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汶川地震中母爱感人事迹作文

时间:2020-09-15

四川地震中关于母爱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5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抗震救灾感人故事 感人事迹文章女警察蒋敏 直面天灾的抉择,悲伤留给自己“妈妈,我想你!”“瑞瑞乖,等你快快长大点,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哈!……”这是地震前夕,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最后一次电话联系。蒋敏的丈夫在成都工作,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瑞瑞,由于夫妻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瑞瑞只好随外婆住在北川。坚强的蒋敏也有抹眼泪的时刻,她曾对同事说:近3个月没有回过北川老家,亲生女儿竟然认不出妈妈,自己想要抱她,女儿却挣扎着边哭边往外婆怀里钻。对于年轻的蒋敏来说,女儿的疏远是对内心巨大的冲击,但这不是最让她心痛的,她心灵深处最愧疚的莫过于父母,这是一笔永远也还不清的亲情账:父母从小养育自己和弟弟,现在自己和弟弟工作都在他乡远离父母,不能让父母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父母之上,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需要照顾,父母脸上那一道道皱纹是磨出来的,是累出来,更是对远离北川的子女牵挂、操心出来的。蒋敏常说,等自己条件好些,一定把父母、爷爷奶奶、女儿一起接到身边,好好享受阖家团圆的滋味,这是她最大的心愿。有句话讲,最不能等的是孝顺,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人生的一大悲哀,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最残酷的现实推到了这个孝顺的女儿面前。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强烈大地震发生。没有更多的犹豫,全局民警紧急集结,按照市局紧急情况处理预案的安排投入抢险救灾。蒋敏也是民警中坚力量的一员,在地震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抛却个人安危,投入抗震救灾的滚滚洪流。19时10分,出门巡逻回来待命的蒋敏再次拨动那串再熟悉不过的电话号码,电话通了!然而,始终是令人揪心的忙音。天渐渐黑下来,一如人们心头那越来越浓厚的灾难阴影。不知是谁的收音机声音在耳边沉重地回荡:北川老县城被塌方山体全部掩埋,目前,确定死亡人数大约三千余人……气氛变得紧张,蒋敏按捺不住内心的牵挂,继续拨打北川县家里亲人的电话,周围很嘈杂,但气氛却死寂。20时30分,电话依然忙音。收音机里的关于地震引发的飞沙走石、断桥毁屋的也显得越发沉重。天空开始下雨,悲情笼罩着整座漆黑的城市。蒋敏的丈夫从成都赶来了,见到彼此平安,焦急的心情总算得以片刻的舒缓。此时,大批的民警再次集结,上街面巡逻。民警开始依次报数。谁也没有听出喊出响亮“43”的蒋敏有何异样。然而,毕竟没有谁能阻挡住天灾的肆虐。13日凌晨6时许,一个电话让蒋敏泪如雨下。电话里蒋敏的舅舅哽咽地说,她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除了蒋敏的舅舅,她在北川的全部家人近十口几乎已经确认死亡。蒋敏悲痛欲绝。然而,灾情严重,警力极端紧张。蒋敏让丈夫回老家营救转移亲人,自己却留在了岗位上。14日,15日,16日,直到此时此刻……同事们看到已经脱了形的蒋敏,青黄色的脸,走路打飘的样子,心里发酸。但她依然像别的民警一样,出门抢救伤员、上街维护秩序……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是一个失去了幼女未来得及好好疼爱的年轻母亲,一个失去了父母未能尽孝的女儿,她在大难来临之后,为了更多的母亲和孩子,为了更多的父母兄弟,忍住巨大伤痛,不惮艰险困苦,恪尽职守,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分担起更多人的苦难。她叫蒋敏。她还有另一个沉甸甸的名字,叫作人民警察。5月16日,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4天。4天来,发生在灾区的一个个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断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在大灾难突然降临的那一刻,爱,迸发出了最动人的力量――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朋友之间,相互激励;陌生人也挽起手臂。这些故事,让我们落泪,也让我们坚强。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们,只要我们咬牙挺住,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希望,就在前方。去世前,她给孩子留下短信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4个小时,他用双手刨出同学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崇州市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这位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此时,一个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住。’”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小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面对巨大的灾难,埋在废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时,也在用勇气和坚毅,传递着生的信心。山上山下,他们相互牵挂大地震袭来时,重庆市55名游人正行进在距汶川50多公里处。“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导游刘晓容和余九冬声嘶力竭地喊着,在两名女孩子的指挥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坝上。岷江对面的山,轰隆隆地垮下来,烟尘、沙石扑面而来,前后的路都已坍塌。自救,势在必行。入夜,几十人相互扶持着挤在一座小山顶的小块平地上,两位导游和驾驶员留在山下守望。山上、山下的人,都在相互牵挂。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在倾盆大雨中,这支特殊的队伍互相扶持着,绕过断裂的公路,奔过800米摇摇欲塌的隧道,躲过一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个多小时后,终于见到了救援者。最新情况5月16日中午,《健康时报》记者赵安平给编辑部发回短信:“北川中学废墟中还有微弱的求救声传出。目前,现场有几百名救援人员在清理废墟,搜救仍在全力进行,他们不会放弃哪怕一丝希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汶川地震中母爱感人事迹作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汶川地震中母爱感人事迹作文

