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文明出行礼貌乘车小故事

时间:2020-09-16

安全坐车故事大全集

提示:本文共有 144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9 分钟。

文明出行礼貌乘车小故事 文明出行礼貌乘车小故事 篇一:文明礼貌小故事 5 篇 文明礼貌小故事 5 篇 1.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2.娇娇和妈妈去参加老同学聚会。用餐时,大人们举杯换盏尽情地聊着,娇娇伸着筷子,看哪盘菜好吃就一个劲儿地挑着吃,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有人开了个玩笑说:“这小丫头真精啊!”妈妈听了简直无地自容。是呀,在家里吃饭这不算什么事,姥姥每次做了好菜都紧着娇娇吃。像三鲜虾仁这道菜,娇娇就专挑虾仁吃,姥姥还帮着她挑,直到把盘子里的虾仁挑得一个不剩,留下一堆黄瓜片,她才住手。现在虽说到了外边,可习惯已经成自然了,这丢脸的吃相一时那里改得过来。 3.某小区 7 号楼刘家与李家住上下楼,是一对冤家对头,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吵得邻里不安。刘家的冬冬天生淘气,一两岁就调皮得很,整天在屋里折腾,穿着小皮鞋跑来跑去,玩具往地上乱摔。李家的两口年纪大了,心脏又不好怕吵闹,听不得楼板叮咚叮咚地响,自然要去提意见。可刘家的孩子淘气惯了,不但没改,反而越大越闹腾,在房间里拍球,跳绳。吵得楼下整天不得安生。李家人上门去说,刘家大人护着孩子,小冬冬在一旁做鬼脸,之后又蹦又跳闹得更欢。 4.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5、4. 面试 给大家讲个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素质人才都来应聘。这一些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这些年轻人想,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准十拿九稳了。没想到,这一面试出问题了。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 10 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年轻人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老板走了,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志,得意非凡,闲不着,围着老板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年轻人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10 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经结束。”“没有啊?我们还在等您啊。”老板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哎呀,这些年轻人一听啊,捶胸顿足。他们为什么这么感慨万千呢?他们说:“我们长这么大,就从来没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 想想看,我们哪个家庭、哪个学校,经常进行这样的教育?翻东西,是儿童时期的一种习惯,是一种好奇。小孩去串门,看到人家的抽屉,挨着个儿地翻。爸爸妈妈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妈妈的包。但是,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特点,不是一个缺点,他就是好奇,他的社会化程度很低,他还不知道要尊重别人。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 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 杨时(1053 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 1085)、程颐(1033 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 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 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 1123 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 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 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 13 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 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 100 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 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 起。