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女娲神话的生成渊源

时间:2020-09-12

女娲的神话故事产生于

提示:本文共有 25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女娲,风姓,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伟大的女神,她“化万物”、“抟土作人”,创造了人类;“为女媒、置婚姻”,为皋媒之神;炼五色石补苍天、正四极、平冀州、救民于水火……其故事流传广远。

女娲神的两大功绩是造人和补天。她的名字,最先见于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记载的是《太平御览》卷七十八所引汉应劭著《风俗通》: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纟亘绳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引纟亘 人也。

女娲抟土造人

《说文》解释“娲”字说:“娲,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也”。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女娲是创造人类与万物的大神。显然,作为女性创世大神,女娲神话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时代。抟黄土造人,是当时制陶手工业发达的反映。至于说用绳子甩出的是“贫贱凡庸者”,则显系阶级社会的覆盖物了。

汉族著名的造人神话,首推大母神女娲。毫无疑问,女娲神话产生于黄河流域,到处是黄土的自然环境,这就给黄土造人增加了几分真实感。我们童年时代常听老人讲女娲用泥造人的故事,老人最后总说:哪怕你刚洗过澡,一出汗也能搓下“泥”来,就因为人是泥捏的。在北方农村天晴晒坑时,揭开炕席,便会看到席缝落下的尘土,老人也会联系到人是泥捏的神话传说,认为人身上总往下落土。由此可以看出泥土造人神话传说在我国民间的久远影响。根据古代正月初七称人日(初一鸡、初二狗、初三猪、初四羊、初五牛、初六马。在《荆楚岁时记》上都有记载),有人认为女娲可能同西方人的上帝一样,也是第七天造的人。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火监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

这里叙说了女娲补天、撑天、治洪水、杀猛兽,使人类安居乐业等卓著功勋。补天神话为我国所独有,为世界创世神话所罕见。

女娲还是兄妹婚的当事人和繁衍人类的始祖。唐·李冗《独异志》云:

昔宇宙开初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

这则神话记录的时间较晚,但从内容看产生时间是很早的。只可惜李冗记载得过于简单,这则古老神话在西南少数民族的洪水神话中倒是保存的比较完全。它原是说在洪水淹没人类只剩兄妹二人的特殊环境下,兄妹为了人类的再传而遵天意结婚的。这个兄妹婚神话,影响甚广。

女娲补天,在一般的开天辟地神话中,也曾出现过一些有关于补天的细节,例如《阿细的先基》说:“补天的时候,黑云作补天的布,黄云丝作补天的线,长尾巴星星做补天的针。”有的不仅谈到补天,还曾谈到补地。然而女娲的补天,却是在天地开辟之后,是在天地遇到灾难性的大破坏之后进行的。

女娲炼石 采自《中国神话辞典》

《淮南子·览冥训》中对是什么原因造成“四极废,九州裂”?没有交待。《论衡·谈天篇》中说与共工有关:

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

《淮南子·天文篇》中则只提共工,不提女娲: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女娲补天

不周山是“天柱”,“地维”乃是牵扯天幕于地的绳子。柱折绳断,因而天倾地陷。天地经过这场灾难的变形,恰巧是对我国西北高而东南低,所有水流都从西北向东南大海奔流的一种合乎客观的解释。共工折柱与女娲补天的关系,在原始神话中究竟如何,还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女娲以五色石补天的神话思想显然源于灵石信仰。玉,在古代民间信仰中是被认作有灵性的,佩戴身上,具有避邪和护身符的作用。

神话中的女娲,是个救世主的形象。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人们多从“补天”的角度去理解,但仔细分析,它的中心其实是治水。你看,大龟(鳌)、大蛇(黑龙)都是洪水暴发时出现的水妖,女娲所“断”(断鳌足)、所“杀”(杀黑龙)就是这些兴风作浪、为祸人间的怪物,最后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洪水)”,点明了最终目的是治水。

这个奇伟瑰丽的神话是源于上古一次世界性的大洪水———山洪暴发、淫雨不息,大有天崩地裂之势。《圣经》上“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关于这一史实的描述。洪水加上山崩,泥石流滚滚而来,雷声轰鸣,加上电击造成的大火。人们把这个解释为“天塌了”。于是治水成了“补天”。所以,女娲是一个比大禹治水早得多的救世主。和女娲补天有密切联系的,是共工触倒不周山。共工闯了祸,所以天才塌了个大窟窿,洪水才出现了,女娲才补天了。不周山据说在长子县境内,可以加以关注的是:共工是管水的神。可见女娲补天,实际是治水。

据《路史》“炼石成瑕”的说法,瑕即是彩霞,也就是五彩云。彝族《梅葛》叙述造天地的过程时,也有补天情节,补天也是用云彩:“用松毛做针,蜘蛛网做线,云彩做补丁,把天补起来。”霞、云、虹,在阳光照射下,都可以发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原始初民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这里的五色可能是他们对于天际的美丽的彩霞和彩云的幻想性的解释。

