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济南援鄂医护人员分享难忘经历:这一切都是我值得骄傲的

时间:2020-09-17

其中,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二科护士长、山东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郭芳被授予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提示:本文共有 87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8 分钟。

联合网讯 4月5日召开的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邀请该市援鄂医疗队结束14天集中休整的4名医护人员代表,讲述了他们抗疫一线的亲身经历。其中,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二科护士长、山东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郭芳被授予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彭建:我把队员们一个不少、安全健康地带回来了

“现在全体队员都平安回家了,我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发布会上,济南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彭建感慨道。

全体队员已顺利渡过两周隔离休整期

据了解,彭建于2月15日率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湖北黄冈,3月21日集体安返济南。目前,全体队员已顺利渡过两周隔离休整期,圆满完成任务。

据彭建介绍,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共57名队员,其中医护人员54人,疾控人员3人,全部来自市卫健委市属医疗单位。主要在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工作,彭建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后勤保障等工作,建立临时党支部1个,协调解决防护物资5批,联系解决后勤保障物资10批,协助解决比较大的问题89个,为医护人员能够正常工作、战胜疫情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给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领队,我深感责任重大,毕竟人命关天,既要救治好黄冈当地患者,又要照看好全部医疗队员。在去往黄冈的机场上,我就下定决心,我把队员们带出去,更要把他们一个不少的安全、健康的带回来。”彭建说。

据彭建介绍,他几乎是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将防护工作、后勤保障工作做到最好、不留盲区,甚至夜里睡不着的时候也都是在思考安全防护和后勤保障这些工作,尽量把工作考虑周全,把工作做到前面,切实为医疗队员解除后顾之忧。

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

彭建代表党员和全体医疗队员郑重表态:“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考验我们大家的时刻到了,也是我们履行入党誓词的时候,在疫情面前,我们天职所在、责无旁贷,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绝不辜负全市人民和黄冈人民的期望”。

在援鄂期间,他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空暇时间,组织临时支部会议和主题党日活动,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发展新党员,队内 27名非党员同志全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6人发展为预备党员,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始终把队员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

时刻紧绷安全这跟弦。2月17日,队员第一次进入病区,彭建亲自送他们到病区,了解病区布局,熟悉工作流程,逐一对队员穿防护服进行把关,反复就安全事项进行叮嘱。通过各类会议、微信等多种形式反复提醒队员严格遵守住地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并加强监督检查落实情况,保证每一名队员安全防护到位。

此外,队员的心理状态,彭建也一直挂在心上。他会经常利用微信群、视频电话等方式了解每一个队员的心态。因为队员的年龄层次不同、个人经历不同,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失眠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引导队员书写战“疫”日志、心得体会等。队里有一名同志失眠情况特别严重,每天都要靠安眠药来帮助睡眠,彭建知道后,第一时间联系他,做他的开导工作,并积极联系上级相关专家予以指导,不几日,他的情况就好了许多。有三名队员同一天过生日,医疗队给她们准备了贺卡,自制了简单的生日蛋糕,亲自送到队员房间,她们被感动的热泪盈眶……通过不同的方式,鼓舞士气,凝聚团队力量,缓解队员的心理压力,保证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战“疫”中来。

全力做好后勤保障

为保证高质量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彭建积极与当地及后方组织联系,做好各种医疗、生活物资保障。从防护用品,到生活用品,彭建都安排专人发放到每一名队员手中。平时注意关心队员生活,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个别队员饭菜不适应的问题,及时向当地反映,并迅速给予解决。

由于排班原因,有的队员下班后就餐成了问题,彭建积极与酒店工作人员联系,请求酒店食堂合理安排用餐时间,确保队员每次下班都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提高了队员的生活质量。另外,工作的病区条件简陋,也没有洗澡和清洗衣服的设备,队员们需要回到酒店自己洗衣服,彭建积极和当地沟通协调,运来了洗衣服的盆、桶和消杀用品。

