乐。(二)错奔月宫的嫦娥。嫦娥原是天上的女神,因为丈夫后羿奉了天帝之命到人间除害灭妖,她就跟随他来到地上。一天,后羿求得一包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蓬蒙趁后羿狩猎之时,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到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嫦娥也不禁泪流满面,便有诗云: “嫦娥因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三)扑朔迷离的西王母。西王母在民间又被称为“王母娘娘”,是一位拥有至高权力、雍容华贵的女神。王母娘娘是传说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优美化,而成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根据古书《山海经》的描写: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意思好像是说:西王母的外形“像人”,长着一条像豹子那样的尾巴,一口老虎那样的牙齿,很会用高频率的声音吼叫。满头乱发,还戴着一顶方形帽子。是上天派来负责传布病毒和各种灾难的神)。可见外形很恐怖,而且是位散发灾疫的煞神!他住在“昆仑之丘”的绝顶之上,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每天替他叼来食物和日用品。但是在《穆天子传》里,西王母的言行却又像是一位温文儒雅的统治者。当周穆王乘坐由造父驾驭的八骏周游天下,西巡到了昆仑山区,他拿出白圭玄壁等玉器去拜见西王母。第二天,穆王在瑶池宴请西王母,两人都清唱了一些诗句相互祝福。《汉武帝内传》谓其为容貌绝世的女神,并赐汉武帝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道教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定为王母娘娘的诞辰,并于此日盛会,俗称蟠桃盛会。此外,还有精卫填海、娥皇女英的传说。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性英雄形象和男性英雄形象的区别(一)中国古代神话女英雄的形象留有母系社会的残余,神话女英雄形象的出现早于男英雄的形象。司马迁的《史记》将历史最早追溯到五帝时代。五帝的时代已距司马迁所处的时代非常久远了,司马迁所依托的资料大都是口口相传的口头历史传说,其间夹杂着大量历史神话。司马迁将历史追问到黄帝和夏、商、周、秦的始祖时都得到类似的结果,他们大都有母无父。附宝感雷电而生黄帝,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姜原践巨人迹而生后稷。女修也是吞玄鸟陨卵而生大业。这与母系社会的血亲现实相吻合的,有母无父。可以看到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度的痕迹。附宝、简狄她们是历史传说层叠出的母系社会的英雄。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女神。女娲(蛙),一种说法是取繁衍之意;另一种说法是初民在与水斗争中出现的英雄。在陕西、甘肃和青海的黄河流域的早期人类生活遗迹中发掘出了许多画有蛙形象的陶器,从形象逐渐到抽象。有专家认为,在黄河流域生活的初民在水中取食,又受到水的威胁,希望出现象蛙一样不怕水的英雄。就以女娲为部族首领。与女娲同时出现的还有伏羲(蜥),伏羲最早是女性①,到汉代才变为男性。中国一些学者、专家研究认为,神话色彩浓厚的西王母(王母娘娘) 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研究昆仑文化的学者李晓伟说:“事实上,被无数神话光环所笼罩的西王母并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性英雄形象青海油田实验中学 张玉萍教 材 教 法71INTELLIGENCE(上接第 71 页)任。平等待人,乐于助人,善意批评,真诚合作,宽容大度,这是对他人的责任。养老抚幼,孝敬父母,维护家庭和睦,承担家务劳动,这是对家庭的责任。履行义务,奉献集体与社会,遵纪守法,参与社会活动,这是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尊严,保持民族气节,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这是对国家的责任。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美化、绿化、净化环境,节约能源,这是对自然的责任。认识社会、自然知识的价值,广泛学习知识,灵活运用知识,以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是学习的责任。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社会赋予每个人的神圣使命,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明白神圣使命的完成必须立足于社会个体的高度责任感。2.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应注重养成教育。责行是责任感的外化,是责任感的最终归宿。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必须重视个人的实践活动和养成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责知、责情、责意”变为客观现实的“责行”,不至于沦为“口头上的将军,行动上的矮子”。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开始。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班级管理中,我采用两套并行的管理模式。这样,班级的大小事情由学生做主,班主任只是宏观统筹,退居幕后,做学生的参谋。在学生独立完成班级管理中的整套程序中,不断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培养了强烈的责任感。3.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应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整合。