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太空教师 播种梦想 航天员自述:王亚平

时间:2020-09-13

1980年1月,我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我是长女,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山村的生活平静而忙碌,我是父母的小帮手,

提示:本文共有 82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1980年1月,我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我是长女,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山村的生活平静而忙碌,我是父母的“小帮手”,农活、家务,粗活细活,样样都干。

在我们农村,小孩子除了满山遍野疯跑,没什么更多的娱乐,也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奔跑,喜欢用奔跑的方式跟自己较劲,享受奔跑中的坚持,喜欢听奔跑时带起的风声,喜欢在跑累的时候咬紧牙关,喜欢那种超越极限后的畅快。

小学四年级那年,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越野赛,从一个村子跑到另一个村子,得了全校第二名。

记得小时候我在学习上很要强,有一次考了个第二名,拿着卷子徘徊了半天,一进家门就哭了起来,父母又心疼又好笑。

有段时间,我梦想长大后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还想当一名老师,让更多山村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高三那年,正好赶上空军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当时全班20名女生,只有我一个人不戴眼镜,同学鼓励我去试试。没想到,竟然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收到了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飞行学院学习训练的艰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四年的学习生活,就像一场竞争激烈的长跑比赛,不拼尽全力就会被淘汰。

当同龄人流连于华服美食,自由自在享受时尚生活时,我们却连周末外出的机会也很少,每天饱受风吹日晒,人也变得又黑又瘦,离女孩子常说的“美颜”越来越远。

有段时间,我也曾迷茫过,甚至萌生过退学的念头。当我打电话和家人诉苦时,父亲的一句话惊醒了我:“你当飞行员难道就是为了逛街,为了穿漂亮衣服?你吃的所有的苦,不都是为了飞行吗?”

打那以后,我抛掉了一切不合时宜的念头,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学习训练中。

我永远记得1999年第一次乘飞机飞上蓝天的情景,飞行教员为了让我们感受飞行的魅力和魔力,特意带我做超低空飞行。

当飞机俯冲低飞时,特别兴奋和刺激,甚至能看到地面上那些仰头观望的村民的脸,能清楚看到农户家的鸡被惊得飞来跳去,大黄狗龇牙咧嘴冲着我们叫唤……

我紧张地捂住嘴,害怕自己忍不住叫出声来。神奇而欢乐的飞行让我深深陶醉其中,再也不愿离开蓝天。

等到第一次放单飞时,我坐在主驾驶位置上,看看空空如也的后舱,终于相信自己可以一个人飞了,我忍不住高兴地在机舱大叫。

从航校毕业时,我以总成绩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分配到航空兵某师。

在我飞行生涯的12年里,执行过很多次的任务,比如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部队演习任务,等等。那些年,哪里发生旱情需要人工增雨,哪里的蓝天就会出现我们的身影。

有一次在重庆执行航空降雨任务,我驾机冲上天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浓雾弥漫的厚厚云层,再往上爬升一个高度,中间的水气层厚厚的,云囤雾集,什么都看不见。

飞过那层峦叠嶂后,瞬间又是晴空万里,但竖着无数云柱。云柱是绝对不能进入,里面可能有危险天气,飞机一旦碰到,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只能绕着云柱飞,而云柱相距间隔不远,这非常考验飞行技术。我驾驶着飞机,在迷宫般的云阵中穿梭往返,左旋右突,全神贯注喷洒增雨剂,不敢放松一点警惕。飞机好几次都是贴着云柱的边在飞,极为惊心动魄。

那次飞行持续了很长时间。等飞机刚一落地,雨哗地就下来了。听见地面上人们的欢呼,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喜悦,成就感带来的暖意又让我添了几分豪气:为了担负起军人的使命,无论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

但是,勇敢并不代表鲁莽。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和战友们奉命执行消云减雨任务,保证奥运期间的好天气。

