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恩阳民间故事——蒲道官巴蛇洞的传说

时间:2020-09-12

巴蛇传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山不雄秀,有传说也能名扬四方。四川十大古镇的恩阳镇南,有一座山,三峰耸立,形同笔架,名为三峰山,又名义阳山。义阳山为一方胜景,其与红梅仙子与蒲道官斩巴蛇的传说相联甚大。我奔义阳山而来,是奔传说而来,传说在乡间流传,于我童年的生活有着绵绵的联想。 相传上界仙女,因过失,谪贬恩阳县三峰山丛石间化红梅二株。一枝向南,吐花繁茂;一枝向北,无花开放。每当南枝花放时,奇芬馥郁。唐时县令张仕远在红梅处建阁并沿山砌围墙,设专人看守。后张升迁,唐贞观年间,由陕西王瑞接任恩阳县令,其次子王鹗是个颇有名气的书生,常年住在红梅阁读书。一年初春时节,红梅阁旁的红梅树繁花似锦,其中一枝丰满异常,书生喜不自禁,折回插入书房花瓶。说也奇怪,那花长久不谢,屋里屋外香气扑鼻,室内读书作画的文房四宝,每天被人整理得格外工整,一尘不染,似是有人专门伺候。书生惬意的同时,便也怀疑是谁呢?他决定弄个明白。 一天,书生假称回家省亲,关了书房,躲入卧室,不一会儿,奇迹出现了,从花瓶那枝红梅中走出一位花容月貌的少女,收拾起屋子干净利落。看见王鹗,急忙想避去不成,四目相视,令少女满脸通红。经过一番交谈,方知姑娘名叫红梅,乃瑶池宫中侍女,因在蟠桃会上不慎打破玉盘,被王母娘娘贬下凡间,令人将她安排在红梅阁上。书生对红梅的遭遇很是同情。从此,红梅在阁里纺纱结线,朝夕陪伴书生作诗作画。后在王太夫人的允许下,公子与红梅完婚,唱和诗书,相敬相爱。 在义阳山腰,有一洞,深三层,洞中有巴蛇名潜,长数十丈,常残害妇女,吞食人畜,修炼多年已经成为妖精。它垂涎红梅的美貌已久,一天黄昏,红梅刚进阁楼准备歇息,巴蛇化身一英俊青年男子突然翩翩而至,嬉皮笑脸向红梅求爱。红梅见是蛇精,一边斥责无礼,一边捡起一个纱锭,投向道山寨报信,瞬间一缕青烟载着一口宝剑呼啸着落入红梅手中。蛇精回首一惊,知有高人相助,马上变为原形,与红梅纠缠。红梅怒不可遏,挥剑砍去,巴蛇见势不妙,慌忙逃走,一步跳下读书台。红梅见天色已晚,回到阁楼,将纱锭再度抛向道山寨。顷刻,一缕青烟即刻送来一个铁匣,红梅打开一看,原是一块百年炼就的火砖。红梅一夜提防,并不见巴蛇来到。第二天拂晓,蛇精再度去调戏红梅,并张开血盆大口,向红梅扑来,红梅忙取出火砖,用力抛进巴蛇的口中。熊熊烈火燃烧,烧得蛇精乱板(弹),一板板到十几里之外的字水河,火砖从口里脱出,烈火烧干了河水,从此人称这条河为鳌溪河。 话又说回来,红梅为何要向道山寨抛出纱锭,原来这里有一位蒲道官,传说是巴州东兴场人,幼年被财主逼死父母,孤苦伶仃,只身出家,上阴灵,游青城,得名师指点,炼就一身高超的法术。他在青城山夜观天象,见家乡义阳山黑气冲天,知有妖孽为患,特回家乡除害。红梅手中得来的宝剑和火砖便是蒲道官所赠。巴蛇并不甘心失败,再次与红梅大战于红梅阁前,当红梅不敌蛇精之时,蒲道官一声长啸登上了红梅阁,横剑直立。巴蛇大惊,知是送剑、送砖的高人来了,又与蒲道官大战了三四个来回,蛇精已觉乏力,只得夺路逃走,苟延残喘,以图卷土重来。 蛇精与蒲道官大战 蒲道官用稻草绑成一猪,腹下藏下火药火器伏设机关。又令童儿到巴蛇洞前砌灶生火,锅上放蒸茏,笼内蒸一面人。是夜巴蛇出洞觅食,将草猪吸进腹内,机关转动发起火焰,烧得巴蛇疼痛不已,藏于洞中不出。蒲道官手执利剑进洞除妖。走时再三叮嘱道童:此笼要七天七夜才能揭盖。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七天将过,这道童自作聪明,忘记师傅的吩咐,时过傍晚,便揭开笼盖,笼内面人全部溃成面块。只听洞内一声巨响,一条大蛇蹦出。道童见状,大喊师傅,蛇精知老道已混进了腹内,于是用死力紧闭血盆大口,蒲道官由于道童提前揭了笼盖,功力减退,无力冲出蛇腹,葬身于巴蛇腹内。害人的巴蛇精除掉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巴蛇洞,把蛇精开肠剖肚,找出蒲道官的尸体,安葬于义阳山红梅阁下。关于红梅和那位公子的故事,也许他们美满地生活着,也许会是董永的故事再翻版。 传说久远,史志学者据这一传说,论证巴国的“巴”字由此而来,远古,巴地多产蛇,或许有些道理,但与义阳山无关。不过人们很重视这一传说,演绎出了很多细节。在唐代,其义阳山主峰就建有红梅阁,历经修葺,很有规模,可惜在“文革”中被毁。阁后有仙女石,上有剪刀、尺子痕迹,相传是红梅小姐成仙之处。有池名为红梅池,山上有大小两石,形若桌椅,是公子王鹗的读书处。山之半山腰,有一洞,洞中滴水沥沥,道路黑暗阴森,深邃莫测,相传就是巴蛇的住所。 而今人们在义阳山的三峰上建庙筑亭,其庙宇宏阔,气势庞大,盛世之态毕现,香客络绎,足迹有从海外踏来者。游者到此,这山中一景一物,如不与传说相连,当失去很多韵味。 王鹗与红梅互生情愫 巴蛇洞传说素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恩阳民间故事——蒲道官巴蛇洞的传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恩阳民间故事——蒲道官巴蛇洞的传说