“总之,做的工作繁杂琐碎,都需要亲力亲为,一天下来,经常身心俱疲,但看到队员工作生活逐渐理顺,又觉得十分欣慰。”彭建说。经历这次黄冈战“疫”和生死考验,更加坚定了自己履行医者责任,不忘从医初心,牢记医者使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司敏:三个“90后”治愈出院 让我无比自豪

2月15日,济南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司敏跟随山东省第十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驰援湖北。“有幸成为山东省第十一批医疗队队长,在机场接过医疗队队旗的那一刻,我感到身上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无比重大。”司敏说。

印象最深的患者是三个“90后”

抵达黄冈后,经过一天紧张的岗前培训,医疗队中54名医护人员正式进入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两个病区共30张床的重症监护病房,成为了她们的战场。

在这里,山东省第一批、第二批队员已经工作了20天,自2月17日,他们共同承担危重患者救护工作。至3月18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所有住院患者病人清零。共救治危重患者 71 人,好转出院 67例,其中多名危重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胸腔闭式引流和床旁超声检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司敏印象最深的患者是三个“90后”!其中两位90后是“90岁的老奶奶”!这两位老奶奶是司敏夜班时收入病房,当时两位患者病情都比较重,同时又合并基础疾病,司敏来黄冈之前,作为济南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已经开展抗击新冠肺炎,工作近一个月,对新冠肺炎的诊疗规范非常熟悉,所以处理起来还是比较顺利,在标准治疗方案基础上根据患者自身特点做一些细微调整,比如患者心脏、肝肾功能的维护,两位患者都非常给力,经过治疗1周后就出院了。

另外一位90后,是当地医院一名护士,年仅21岁。在查房交谈中,司敏注意到她有气促的表现。后来司敏看到她的影像学资料,心中不由一惊!双肺多部位磨玻璃影,是典型的新冠肺炎重度表现。

“当时我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下来,她的年纪比我自己的孩子还小2岁,她是护士,是和患者密切接触的人,所以她的感染也一定跟密切接触患者有关,我特别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治她。”司敏说。

在治疗期间,由于她在监护室治疗时间比较长,出现了情绪波动。司敏每次查房都会鼓励她,她很喜欢让司敏抱抱她,觉得可以获得力量,司敏也觉得这种方式给了她很大的动力。司敏还单独加了她的微信。“晚上她睡不着,会发微信跟我聊天,我鼓励她‘你坚持住,现在情况一天天好转,就算你在监护室多陪我几天吧,咱们把病彻底治好,以后你还要结婚生孩子呢!’很庆幸的是,3月2日,她康复出院。”司敏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

回忆起这一个多月的黄冈战“疫”生活,司敏有很多感慨,面对传染性极强的新冠病毒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医疗队员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工作状态,让人感动。

54名队员分为医疗组、护理组,司敏带领医疗组,主要负责危重患者诊治方案的确定,每日查房,观察病情变化,开立医嘱,组织危重患者病例讨论。作为医疗队长,司敏承担着病区危重患者诊疗方案的制定。每一项重大措施都面临着抉择,每个判断都与患者的愈后直接相关,责任重大、不容马虎。像机械通气患者什么时候撤机,撤机前评估再插管风险,拔管后观察指标,撤机流程及应急预案。类似的问题挺多也比较复杂,考验的是医生的综合能力,更多的以往医疗知识的储备和不断的学习能力。

护理工作更为繁杂,要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执行医嘱,静脉穿刺、血气分析,还要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虽然援鄂医务人员分别来自不同医院,有些工作习惯不太相同,但业务素质都很强,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大别山重症监护室的工作流程、计算机系统使用等,顺利开展工作。”司敏说。

当然,工作中还是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为了节省防护服,有些队员进入隔离区连续八九个小时不吃不喝,穿着防护服活动不方便,加上三层手套以及起雾的护目镜,对工作造成很多不便。“但大家都逐一克服,真是应了那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司敏说。