飞机升空往预定区域飞行时,天气情况越来越糟,雷电交加,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气象雷达屏幕上,亮起一片刺眼的红色——红色意味着危险天气。我们研究判断,天气将持续变坏,飞机如果继续飞行会有很大的危险,最终决定放弃任务返航。

后来的事实证明机组的判断正确,飞机降落以后天气急速恶化,远远超出了飞机飞行所能承受的范围,如果不及时返航,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不管当一名飞行员还是一名机长,不仅要勇敢坚韧,还要懂得进退,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盲目蛮干,要有周全的决断力。

经过几年的锻炼和努力,我已经成为一名能够独立带领机组执行任务的机长,安全飞行1600多小时,并担任了飞行大队的副大队长。

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飞船飞向太空,我和飞行部队的战友们一起观看神舟飞船发射的新闻。火箭升空的那一刻,激动和自豪激荡心怀。

那年,我23岁。看着火箭灿烂的尾焰,我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中国已经有了男航天员,什么时候才会有女航天员呢?

就在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飞天梦,我想飞出大气层,去看看神秘的太空,也想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小小力量。

没想到,机会在不经意间来临了。2009年,载人航天工程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其中就有女航天员。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层层考核检查,加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光荣集体。

然而,从飞行员到航天员,挑战却是巨大的。记得参加航天员选拔体检时,有一天晚上,我和几个战友散步时碰到杨利伟。我们好奇地问他,当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杨利伟就说了两个字:学习。

等真正加入到航天员大队,我才意识到“学习”二字的分量。入队第一年,我们就要系统学习空气动力学、天文学、高等数学、航天医学、心理学、航天技术、航天环境等几十门课程。

此时,我已经离开学校参加工作近十年,猛然间要把书本捡起来,在一年时间里系统掌握陌生艰涩的理论知识,难度确实很大。

为我们讲授高等数学课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清华老教授,第一堂课她就跟我们讲:“给航天员上课,可真把我难住了。”

大家问为什么?教授说:“因为你们的课程安排要在三个月内完成,但在清华,这应该是一年时间才能学完。何况除了高等数学,你们还同时开着四五门课,门门都要考核,怎么教?可真难住我了!”

老师都感到犯难,我们作为学生更是感到“压力山大”。白天的课程排得满满的,周六也有加课,课上听不明白的问题,课下还要想方设法四处请教,晚上还要做作业,预习、复习,书桌上的台灯从没在深夜十二点前熄灭过。

那段时间,大家的生活轨迹就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好不容易等到周末,却无暇和家人团聚,还要抓紧时间把本周的功课抓紧复习消化,预习准备新的学习内容。大家开玩笑说,当年高考时要是这么用功,什么名牌大学都考得上。

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外,还有充满挑战的各项训练。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超重耐力训练。

初次接触离心机训练,感到既陌生又恐惧。游乐场惊险刺激的过山车,过载也只不过2、3倍,而我们的超重训练,承受的负载要达到自身体重的6倍到8倍!

每次训练,随着过载的增强和受力方向的变化,我们的脸部肌肉会因为强大的离心力而严重变形,眼泪控制不住地向外流,胸部极度压抑,呼吸十分困难。

就在这种情况下,航天员还必须按照规定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短短几十秒的训练时间,每次都像几个小时一样令人煎熬。

训练刚开始的一年多,我始终突破不了二级。

对抗过载需要有很好的腹肌力量和背肌力量,我体型偏瘦,腹背肌力量不够,就在增强心血管和肌肉力量上想办法,除了正常体训,还每天自我加压做有氧运动,抽空就多做几组仰卧起坐、训练各种器械。

2011年年底大考核,我终于突破二级升为一级,那天,我在日记本上高兴地写下大大的七个字:超重考核是一级。

飞行员和航天员有相同之处,都需要坚强的意志、过人的忍耐力、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品格;而区别在于,航天员比飞行员的准备时间要长很多,对身体素质、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等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飞行员一旦完成了前期的学习准备,飞行会变成一种常态。但航天员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要长期处于任务准备阶段,为任务准备几年甚至十几年。所以,航天员更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稳定的心理素质。