恩阳民间故事——蒲道官巴蛇洞的传说

红梅,蒲道官,传说,书生,义阳山,火砖,道童,王鹗,人们,公子,大战,纱锭,道山,一传,书房,县令,少女,宝剑,师傅,故事,笼盖,花瓶,血盆大口,阁楼,青烟,高人,生活,丛石,于义阳,南枝花

2020-09-13 #故事大全

恩阳民间故事——蒲道官巴蛇洞的传说

恩阳民间故事——蒲道官巴蛇洞的传说

红梅,蒲道官,传说,书生,义阳山,火砖,道童,王鹗,人们,公子,大战,纱锭,道山,一传,书房,县令,少女,宝剑,师傅,故事,笼盖,花瓶,血盆大口,阁楼,青烟,高人,生活,丛石,于义阳,南枝花

2014-06-17 #小故事

蒲道官斩巴蛇:巴中民间故事与传说

蒲道官斩巴蛇:巴中民间故事与传说

红梅,蒲道官,书生,道山,义阳山,师傅,书房,天宫,木料,火砖,纱绽,青烟,王鹗,石洞里,读书台,一面,人间,人们,公子,地洞,姑娘,宝剑,尾巴,景物,洞口,王母,结果,老道,草药,血盆大口

2020-06-24 #经典故事

蒲道官斩巴蛇:巴中民间故事与传说

蒲道官斩巴蛇:巴中民间故事与传说

红梅,蒲道官,书生,道山,义阳山,师傅,书房,天宫,木料,火砖,纱绽,青烟,王鹗,石洞里,读书台,一面,人间,人们,公子,地洞,姑娘,宝剑,尾巴,景物,洞口,王母,结果,老道,草药,血盆大口

2015-08-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巴中民间故事——蒲道官斩巴蛇

巴中民间故事——蒲道官斩巴蛇

红梅,蒲道官,火砖,道山,书生,宝剑,洞口,阁楼,纱绽,青烟,熊熊烈火,英俊,翩翩,小庙,读书台,镇山,抱拳,下场,仔细听,乱滚,人称,婊子,倾刻,去路,唇舌,回合,夺路,孽障,手相,尾巴

2020-09-12 #经典故事

巴中民间故事——蒲道官斩巴蛇

巴中民间故事——蒲道官斩巴蛇

书生,红梅,书房,天宫,姑娘,景物,瑶池宫,红梅道,阁里,卧室,会上,作诗,公子,奇迹,花瓶,少女,推门,眸子,玉盘,朝夕,结线,蟠桃,遭遇,远近,观景,回家,去那里,秋去冬来,大开眼界,干净利落

2020-09-12 #故事会

巴中民间故事——蒲道官斩巴蛇

巴中民间故事——蒲道官斩巴蛇

书生,红梅,书房,天宫,姑娘,景物,瑶池宫,红梅道,阁里,卧室,会上,作诗,公子,奇迹,花瓶,少女,推门,眸子,玉盘,朝夕,结线,蟠桃,遭遇,远近,观景,回家,去那里,秋去冬来,大开眼界,干净利落

2008-01-12 #故事会

巴中民间传说:蒲道官斩巴蛇

巴中民间传说:蒲道官斩巴蛇

红梅,蒲道官,书生,道山,义阳山,师傅,书房,天宫,木料,火砖,纱绽,王鹗,石洞里,读书台,一面,人间,人们,公子,地洞,姑娘,宝剑,尾巴,景物,洞口,王母,结果,老道,草药,血盆大口,远近

2020-06-2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