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 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孔子尊师 公元前 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 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 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 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 相互帮助、 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篇二:乘车文明礼仪 让文明从乘车就餐开始 上下班高峰时段,站台上密密麻麻站满了着急候车的乘客。这时,一辆公交车进站,车 门打开的瞬间,你是自觉地等车内乘客下车后再按秩序上车,还是拨开人流奋不顾身地先挤 上去?日前,记者特意挑选早、晚高峰时间登上公交车进行探访,发现“先下后上”这一连 小学生都能脱口而出的乘车秩序,在人多拥挤的时段却常常被“挤”出了车厢。 文明乘车需要服务方与乘客的真情互动:车队人员尽量营造文明乘车秩序,乘客应该提 高素质文明乘车。专家指出,西方一些国家的文明程度之所以比较高,就是一个长期舆论约 束的结果,自觉排队不需要硬性的规定监督,已约定俗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所以文明礼仪意识是否能形成惯性思维需要大环境的宣传和自我约束。 一、 公交车厢里的礼仪 乘坐公共汽车时,应在站台上有秩序地等候。公交车进站停稳后,应让车上的乘客先下,然后依次上车,不要争抢。上车后要主动投币或刷卡买票,遇到老弱病残和怀抱婴儿的 人应主动让座,以保证他们的乘车安全。当别人给你让座时,应主动向对方致谢。 应多为其他乘客作考虑。不要在车厢里大声打电话影响他人。不要在车上吃东西喝饮料,以免食物溅开弄脏其他乘客。不能在车厢里乱扔果皮、纸屑。更不要携带宠物或危险违 禁物品乘坐公共汽车。 车辆行驶时,无论站立还是坐在座位上都应该举止大方,不能将头和手伸出窗外,也不应该在车厢内打闹、喧哗。要坐好或站稳,抓住扶手,防止紧急刹车时摔倒。在车挤的 情况下应懂得互相礼让。 遇到下雨天,乘车前应预先准备好一个塑料袋,在上车前要将湿漉漉的雨衣脱掉,雨伞收好,放进塑料袋里,以免弄湿别人的衣裳,做个文明的乘客 二、 让文明从乘车开始 文明乘车理应先下后上,保持秩序,方便的是大家。这样的道理,其实连幼儿园的孩子都知道。但是为何在高峰时段,很多乘客却还是宁愿选择逆行而上、冒进挤车?道理很 简单:唯恐礼让了他人,使自己失去了搭乘这班车的机会,或是失去了占据座位的先机。但 是,仔细想一想,这一礼让,得到的是其他乘客的尊重,体现的是一个有修养市民的风度。 个中得失,孰轻孰重,不言自喻。本市每天有数百万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奔驰在大街小巷的公交车辆是一个个流动舞 台,而上车秩序则是体现人们精神风貌的一扇窗口。一辆公交车驶进车站,站台上的乘 客是有礼貌地按秩序排队上车,还是乱哄哄争先恐后、一拥而上?在这一瞬间体现出来的可 能不仅是乘客个人素质的高低,还有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市民的文明程度。上班族们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要在公交车上度过,乘车文明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公德意识。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让文明不仅仅成口头 禅,也成为行动的座右铭。 三、营造车厢和谐氛围乘车应当文明有序,但一些乘客却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地“一窝蜂”冒进;乘车应当文明 文雅,但一些乘客却出言不逊,或大声喧哗、言语粗鄙;乘车应当爱护车厢环境卫生,但一 些乘客却随地或开窗乱吐痰、乱扔果皮。这些行为,都和文明都市格格不入。在每天早晚乘车高峰期,上车时拥挤现象十分严重,许多人根本不排队,车一来就蜂拥 而上,你挤我扛他撞,老人、孩子常常被挤得上不去车,甚至发生严重事故。有的 乘客站在车门处,既上不去,又不愿意下来,车门关也关不上。叫人看了汗颜。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搭乘各种交通工具出行已经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畅 通的交通秩序可以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创造文明的乘车环境可以增添社会的和谐氛围。 乘车应当文明文雅,人人都做“文明型”、“优雅型”乘客,整个车厢自然充满和谐氛围。 四 文明乘车能做到吗?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 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 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 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对于培养人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 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报从 今天起开辟《社会公德》专栏,选择鲜活具体、有普遍意义的事例,坚持以事说理、寓理于 事的原则进行报道和评议,营造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的氛围。初冬的北京,已经寒风刺骨。在东城区宽街西行的公共汽车站,没有明文规定,没有护 栏通道,等车的人们自觉地排成“一”字长队。 两名督导员一边协助老人和小孩上下车,一边维护乘车秩序。“现在做督导轻松多了,大 家都自觉排队了。”其中一位督导员韩宝贵说。不用督导员的提醒,来坐车的人自然地顺着地上画的白线排起长队。