刚到航天员大队的3年里,我没有上过一次街,没有出去看过一场电影,连北京一些有名的商场在哪儿都不知道。

在我们航天员大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

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真谛。”

航天员训练中的艰辛、快乐和感悟,令我永远难忘。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爱人赵鹏。我们相识时都是空军飞行员,由于任务需要,2005年结婚后一直聚少离多。

2008年一年,我们只见过两次面,其中一次,还是在执行汶川抗震救灾任务时,在成都双流机场“偶遇”。

那天是5月18日,我和赵鹏分别从不同机场,驾驶运输机飞赴震区执行运输、空投任务。

结婚后,我俩就约定,每次飞行降落后,都要在第一时间给对方发条短信互报平安。这次经过短信联系才知道,两人竟然在同一个机场!

匆匆见了一面,又因为各自担负的任务匆匆辞别。虽然只说了几句话,但那种幸福和感动却胜过了万语千言。

世间爱情有很多种,但军人的爱情却注定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只有别人体会不到的感动。

印象中,我们说的最多的情话就是:“好好飞行,注意安全!”

入选航天员后,赵鹏曾经在组织找他谈话时说,愿意停飞,以便更多地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让我安心去飞天。

我非常感动,但我也理解爱人的感受。作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一个视飞行为人生理想的人,谁会舍得放弃钟爱的事业?最终我们决定:比翼齐飞,并肩战斗!

2012年,我们终于迎来了接受祖国挑选、出征太空的机会,然而,我却与“神九”任务失之交臂。

至今,我依然对“神九”航天员出征前的场景记忆深刻:

飞行前,费俊龙大队长将“神九”任务主份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3人,和备份乘组聂海胜、张晓光和我3人,召集到一起话别。

晓光大哥说:“我特别羡慕海鹏,因为你即将两次飞天。特别祝福刘洋,因为你很幸福,仅用两年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非常不容易。特别祝贺刘旺,在这十四年里,我和你一样一次次经历飞行任务,一次次经历选拔,一次次面对失败,这种滋味我们最清楚。今天,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为你感到高兴。不知道我会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一样实现梦想,但我会继续努力,继续等待!”

一番话令在场的每个人都落了泪。

我对刘洋说:“你是我们女同志的骄傲,希望你能带着我们俩的梦想一起去飞,我会在地面永远支持你!”

下午发射时,我站在问天阁的楼顶,远眺火箭喷着火焰缓缓升起,脚下的大地似乎也在微微颤动,泪水怎么也止不住,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祝福亲爱的战友,期待你们平安归来!

记得有记者采访时问我,“看‘神九’刘洋飞天,你什么感觉?”

我说,这种感觉,就像打一场战役,所有人都团结一心、勇敢拼杀,只要抢占了高地就算赢。至于是谁插上了旗子,是谁吹响了号角,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打赢了。

我们每名航天员都具备了执行任务的能力,都要做好时刻接受挑选的准备,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得到飞天的机会。

没能入选,心理上也会有失落感,但更应该做到的是克服这种心理反应,抓紧投入到后续飞行任务的准备中去。

选择了航天员这个职业,就必须承受这样的压力。个人荣辱得失与航天事业、与国家需要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那些没能入选任务梯队的首批航天员老大哥,就是这样做的。

他们平均年龄比我们二批航天员年长近20岁,可还是和我们一样刻苦训练,无私地对我们进行传帮带,与我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动。

我常常想,成功飞天的是英雄,默默坚守的也是英雄。

他们身上的这种责任感、使命感,值得我们全体二批航天员战友用心去学习。看到他们,我有什么理由去抱怨,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努力呢?

