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希望不要当成一个励志故事吧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书评

时间:2020-09-14 06:12:01

相关推荐

希望不要当成一个励志故事吧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书评

2018年就被安利了这本书,但是一直没有翻开,本着学英语的劲头,一小时翻完30页英文版,觉得不甚过瘾,直接打开中文版,两个小时读了三百页(可见我英文水平是多么糟糕),随后又在5小时内看完了整本书,并顺带查阅了一些作者本身的资料。

我对这本书最初的好奇来自于盖茨的评价,讲述一个魔门教徒如何通过教育实现自我,我一直很怕这种听上去带有极强自我推销和上价值意味的宣传词,因为货不对板的话会让阅读体验变得很糟糕,但作者本身的经历和我自己的生活产生的10%(或许在精神上要更多一些)的相似之处——相信我,这比例已经不低了——让我把它拖进了APP里。

我这个人一直好奇的一件事就是——人的成就究竟多大程度上被个人的意志、天赋、运气、外部环境等等其他因素所决定?这个好奇让我不得不以一种非常残忍,乃至刻薄的方式去分析作者本身的经历和她取得的成就,所以我才能进一步了解,如果想要构建一个奇迹,需要怎样的要素。

另一个好奇的点是,我本身的生活经历和作者常常有共鸣,但困扰我们的关键问题却大相径庭,对她来说,一个必须要被回答的问题是家庭责任和个体之间的关系,而对我来说,则是困扰尼采和陀氏的经典存在主义难题。

也由于作者是生活在美国,所以我还通过搜索各类资料,并且把宗教因素进一步“本土化”(比如换成类似的封建思想或迷信之类),尝试模拟出一个中国版的“Educated”,并进行尽可能客观公正的评述和对比。

我们从梳理作者几次重大的转折开始。

首先是她参加美国ACT考试,进入杨百翰大学就读。她的基本功可以算作美国小学三年级水平,而ACT考试的满分为36分,她需要拿到27分才能进入大学读书,ACT考试的内容包含英语,数学(可携带计算器),阅读,科学和写作(选做),鉴于她是英语母语,所以英语和阅读两项应该并不是问题(并且她母亲有教授孩子们阅读,她自己有尝试过独立阅读宗教类书籍和写作小短文),所以问题应该集中于数学上。

据作者自述,数学内容包含了三角函数部分的内容。

我个人做了一个对比,即:杨百翰大学入学标准27分在中国应该兑换成怎么样的水平。27分占总分36的百分比为0.75,故高考总成绩的0.75,即480分左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推理。而大家都知道,中考成绩基本上和高考成绩相差不大,学霸和学神可以提20 50分。

按照我所在的省份(教育非常落后,全国排名倒数)来计算,480分接近2015年文科一本线的分数,也就是说,作者述说的美国神话迁移到中国来,其实相当于刚过一本线。(类比来看是这样的)

教学水平上,由于中美教育差距过大,单从数学考试内容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故无法比较。具体来说,作者自述中的美国高考数学水平最高考察到中国初中课本3年级的三角函数,所以按这个来推理,她所要跨越的坎,其实是从中国三年级基础的除法到初中三年级三角函数的部分,跨越了6年的课程内容。

因为我没有查到ACT考试的卷子内容,所以无法比对具体的出题难度差异,无法给出更加详细的教育水平和考试水平的比较,所以我们只把目光集中在分析作者何以能上大学这件事上。

第一个原因一定是天赋异禀,自学能力很强,从她自学6年左右的数学内容就能看得出来,虽然学习的都是相对中国人的认知而言比较基础的内容,但作为一个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想要通过考试,应该也不是那么容易。

第二个原因是美国教育制度的利好。在中国,一个学会解圆锥曲线的人都未必能考上一本,更别说仅靠会解三角函数就上大学了,这是美国教育相对比较“平易近人”的一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杨百翰大学本身的倾向性和制度。杨百翰大学是一个摩门教学校,在美国排名61位(最新),科研水平很高,但学费非常便宜,对于私立学校来说可谓首屈一指,对于摩门教徒更是只需2000+美元即可上学,还能有学费减免等等福利。重点还有,这所大学在2012年的入学率达到了78%,真的非常友好了……

对比中国,排国内61名的大约是211学校,入学率估计不会这么友好,但由于国内不是申请制,所以也不能具体计算相关学校的入读率有多高。

第四个原因是有泰勒这个哥哥的指导和鼓励,以及伙伴查尔斯的帮助。文中的作者并不是自己打定主意上学的,她本有很多机会,但只有这一个是她自己抓住的,而且如果没有查尔斯帮忙补习,没有当时在家照顾生病的兄弟,她可能没有办法以27分通过考试。

第五个原因是她身体素质过硬,基因条件远远优于常人。看的时候几次感慨……如果她基因不行,估计早就撑不住了……从她父亲被火烧成三度烧伤还能忍受巨大痛苦在家治疗——并且还活下来——就能知道,一家人的基因绝对都不凡。(更遑论两个哥哥都是博士)

她人生中第一个巨大转折分析完毕。

读大学后的第二个转折就是入读剑桥的硕士,这个转折是如何发生的呢?

