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九尾狐的故事

时间:2020-09-13

关于九尾狐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78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6 分钟。

主持人/艾珂文/龙神将 九尾狐的故事 到九尾狐这个词之后的第一反应,应该能暴露不少人的真实年龄。想到魅惑纣王毁掉商朝 江山社稷的罪人妲己,恐怕是七零后及更早年龄段 的;想到漩涡鸣人这个火之国木叶忍者村小忍者,恐 怕是八零后及更晚年龄段的;至于想到《九尾狐与 飞天猫》这部电影里的男主角张学友的,除了作者以 外不知道还有几个?狐妖,民间通称狐狸精,迷信人 口中的狐大仙,也算是最“亲民”的妖怪了。 狐狸这个词其实涵盖了狐和狸这两种动物,所 以本文的主人公严格说起来应该是狐。中国传统文 化中将时常造访民宅的五类不速之客尊称为“五大 仙”、“五大家”或“五显财神”,除了最容易理解的狐 仙以外,还分别有黄、白、灰、柳四位。其中黄是黄鼠 狼,白是刺猬,灰是老鼠,至于柳可不是杨柳树妖之 类,它指的是蛇。以东北为例,民俗文化中将狐黄二 仙作为日常供奉的保家仙,这二仙中又重实狐仙,村 野间多有为狐仙修建的祠堂,家中则供奉狐仙排位, 平素炖肉蒸馒头时还要给大仙上个供意思一下。至 于拜刺猬耗子蛇的倒不怎么多见,可能是因为这老 三位的尊荣比狐狸更上不得台面的缘故。 中国古典神话中多有狐狸幻化人形作乱的事 例,大致上认为狐狸这种小动物天生具有灵性,可以 通过修炼来吸收日月精华或得高人指点,逐渐做法 幻化成人形。据唐代段成式著的笔记小说集《酉阳 杂俎》记载,有一种叫做紫狐的野兽,如果在夜间看 到它的尾巴有火星乱窜,那就是将成为妖怪的征兆。 这种妖兽在做法时必定是带着骷髅遥拜北斗七星, 如果跪拜时骷髅不坠,则大功告成幻化为人。此外, 这种妖狐口中含着媚珠,若能得到的话定能杨贵妃 那类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之人。 当然,杨贵妃有没有紫狐的媚珠我们是不知道 的,不过同样是陪王伴驾的苏妲己之狐媚功夫倒是 不容置疑。毕竟杨贵妃再美艳动人也不过是肉体 凡胎,苏妲己大小姐可是正宗的九尾妖狐啊!说到 九尾狐,就不能不详细掰扯一番狐仙的三六九等了。 要知道这可是个狐丁兴旺的团体,按照法力高低论 资排辈的话,活过三千年的叫做空狐,一千年的则是 天狐等等,一路下来也是一个堂堂大家族呢!民间 文化里面的狐仙家族更像是个大家庭,还是以清代 东北民间的保家狐仙举例,狐仙中辈分最高的是太 太奶、常仙太爷、常仙太奶等称呼,其下各路叔伯姨婶满满堂堂,由于各堂口信奉之“仙榜”有所出入,兹 不祥录。其中法力最高的当属胡三太爷,这位老爷 子是狐仙家族的长老,有祸福于人的能力,至于他老 人家是不是九尾狐狸,那就不得而知了。 的故事 131 201304 东亚三国中,古代朝鲜文化深受中国影响,他们 的狐妖传说基本与中原类似,尤其有千年狐妖有九 尾,极具灵性恩怨分明有仇必报的故事。在日本的 民间神话中则按照狐狸的颜色来划分阵营:神道教 所属的是赤狐黑狐,佛祖门下的则是金狐银狐。当 然,还有白狐这种脚踩两只船的家伙……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看看狐妖,尤其是九尾狐这 种最高等级的妖王“大杀器”是如何炼成的吧…… 青丘之山,一曲定情 九尾狐的传说始自于一个永恒的爱情故事。 《山海经》中记载在上古时期,曾有一个神奇的 青丘之山存在。此地山南多产美玉,山北富含青色 的丹雘染料,青丘也因此得名。九尾狐一族便生活 在青丘山上,它们能发出类似婴儿的叫声引诱人类, 属于能够吃人的猛兽一类。有趣的是《山海经》还特 别注明人吃了九尾狐则可抗拒蛊毒,不逢妖邪之气, 看起来人和九尾狐有着在食物链上互为菜谱的纠结 关系。 到了夏朝始祖大禹的时代,这位伟大的君王为 天下奔波年过三旬尚未婚配。当他行至青丘时遇到 了美丽的九尾白狐。《吕氏春秋》中认为青丘便是河 南的涂山一带,涂山山民们在白狐显身时高唱山歌, 歌词大意是瞧那白狐的九条尾巴,如果你留在这里 成家立业,一定能够子孙昌盛啊!