女娲是怎样补天的?长治县天台山就有这个神话传说。当共工将擎天柱撞倒后,天上出了个大窟窿,天河水不断往下流,人无宁日。女娲便到天台山拣来五彩石,熬了九九八十一天,熔成了石浆。女娲把石浆盛在土钵里,把钵架在龙角上,遂骑在龙背,飞到天上,用石浆把窟窿糊住了。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神话是相通的,都有补天的神话,而且都把天看作是一种实体,裂了缝了可以补。女娲补天的伟大意义,在于表现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雄伟气魄和英勇精神。

女娲历来都是一位被人们所尊重、所纪念的女神。明代杨慎《词品》云:“宋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日,言女娲氏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

泥土造人,是对现实世界的折光反映,它透露出原始人已从蒙昧时代进入到野蛮时代,制陶术已经普遍化了。由于泥可捏成各种形状的东西,于是产生了用泥土造人的想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女娲神话的生成渊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孙悟空和女娲还有渊源 辈分比如来佛祖还要大 如来其实弱爆了!

孙悟空和女娲还有渊源 辈分比如来佛祖还要大 如来其实弱爆了!

女娲,万物,天地,如来,神话传说,造人,伏羲,诸神,人们,创世,山海经,盘古,楚辞,民间,状态,化万物,创世神话,接引道人,炼石补天,准提道人,中才,如来佛祖,孙悟,许慎,世界,中古,业绩,中国,夸父,天尊

2016-11-17 #故事阅读

女娲补天神话的解读

女娲补天神话的解读

女娲补天,我国古代,摘要,历史渊源,内容,人民,人文,传说,先民,听闻,局限性,情怀,由来,现实意义,蕴含着,韵味,古代神话传说,以及对,凭空杜撰,历史文化,只不过是,好的故事,对世界,这个故事,这三个,耳熟能详,包含着

2020-09-12 #故事阅读

我国古代画像中的伏羲氏手持曲尺 女娲手持圆规 其渊源何在呢

我国古代画像中的伏羲氏手持曲尺 女娲手持圆规 其渊源何在呢

伏羲,女娲,形象,圆规,曲尺,人类,古人,伏羲氏,社会,规律,华夏文明,宇宙万物,测量工具,图中,寻人,还可以,我国,历代,上古时代,世界观,专家,乐器,交缠,人生,人蛇,份子,伏羲女娲,创世神,八卦图,创举

2020-04-23 #小故事

动听河北|这座“凤凰涅槃”的城市 和“女娲补天”有着不解的渊源……

动听河北|这座“凤凰涅槃”的城市 和“女娲补天”有着不解的渊源……

河北,丹凤朝阳,凤凰,南湖,唐山,女娲,故事,生态,雕塑,爱发,唐山市,大地,太阳,景区,主题雕塑,蝶变,历史,塌陷区,太阳石,寓意,开平,开滦,来历,机器,河北省,煤田,旅游,历史文化,南湖景区,唐山大地震

2020-01-05 #小故事

《山海经》里没盘古没女娲 一个故事两个说法 谁对谁错

《山海经》里没盘古没女娲 一个故事两个说法 谁对谁错

山海经,神仙,学者,历纪,女丑,中国,体系,内容,后人,更早,神话,研究,原图,女娲,年代,巫师,文字,渊源,真相,盘古,黄帝,传说故事,出现时间,是一本,是古代,洋洋洒洒,于汉,中曾,伏羲,从玉皇

2009-06-21 #长篇故事

中国古代故事:神话的渊源 广义神话

中国古代故事:神话的渊源 广义神话

神话,中国神话,山海经,广义,比肩,淮南子,夏禹,伯益,历史,原始社会,古籍,嫦娥奔月,天问,巫师,性质,战国,研究,刘扬,刘安,古义,唐末李,多新,多其,大可,太章,庄子,徐整,晋干宝,朴野,泰勒

2013-07-13 #长篇故事

印度神话十大神器 都有什么渊源?

印度神话十大神器 都有什么渊源?

神器,湿婆,力量,时候,三叉戟,世界,印度,梵天,神话中,毗湿奴,规则,宇宙,武器,水壶,海螺,神明,锤子,萨克,十大神器,印度神话,印度教,主神,万物,代表,作用,化身,神话,吠陀,女神,权杖

2011-06-24 #短篇故事

“木石前盟”神话的文化渊源

“木石前盟”神话的文化渊源

思凡,意象,三生石,神瑛侍者,木石,红楼梦,曹雪芹,神话,仙界,故事,木石前盟,仙人,主题,小说,典故,凡心,绛珠仙子,梅新林,贾宝玉,先生,过程,道教,圆观,宝玉,邯郸记,人间,佛教,母题,菜根谭,诗词

2020-07-18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