第一,来自于导师的帮助和推荐。通过作者自述不难得知,她第一次申请剑桥并没有成功,是导师手中办的一个留学项目,导师主动说“我这里有一个名额,只可以帮一个人,你如果想的话,我可以帮你”,之后她才收到了剑桥的录取通知书。

第二,来自剑桥导师的赏识。在剑桥的项目,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短期的访学或者交换,用来做出一些研究成就或确定研究方向,交给导师,由导师来看是否能够继续招收你入读他的项目。而导师的评价“三十年来读过最好的论文之一”、“无论选择哪所大学,都会确保我被录取”等等,也显然给作者加了不少分。(更别说教授后面还说“让我来操心费用的问题吧。”)

第三,学校内主教和同学们的善意。文中有多处主教主动向作者提供帮助的描写,甚至想要用自己的钱来帮她读书。而同学们也并没有对作者的“不当言行”过多指责,同样遇到了很好的室友罗宾,可谓路遇贵人。

第四,来自斯坦伯格教授的一封有力推荐信,对作者拿到盖茨奖学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作者本身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预估130上下的智商。让我们不要忽略了作者大学四年的学习经历,在这四年内,她不仅需要弥补大学的知识,还需要补上这么多年来对于人类社会一无所知的缺口,还要完成数量不低且对质量有要求的论文,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我查到的资料里,杨百翰大学毕业后一般都要传教两年,可能因为作者本身是摩门教徒,又不是男性,故不需传教,此处有待考证)

第三个转折点是她读哈佛访问学者的项目,但似乎没有写是怎么申请到的……或许是我看得太快漏掉了什么?

我们暂且放下这个疑问,来到她的剑桥博士学位的完成上。

第一,一个写论文的点子。做过学术研究的人都知道,一个有趣的议题比任何论述都重要,而作者正是把她这些年挣扎的疑问和自己的研究课题结合起来,做出了独一无二的课题来,不得不说,过去的日子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偿还”。

第二,来自导师的放松。文中可知,当发现她博士第一年并没有完成任何初稿(鉴于英国博士一般三年),导师也没有变得怒不可遏,而是说“博士学位要求很高,你达不到也没关系”。

第三,来自男友和朋友的支持。作者的男友在了解到她家中的真相后,并没有放弃她,而是一直通过邮件保持联络,希望能够安抚和帮助她。在作者惊恐发作时,同住的朋友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试图去安慰她。

第四,来自哥哥泰勒的支持。如果没有泰勒主动切断了自己和家庭的联系,想来作者就要陷在家庭的泥沼中无法自拔了,所以哥哥之于她,是非常重要的后盾。(包括她后来也经常与哥哥一家联系,他们也接纳了她)

写了这么长,如果要我给一个个人的评价,评估一下作者这样的成就,各方因素究竟占比多少,我会这么分配:有效的家庭及朋友帮助5%,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20%,美国教育的普及和导师的质量之高20%,作者本人的智商和坚韧30%,纯粹运气因素25%。

(其实我非常想把后面的都算作运气因素,但这样看的话我真的好酸,哈哈哈哈哈哈)

可能很多人会不理解,为什么我要把一个看上去很励志的故事(并且也确实很励志)剖析得如此“不堪”?

因为我的爱好和兴趣所在,就是要看看人在极端无限的逆境中,究竟能否与命运抗衡,而且,从作者的经历也不难看出,上大学之后的发展,除了她的家人是定时炸弹以外,社会上提供的力量基本都可以作为正面力量来处理,她的哥哥也是在大学之后就可以自食其力,并且还拥有了平凡幸福的人生(和一个博士学位)。

我在开头就有把她的人生平移到中国的打算,后来发现不能做到,因为即使你获得了良好的教育,用480分的成绩考上普通一本,你也不可能有一个恰好手握剑桥项目的教授,更不会有一个学费减免的机会,国外大学的全额奖学金都是给中国的精英的,并不是给贫穷的学子准备的。

所以这个故事引燃的星星之火,在中国的环境下,会很快被熄灭。有很多天赋很好的孩子要面对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家庭,也来自于一个福利不健全、家暴不违法、校园暴力不入刑的社会,更来自一个充满了焦虑和斗争、毫不纯粹的学术环境和工作环境,别说那些赏识你的教授了。

我之所以要如此较真的原因,除了我对个体奋斗历史的好奇,还有对教育本身、对它能产生的奇迹的重视。

在读书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格格不入者”,我实在是太能体会作者的心情,太能体会那个被建构起的世界是如何在大学、在更广阔的世界中一点点被消解、慢慢破碎的的过程,所以对作者本身的描述完全可以理解,她的挣扎,她的补偿,她不想放弃过去世界的感受,她重建一切的艰难,她陷入惊恐发作和抑郁症的漩涡……我都可以理解。