大禹一听心花怒 放,毕竟古代讲究多子多福,说客套话的时候不是祝 愿满堂孙便是希望孙满堂,更何况还有山歌中“来宾 为王”的箴言,因此大禹娶了一个名叫女娇的涂山氏 女子,成就一段美事。 据《淮南子》记载,成家后的大禹与女娇恩爱非 常,后来大禹治水时,决定在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 轩辕山开凿泄洪通道。女娇便随夫来到嵩山,每天 给大禹缝衣做饭,她与大禹约定每当听到击鼓声便 去送饭。大禹为了尽快凿开泄洪通道,变了一只大 熊在山间开山凿石。谁知他干活时一不小心把一块 石头踢落崖下恰好击在鼓上,女娇听到鼓声便带着 饭食进山,不想没见到丈夫却撞见了一只大熊在山 间跳跃治水。女娇大惊之下转身便跑。跑了一阵后 她精疲力尽了,竟然化成了一座巨石。大禹见此情 景,大呼一声“还我孩子”。结果一个男婴破石而出, 这就是夏朝的第二代君主夏启的来历。 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这段传说的话,可以 得出如下推论:涂山氏是以九尾狐狸为图腾的一个 强大部落。涂山氏首领皋陶将自己的女儿娇嫁给夏 部落的首领禹,女娇应当属于大禹的王后。从此两 族结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盟,涂山氏作为部落联盟的 重要成员参与到夏王朝当中,据《尚书舜典》记载: 位后,皋陶、伯益迭为首辅,涂山氏成了夏朝最倚重的力量。王后娇与国王禹共同将国家治理得国泰民 安,从而流传下九尾白狐出世带来太平盛世的美好 传说。 到了汉代时,为了表彰大禹和女娇治水有功,官 府还专门在中岳嵩山七十二峰中的万岁峰下建了一 座“启母庙”,并立下《启母阙》以资纪念。所谓启母, 正是夏启之母涂山氏的意思。从上述可以看出,虽 然头上戴着“可能食人”的标签,但上古时期的九尾 狐可算是极具灵性的祥瑞神兽。古人见了九尾狐非 但不会恐惧,反而要为之欢呼喝彩了。正因为如此, 后世的古典神怪小说中常有狐狸精自夸为涂山氏之 后的语句,因为这是标明自己根正苗红、血统高贵的 风光事情啊! 秦汉古风,通灵瑞兽 秦朝末年,安徽蕲县大泽乡沉浸在绵绵夜雨当 中。忽然,几声凄厉的狐狸叫声撕破清静。被洪水 延误了行程的戍卒遥望着破庙里闪烁的鬼火,忽然 涂山氏据说是九尾狐变化而来 132 201304 间听到“大楚兴,陈胜王”这句话。顷刻间,近千名乌 合之众铁了心跟着陈胜吴广起来造反了!这种利用 封建迷信进行煽动的行为有个专门的名称,就是谶 纬之学。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 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附会儒家经 义衍生出来的概念。先秦以来的方术、数术之学在 汉代吸收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之说,而产生了一套 完整的理论,即自然界存在着一个人格化的“天”,天 决定了万物的命运,尤其决定了帝王能否获得统治 权,即所谓“天命”。一旦天认为世间的统治者失去 了自己的认可或是贤良的君王获得了自己的首肯, 便会通过“异相”来发出预示。这些天人感应、天谴 灾异的理论警告并限制了君主违反“天道”(不得人 心)的行径,因此受到士人的普遍认可与接受。 那么具体到大泽乡起义的舆论战当中,为何吴 广要扮作狐狸叫呢?这里面大有文章!原来在秦汉 之际,九尾狐是公认的祥瑞神兽。它的出现往往被 视为圣人天子出世的信号,所以在那群因为误期当 斩的戍卒心目中,吴广装神弄鬼整出的这句话无疑 是苍天在宣示陈胜将建立帝王之业。这根精神上的 救命稻草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足以让那些绝望的人 们紧紧抓住不放。 到了汉代,社会上盛行的谶纬思想将图腾化的 九尾狐进一步神化。汉代古墓的石刻壁画中常有九 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吉 祥的图样。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狐为“祆兽也, 鬼所乘之”,也就是说狐狸具备灵气,所以容易成为 鬼神的载体。