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税收故事

时间:2020-09-13

税收简短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古代税收故事 2013 03 29 14:32:06 来源:

1、朱熹教育子女依法纳税

2、解缙改联收税

3、海瑞收礼

4、朱元璋斩驸马治税

5、“天下钱粮减三分”

朱熹教育子女依法纳税

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一生主要从事学术和教育活动。

《朱子训子贴》又名《与长子受之》,是由朱熹数封教育长子的家书合编而成的;起因是朱熹让其长子赴婺州求学,交待途中和到达后的诸事情,朱熹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为根本,从为人要“勤、谨”二字着眼,朱熹告诫其子要勤学、勤问、勤思、谨起居、谨言谈、谨交游,敦厚忠信,见善思齐等。

朱熹在《朱子训子贴》中曾写道:“国课早完,虽囊空虚,独有余庆。”朱熹谆谆教育子女: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法,足额及时地将所纳的税款缴入国库,不应拖欠国家税款一分一厘;即使是自己因此而造成结济拮据,但自己却感到心安理得,内心由衷地感到欣慰,因为自己尽了一个纳税人所尽的义务了。

朱熹训子之道,多合情理,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解缙改联收税

明代才子解缙任税官时曾到一大商贾家收税款。事前,商贾家调皮的女儿在宅前贴上对联,心想,看你解税官怎么进屋。对联云:闲人免进,盗者休来。

解缙看罢一笑,叫人拿来笔往门联左右各添三字便挺胸而入。

商贾女儿出门一看,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税官文思敏捷,巧补天成。原来解缙将对联补写为: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

海瑞收礼

明穆宗即位后,任命海瑞为右金都御史巡抚统管南京十郡。海瑞还未上任,南京城的豪强地主便思谋着给新官送礼。他们四处打探海瑞的喜好、品性,以便送礼能投其所好。正所谓“放长线钓大鱼”。但是,他们得到的答复令他们大失所望,海瑞是个清官。然而,也有不信邪的,南京城内赫赫有名的绸缎庄钱老板就不信。“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老板想大概以前那些人送的礼太少,海瑞看不上。于是钱老板准备了一万两黄金,在一个月白风清之夜,来到海瑞府上拜访。一阵寒喧之后,钱老板有感于海瑞清正廉洁,说是送给海瑞一匹绸缎,做几套衣服,钱老板反复强调绸缎上有瑕,卖不出去……

过了两天,有官差找钱老板,说是海瑞有请。钱老板大喜,忙穿戴一新。到了知府内,钱老板发现南京城内的富豪会聚一堂,不由暗自庆幸自己识时务。钱老板正在得意之际,海瑞走了进来。客厅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海瑞先是讲了几句客套话,忽然题锋一转,阐述清地亩均赋徭,行“一条鞭法”的意义、作用。最后海瑞拿出一张税票,走到钱老板身旁,亲切地拍拍钱老板的肩膀,夸奖钱老板深明大义主动补缴欠税,“这是我上任以来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海瑞感慨道。大汗淋漓的钱老板接过海瑞递过来的写着一万两税金的税票,恨不得一阵狂风袭来,将他吹得无影无踪。他额上的汗珠一串串地往下掉,只好不住地擦汗。

钱老板回到家后大病一场,待他病好之后,得知南京城里的富豪几天来正排起长队缴纳税款。钱老板想那海瑞果真是个清官。

朱元璋斩驸马治税

朱元璋为了严肃茶叶专卖制度,增加赋税,就是附马犯法,朱元璋也是执法如山,严惩不贷。

洪武末年,附马都尉欧阳伦“奉使至川、陕”,眼见川茶私运出境销售,可赚大钱,便利令智昏,自恃皇亲国戚,不顾茶禁之严,“数遣私人贩茶出境”,派管家周保大做起私茶生意来。对欧阳伦这种明目张胆的犯法行径,边疆大吏都不敢过问,陕西布政使相当于省长还趁机巴结,要下属为其“开放绿灯”,准予通行,并提供运茶车辆等种种方便。周保更是狐假虎威,随处课派百姓车辆,动辄数十辆之多。各种需索,也纷至沓来,所过之处,骚扰至极。某次贩私茶至兰县渡河,河桥司巡检依法前往稽查,反被辱打。这位河桥小吏气愤不过,便大着胆子向明太祖朱元璋告发了欧阳伦的不法行为。欧阳伦是安庆公主的丈夫。安庆公主是朱元璋极为宠信的马皇后所生。所以,论私情,欧阳伦乃是朱元璋的爱婿。但朱元璋懂得“有法必行,无信不立”的道理,知道不能私废公法,便在盛怒之下,将欧阳伦赐死,将周保等诛杀,茶货没收入官。