有人说,航天员这个职业的竞争如此激烈,太残酷。但我觉得,我们航天员之间的竞争更像一种超越自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竞争。

我和刘洋是航校的同学、空军的战友,又一起入选航天员、共同参加训练。

20年朝夕相处,一路摸爬滚打,竞争在友谊中发展,友谊在竞争中成长,我们之间的战友情谊,也在这样的选拔竞争中淬炼得更为纯净,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到,在汇聚千百万人智慧和力量的航天大厦,大家只有化为一个整体,才能让事业的大厦坚不可摧。

2013年3月,我入选了“神十”任务乘组。

实际上,太空教育是连接青少年与航天事业的最好桥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1984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宣布实施“太空教师计划”,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科学和太空探索的热情,中学教师克丽丝塔·麦考利夫成功入选该项计划。

然而,1986年1月28日,麦考利夫所乘坐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后不久,便发生爆炸,飞行乘组7人全部牺牲。

直到20年后,2007年8月14日,美国航天员芭芭拉·摩根随“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国际空间站,才进行了世界上首次太空授课。这堂课持续了25分钟,摩根向学生们展示了自己在太空工作生活的情况。

2011年9月,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升空之前,开展太空授课的想法已经在我国科技界酝酿。

2011年底,中国科协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建议,由航天员在太空为青少年讲授科学课。

2012年11月,太空授课活动被正式列入“神十”飞行大纲。

在“神十”乘组3位航天员中,由我担任主讲,指令长聂海胜担任助教,张晓光担任摄影师。

为了给广大青少年讲好这堂课,我们做了精心的准备,邀请了很多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推敲授课内容,设计科学实验,反复修改讲稿,还针对太空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研究制定了几十种应对预案。

通过参与这些工作,我也更加体会到航天科技工作者们极端认真负责的精神。

2013年6月11日,是我们驾乘神舟十号飞向太空的日子。

那天,习主席亲自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为我们神舟十号任务乘组壮行。主席亲切地对我们说:“我对你们圆满完成任务充满了信心,祝你们成功,期待你们凯旋!”

17时38分,随着一声“点火”的口令,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

我终于飞上了太空!

或许正是有了充分训练准备,我的太空环境适应性很好,能吃能睡,顺利度过了最初的太空运动病高发期,进入太空的第一天,我一觉睡了11个小时,让地面上一直为我担心的科技人员放心不少。

6月12日是端午节,我们在太空度过了这个特殊的节日,还通过镜头向全国人民、全球华人致以节日的祝福。

后来听科技人员说,我吃完粽子、开心地对着摄像头展示粽叶的样子“萌萌哒”。

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我们进入天宫一号这个中国人的“太空家园”。

就在同一天,世界第一位太空教师芭芭拉·摩根给我写来了一封信,在信中表达了对“神十”乘组的问候和对太空授课的期望。

她说:“在你环绕我们的地球而行并准备从太空授课之际,我代表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向你致以荣耀和爱的问候。我们为你骄傲。你在那里一定非常忙碌,但请记得花些时间望向窗外,中国和这个世界美丽迷人。”

6月20日,我们在万众瞩目中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

在太空授课活动即将结束时,我对同学们说: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衷心希望40多分钟的太空课堂能在同学们心中播下追寻梦想、追求科学的种子,激励更多的青少年投入到探索太空的宏伟事业中来。”

返回地球后我才知道,短短40多分钟的太空授课,受到了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世界上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称赞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拉近了航天和公众的距离,彰显了中国自信、开放的大国形象。

美联社报道说,太空授课就是“一场战斗”,这一任务堪比他们冒着巨大风险空间对接,标志着中国迄今最大胆的一步。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一次同我们交流时说,这堂课最棒的地方不在于展示了几个知识点,而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描绘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太空授课结束当天,我给芭芭拉·摩根回信说:“今天,我们顺利完成了太空授课活动,与亿万青少年一起分享了太空的神奇和美妙,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希望您和世界各地的教师、学生看到后能够喜欢。“

“飞行期间,我经常会通过舷窗遥望我们美丽的家园。太空寄托着人类美好的向往,知识是走向太空的阶梯。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开启全世界青少年朋友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梦想共同努力。”

主席说:“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看到你们各方面的状态这么好,我们很放心。你们为全国的中小学生举行了太空授课,很有意义。据我了解,有8万所学校6000多万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授课活动。这对于他们培养崇尚科学、探索太空奥秘的兴趣,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这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在你们的身上体现了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这种宝贵的意志品质,对全国人民都是启示和鼓舞。我们希望你们精心操作、密切配合,圆满完成后续任务!大家都盼望着你们胜利归来!我在北京等候你们!”