狐与龙、麒麟、凤凰一起并列四大祥瑞 之一,还有人总结说狐有三德:毛色柔和,符合中庸 之道;身材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时候头朝 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 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朝廷召开中央全体会议 称之为白虎观会议,由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 官及诸生、诸儒陈述见解,系统的总结出社会生活方 方面面的指导意见。其中包括夫妻行房次数和良家 子弟应该几岁上学等等,总之是衣食住行无所不包 的生活大指南。在汉章帝的关怀指导下,班固率领 手下的写作班子整理出《白虎通义》一书,简称《白 虎通》。在《白虎通》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鸟兽则九尾狐见”,并有专门注解说“太平则出而为瑞”,也就是说九尾狐是政府承认的吉祥神兽。南朝 时画家宗炳的《瑞应图》中是这样解释九尾狐为何代 表吉祥的: “王者不倾于色,则九尾狐至。王法修明, 三才得所,九尾狐至。”这样看起来,九尾狐远比龙凤 更为高贵珍惜,须得有不贪图享乐,励精图治的圣明 天子在朝,才能惊鸿一瞥呢! 自汉代以后,白狐成为地方官向朝廷供奉进献 的常见瑞兽。毕竟它“瑞应之来,必昭有德”,一定能 博得圣上龙心大悦,所以上有所好下必行之,拿北朝 旧事来看,《魏书》当中记载“肃宗正光二年”一年间 计有: “南青州献白狐二;三年六月,平阳郡献白狐; 八月,光州献九尾狐;四年五月,平阳郡献白狐;孝 静天平四年四月,西兖州献白狐;七月,光州献九尾 狐”;元象元年则有“光州献九尾狐;二年二月,光州 献九尾狐;兴和三年五月,司州献九尾狐”,尤其可见 拍马屁的地方官若是老实些的,便找一两只白狐交 差。头脑圆滑些的,就要弄最少十条白狐来了—— 否则凑不够九条尾巴那么多呢! 身染妖气,步下神坛 “物老为怪”这个词是孔夫子留下的,其大意是 东西存放的越久远,变越容易出状况。至于使出何 种况状,那就尽在不言中了……九尾狐的神圣光环 并不像龙凤一般数千年长存不息,在历史的长河中 它逐渐被泥沙覆盖改换了容颜。 东晋文学家郭璞在他的志怪小说《玄中记》提 出活到五十岁的狐能变化为一般的妇人,活到百岁 则能变成美女。这样的狐已成为神巫,能预知千里 《白虎通义》中曾明确将九尾狐作为瑞兽 主持人/艾珂 文/龙神将 九尾狐的故事 133 201304 外的人和事,善于使用蛊魅之术迷惑人心智。活到 一千岁的狐即与天通,成为九尾天狐。同时代的干 宝《搜神记》中更是爆料说:狐是古代淫妇的化身, 甚至还有个花名叫做阿紫!在这种氛围下,各路狐 仙狐妖纷纷被染上桃色。到了六朝时的儿童启蒙读 物《千字文》中,已经在注解“周伐殷汤”时,将纣王 王后妲己称之为九尾狐了。这不是什么好兆头,一 旦与淫乱后宫的妖后扯上关系,九尾狐的名声还好 得了吗? 步入唐宋时代之后,狐仙文化出现了两个重要 事项。一是狐仙概念开始广泛融入百姓生活,《太平 广记狐神》中云: “唐初以来,百姓皆事狐神,当时 有谚曰: ‘无狐魅,不成村。’”而骆宾王在《讨武檄文》 中那句著名的“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便是指责 武则天是迷惑天子的狐狸精——显然这不是什么好 词。此外,唐代白居易在《古冢狐》中也将“能丧人 家覆人国”的商纣王王后妲己和周幽王王妃褒姒比 作狐妖。好歹狐仙此时还没被一网打尽,在唐代民 间相信狐妖有善有恶,尤其是活了一千岁的九尾天 狐还是真善美的化身。 到宋代,九尾狐的名声就彻底走味了:北宋大儒 田况著有一本《儒林公议》,这是一本人物点评文集, 记载从五代十国到宋仁宗年间的朝廷政事及士大夫 操守等等,其中在提及宋真宗时大才子陈彭年时,对 其人品大加抨击,大书特书其人为人奸猾,善于“媚 惑”皇帝,所以“时人目为九尾狐”。这是一个很明确 的例子,说明在民间文化中九尾狐早已不是什么瑞 兽善神,而是百分百的邪恶化身了。如果光是说男 子狡猾成性也就罢了,但泼向九尾狐身上的脏水可 是没完没了的。南宋时赵令畴写了一本记录名人轶 事的《侯鲭录》,其中有这么一句: “钱塘一官妓,性善 媚惑,人号曰九尾野狐”——呜呼!九尾狐这下可 翻不了身了! 