“老师说坐车要遵守 秩序排队。”一个戴着小黄帽的小学生安静地站在队里。“其实有没有督导,我们也应该排队,”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说,“这样不只秩序好了,而且等车的心情也好了。” 韩宝贵介绍:“刚开始做文明乘车宣传的时候,遇到个别不排队的人我们就劝他。大多数人不 愿意排队是因为觉得排队耽误时间,可是当他们看到排队上车比和别人又挤又抢更省时间也 更方便的时候,也就不再抢着上车了。”今年 3 月底,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等 8 家单位联合开展“文明乘车从我做起” 活动,为乘客维护乘车秩序,创造温馨、和谐的乘车环境。8 月,北京已有 236 个公交地铁 站台实行排队上车。据北京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的一位同志介绍,东城、西城、宣武区三地效 果显著,但海淀、朝阳等区遇到一些困难。韩宝贵在来东城区之前,曾在海淀区中关村保福寺公共汽车站做过 4 年的督导。“那里难 管呀,车站太大,等车的人多,车次又乱,我们只有两个督导,很难招呼得过来”,他摇摇头, “而且也没地方让大家排队。”相对于公共汽车,乘客相对固定的小区班车维持秩序要容易一些。位于朝阳区国贸大厦 附近的万科青青家园巴士站,每晚下班高峰时,在狭窄的人行道上,数百人排起了“s”形的 长队。据介绍,一年半前,小区业主们在网上论坛中就排队乘车做过长篇讨论,最后几位热 心业主自觉担当起督导员的角色,使队伍成功排了起来。另一个名为天赐良园的小区也形成 了排队习惯,不过,还是偶尔有人加塞。 北京市精神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能不能做到“文明乘车”,关键还看乘客的主观态度。 排队乘车事小,文明素质事大。 五乘出租也应想到交通规则 乘坐出租车也应该考虑到起码的交通规则。一方面,出租车司机应该严格遵守停车入位、 顺序运营的规定,自觉营造良好的运营秩序和交通秩序。另一方面,在有出租车站位的地方, 打车者也应该养成进站打车的习惯,避免随意打车影响交通。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方便,给 他人造成诸多不便甚至危险,拦车时,尽量在出租车站或在道路右侧安全地带使用规范的租车手势向同向行驶、有空 车待租标志的出租车示意停车,不要使用带有污蔑性质的动作和逆向拦车。 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所,等候出租车时应该到指定区域排队,由于出租车也是按顺序前 行,应选择等在前面的车辆,不干扰出租车本身的等候顺序。在没有出租车等候站的地方, 不要后到却抢先上车,应该自觉遵守先来先上的规则。遇上雨雪天气难打车时,不要争抢出 租车,不妨和几个同路者并车,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在一些禁止停车或上下车的地方,不应执意叫停,不应为难司机。作为文明的乘客,应 该配合司机遵守交通规则。郑媛 姗姗 刘雪梅 王凤利 六 打车 关门请您轻着点 1 ■别把垃圾留车上郭小姐至今想起那件事还觉得恶心。那天,她在平安大道上了一辆出租车,关车门时, 她摸到拉手凹槽里的一团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团湿湿的纸巾,估计是其他乘客擤完鼻 涕后留下的。 银建出租车公司的胡师傅向记者列举了一些乘客的“劣迹”:随口吐痰。或直接吐在车厢 地板上,用脚一抹了事,或摇开车窗往外吐,常常唾沫星子飞溅。也有“讲究”的,把痰吐 到纸巾里,可他不是自己带走,而是直接扔出车窗,或者塞在车厢哪个角落里。在车厢里乱 吐口香糖的也大有人在,常常害得驾驶员忙上好一阵,才能把残迹擦干净。 车辆行驶到禁行路,有的乘客非让你往那里走不可。司机如拒绝,对方就会蛮不讲理地 嚷道:“叫你往前开就往前开好了,出了事我负责,否则,绕远我可不付车费!” 一些乘客不爱把大件行李放到行李箱中,偏爱塞进车厢里,结果外表脏乎乎的拉杆箱、 纸箱等把坐垫套涂成了“大花脸”。还有的乘客雨天打车,把湿淋淋的伞也放在坐垫上。下车时大力关门的乘客也让人烦。胡师傅说:“有些人关车门时,力气大得惊人,好像练 过铁砂掌似的,也许是以前坐夏利出租车留下的毛病,现在北京的出租车大部分已经更新换 代,关车门就不用使劲摔门了,这是爱护我们的车子,也是爱护您自己的耳朵呀。” 还有让司机感到尴尬的事情,那就是碰上情侣在后排亲热,有时司机好意提醒,却被斥 为“多管闲事”。“我们也知道那是别人的私事,我们没权干涉,但是如果动作太过分亲昵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性骚扰’。这些人应该为别人想想。” 2 选择路线要合理 一个 30 多岁的女士打车,家住在一个胡同里,本来路不好走,但司机还是按她的要求把 车开到了胡同口,可是她还是不满意,非要让司机把车开到家门前。司机拐弯抹角地把车开 到地方,这位女士下车便进了家门,可是司机却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车倒了出来,还险些出 事。假如这位女士多走几步,就不会给司机造成这么大的麻烦。3 对待司机要谦和有礼 有的人上车后,一副大爷派头,以为花了钱,自己想怎样就怎样,根本不把司机和车上 的东西放在眼里。其实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乘车时,要爱护车辆及其设施,保持车内卫 生。除了避免往车窗外丢垃圾、吐痰等不良行为,也不要把废物留在车内,下车时都应该带 上自己制造的垃圾,别把车子当成垃圾箱。如果带有异味的食品或物品,应该包装严实,以 免污染车内空气。下雨天,要注意不要把湿淋淋的雨伞放在车子的座位上。 对出租车司机要谦和有礼。如果对司机选择的路线有意见,或不满意司机的服务,如司 机在开车时接听手机等等,要善意提出,注意用文明语言,切勿和司机发生争吵。此外,为 了让司机集中精力开车,应该避免和司机长时间攀谈,时刻注意切勿干扰司机安全驾驶。