实践证明,单靠学校一方努力,是很难将教育的效能延续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个人的性格、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家庭氛围、家长的为人处事态度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这种沟通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书信交流等。这种沟通的内容应是教育方法的探讨,不应仅仅是成绩单的报告。责任感的坚持,还依赖于社会对其行为的评价。4.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应强化责任感教育的渗透性,建立良好校园环境的激励。将责任感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感的基本途径。也将责任感教育渗透到学校制度文化环境中。处幽兰之室,养高士之德。人具有从众心理,舆论导向,他人的行为,对学生行为选择的影响是深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环境本身就是人们责任感素质培养和教育的一种力量。优化责任感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还须建立一套奖惩运行机制,建立保护尽责者利益的机制。建立约束、惩罚失职者的机制。对尽职者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失职者以舆论谴责、处罚。5.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需要中职学生个人的自省和意志努力。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只是培养责任感的外部因素,个人主观努力才是培养责任感的内部因素和决定性因素。任何好的措施、手段、方法,如果不与学生的自省内化相结合,那么必然言与行不一、思与为不一。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应以人为本,贯穿人本主义思想,一切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思维特征、认识能力,注重教育效果的及时反馈,让学生明白,任何说教是否有效,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认同、自我修正、自我提高才能达到。责任感培养事关国民素质,事关国家大业。切实加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的我们该潜心研究,积极探索,以责任感培养带动整个道德建设。非天仙,而是青海湖以西游牧部落的女酋长。”一些学者、专家多年的研究和实地考察发现,距今 3000 至5000 多年前,曾经有过一个牧业国度—— — 西王母国。其疆域包括今天青藏高原昆仑、祁连两大山脉相夹的广阔地带,青海湖环湖草原、柴达木盆地是其最为富庶的中心区域。据考证,西王母古国当时的“国都”就在青海湖西畔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一带。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张忠孝教授在其署名文章中指出: “值得说明的是,西王母既是一个古老部落国家的称号,又是古国女王的尊号,代代相传。”现存古籍证明,两晋到明清乃至民国,青海草原地区、昆仑山南北有大量的女王部落存在,苏毗部落是最有名的一个。嫦娥奔月的神话是这样一个隐喻:嫦娥之所以要离开她的丈夫,应该缘于女性王国的消失和不满于男性王国的统治而又无可奈何,于是自我放逐。她得以离开的工具是不死之药,她所去的月亮又是死则又育缺而又圆的“不死月”,而她所在的月宫中又有一棵“随创随合的“不死桂”。这里的“不死”正是出于对生命的重视与追求,而对生命的重视与追求又正是这位生命创造者—— — 这位人类伟大母亲的神圣职责。(二)在男权社会中,国古代神话女英雄逐渐柔化,由壮美向柔美转化。在母系社会,女性具有领导权和话语权。反映在最早的神话故事中,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西王母雄踞昆仑;精卫怒而填海。都是波澜壮阔大的英雄事迹。随着时代的演进,这些形象随着人们的审美标准发生了改变。女娲又成为婚姻之神、音乐之神。在民间称为“女娲娘娘”,就成为了慈祥和宽厚的代名词。西王母由虎齿豹尾的煞神变为雍容华贵的女王,再变为顾盼多情的女神。李商隐诗“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更是描摹了一个缠绵悱恻的相思故事。窃药奔月的嫦娥的遭际更能说明神话中女性形象的转变。我们从汉代石刻画像中所见的多是蟾蜍捣药,而从后来许多诗中得知,嫦娥确实是被罚在月宫捣药的。这说明,月宫中的蟾蜍就是嫦娥的化身。蟾蜍是一种其丑无比的动物,用它比喻嫦娥,则表示此时人们对她的所为谴责较多。到魏晋时期,情况开始变化。至唐,对嫦娥窃药奔月的谴责已基本消除,代替它的是对其孤寂凄凉处境的同情。嫦娥真正成为美丽的化身,并在民间广泛流传,那是在宋以后了,这主要反映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说唱文学、戏曲、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之中,并一直延续至今。(三)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女英雄与男英雄的形象形成了明显的刚柔对照。中国神话中的日神是羲,月神是嫦娥,羲代表太阳,代表理性(如伏羲作八卦),代表统治,代表威严;娥则代表月亮,代表生命,代表辅佐,代表柔美。从结构上讲,两者正好相反相成,且明显以日神为尊。然而,人们对他们的态度却有所不同。对男日神羲,人们是敬而远之,又时而怨之,羿射十日、夸父追日以及各种旱灾神话故事即说明了这一点;而对女月神嫦娥,人们则表现为深深的崇敬、亲近和依恋。中国自有文献记载以来,注重理性、实际和道德的周文化就占有了统治地位。再加上自秦始皇开始的多次焚书事件,中国早期的神话保留下来的并不是很多多,只是散见于一些古籍。也没形成象希腊那样以宙斯为主神的神话谱系,也就是说中国神话没有经过系统的艺术加工,这说明中国古代神话中保留了最原始的一些信息,尤其是神话中的女性形象折射出母系社会的影子。教 学 实 践 与 管 理256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性英雄形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形象

