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生态环境的守望者

时间:2020-09-17

保护生态环境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0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人类的掠夺性发展给地球造成了太多的伤害,我们正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有这么一群人,为了青山绿树,为了碧水蓝天,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一头扎进了环保事业中,用行动护卫家园,用汗水浇灌地球。他们是生态环境的守望者,一群可敬的人。 2012年12月16日,湖南省岳阳市,张爹背上的枪有约20斤重,原来打鸟用的,现在用来防身。秋冬时节,张爹经常独自一人在湖边的树林里巡视。 张爹是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一名护鸟协管员。他 管辖 的湖域有7200亩。每天除了回家吃饭、洗澡,从早到晚,张爹都在湖边、湖上 晃荡 ,夜里甚至睡在船上。管理局每年发300元补贴,是他干这份工作的几乎全部报酬。他说: 不给钱,我也一样得干,这是理所应当的!我以前打多了鸟,下半辈子我得向鸟儿还债。 这份债,他从1986年开始还,已经26年了。他说只要还能动,就一直还下去。 我杀了这些鸟的父母,我有责任、义务保护、呵护它们。 2012年2月22日,绿油油的树林凝结了八位老人无数的血汗。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有8位普普通通的农村老人。自1980年开始,在长达30余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坚守在漫漫荒山上,目的只有一个 种树、护林。从当初的敦实壮汉,到如今的老态龙钟,荒山披上了绿装,8位老汉为后人们留下了13.6万亩的树林。 2012年5月24日,福建卫闽林场,护林员是林场的 守护神 。 为了守护山林,护林员常常要和盗伐分子作斗争。36岁的何卫东是卫闽国有林场的第二代工人。参加工作10几年来,他阻止了30多起盗伐行为,有一次被盗伐分子打晕还差点丢了性命。至今他的前额右侧还留有两道疤痕。 林场是国家的,谁都没有权利私自砍伐。 何卫东坚定地说,他还会继续与盗伐份子斗争下去。 2007年4月10日,64岁的张克福是大兴安岭塔河县绣峰林场营林家属队队长。她带领林场家属进山植树37载,植树10万多公顷,植树40多万株,使火烧迹地重披绿装。 37年来,张克福带领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她们绿化的林地布满了绣峰林场施业区的沟沟岭岭。 是绿色情结将我们这帮家属的心和大山连在了一起。我还要再干十年,活着要像马永顺一样造林不止,死了就埋在这绿树丛中。 张克福动情的说。 2015年2月3日,青海青海湖,一名女巡护队员在湖面上观察着,通常,盗捕者都是凌晨左右下网,下网后,会在冰面留下记号,巡护队员凭长期积累的经验,都练就了 火眼金睛 ,下网之处的特征一看就能判断出是否下网。 入冬的青海湖湖面开始冰封。这时候,一些盗捕湟鱼的捕猎者开始活跃起来。一条湟鱼收购价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促使盗捕者铤而走险。自2010年开始,一支由30个左右志愿者和牧民组成的 青海湖湟鱼巡护队 主动对接和协助当地渔政部门,宣教和制止湟鱼非法捕捞行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 湟鱼巡护队 ,不仅有牧民,还有医生、教师,甚至高僧、企业家、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他们利用各自的影响力,把湟鱼保护和环保理念传递出去。据青海省农牧厅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专家监测,目前青海湖 湟鱼 数量大约在4.5万吨,比2010年增加一倍多。 湟鱼巡护队 起了巨大作用。 2014年8月20日,河北张家口,刘树兵在查看树木长势。 刘树兵原是张家口市宣化矿山医院一名医生,常年工作生活在矿区。他经历了矿山的发展兴衰,更为宣化区矿产资源枯竭后,因过度开采留下的一个个矿山 疮疤 而痛心。2010年,刘树兵毅然离开工作多年的岗位,承包了已停采的百年烟筒山老矿区1500亩荒山。 如今,昔日乱石成堆的矿山 疮疤 硬被刘树兵种活了各种树木10万余株共800多亩。他的目标是:三年内让1500亩废弃矿山绿树成荫,然后 转战 周边消灭更多的矿山 疮疤 。 2010年12月9日,甘肃民勤,压沙的女人。 上世纪中叶,民勤所处的石羊河上游来水减少,水干风起,沙逼人退。民勤逐渐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四大发源地之一。 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一度成为民勤的最高口号。 每年秋天、冬天、春天,压沙治沙成了民勤人的头号任务。秋冬压麦草方格,春天栽植梭梭,一锹一铲坚决把沙龙缚住。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从黄沙漫漫到梭梭成林,民勤盆地地下水位的上升,民勤森林覆盖面积的扩大,无不说明民勤整体生态环境的好转。