在 遇到交通管制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绕行或等待等情况时,要平心静气地与司机配合,千万不 能要求司机走禁行路、闯红灯、违章行驶等。下车时,对司机的服务表示感谢,并说声“再 见”,这样会让司机感到很温暖愉快。郑媛 七 就餐 1 聊天请您轻声点儿主客位置不能乱坐 网友:在餐馆吃饭时,怎样安排座位比较符合礼仪呢? 答:在中国的饮食礼仪中,“坐在哪里”非常重要。中餐一般是有主有客,由主人来安排 座位,主座一定是邀请人,即买单的人。一般是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对面坐 的是邀请人 的助理。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邀请人的右侧和左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 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座上都算失礼。2 布菜使用公筷公勺 网友:吃饭时有人喜欢给别人夹菜,认为这是一种待客的礼仪,对吗? 答:中国人的热情好客经常在餐桌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推杯换盏之间,东道主为尽地 主之谊,劝酒、布菜是必不可少的,好像不这样做就不足以说明热情的程度。但布菜不规范 往往又令客人很难堪,比如有客人不爱吃螃蟹,但主人不知道,认为是海鲜,一会儿给夹一 个,一会儿给夹一个,客人也不好意思说明,这就比较尴尬了。所以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特别是不要用自己的筷子给客人夹菜,要使用公筷子和公勺,而且如果宴请外国人最好只劝菜不布菜,因为他们可能不习惯这种方式。“非典”过后,大家比较注意用 公用筷子,为别人布菜时也有了这方面的意识,有时主人在给客人夹菜时,还会特别提示一 下这是公用筷子。而且一些酒店和餐馆实行了分餐制,由服务员为大家分菜,就避免了劝菜 布菜带来的麻烦。 3 称呼服务员不要叫“小姐” 网友:去酒店或餐厅时,遇到招呼服务员的时候,叫“小姐”合适吗? 答:现在大家对服务员的称呼比较混乱,酒店里叫“先生”、“小姐”或“服务员”的比 较多,外面餐厅的档次不同,大家的叫法也不一样,不光叫“先生”、“小姐”或“服务员”, 还有叫“大妹子”、“小妹”的,一些娱乐场所还有叫“少爷”、“服务生”的。“先生”和“小 姐”这种叫法可能是从英语里直接翻译过来的,但是“小姐”的称呼比较宽泛,服务员一般 称呼客人也叫“小姐”,甚至有时还会有歧义,所以,建议大家统一称呼“服务员”比较合适 一些。 4 在酒店吃饭时别脱鞋 网友:哪些客人最招人烦?还有一种客人喜欢在吃饭时脱鞋,即使是去五星级的酒店吃饭,也是入座后就把鞋脱了, 把脚放在地板上,可能是觉得这样比较放松吧。这种做法非常普遍。如果没有异味还好,顶 多是不太雅,但如果是夏天,有异味的话真的会让周围的人胃口全无。5 吃中餐也不要喧哗 网友:去吃饭就是想图热闹呀,又不是吃西餐,吵一点没关系吧?答:有些人觉得吃中餐吵是天经地义的,西餐可能会要求安静一些。或者认为我出钱消 费了,我高兴怎么样就怎么样,别人管不着。其实这是不对的,不管是中餐还是西餐,如果 是在一个公共的场所,周围环境很好,你就不能只顾自己高兴了,要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影 响了别人,因为别人也有享受餐厅的环境,安静进餐的自由。所有影响到别人的行为,都是 不礼貌的。如果遇到一些喜庆的场合,如婚宴,大家需要这样的热闹气氛,那么不妨选择包 间,大家关上门来喝酒,说笑,哪怕稍微喝高一点,也没有太大问题。6 请餐厅出面制止喧闹客人网友:遇到喧哗吵闹的客人怎么办,应该制止吗? 答:一般我们都会制止,服务员会委婉地提醒他们,比如说请不要影响其他人用餐,我 们需要共同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等。一般来说,客人都可以接受这样的提醒,如果遇到比较 “各色”或不讲道理成心滋事的,我们还会叫保安来维持秩序,请他们出去,但这样的情况 很少。 7 夏天吃涮肉别光着膀子篇二:文明乘车我知道《文明乘车我知道》二年级四班年级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郭江南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对学生的乘车行为进行规范指导,让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交流发现 乘车的陋习、背诵礼仪要求歌,形成“文明乘车”的良好习惯。 2、通过学生的自我剖析,使他们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 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3、通过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班级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 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营造 现代化绿色校园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出贡献。 活动步骤: 一、开场、列队、报数 1、中队长:全体起立!(学生分小队站立) 中队长:各小队汇报人数。 2、中队长宣布:华夏大地,礼仪之邦,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 明礼仪,这是我们的财富和骄傲。作为时代的主人,我们更应将它发扬光大。今天,就让我 们一起搭乘文明航班遨游文明的世界。现在,我宣布:二(4)中队“文明乘车我知道”主题 队会正式开始! 3、中队长:出旗。(《出旗曲》音乐,护旗手举旗上场,全体行队礼。) 中队长:礼毕, 唱队歌。 