此是其一,还有其二,那便是九尾狐的神话渡 过东海登陆扶桑了。在日本民间传说中,狐是一种 常见妖怪。公元九世纪时,奈良城药师寺的僧人景 戒为了劝人向善写了一本日本本土最早的民间故事 集,这本书的名字比较长,全称是《日本国现报善恶 灵异记》。此书重点在于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论,其 中就讲述了美浓国大野郡的一个农夫娶妻狐狸幻化 而成的女子为妻,当丈夫发现了妻子的真面目后,狐 妻只好告别丈夫离开。可是每到农忙时期,狐妻又 会回来帮助丈夫收割庄稼,而且在狐妖法术保佑下, 他们家的收成特别好。 传统的日本民间文化是将狐狸当作农耕神的使 者来祭拜的,例如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有不少精美 可爱的狐狸雕像,大社里的祈愿木牌子“绘马”也是 狐狸造型,许愿的人可以为它们画上胡须,请狐仙帮 忙完成心愿。日本还有一种“稻荷寿司”,是用豆腐 皮包裹酸酸甜甜的寿司饭做成的。这道美食专门供 奉给喜欢吃油炸豆腐的狐仙,以祈求丰收和富足。 与中国文化中的狐仙形象变化类似,日本人对 狐狸的祭祀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开始是诚惶诚恐 地迎奉农耕神的神使,并为了表示感恩而举行祭祀。 出现在志怪小说中的九尾狐渐渐幻化出了妖媚特性 134 201304 玉藻前是日本传说中最著名的九尾狐 后来进一步演化出“狐施行”的习俗:在冬天的旷野 上放粮食给狐狸吃,如果狐仙享用了食物就表示来 年五谷丰登,要是不吃的话,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得 罪了稻荷神,要预备来年的饥荒了……到了更接近 现代的第三阶段,狐仙已经泾渭分明地被划分为善 恶两个阵营。日本著名的浮世绘画家佐脇嵩之在自 己的《百怪图卷》中说,狐灵分为野狐和善狐两种。 “善狐”包括金狐、银狐、白狐、黑狐和天狐五种,金银 分别是太阳和月亮的化身;白是一种灵体;黑是北 斗七星的化身;天狐是中国传来的千年狐狸。而“野 狐”是人们厌恶的狐妖,它通晓咒术,能给人带来灾 害,有时还被人们看作是淫邪的化身。对于那些在 人间作乱的恶神,自然要举行“逐狐”祭祀。时间到 了随着祭祀一声令下,全村老少都要敲锣打鼓驱赶 狐狸,以防止狐妖盘踞在村落中施法害人。 九尾狐出现在日本的时间大致上是北宋徽宗年 间,日本《本朝继文粹》中有一篇《狐媚记》,其中说 “殷之妲己为九尾狐”。这个文化概念上的舶来品极 大刺激了日本民间艺人的想象力,继而还为日本成 就出一个著名景点“杀生石”。 数千年前,世上曾有一个黄毛白耳九尾狐妖。 她在天竺化为摩羯陀国斑足太子的妃子华阳夫人。 在她的迷惑下,太子将大好河山弄得支离破碎。百姓 苦不堪言,同仇敌忾的追杀她。她仓皇逃到中国又变 成妲己,在商纣王身上故技重施,结果被周武王和姜 子牙率领的讨伐军一路追杀,最后憋住气一口气游 羽上皇不理朝政,又得了怪病倒卧床榻。正在危急关头,皇宫里来了个阴阳师安倍泰成揭穿了妖狐真身。 醒悟过来的鸟羽上皇一怒之下派出大军讨伐逃走的 九尾妖狐,却在玉藻前强大的妖法面前一败涂地,最 在那须野斩下了妖狐的首级。九尾狐死后,其尸变化为巨大的毒石,散发出的毒气杀死了附近的动物,那 须野的村民畏惧地称之为“杀生石”。讨伐军不管杀 生石的事情,拍拍屁股走人了。结果杀生石在漫长岁 月里一直杀人害命,直到南北朝时代会津元现寺的 第一代主持玄翁和尚才将杀生石成功破坏,被破坏 的杀生石则飞散到日本各地——这就是号称日本三 大最恶毒妖怪之一的九尾狐妖玉藻前的故事,她可 谓是集多国神话之大成,凝四海妖力于一身了。 敢爱敢恨,回归人性 玉藻前是日本妖狐中的最强者,其他日本传说 中的狐狸大体上没这么强悍,最多也就是用尾巴点 “狐火”而已。尤其是除夕之夜时,日本各地的狐狸 都会聚集到江户,于是就有无数移动着的“狐火”,分 外壮观。然而在昼夜交接的时刻,这些“狐火”弄不 好会引发火灾,将东瀛变成人间地狱了…… 其实,日本传说中善良的狐仙还是很多的。尤 其是白狐幻化的美丽女子多钟情于人类才子,例如 《葛叶物语》就讲述了白狐葛叶与安倍益材相遇相 识,相知相爱,生下儿子晴明六年之后却不能再留在 人间,只得不辞而别返回妖界。而白狐之子安倍晴 明长大后便因其独特的灵力成为平安时代最强大的 阴阳师,留下了无数的传说。 