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90后”心中的思政课

时间:2020-09-16

我心中的思政课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1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原标题:“90后”心中的思政课

北京大学灵活的思政课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一年来,思政课教学状况到底如何?“90后”年轻人如何看待思政教育?如何才能让思政课更加“红”起来?《瞭望》周刊邀请了7位来自北京高校的“90后”大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他们对思政课的看法,以及他们眼中理想的思政课是什么样。

《瞭望》:作为“90后”,你认为思想政治课对于当代大学生到底有何意义?你在思政课上有哪些收获?

王国桢(中国人民大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

我认为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公民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必要,西方同样会有价值观的引导。从内容来看,思政课也值得大学生学习。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大精深,学习、了解、探讨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这个社会,可以用它思考社会中发生的事情,其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论述,都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

丁一丹(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2017级硕士研究生):

人生就是要不断发掘自我价值并实现它,而青年正是打基础的黄金时期。历史的车轮把我们带入了最美好的新时代,作为一名学习传统戏曲艺术的学子,面对当下多元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我该如何坚守自己的本职,与人民同在,与时代相依。这其中少不了思想教育的洗礼。

卞玉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

初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刚刚从“一心只读圣贤书”转向独立接触社会,大家无论是对自身的发展道路、对为人处世、对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状况,都存在困惑,渴望能获得解答或指引,大学思政课就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相比于中小学在师资和其他各类软硬件条件上的优势,承担起这样一份重任。

思政课上讲授的具体事例,可能过一段时间后会淡忘,但由此掌握的方法和树立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却可能成为我们人生的一把标尺。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修养并不是某一个阶段要学的,而应是贯穿人生始终的。大学思政课,对于处于人生成长关键节点的我们,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伏玥(中国戏曲学院2017级国际文化交流系本科生):

我在思修课上常常有意外收获。有一次,我们想用漫画来诉说一名大学生摆正自己金钱观的故事。在画到主人公对比自己和室友衣柜、护肤品的差别时,我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因为这种对比,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将生活中的困扰和难题代入理论,用理论去指导生活,在思政书籍上寻找答案,成为我在实践作业中最大的收获。

邵雪维(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015级本科生):

现在社会上经常存在各种舆论和声音,有些观点并不正确。比如有些地方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却在开办“女德班”,宣传封建迷信。如果青年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很容易被误导、被人利用。我觉得思政课对于树立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会对大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

我是理科生,上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更系统地了解到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很坎坷,经过了一段屈辱的历史,我们国家走到现在很不容易,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和繁荣。

《瞭望》:如何评价目前大学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思政课中的哪些内容、哪些改革创新让你印象深刻?

张立榕(清华大学与传播学院2016级本科生):

上大学之前以为思政课主要是死记硬背,比较无聊。现在发现自己“错怪了”这些课程。

和以高考考纲为主要范围的高中政治课不同,大学的思政课内容更为丰富,老师在不同学期开的课程讲的内容可能是不一样的,且常常会由一个主题延伸出很多别的知识,表面看是和课程关系不大的有趣的个人经历等,实际上是把人生的道理寓于其中。这样的授课会让课堂内容更加生活化,氛围也活跃许多。有的老师常提出犀利的观点,同学们会提出不一样的看法进行辩论,很多课都能感受到思想的交锋和碰撞。

难忘的是大一下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的小组讨论,同学们各自扮演五四运动历史上的人物,将自己代入那段历史。这种形式让我觉得参与感十足。

邵雪维(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015级本科生):

现在思政课的形式比较多样,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小组讨论、上台展示,读《共产党宣言》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我们去了新型农村韩村河,那里新农村建设非常好,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农村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我是农村来的,看完以后受到震撼,想到的就是怎么才能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广大的中国农村中去。参观活动比在课堂上读课本要直观很多。

我还上了“名师领读经典”这门课,来自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研究机构的19位理论名家,为我们讲思政课,这些“大家”讲课深入浅出,非常有吸引力。比如《苦难辉煌》的作者金一南老师,他是军人,结合自己的经历,讲故事中蕴含着理论,特别精彩。

牛鑫(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2017级本科生):

在“艺术名家领读经典”市级思政课学习中,我们“一边听现场音乐会一边上课”的震撼感很难忘怀。当时,中央音乐学院老院长俞峰站在舞台上,满怀激情地指挥着乐队,为台下学生演绎何为“胸怀家国,放歌人民,奏时代强音”。

两个小时的演奏过程中,俞峰全程站立,没有片刻休息,台下则掌声不断。老院长讲授的课很精彩,但更加精彩的是老院长以身作则,向我们诠释了一个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执着与追求。他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先辈们创作的这些作品对人民的激励与感化,铭记当代青年人的责任,即担负起下一代文艺创作的导向,静下心来精益求精,诚心诚意与人民在一起。

王国桢(中国人民大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

从思政课的内容来看,有些课程的设置还是和大学生的需求不符,很多内容和中学所学重合。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还在教授要有美德、道德、理想,这是小学、中学就已经了解的,再说这个吸引力也较低。

《瞭望》:大学思政课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你理想中的思政课是什么样子?