习主席亲切的话语,让我们在遥远的太空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也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注和期盼。有一句话不禁浮现在脑海中:在地面时,祖国是家,太空是梦;在太空时,天宫是家,祖国是梦。

再见了,天宫一号!

再见了,美丽的太空!

我们按计划向地球顺利返航。一直在飞控大厅值守的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听到我们返航途中谈话的声音,大家说,我们一路谈笑风生地回来了。

终于重新踏上了坚实的土地,阳光欢快地洒满白色的航天服,四周一张张充满关切和喜悦的脸庞,带着露水的鲜花被捧上前,散发出无限芬芳。那是我们美丽可爱的家的味道!

祖国,我们回来了!

返回地面后,我收到了很多孩子们的来信,他们饱含童真、充满童趣的话语和求知的热情,令我特别感动。

有的说:“太空授课让我对太空更加好奇,我也想飞向太空,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还有的说:“我的梦想也是当一名航天员,请放心把接力棒交给我吧,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这些年,我还到过全国近百所学校,与青少年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记得在参加珠海航展期间,我应邀到一所小学作报告,一位小姑娘听完报告,含着泪跑到演讲台前对我说:

“亚平老师,今天看到您,我觉得我是所有人里面最激动最开心的。”

我问为什么,小女孩说:“因为我的父母都是航天人,他们都在遥远的酒泉工作,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他们了,我很想他们。今天见到您,就像见到了他们一样。以前我特别不理解他们,觉得他们为了工作就不要我了,但是今天听了您的讲课,我开始理解他们了!”

我紧紧搂住小姑娘,动情地说:“小妹妹,你的爸爸妈妈是我们航天事业的无名英雄,你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

小女孩激动地说:“将来长大了,我也要做一名航天人!”

其他同学也争着说:“我也要做航天人!”

这一幕令我久久难忘,倍感欣慰。

在我住的航天员公寓里,珍藏着孩子们送给我的小礼物和玩偶,随时提醒自己,要用最大的热忱和努力回报孩子们。

2014年9月10日,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简称ASE)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93名航天员参加了盛会。我和航天员刘伯明很荣幸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在题为《太空授课,播种梦想》的报告中,我讲述了一年前太空授课的点点滴滴,还把太空授课活动中地面课堂上老师和孩子们对全球航天员的祝福和签名旗帜带到了会场。

我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如同初升的太阳,对太空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们也愿张开双臂和其他国家的小伙伴一起,向着未知的太空领域共同成长和探索。”

报告受到了世界各国航天员的一致好评,经过所有参会航天员投票,我的报告获得了最佳技术报告奖。

工作训练之余,有时我也抽出时间陪家人去看看电影,把它当作一种心理放松。这几年上映的太空题材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每一部我都不会错过。

记得和爱人一块去观看电影《地心引力》时,我几乎从头哭到尾。影片主人公、女航天员历经磨难考验和重重险境,最终胜利返回地球的故事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一边看,我一边回忆自己在太空中度过的日子,美妙的失重感觉、从太空遥望地球时的灵魂悸动,那颗美丽的蓝色星球醉人的色彩、变幻莫测的表情……

还想到当时自己对亲人战友的牵挂,想到如果回不来会怎么样,想到面临生死抉择时自己会怎么想……

电影结束后,我哭得稀里哗啦,半天不敢摘去3D眼镜,直到放映厅的人走光了才离开。

走出电影院,仰望天空,不禁回想起自己趴在舷窗口,远远地眺望地球的情景。那一刻,心中油然而生对航天事业的热爱,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陶醉。