回过头来再看看中国宋元之后的民间文化,可 以发现除了妲己这个特例以外,九尾狐与其他狐仙 逐渐褪下了恶魔的外衣。其实就在《封神演义》如日 中天的时候,明代文人就曾写过为妲己洗地的笔记 小说,宣扬这位王后其实没死,而是逃到唐代,被吕 洞宾降服,砍去八根尾巴后出家做了女道士。 主持人/艾珂 文/龙神将 九尾狐的故事 135 201304 到了清代,民间对狐狸们更加友善。清代狐仙 信仰的主要表现在各地大建祠庙进行祀奉,正所谓 “南方多鬼,北方多狐”,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东 北的狐仙庙香火最盛,其中供奉的尤以九尾狐居多。 此时的九尾狐仙讳称胡仙,系千年得道老狐,能予人 祸福。其庙或称胡仙堂,或称大仙堂,庙中供奉神像 有老少男女不等……不仅在民间,清代的官署中也 一样供狐仙,或借狐仙法力看守文书,或奉狐仙看守 官印。 而关于狐仙的古老精怪故事,在清代也发生了 根本性的改变,以至于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民俗文 化。这要归功于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一系列文 言小说,正是这些清代文学家的作品,使得不管是狐 妖还是狐仙,以至于九尾狐的命运中发生了深刻变 革。其共同特点是狐的“美善”取代“恶丑”,敢爱敢 恨的狐女成为许多精怪故事的核心形象,宋代以来, 弥漫在人狐之间的剑拔弩张关系也变得温情脉脉。 这种改变与清代民间普遍盛行的狐仙信仰有着密切 联系,所以会有如此之多的狐仙遵循爱情的意志变 为心上人的“狐妻”也就不足为奇了。 清代关于狐仙的文字颇多,康熙年间有蒲松龄 的《聊斋志异》,乾隆后期有长白浩歌子的《萤窗异 草》、袁枚的《子不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乐钧 的《耳食录》,光绪年间有宣鼎的《夜雨秋灯录》、俞樾 余不胜枚举。可以说,三百年间狐仙之谈不绝于书,而民间传说中认为九尾天狐“奉天职”,可以出入天 庭,属于“天上神”。因此,清人对于九尾狐为首的狐 仙信仰和崇拜到达了历史的巅峰。 如果说《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身居明清交 替之际,作品反映的多是借助神怪批判现实的话,那 么其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与袁枚的《子不语》 更能真实地反映清代社会阶层对于狐仙的概念了。 这两部作品里面所撰写的狐仙故事在数量上要 比蒲松龄的多很多,内容丰富广泛,包括家长里短, 乡村野记,官场倾轧等多方面。最奇的一点是在纪 昀的记录中每一个故事都具有详细的人物名称、地 址和出处。谈到的或是亲戚之事,或是朋友转述,或 是辗转听到的传闻轶事,所以更能折射出民家文化 对于狐仙的喜爱与接受程度了。 清代的狐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真”—— 真性情,真才学,执著于真情。无论是黑狐白狐还是 九尾狐,这些狐女们“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 相窥,逾墙相从”,在她们眼中人间的礼法被视为无 物,可以不受一切束缚游戏人间,只为寻找自己的一 份真爱。 在追寻爱情时,狐女用自己的嘲谑、憨笑、嬉戏、 放任满足了清人被礼法束缚而不能放纵的一切幻 想,这些聪慧、果敢、坚韧的追求自由的女性一旦得 到了爱情,却又会那么心甘情愿地陪着爱侣回复平 淡生活,融入人类家庭氛围,这也许就是清代文人心 目中最理想的结局。 民俗文化中的九尾狐历经数千年的风风雨雨, 终于在此回归平静。回家,回家,在平淡中安详度日 刘力文《山海兽》中的九尾狐妲己画像,选自葛饰北斋《北斋漫画》 136 201304 130 201304 作者:LOIZA 作品:山海经九尾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九尾狐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九尾狐的传说故事 九尾狐神话的起源与演化

