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古人为何那么重视修史呢?现代人读历史要读什么呢?

时间:2020-09-13

读历史故事会想到什么

提示:本文共有 18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中国古人为何那么重视修史呢?现代人读历史要读什么呢? 2019 12 14 09:13:19 作者: 浏览(260)

中国古人对历史的重视程度,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五千年前的黄帝被尊为文明初祖,从黄帝开始就有史官之设,一为仓颉,一为沮诵。三代以后史官之设更加系统,不只有最初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更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诸多名目,分工有差。近两千年以来的历史,有二十四部官修正史系统记录。正史之外,亦有私人所修被称为野史者。此外,历朝历代也有各种笔记杂录流传,采集坊间传闻,以补正史之阙。

以上是古人修史之大概。仅从史官之设,史籍之丰,修史之悠久,就可看出古人对历史之重视。

那么古人为何如此重史呢?对于修史者而言,他们要对发生过的事情做一个记录和总结,记事载言,劝善惩恶。使后人以史为镜,用为参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如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说,使后世学史者“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那么,对于学史者而言呢,那就是学以致用,古人学史真的是为了用,这个用不是用于装门面,考文凭,而是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真正的大用。

现代则不然,到了现代,人们读史多是为了“实”用。也许是受到应用科学的影响,这个“实用”之用变得非常具象,比如有人喜欢读战争史,关注历史上所发生的战争,总结战术战略;有人喜欢读经济史,关注不同时期经济制度之变迁,政策之利弊;有人喜欢读文学史,研究历朝历代文学之体例,审美,名篇等等。或者有人并不专注于某一类史,只是泛泛去读,但他的着眼点常常落在制度,经济,法律某一领域上。

当然,因为专业需要,或是个人爱好,专治某史当然是很好很必要的一件事,而本文想分享给朋友们的是,在这些专业史之外,还有很多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去读,历史并不只是实用领域的操作手册,它的“大用”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开卷有益的。

这就说到读史要读什么,不妨先看看古人治史时关注些什么。现代人所关注的制度,经济,器物等内容古人也在关注,从他们整理的类书条目中可以见到制度,经济,文化等内容。但从比例上讲,这些内容只占一小部分,而浩如烟海的史籍中记录下来的更多的部分,用今天的话讲,都是道德故事。从这个比例上,就可看出古人治史读史更注重什么,是的,正是那些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无甚深奥与玄机的道德故事。而这部分道德故事,正是笔者在读史过程中的最大收获。

说起道德故事,在世风日下的今世,难免为一些人以为迂腐。然而,这也正是我们需要重温道德故事的原因所在。孟子说:“天下溺,援之以道”。如果一个人掉到水里,你可以伸出手去救他,如果一个天下都掉到了水里,你如何去救天下,那就只有靠道德的回升。而历史的铺垫从某种角度上讲,正是在给后世人留下道德规范,令后人有所参照,从而使整个社会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道德水平,并更加长远的延续下去。这就是古人为什么要如此虔敬的,严谨的,忠实的,一代一代的记录历史,有人为之穷经皓首,有人为之背负骂名,有人为之付出生命。

笔者在读历史时,常常为那些道德故事感动和震撼。笔者常常在想,如果今天的人也能如古人一样,讲道义,有原则,这个世界会美好得太多太多。然而道德并不是一个很理论化的东西,他的展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谓道不远人。道德,它的大象浑涵,有又谁能说得清呢,但是在历史中记载的那些关乎道德的故事里,我们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与力量。

《后汉书》范滂传中记载了东汉名士范滂的故事。汉灵帝党锢之祸中,范滂罹难。他与母亲诀别时,范母对他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李杜指的是罹难于党锢之祸的名士李膺,杜密。八百多年后,范滂的故事被十岁的苏轼读到。苏轼问母亲:“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母亲程氏回答道:“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范滂的舍生取义,范母的慷慨大义令人动容,苏轼小小年纪读到这样的故事,就会想到要像范滂一样,而苏轼之母也能慨然以范母为榜样,同样令人感佩。而当笔者读到这段故事时,除了感动于古人之高义,另一点让笔者印象深刻的则是,古人读书,能够以道相高,以德相尚,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而这也才是读史治学的意义之所在。

在读史中,笔者虽不能像古人那样时时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但也渐渐学会去做换位的思考,如果是我,我能否做到像他们一样?有时笔者惊喜地发现心中也能升起“吾顾不能为滂母邪?”的那一念,这让我甚感安慰。当然,更多时候,笔者只能是仰之高义,却望尘莫及,每每此时,心中甚感不安。古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物质上的拥有不过是白云苍狗般的一场幻化,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这些转瞬即逝的东西,而在于能够在白驹过隙间真真切切的提升自己,回归良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古人为何那么重视修史呢?现代人读历史要读什么呢?”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骗了我们500年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真的那么重吗?