2013年12月3日,福州,林慕洪在地里。5年前,59岁的主任医师林慕洪,放弃了民营医院百万年薪的诱惑,毅然回到老家四都镇,借、贷款1600多万元,在荒山上种下7000亩的油茶,带着乡亲走上绿色致富路。 做医生,是在挽救生命。治荒山,其实也一样,是在护住生我养我的土地。 林慕洪说。

在云南香格里拉海拔4500米的石卡雪山之颠,大风让清洁队员每走一步都很困难。 从2006年开始,雪山脚下4个藏族村寨的20多位男女老少组成了一支雪山之巅的清洁队,他们像保护自己母亲一样,每天为雪山梳妆洗脸,他们年龄最大的有67岁,最小的才17岁。 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捡垃圾,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弯腰、捡拾、放进垃圾袋、再站直,这在平时挺简单的动作,在这里却格外费力。 拂去雪山的尘埃是我们神圣的使命!登山者的脚步,也应该如雪山一样,圣洁无痕! 藏族姑娘七林竹玛的眼中透着一种真切的渴望。 2013年3月11日,山东邹平县青阳镇刘家村,刘献一望着自己绿化的荒山,踌躇满志。 56岁的刘献一是青阳镇刘家村一名普通农民。从2005年开始,他顶着各种压力关掉了经营的2个小厂,揽下了村外2000多亩光秃秃的荒山进行绿化。从此便一年年的在这片荒山上辛勤的耕耘着,栽种着他绿色的梦。万般付出下,原先的荒山已栽下了4万棵树,盛夏季节满目青翠。 我不图回报,只求把树荫留给子孙后代。 刘献一说。 2012年1月13日,天刚朦朦亮臧尔军就撑着小船开始向草海进发,为鸟儿们投食了。 从1997年臧尔军被聘请为草海胡叶林核心区管理站的管护员以来,老臧坚持每天6点过钟起床下海,记录当天鸟类活动情况、喂鸟投食、清理保护区内的非法鱼网。长久以来,老臧只在2010年9月底离开过草海8天,那是陪自己病重的老伴去贵阳住了8天院。胡叶林核心区在老臧的精心管护下,从没有发生过一起人为猎鸟事件,冬季也没有一只鸟因冻饿致死。 2011年9月14日,合肥,清晨,陆凤奎在鸟岛听着鸟儿合奏曲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长丰县杜集乡境内,有一处被荒沛河冲积而成的 小岛 。每年的4至9月间,岛上几十亩的树林就变成了鸟儿的 天堂 ,当地人把这里叫做鸟岛。66岁的陆凤奎是鸟岛的主人,上世纪60年代,陆凤奎的父亲陆学塘在这里种树固土,由于鸟岛三面环水,引来很多鸟儿前来栖息,陆凤奎父亲去世后,他继承父亲的遗志,在鸟岛坚守30年。 2011年6月20日,浙江省舟山市,王忠德在鸟岛周围巡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五峙山列岛上因 留守 着较多的海鸟而被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政府列为自然保护区,时任辖区马目乡林科员的王忠德接过了为 鸟岛 站岗的重任。几十年如一日、他忍辱负重,坚守着为 鸟岛 巡逻站岗。 有人不理解,有人骂他傻,但正是有了王忠德那锲而不舍的傻,过去仅有300多只海鸥和10几只白鹭的五峙山列岛,现在已有15000多只海鸟(包括冬候鸟),更有被称为 世界神话之鸟 的21只黑嘴端凤头燕鸥出现在此岛。 2013年3月8日,河南省焦作市,璩正茂展示刚刚挖出的杂草荆棘根。 以山为家,以林为业! 这是59岁的盲人璩正茂给自己的口号。1999年,在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双目失明的璩正茂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的大山上承包了300多亩荒山,并在山上收拾出一间小屋,从此便和老伴在山上定居,开始了他的植树造林生涯,这一干,就是14年。 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让荒山绿起来,为社会为子孙后代出一份力。 璩正茂说。 2011年7月15日,辽宁沈阳康平县,身后的林子让屈长友感到自豪。 在辽宁省康平县沙金乡敖力营子村满斗营子屯外,有一座不算险峻的荒山,当地人称为转山子,是科尔沁风沙的重灾区。自1984年开始,屈长友携妻带子住在山上,进行着艰苦漫长的荒山治理。几十年如一日,将一片500多亩的荒山坡,变成了沙漠中的绿洲,为大地筑起一道绿色防沙生态屏障。 卢献左是浙江瑞安市奇云林场的一名普通护林员,在寂静的高山上守护森林长达30余年。 卢献左的家住在山麓里的六科村里,他工作的岗位却在海拔约500米的长白桥林区,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山上度过。护林员的生活单调且清苦,但他心态平和,为了绿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无怨无悔。 2015年1月8日,安徽安庆, 鸟爷 王三益和菜子湖湿地生态保护协会的部分成员合影。菜子湖湿地生态保护协会是王三益退休后注册成立的,现有会员和志愿者300多人。 菜子湖是当地民众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 母亲湖 ,也是候鸟的栖息乐园。然而,这里的湿地生物物种资源一度遭到人为破坏。2010年,曾在姥山村做了40年村干部的王三益在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合法的民间社团组织。这个协会90%以上成员都是菜子湖沿岸农民,在候鸟季,20多人组成的候鸟巡护队队员们每天早上4点起,晚上10点才回家入睡。 为了这份环保事业,王三益将多年积蓄都投入进去,还借钱设置了一座湿地监测瞭望台,安装了湿地野外远程监控网络,建立了安徽菜子湖湿地宣教中心和生态标本馆为一体的湿地科教基地。 我在一天,就守护一天。 王三益说。 2015年3月17日,甘肃天水,杨希林一直在坚守父亲和自己心中那份绿色的梦。 杨希林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南街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继承父亲遗志,三十年无偿造林、护林、护路、排洪。平整荒山开渠道,挖通了长达1000多米的鸦儿沟排洪渠,造成了磐安镇镇区南山320亩防护林带。如今,磐安镇南山上满山满洼的郁郁葱葱,是杨家父子两代人的希冀,更是杨希林30年如一日的坚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生态环境的守望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生态环境的守望者