汶川地震中母爱感人事迹作文

母亲,妈妈,孩子,地震,母爱,在我,声音,康乃馨,汶川,父亲,眼睛,成龙,回家,我的母亲,在坚持,作文,医生,大夫,废墟,张一,泪水,生命,爸爸,电话,身体,救援,考试,微微,消防员,都会

2020-09-15 #小故事

汶川地震中母爱感人事迹作文

汶川地震中母爱感人事迹作文

母亲,妈妈,孩子,地震,母爱,在我,声音,康乃馨,汶川,父亲,眼睛,成龙,回家,我的母亲,在坚持,作文,医生,大夫,废墟,张一,泪水,生命,爸爸,电话,身体,救援,考试,微微,消防员,都会

2020-09-15 #小故事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作文汶川地震感人事迹作文500字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作文汶川地震感人事迹作文500字

婴儿,地震,孩子,儿子,老人,是一位,李国林,都会,人为,亲人,名学,学生,女警察,家长,慈母,更让人,教师,故事,无辜,父亲,生命,生者,警嫂,露水,逝者,不值得,因为他,因为他们,援救之手,如果没有

2020-06-28 #小故事

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迹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迹 作文素材

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迹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迹 作文素材

废墟,农民,时候,医生,北川,邓清清,陈全红,地震,女孩,孩子,手电筒,短信,身体,郴州市,她已经,武警官兵,谭千秋,天之,宋志永,宋志先,宋久富,宋志,尹福,常在,履冰,敬礼娃娃,杨国明,杨东,曹秀军,杨国平

2009-11-01 #小故事

关于汶川地震 抗震救灾的英语介绍 关于汶川大地震一写感人事迹的英文作文

关于汶川地震 抗震救灾的英语介绍 关于汶川大地震一写感人事迹的英文作文

汶川地震,地震,汶川大地震,英语,作文,英语作文,感人事迹,汶川县,英文,命运,同学,四川,学生,教室,汶川,网友,胳膊,对话,为我们,感人故事,李莲,白乐潇,门卡,英语翻译,主教学楼,四川地震,有家,上海,东西,个人

2020-06-27 #长篇故事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作文共7篇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作文共7篇

孩子,灾区,中华民族,地震,普通百姓,灾难,危难,时刻,救灾,大爱,传统美德,出租车,命令,捐血,母亲,白衣天使,电台,眼泪,真情,精神力量,体现在,汶川地震,就越能,记者问,路飞,在成都,安地,成灌高速,新光华街,第一时间

2020-06-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作文共7篇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作文共7篇

孩子,灾区,中华民族,地震,普通百姓,灾难,危难,时刻,救灾,大爱,传统美德,出租车,命令,捐血,母亲,白衣天使,电台,眼泪,真情,精神力量,体现在,汶川地震,就越能,记者问,路飞,在成都,安地,成灌高速,新光华街,第一时间

2020-01-02 #短篇故事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作文共7篇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作文共7篇

孩子,灾区,中华民族,地震,普通百姓,灾难,危难,时刻,救灾,大爱,传统美德,出租车,命令,捐血,母亲,白衣天使,电台,眼泪,真情,精神力量,体现在,汶川地震,就越能,记者问,路飞,在成都,安地,成灌高速,新光华街,第一时间

2016-12-2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