目前,我除了参加航天员的学习和训练,还顺利通过了北京大学大众传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

我希望用好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在太空授课的经历,以及航天员这个特殊职业的优势,为载人航天事业和科普教育事业做更多的贡献,做一名优秀的太空教师。

党的十九大把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写进了党的政治报告,这是梦想的召唤,更是时代的宣言。我梦想着能够再次飞向太空,去完成新的探索,作出新的贡献。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太空教师 播种梦想 航天员自述:王亚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女航天员故事 国内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

中国女航天员故事 国内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

王亚平,王亚,航天员,飞行员,张格庄,中国,百家号,成绩,樱桃,女航天员,实验,训练,任务,作者,女飞行员,教师,小文,生活频道,网易,告诉记者,医生,女孩儿,故事,小姑娘,张格庄镇,樱桃树,空军,语文,飞天,曹美

2020-05-09 #经典故事

中国女航天员故事 国内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

中国女航天员故事 国内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

王亚平,王亚,航天员,飞行员,张格庄,百家号,中国,成绩,樱桃,女航天员,实验,训练,任务,作者,女飞行员,小文,生活频道,网易,告诉记者,医生,女孩儿,小姑娘,张格庄镇,教师,樱桃树,空军,语文,飞天,曹美,王云

2011-04-17 #故事阅读

中国女航天员故事 国内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

中国女航天员故事 国内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

王亚平,王亚,航天员,飞行员,张格庄,中国,百家号,成绩,樱桃,女航天员,实验,训练,任务,作者,女飞行员,教师,小文,生活频道,网易,告诉记者,医生,女孩儿,故事,小姑娘,张格庄镇,樱桃树,空军,语文,飞天,曹美

2009-05-16 #故事大全

中国女航天员故事 国内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

中国女航天员故事 国内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

王亚平,王亚,航天员,飞行员,张格庄,成绩,樱桃,实验,训练,中国,任务,女飞行员,告诉记者,女航天员,医生,女孩儿,小姑娘,张格庄镇,樱桃树,空军,语文,飞天,曹美,王云,80后,山东烟台,一面,体育,小时,学校

2010-11-13 #故事会

“太空教师”王亚平的沙漠训练故事

“太空教师”王亚平的沙漠训练故事

王亚平,训练,沙漠,航天员,野外生存,王亚,巴丹吉林沙漠,高强度,生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凝,陈斌,战友,中国航天员中心,和发,指挥中心,个人,位置,任务,会通,卫星电话,保持良好,发射场,报告,场区,地域,天宫,强度,技能,愿望

2012-03-03 #长篇故事

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的沙漠训练故事

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的沙漠训练故事

王亚平,训练,沙漠,航天员,野外生存,王亚,巴丹吉林沙漠,高强度,生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凝,陈斌,战友,中国航天员中心,和发,指挥中心,个人,位置,任务,会通,卫星电话,保持良好,发射场,报告,场区,地域,天宫,强度,技能,愿望

2015-09-27 #故事阅读

航天员王亚平的故事

航天员王亚平的故事

王亚平,王亚,赵鹏,刘洋,女飞行员,飞行员,航天员,运输,女航天员,广空,任务,北京,飞行团,大队,小标题,妻子,机场,羊城晚报,记者,部队,双流机场,武汉机场,家庭,所在,电话,蓝天,运输机,通知,飞机,训练

2020-06-09 #经典故事

航天员王亚平的故事

航天员王亚平的故事

王亚平,王亚,赵鹏,刘洋,女飞行员,飞行员,航天员,运输,女航天员,广空,任务,北京,飞行团,大队,小标题,妻子,机场,羊城晚报,记者,部队,双流机场,武汉机场,故事,家庭,所在,电话,蓝天,运输机,通知,飞机

2020-06-0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