我个人出身自一个连7万块都要还5年的拾荒者家庭,父亲是很典型的大男子主义,母亲向来逆来顺受;家教严格,直到现在没有喝过一口可乐雪碧或奶茶;出生起就体质很差,小时候免疫系统爆发过,也车祸差点丧命,还有囊肿和单纯性阑尾炎一起来;校园暴力从小到大没有停过,被性侵;考上一个斗争堪比克格勃的985,被同学背叛,被老师请喝茶,被人抢了保研名额;本科去了加拿大,台湾,英国做短期学习和交换;实习的行业涉足传媒、公关、咨询、心理和教育……

在英国的时候,我刚好赶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毕业典礼,作为一个短期学习的学生,穿着肥大的卡通外套和15块一件的灰色棉质半袖在光鲜亮丽的毕业学生和他们贵气的父母中穿梭——当时涌起的感觉是我在台湾、加拿大时同样非常熟悉的情绪——我不属于这里,我完全不属于这里。

当他们在聊但丁,在聊提香,聊十六世纪荷兰的文艺时,我所体会到的,正是作者刚进大学的感受。是的,刚进大学的时候,我的人生也被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完全改写,从此踏上了破碎和重建之路。

作者写她站在卡拉瓦乔那副画前的时候的不真实感,也出现在站在梵高的《向日葵》旁边的我心里。

但和作者不同的是,我很早就了解到我自己的家庭和正常世界之间的距离,并疯狂地执着于在两个世界之间找一个平衡点——那种最普通的、最正常不过的、有小磕小绊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以及,我与这样家庭,这样的生活之间的距离。我从不自我合理化为——我出身不幸,所以我有责任修补它,不,我一直坚持的是,我没有错,我的家庭和我自己是两回事,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就代表他没有资格去享受一些东西,比如教育,比如那些可以飞上云端的信仰。

所以我从不畏惧争取那些我想要的东西,因为我和别人一样,有足够的资格去享受教育,追求信仰。而事实证明,很多东西,我都“偏要勉强”到了。

这些我大概初中就明白的话,同样出现在克里教授对作者的教诲里,它们让我明白,我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而我自己对自己经历的校准,也让我非常明白,走到今天,虽然我付出了200%的努力,但仍有30%是运气和巧合,故而我绝不会去夸大自己的成就,也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与正常的距离。

和作者的共同点很多,除了“Educated”本身,有作为“misfit”的尴尬,有惊恐发作时的安慰(一个男生在校园里发现了无法呼吸的我),还有自身经历对于研究题目的影响。

作者是那么想知道一个人应该如何面对家庭的责任和他对朋友、社会和自己的冲突时应该怎么做,而我是极其想知道,一个人在面对命运极端的打击中,究竟如何与自我沟通,完成漫长的自我进化,并最终独当一面,把光芒传递给更多人。

本科毕业时的论文同样是优秀论文,但为了保证质量,我没有铺陈大面积的self talk相关的内容,而只有我明白,这是在我博士中将主要陈述的话题,一个人在与社会、自我链接的过程中,那些能量和希望爆发的来源。

希望我会有机会继续“educated”,并且能帮助别人“educated”。

最后祝我成功通过支教面试。

希望所有人,都不要被建构起来的思维挡住,因为那才是最该被解构的东西,而没有什么比一个被解构过的无畏人生更值得追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希望不要当成一个励志故事吧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书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鸟飞兔走

鸟飞兔走

张圭,鲁斋郎,李四,包拯,兄妹,孔目,金郎,双儿,圣上,娇儿,权贵,银匠,光阴似箭,关汉卿,南采,李妻,玉姐,鲁斋,鱼齐,府尹,云台观,打鸟,汉语拼音,光阴,一家,依言,中举,反义词,全剧,剧情

2016-04-28

故事 千山鸟飞绝

故事 千山鸟飞绝

顾千山,墨白,衡山,弟子,师父,玉佩,掌门,历练,门中,婚约,女子,消息,破庙,腰间,野味,那女子,买些,一生,中长,儿子,会分,传言,再娶,刻出,千山,千金,喜得,城东,大雪,密信

2017-10-18

鸟飞兔走什么意思

鸟飞兔走什么意思

成语,太阳,玉兔,月亮,关汉卿,鲁斋郎,韦庄,行人,时间,比喻,跑掉,大意是说,古代神话传说,飞走了

2012-09-15

鸟飞兔走意思

鸟飞兔走意思

张圭,鲁斋郎,李四,包拯,兄妹,孔目,金郎,双儿,圣上,娇儿,权贵,银匠,光阴似箭,关汉卿,南采,李妻,玉姐,鲁斋,鱼齐,府尹,云台观,打鸟,汉语拼音,光阴,一家,依言,中举,反义词,全剧,剧情

2007-11-18

鸟飞兔走 猜什么生肖?

鸟飞兔走 猜什么生肖?

答案,一家人,孩子,态度,承担风险,积沙成塔,进度,钱财,工作,生活,不喜欢,不是太,不觉得,只要能,就知道,愿意去,总是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201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