生态环境的守望者

荒山,民勤,湟鱼,湿地,鸟岛,林场,王三,年开始,矿山,绿色,菜子,队员,雪山,鸟儿,青海湖,刘树兵,刘献,张克,杨希林,林慕,王忠德,护林员,事业,候鸟,几十年如一日,协会,子孙后代,家属,树林,海拔

2020-09-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环境人的故事——金山生态环境人小蒋

环境人的故事——金山生态环境人小蒋

金山,疫情,小蒋,环境,生态环境,环保,公众号,防控,绿水青山,本领,编辑,金山区,建设,三年前,生态文明,微信公众号,代言者,娓娓,小潘,施魔,田螺姑娘,石成金,花见花,网络红人,比你,中华民族,一如往昔,上海市,大计,信息

2020-09-17 #故事阅读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

人们,生态环境,美味,生物多样性,绿色家园,基础,利齿,动物,同学,同学们,好手,大自然,学生,欲望,服饰,巨额利润,小组,挺而走险,概念,生存环境,环境,田鼠,蛇类,野味,贡献,途径,现代化,活动,研究,调查

2020-09-17 #故事大全

关于生态环境的小故事

关于生态环境的小故事

作文,母亲,本站,妈妈,节日,礼物,到来,为大家,每年都有,一年一度

2020-09-16 #长篇故事

关于生态环境的小故事

关于生态环境的小故事

作文,保护生态环境,少用,塑料袋,塑料制品,天空,大山,快餐盒,编辑,河水,空气,个人所,能帮助

2020-06-23 #长篇故事

关于生态环境的小故事

关于生态环境的小故事

作文,保护生态环境,少用,塑料袋,塑料制品,天空,大山,快餐盒,编辑,河水,空气,个人所,能帮助

2020-09-17 #故事阅读

关于生态环境的小故事

关于生态环境的小故事

作文,保护生态环境,少用,塑料袋,塑料制品,天空,大山,快餐盒,编辑,河水,空气,个人所,能帮助

2020-09-17 #短篇故事

关于生态环境的小故事

关于生态环境的小故事

作文,保护生态环境,少用,塑料袋,塑料制品,天空,大山,快餐盒,编辑,河水,空气,个人所,能帮助

2012-11-1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