4、全体唱队歌。 中队长:全体立正,坐下!《文明乘车我知道》活动现在开始。有请主持人。(鼓掌) 二、活动过程: 1、课件出示 9 张图片:说一说外出时这些行为对吗?你希望这些人怎样做? 2、主持人讲话: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 的行为。所以我们要从小讲文明,懂礼貌。《文明乘车我知道》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3、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吗?同学自由回答,补充:(不打闹、不拥挤、排队上车、不抢队??) 4、下面是我们有些小学生挤车镜头: 课件出示:镜头一:13 日下午 4 点 30 分,某小学的学生们陆续走出校门。不一会儿, 20 路公交车站牌附近就齐刷刷站了 20 多个孩子,有的手里拿着零食,有的踢毽子,有的推 推搡搡打闹着玩儿,甚至跑到了机动车道上。一个男生低头去马路中间捡球,一不小心撞在 一辆自行车上。28 路公交站点所在的解放街车流量很大,当时正值下班高峰,孩子们尽情喊 叫,毫不在乎身边疾驰而过的摩托车和汽车。 镜头二:“车来了!”不知道哪个孩子喊了一声,大伙儿立即停止打闹一哄而上,将公交 车团团围住,几个大人只好靠边儿等着。公交车在距站点十几米的地方急刹停下。孩子们一 窝蜂往上挤,几个男生抢先挤了上去,看到几个空座便一个箭步冲过去。司机急忙喊道:“不 要挤,一个一个来,再挤不让上了。”可无济于事。 镜头三:公交车里水泄不通,孩子们一上来便兴奋地吵吵闹闹,嗓音盖过了喇叭报站名的声音。后大座上,孩子们干脆堆坐在一起。“小声点行吗?”一个大人礼 貌地说。可打闹着的孩子并不理会,反而更来劲了。一个男孩将抓辣条的油腻腻的手蹭到了 同学身上,对方立刻生气地回敬了一拳。还有三四个孩子并不下车,却非要站到车门口,扶 着门把手。还有的孩子竟然把扶手环当作“吊环”使,在上面做引体向上。到了商城东门, 车再次启动时,一个小男孩才想起自己要下车,慌忙喊道:“停车!”司机无奈地说:“载这些 孩子真是心惊胆颤。” 5、观看视频:校车被撞引发思考 学生安全谁保障 4、主持人:现在司机反映只要学生们上了车,车内立刻就“炸了锅”。他们有的会把头 和手都伸出窗外,有的则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打闹,有的小学生甚至还在车里上蹿下跳,还 有学生故意不扶车把手。 “万一急刹车人没站稳的话,很容易摔倒,磕了碰了的该咋办啊?” 篇三: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 惯做法.。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道德也许是一张纸的厚度,也许是一点耐心的等待,也许是一句善良的问候,更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尊重,关爱和友谊,这就是讲文明。这点点滴滴的赞美和欣赏,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文明礼仪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欧洲文明古国德国,在号召全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礼仪。同时,举例讲了一个老奶奶经过马路,路上虽然只有她一个人,但她依然等红灯变绿灯才走。老奶奶回答说:“我怕楼上的孩子们看到后,以为红灯是可以通行的。”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这点,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此作过评价。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 看来,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心灵。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 内现”。 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重在表现。主要包括四点:①谦虚礼让 ②谈吐文明 ③举止端庄 ④讲究卫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的成员了。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 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 才会有幸福、快乐。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 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 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孔子尊师 公元前 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 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 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 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 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文明出行礼貌乘车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小故事 校园文明礼仪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小故事 校园文明礼仪