《三国演义》骗了我们500年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真的那么重吗?

关羽,兵器,武器,实战,三国演义,历史,大刀,马战,中国古代,乾隆,刘备,刘大刀,力之,张飞,大都督,李贤,马步射,重一,中国,军队,人们,仪仗,十八般武艺,冶铁,刀身,历史舞台,又名,古人,民间,总称

2008-04-10 #故事阅读

秦始皇兵马俑身高1.85米 莫非2000年前的古人 真比现代人高?

秦始皇兵马俑身高1.85米 莫非2000年前的古人 真比现代人高?

兵马俑,身高,营养,古人,时候,现代人,秦军,秦始皇,中国,今人,内容,吃法,大米,小米,感觉,民间,牛肉,猪肉,薏米,贵族,雕塑,黄米,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国人,吃什么,大高个,糯小米,始皇帝,李济,熊瞎子

2007-04-01 #长篇故事

2018新生儿爆款姓名出炉 古人怎样给孩子取名字?现代人太没内涵

2018新生儿爆款姓名出炉 古人怎样给孩子取名字?现代人太没内涵

名字,古人,时代,族谱,气息,起名字,取名字,周秦,张汤,张勇,张舜,王超,赵禹,赵举,赵舜,邓禹,高强,马超,马汉,霍去病,名的,和喜,新中国,还记得,广东省,中国,中华文明,专制制度,姓名,名单

2015-10-07 #短篇故事

古人的恋爱世界有多浪漫?只会说520和1314的现代人真比不上

古人的恋爱世界有多浪漫?只会说520和1314的现代人真比不上

爱情,陆游,唐婉,古人,崔护,现代人,曹丕,王侯将相,甄宓,女子,和鸣,史评,故事,民间,沈园,诗经,李隆基,关于爱情,中国,共通,史书,唐诗宋词,大唐,姑娘,庄园,戏曲,文化,时候,樵夫,普通人

2016-02-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现代人只撸猫狗 古人撸鹅鸭龙鹤?太有才了吧哈哈哈哈

现代人只撸猫狗 古人撸鹅鸭龙鹤?太有才了吧哈哈哈哈

局部,古人,王羲之,人们,仙鹤,陈容,佚名,表情,鸭子,鼻子,任伯年,易元吉,郎世宁,使者,哮天犬,中国,中华民族,书法,凤凰,动物,古画,宠物,图卷,吉祥,君臣,图腾,头顶,婚姻,家猫,样子

2020-05-23 #长篇故事

现代人的名字越来越大众 而古人在起名字这方面却甩我们几条街

现代人的名字越来越大众 而古人在起名字这方面却甩我们几条街

名字,孩子,扶苏,母亲,有无数,秦始皇,故事,现代人,诗经,公子扶苏,起名字,李伟,王丹,琳达,郑国,鱼幼微,新中国,好的,都会,从小到大,下一代,世俗,五行,偶像剧,华年,厚望,古人,大众,含义,嘉木

2018-06-05 #经典故事

古人洗澡都用木桶 可为什么不会漏水呢?中国工匠了不得!

古人洗澡都用木桶 可为什么不会漏水呢?中国工匠了不得!

木桶,木板,过程,技术活,工艺,时代,好的,木桶饭,都会,伙伴,俗话,传统工艺,历史,塑料桶,小时,小伙伴,才能,效果,桐油,死节,疤痕,煮出,箍紧,箍桶,箍桶匠,话说回来,舞台,记忆,道理,高温

2010-08-11 #小故事

满汉全席是怎么来的?古人为什么要吃满汉全席呢?

满汉全席是怎么来的?古人为什么要吃满汉全席呢?

皇帝,宫廷菜,给大家,兔肉,历史,名菜,康熙,御膳,饮食,屠杀,中国,八大菜系,大家伙,御厨,汉族,民间,满汉,菜肴,酸辣,鲁菜,康熙帝,林宏,天子,名的,民间菜,宫廷,徽菜,来点,时候,民族和解

2017-10-2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