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陶的由来:中华陶圣“宁封”传说故事之一

时间:2020-09-16

陶瓷的来历传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7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2015 07 14 11:52:02来源:景德镇日报编辑:潘丹丹作者:查艳

在中华陶瓷历史中,“陶圣”宁封是许多叱咤风云英雄中的一位,他为中华陶艺事业舍死忘生的精神被后人世世代代敬仰。如今在中国瓷都景德镇镇每年举办的陶瓷博览会期间祭祀陶瓷三圣活动中,宁封便为三圣之首,而有关他的传奇事却鲜为人知。

相传,宁封出生于距今2600多年前的河南修武县云台山当阳峪一个部落。当时先祖们居住房子都在是山洞里。周代以前,云台山所在地称“宁”,所有人的姓都冠姓“宁”家人给他取字号“封”,因此宁封的名字便由此而成。宁封少年时跟着长辈上山打猎、采摘野果、下河捕鱼捞虾,他凭着聪明好学的本能很快就学成了生存养家的本领。宁封常常组织带领部落的伙伴们一同打猎、摘野果、下河捞捕鱼、虾,将食物分送给部落里行动不便丧失自食其力的老弱人群,有时还会将多余的赠送周边其他几个部落里需要帮助的人群。宁封对伙伴们讲:“帮助他们,就是顺天意,行大德。也许以后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需要他人的帮助。”宁封的聪明好学、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作风自然得到了伙伴们点赞,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拥戴。

黄帝在征战炎帝并将炎帝击败后,欲意整治疆域内的秩序,下旨建立联盟部落。由于宁封平常勤于好学,勇于实践,甘于奉献,宁封部落及周边远近几个部落的人都一致推举他为联盟部落首领。黄帝在听说了宁封为人做事的情况后,对宁封大加称赞,并专程遣人到云台山宣旨任命宁封为联盟部落首领,掌执联盟部落的一切事宜。

在宁封所处的年代,虽说百姓们都吃住不愁,山洞可以避风躲雨、抵御严寒,猎物、野果、鱼虾等可以饱腹充饥,特别是在有了钻木取火术以后,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但是,饮水却是非常困难,而造成这一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可用盛水的器皿,像锅、碗、瓢、盘之类的用具。如没有锅,人们只能将兽肉、鱼虾架在火上烧,或者埋进火堆烤,往往不是烤焦就是不熟;没有盛水的碗、盘,喝水就成了大问题,一旦渴了人们只能到河边、湖畔伏地双手掬水而饮。更令人忧心的是由于没有储水工具,遇到旱天时,人们往往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喝水,饮饱之后还没有跑回到山洞人又渴了。不仅如此,由于没有大型器具,人们缺乏储粮物具,每到冬天,就出现粮食等食物短缺现象,使人们生活多有不便。据说,有一次,一个老人带着他孙子到远处喝水在返回途中遭受野兽袭击,等宁封带人们赶到时,老人和孙子已成为一堆血肉模糊的残骸。宁封见状心痛刀割,他暗自寻思:燧人氏能发明钻木取火,难道我就不能解决双手掬水而饮水吗?就不能找到储存食物办法,让大家四季有饭吃吗?

在经历这次老人和小孩劫难之后,宁封对不能寻找到解决饮水办法耿耿于怀。然而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偶然性的情况,使宁封从中得到启迪,中华民族史称的“陶圣”就此横空出世,一个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生活时代也由此开始。