九尾狐的传说故事 九尾狐神话的起源与演化

九尾狐,妲己,涂山,观念,中国,大禹,尾巴,狐狸,图腾,小说,武王伐纣,符命,涂山氏,山海经,妖精,封神演义,日本,极致,神话,狐狸精,青丘,胡宝玉,事情,信仰,夏族,女子,女人,女色,妃子,妓女

2020-05-07 #经典故事

九尾狐的传说故事 九尾狐神话的起源与演化

九尾狐的传说故事 九尾狐神话的起源与演化

九尾狐,妲己,观念,涂山,中国,大禹,尾巴,狐狸,图腾,小说,武王伐纣,符命,涂山氏,山海经,妖精,封神演义,日本,极致,神话,狐狸精,青丘,胡宝玉,事情,信仰,夏族,女子,女人,女色,妃子,妓女

2020-09-13 #经典故事

九尾狐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八尾狐是怎么得道的?八尾尾巴九尾狐

九尾狐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八尾狐是怎么得道的?八尾尾巴九尾狐

尾巴,少年,九尾狐,愿望,狐狸,死循环,主人,传说,心愿,一个愿望,到一个,有一天,问少年,了真,时之,世间,一生,世事,故事,会长,佛祖,多长,俯下,后代,生灵,时候,极难,暴风雨,村庄,狼群

2020-09-14 #小故事

故事:九尾狐无条件帮助辛巴 银狐的一番话 使得九尾狐恍然大悟

故事:九尾狐无条件帮助辛巴 银狐的一番话 使得九尾狐恍然大悟

辛巴,银狐,九尾狐,父母,一番话,恍然大悟,俗话,时候,网吧,说的好,丈夫,人家,姐夫,姐弟,毛病,朋友,欠收,爸妈,老公,话说回来,耳朵,辈子,餐厅,你在哪里,对自己,救急不救穷,我看你,沙发上,来比,在外面

2018-07-17 #经典故事

九尾狐真的存在吗?揭秘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九尾狐

九尾狐真的存在吗?揭秘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九尾狐

九尾狐,青丘,尾巴,食人,形象,其音,肝脏,婴儿,山海经,狐狸,食者,古代神话,传说,动物,小熊猫,世平,郭璞注,传说中,大灵猫,亚种,原型,华南,图腾,小部,异名,时间,故事,时候,灵气,男人

2020-09-13 #经典故事

《新白蛇传之九尾狐》开播 妲己转世九尾狐 上演一段旷世绝恋

《新白蛇传之九尾狐》开播 妲己转世九尾狐 上演一段旷世绝恋

九尾狐,白素贞,影片,苏妲己,新白蛇传,故事,深情,样子,白蛇,痴情,虐恋,许仙,幻化成,一世,世界,人物,传统观念,剧情,艺能,古装,影迷,爱情,电影,神话,经历,附身,角度,观众,腾讯视频,这一世

2007-07-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九尾狐的故事

九尾狐的故事

唐僧,孙悟空,九尾狐,二王,大叔,妖怪,有危险,颜值,王陆,杨过,英俊,郭襄,神雕,青狮,丈夫,故事,冰山,公主,做法,八戒,压根,回复,吃法,变出,唐僧肉,广告,女孩,大婶,大唐,女子

2020-09-14 #故事大全

九尾狐的故事

九尾狐的故事

唐僧,孙悟空,九尾狐,二王,大叔,妖怪,有危险,颜值,王陆,杨过,英俊,郭襄,神雕,青狮,丈夫,故事,冰山,公主,做法,八戒,压根,回复,吃法,变出,唐僧肉,广告,女孩,大婶,大唐,女子

2020-09-1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