“天下钱粮减三分”

明朝嘉靖年间,税收繁重,民不聊生。一天,海瑞与嘉靖皇帝对弈。乘“将军”之际,叫到:“将军,天下钱粮减三分。”嘉靖皇帝不明其意。海瑞又再次寻找机会“将军”,并一字一板的说:“将军,天下钱粮减三分。”这次,嘉靖皇帝听清楚了,但仍不明白海瑞为什么在反复的说这句话。后来,轮到嘉靖皇帝“将”海瑞的“军”了,也说:“将军,天下钱粮减三分。”这时海瑞连忙弃棋下跪,嘉靖皇帝莫名其妙,问其缘故,海瑞说:“皇上不是说‘天下钱粮减三分’吗?臣一定照办。”从那时起,嘉靖皇帝便下令减轻了全国的赋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税收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一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一

赵奢,曹操,搜狐,赵国,杨沛,税收,国家,平原君,户调,曹洪,作者,力量,依法办事,官家,实力,宾客,田租,税法,规定,违法,小故事,殷民,纳绢,赵国国,责任编辑,和发,削弱了,中国,七雄,严于

2020-09-12 #经典故事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朱熹,包拯,和州,父母,余庆,朱子,中国,丞相,春节假期,姿势,包公,列传,举进士,义务,内心,县官,后人,哲学家,国家税,国库,宋史,子女,实职,官职,州官,建昌县,户籍,开支,建树,教育家

2020-04-20 #小故事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朱熹,包拯,和州,父母,余庆,朱子,中国,丞相,春节假期,姿势,包公,列传,举进士,义务,内心,县官,后人,哲学家,国家税,国库,宋史,子女,实职,官职,州官,建昌县,户籍,开支,建树,教育家

2020-04-25 #长篇故事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朱熹,包拯,和州,父母,余庆,朱子,中国,丞相,春节假期,姿势,包公,列传,举进士,义务,内心,县官,后人,哲学家,国家税,国库,宋史,子女,实职,官职,州官,建昌县,户籍,开支,建树,教育家

2020-05-06 #经典故事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朱熹,包拯,和州,父母,余庆,朱子,中国,丞相,春节假期,姿势,包公,列传,举进士,义务,内心,县官,后人,哲学家,国家税,国库,宋史,子女,实职,官职,州官,建昌县,户籍,开支,建树,教育家

2020-05-17 #小故事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朱熹,包拯,和州,父母,余庆,朱子,中国,丞相,春节假期,姿势,包公,列传,举进士,义务,内心,县官,后人,哲学家,国家税,国库,宋史,子女,实职,官职,州官,建昌县,户籍,开支,建树,教育家

2020-06-01 #长篇故事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朱熹,包拯,和州,父母,余庆,朱子,中国,丞相,春节假期,姿势,包公,列传,举进士,义务,内心,县官,后人,哲学家,国家税,国库,宋史,子女,实职,官职,州官,建昌县,户籍,开支,建树,教育家

2020-06-01 #小故事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朱熹,包拯,和州,父母,余庆,朱子,中国,丞相,春节假期,姿势,包公,列传,举进士,义务,内心,县官,后人,哲学家,国家税,国库,宋史,子女,实职,官职,州官,建昌县,户籍,开支,建树,教育家

2020-05-31 #故事阅读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税收趣闻之古代税收小故事二

朱熹,包拯,和州,父母,余庆,朱子,中国,丞相,春节假期,姿势,包公,列传,举进士,义务,内心,县官,后人,哲学家,国家税,国库,宋史,子女,实职,官职,州官,建昌县,户籍,开支,建树,教育家

2020-06-0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