话说有一天,宁封从云台山下的吴泽陂抓了几条大鱼,在山洞前的小河边加架火烘烤,准备和部落里的老人、小孩饱餐一顿。谁知刚把鱼放上去,几个年轻人跑来报告,说是六真山下的两个小部落只为争夺狩猎势力范围发生了群殴,黄帝命他赶快前去处理。作为大部落首领的宁封二话没说,急忙从河边抓起几把湿泥将鱼包住扔进火堆转身就走。这一走就是三天,直到矛盾解决后,宁封才回到山洞。一位老人向宁封提起烤鱼的事,宁封才想起临走时放进火堆的泥包鱼,便急忙跑到火堆去刨,谁知刨出来一看鱼早就没有了,只剩下一个褐红的泥外壳,宁封随意用手一敲,泥壳发出当当的响声。这时,旁边的人都笑:“烤熟的鱼飞走了。”宁封却一声不吭,一个劲地左瞧右看,忽然灵机一动拿起泥壳跑到河边,用泥壳盛满水之后又久久观察,发现盛水的泥壳滴水不漏。宁封从包鱼的泥经过火烧由软变硬由松变坚的突变中找到了灵感,悟出了道理。他想,如果用泥做各种盛水、盛物的器具,再经火烧用于日常生活,不就解决了用水掬水、无器盛物吗?于是,宁封立即画样设计出一个个类似锅、碗、盘、缸、盆之类各种器型,并从部落里挑选几个头脑聪明、手脚灵活的年轻人,照葫芦画瓢做出一批泥坯,经过烈火焙烧后,果然成器,既能装水又能盛物的器具,这便是人们把它称之为的“陶”。 来源:景德镇日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陶的由来:中华陶圣“宁封”传说故事之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陶的由来:中华陶圣“宁封”传说故事之一

陶的由来:中华陶圣“宁封”传说故事之一

人们,老人,部落,云台山,景德镇,器具,山洞,掬水,火堆,野果,食物,饮水,黄帝,炎帝,伙伴们,联盟部落,三圣,来源,日报,下河,人群,办法,周边,孙子,小孩,年轻人,情况,鱼虾,就不能,部落首领

2020-09-16 #故事阅读

中华陶圣 黄帝之师 宁姓远祖——修武宁封子探源

中华陶圣 黄帝之师 宁姓远祖——修武宁封子探源

黄帝,宁封子,宁邑,吴泽,陶正,修武县,于宁,修武,蚩尤,丈人,姓氏,五岳,封子,神仙,天下,宁氏,云台山,时代,文化,神农,陶器,鹿城,中国,北山,制陶,后土,时人,汲郡,陶瓷,司空

2019-10-26 #故事大全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2:陶宗仪持之以恒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2:陶宗仪持之以恒

陶宗仪,持之以恒,树叶,宋元时期,个人,故事,瓦罐,刻苦读书,陶宗,历史,后人,小腹,政治,间隙,文化,时间,理解能力,经济,知识,资料,认识水平,视野,风貌,青少年,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故事,从小就,人生感悟,储存在

2020-07-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内蒙古发现5300年前陶人 表情酷似张学友 专家:“中华祖神”

内蒙古发现5300年前陶人 表情酷似张学友 专家:“中华祖神”

巫师,萨满,部落,考古队,陶片,人类,原始社会,头部,形象,造型,雕塑,敖汉,兴隆沟遗址,发现了,塑像,地点,考古学,祈雨,遗址,表情,身份,面部,设计,为了让,是目前,中提,张学友,戴冠,祖神,上第

2017-03-24 #长篇故事

坭兴陶就是一本书 让人读懂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坭兴陶就是一本书 让人读懂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坭兴陶,红楼梦,雕刻,大花瓶,题材,花瓶,局部特写,作品,才能,三天三夜,人工,人物,出窑,工艺师,工序,技师,时间,过程,挑战,设计,力可,和精,钦州,有限公司,展厅,大门,创造性地,中国,为题,亭台

2016-02-03 #短篇故事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民间,人们,爆竹,老鼠嫁女,桃木,腊八粥,财神,郁垒,习俗,对联,桃符,祖乙,老人,老鼠,门神,马皇后,国君,风俗,乡亲们,传说,大门,春联,皇帝,说法,山臊,家家户户,板上,我国古代,一家,以示

2020-06-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民间,人们,爆竹,老鼠嫁女,桃木,腊八粥,财神,郁垒,习俗,对联,桃符,祖乙,老人,老鼠,门神,马皇后,国君,风俗,乡亲们,传说,大门,春联,皇帝,说法,山臊,家家户户,板上,我国古代,一家,以示

2020-06-10 #故事阅读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民间,人们,爆竹,老鼠嫁女,桃木,腊八粥,财神,郁垒,习俗,对联,桃符,祖乙,老人,老鼠,门神,马皇后,国君,风俗,乡亲们,传说,大门,春联,皇帝,说法,山臊,家家户户,板上,我国古代,一家,以示

2020-07-0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