孩子,老师,大婶,干面,狐狸,小老鼠,文明礼仪,孔融,同学,哥儿俩,大黑,小黑,曾子,程颐,女人,时候,老人,员工,故事,小猪,老伯伯,道理,孔子,环保,校园,咬一口,寺庙,席子,游戏,公司

2020-05-28 #故事大全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小故事 校园文明礼仪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小故事 校园文明礼仪

孩子,老师,大婶,干面,狐狸,小老鼠,文明礼仪,孔融,同学,哥儿俩,大黑,小黑,曾子,程颐,女人,时候,老人,员工,故事,小猪,老伯伯,道理,孔子,环保,校园,咬一口,寺庙,席子,游戏,公司

2020-09-07 #经典故事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小故事 校园文明礼仪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小故事 校园文明礼仪

孩子,老师,大婶,干面,狐狸,小老鼠,文明礼仪,孔融,同学,哥儿俩,大黑,小黑,曾子,程颐,女人,时候,老人,员工,故事,小猪,老伯伯,道理,孔子,环保,校园,咬一口,寺庙,席子,游戏,公司

2020-09-08 #短篇故事

校园文明小故事50字 文明

校园文明小故事50字 文明

小雁,人类,燕子,小老鼠,麻雀,悟空,杭州,族人,雷峰塔,小猪,文明,校园,西湖,西溪湿地,小故事,这几年,大圣,天空,家族,筋斗云

2017-06-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校园文明小故事50字 文明

校园文明小故事50字 文明

小雁,人类,燕子,小老鼠,麻雀,悟空,杭州,族人,雷峰塔,小猪,文明,校园,西湖,西溪湿地,小故事,这几年,大圣,天空,家族,筋斗云

2007-07-25 #经典故事

校园文明小故事50字 文明

校园文明小故事50字 文明

小雁,人类,燕子,小老鼠,麻雀,悟空,杭州,族人,雷峰塔,小猪,文明,校园,西湖,西溪湿地,小故事,这几年,大圣,天空,家族,筋斗云

2020-04-02 #经典故事

校园文明小故事50字 文明

校园文明小故事50字 文明

小雁,人类,燕子,小老鼠,麻雀,悟空,杭州,族人,雷峰塔,小猪,文明,校园,西湖,西溪湿地,小故事,这几年,大圣,天空,家族,筋斗云

2020-04-02 #小故事

校园文明小故事50字 文明

校园文明小故事50字 文明

小雁,人类,燕子,小老鼠,麻雀,悟空,杭州,族人,雷峰塔,小猪,文明,校园,西湖,西溪湿地,小故事,这几年,大圣,天空,家族,筋斗云

2020-04-02 #故事阅读

校园文明小故事50字 文明

校园文明小故事50字 文明

小雁,人类,燕子,小老鼠,麻雀,悟空,杭州,族人,雷峰塔,小猪,文明,校园,西湖,西溪湿地,小故事,这几年,大圣,天空,家族,筋斗云,变化,污染,孙悟空,小区,小鱼,景点,桃红柳绿,法力,老朋友,蜗牛

2020-04-0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