论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形象

人类,形象,英雄形象,精神,神话,人物,影响,中国,人们,作用,夸父,太阳,神话传说,黄蛇,历史意义,后人,传说,大自然,现实,劳动,发展,进步,论中国,中英雄,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人物的形象,尚德精,对历史,就在眼前

2020-05-06 #长篇故事

论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形象

论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形象

人类,形象,英雄形象,精神,神话,人物,影响,中国,人们,作用,夸父,太阳,神话传说,黄蛇,历史意义,后人,传说,大自然,现实,劳动,发展,进步,论中国,中英雄,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人物的形象,尚德精,对历史,就在眼前

2020-06-01 #长篇故事

论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形象

论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形象

人类,形象,英雄形象,精神,神话,人物,影响,中国,人们,作用,夸父,太阳,神话传说,黄蛇,历史意义,后人,传说,大自然,现实,劳动,发展,进步,论中国,中英雄,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人物的形象,尚德精,对历史,就在眼前

2020-08-23 #短篇故事

论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形象

论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形象

人类,形象,英雄形象,精神,神话,人物,影响,中国,人们,作用,夸父,太阳,神话传说,黄蛇,历史意义,后人,传说,大自然,现实,劳动,发展,进步,论中国,中英雄,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人物的形象,尚德精,对历史,就在眼前

2020-09-12 #故事大全

论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形象

论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形象

人类,精神,英雄形象,女娲,形象,神话,尚德,人们,夸父,影响,人物,进步,中国,作用,传说,子孙后代,地方,大自然,太阳,文明,生灵,神话传说,阶级,发展,大泽,黄蛇,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尚德精,历史意义,盘古开天辟地

2020-09-13 #经典故事

论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形象

论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形象

人类,精神,英雄形象,女娲,形象,神话,尚德,人们,夸父,影响,人物,进步,中国,作用,传说,子孙后代,地方,大自然,太阳,文明,生灵,神话传说,阶级,发展,大泽,黄蛇,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尚德精,历史意义,盘古开天辟地

2020-09-13 #长篇故事

浅谈中国古代神话的英雄人物形象

浅谈中国古代神话的英雄人物形象

神话,故事,中国古代神话,古代神话,中国,形象,原始社会,大自然,英雄人物,民间故事,生产力,自然现象,物形象,社会现象,雷有雷,文学,万物,世界观,人们,人物形象,历史,劳动英雄,关键词,初民,原始人,原因,古希腊,学道,摘要,愿望

2020-05-06 #小故事

浅谈中国古代神话的英雄人物形象

浅谈中国古代神话的英雄人物形象

神话,故事,中国古代神话,古代神话,中国,形象,原始社会,大自然,英雄人物,民间故事,生产力,自然现象,物形象,社会现象,雷有雷,文学,万物,世界观,人们,人物形象,历史,劳动英雄,关键词,初民,原始人,原因,古希腊,学道,摘要,愿望

2020-05-2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