王国桢(中国人民大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

从内容看,希望能更多一些思想探讨,多鼓励学生思辨。了解现象、记住史实是初高中应该做的事,大学生的思维应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当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美德,可以讲什么是美德,讲道德,可以讲什么是道德。不要只给出定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是就这些习以为常的定义进行深度探讨,了解不同思想家对于美德的定义。耶鲁大学的公开课,讲什么是道德、讲什么是信任,就很吸引人。

如果我们的思政课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缺乏前沿观点和视野,就很难吸引目前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大学生。

再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不是可以从简单的历史现象上升到历史哲学的层面。比如说中国在19世纪受到的侵略,当时为什么会有世界殖民主义浪潮?为什么波及到中国?为什么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印度变成殖民地,而日本崛起了?我觉得这些都是中国近代史范围之内可以引申的内容,也都是我们感兴趣的。

从思政课的形式来看,我觉得可以考虑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形式,一个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听课时间,一个是可以充分利用好教师的资源,比如“名家领读经典”这样的好课就可以惠及更多学生。还可以将一部分讲课时间变为读原著、做学术训练,写读书报告、做人物思想研究,真的能让一种思想和理论入脑入心,可能比光听课效果更好。

邵雪维(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015级本科生):

是不是可以参考“名师领读经典”老师讲课的形式,每个老师并不一定按照一个大纲系统地讲,而是汲取他擅长领域的一部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不需要很高深。有些内容可能不必要系统梳理,但是要突出重点,本着扩大视野、点燃兴趣的目的。这样反而会讲得更生动、更透彻。有了兴趣,我们自然自己会去补充学习。此外,希望思政课还能有更多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还可以更丰富。

文/《瞭望》周刊记者孙琪 赵琬微 魏梦佳 徐欧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90后”心中的思政课”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同上一堂思政课 武汉17位“90后”“00后”讲述战“疫”故事

同上一堂思政课 武汉17位“90后”“00后”讲述战“疫”故事

新华,社区,一线,青年,武汉市,疫情,叶德,活动,大智街,医院,居民,方舱,华雨,程文涛,赵闯,谢小玉,上一堂,思政课,新社区,医护人员,中心卫生院,最前线,武汉教育电视台,武汉市公安局,肺科医院,重庆老家,奶粉,买菜,买药,党委书记

2011-12-04 #故事会

兰州理工大学:播撒信仰的种子思政课“圈粉”00后

兰州理工大学:播撒信仰的种子思政课“圈粉”00后

刘海霞,思政课,思政,课堂,学生,大学生,教学,教师,案例,现实,老师,史俊杰,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生,信仰,功底,初心,学院,有料,理论,种子,竞赛,马克思,给学生,青年教师,西北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报,专业,价值观

2018-05-16 #经典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80后思政课教师温静:有如时雨化之者

北京师范大学80后思政课教师温静:有如时雨化之者

温静,学生,思政课,教师,理论课,范杰,思想政治,青年教师,课堂,北师大,内容,亲和力,老师,信仰,论坛,青椒,时雨化,思政,木铎,就容易,复读机,人生,中国,力量,故事,教学内容,爱国主义,解码器,影响,教育

2012-07-07 #小故事

“90后”思政课老师赵颖虹:走进学生心里的人

“90后”思政课老师赵颖虹:走进学生心里的人

赵颖,学生,赵姐,辅导员,李华,陈路,班级,老师,支教,初心,大赛,工作,就是我,严师,全国,机会,时间,素质,能力,我的学生,发现了,一等奖,专业,个人,乐至县,亲人,全国高校,团队,国际,地方

2014-01-14 #短篇故事

六盘水师范学院80后思政课女教师张颖娟的“金课”梦

六盘水师范学院80后思政课女教师张颖娟的“金课”梦

张颖,疫情,学生,课程,思政课,六盘水,同学们,项目,专业,思政,新时代,课堂上,师范学院,教学,情怀,教师,贵州省,过程,建设,金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项目立项,家国,一节课,一流大学,团队,平台,情感,总能,成...

2014-07-04 #小故事

我在红船旁上思政课!嘉兴学院80后老师乐当引路人

我在红船旁上思政课!嘉兴学院80后老师乐当引路人

李云波,思政课,学生,嘉兴学院,人生,五四运动,历史,实际,课堂,才能,教育部,方式,现实,热血,老师,青春,引导学生,学生们,给学生,让学生,沈钧儒,茅盾,金庸,和意,文法学院,不变,专业课,专业,二等奖,心灵

2008-01-22 #长篇故事

90后荆州女教师滞留武汉酒店给学生上网课

90后荆州女教师滞留武汉酒店给学生上网课

疫情,同学们,教学,武汉,老师,思政课,学时,学生,走廊,教师,才能,泡面,社区,教育,90后,来一个,坚定信心,思政,毛泽,熊亮,王霄,红燕,胡芳,在酒店,商务酒店,武汉市硚口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虹景,腾讯,都上

2014-03-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纪录电影《一堂思政课》: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纪录电影《一堂思政课》: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思政课,思政,教师,老师,纪录电影,教学,电影,高校,力量,团队,同学,总导演,课堂,观影,观众,院线,风采,工作,教育,活动,周艳,李东,总制片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影,全国,师生,影片,成果

2017-02-1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