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患者的情况也越来越好,渐渐的,患者少了,从之前的“人等床”到“床等人”,随着最后的几名危重患者撤掉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好转出院,3月18日病房清零了。“他们的康复是对我们全体队员医疗救治工作的认可,也是激励我们克服困难的最大动力。”司敏说。

郭芳:明年春天约上战友 去看看曾经拼过命的地方

郭芳是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二科护士长,也是山东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2月6日出征当日,有记者问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她毫不犹豫的说“把大家平安带回来”。“今天,我可以很自豪的向大家汇报,我实现了当初的诺言,把大家一个不少的带回来了!”郭芳在发布会上说道。

“职责在肩,容不得我儿女情长”

2月6日一大早,郭芳的丈夫刘旭昌送她到济南火车站。出征前的各种工作很多,就在其他队员和家属告别的时候,郭芳却在忙着清点人数、查对表格、对接人员。要上车了,郭芳一个一个数着队员让他们上车后,回头想找丈夫说句话,毕竟儿子要高考了,家里父母年龄大了,我想再嘱咐几句。可郭芳竟然左看右看没看见他。

“我踏上车,自己一个人站在即将关闭的车门里给他打电话,打一遍,不接,打两遍,不接,我又着急又生气,终于电话接通了,我差点就哭出声来:‘你在哪呢?我找不到你!’他说:‘看工作人员抱着的物资掉地上了,我帮他们整理物资去了,刚从另一节车厢下来。’”郭芳说。

话音刚落,就传来要关闭车门的广播,郭芳的眼泪在眼眶里转了转,强忍着没掉下来,默默转身走进了车厢。“我这一去,谁知道什么情况呢?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但职责在肩,容不得我儿女情长,自从接下战旗的那一刻,我就有了另一个身份——‘郭队’。”

“零感染的红线不能碰!”

队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山东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由35名护理人员组成,来自山东省3个地区29家医院,队员大多来自呼吸、重症、感染等专业,郭芳不仅是山东队队长,还是武汉东西湖区方舱医院B厅A区的总护士长,管理219张床位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队的一百余名护士。“没有现成规范可循,也没有既往经验参考,我的脑子里却始终有一条红线——‘医护零感染’。为了不打破这条红线,我对队员的管理、对流程的把控近乎严苛。”郭芳说。

郭芳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天,上午去医院开会刚到酒店吃完饭,有人跟她说:“郭队,我们上午进舱的队员眼睛被护目镜的消毒液呛到了,又红又肿,一直流眼泪,会不会有危险啊?”“天哪,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啊!我第一个念头就是‘眼睛黏膜受损,会不会被感染?’打电话上报,询问处理办法,安慰队员,让她充分清洗。队员又问:‘郭队,我们下一个班次还等着进舱接班,没有护目镜,只戴面屏行吗?’”郭芳说。

郭芳回答:“不行!没有护目镜,不做好防护,绝对不准进舱!”郭芳以从未有过的严厉,对队员吼道!

随后,郭芳又紧急协调护目镜,到处找眼药水,拿上从三院带来的仅有的2个新护目镜,直奔方舱医院。

半小时的车程,郭芳一路上一直催促司机师傅快一点,再快一点!

赶到医院时,队员受伤的眼睛已经初步处理,冲洗后用上了眼水眼膏,红肿也减轻了许多。当听到上级答复“已经问了感控专家,没事的,回去继续用眼水眼膏,多休息几天就行”时,郭芳眼泪不争气的夺眶而出!零感染的红线不能碰!郭芳说,那天晚上,她躺在床上不敢闭眼,一闭眼,眼前就出现一双双的眼睛,妈妈的,妻子的,女儿的,爸爸的,丈夫的,儿子的。

“我不敢看,不敢想,如果真的出现意外,我怎么面对这一双双眼睛,我怎么向家乡父老交待!想到我对队员的怒吼,心有歉疚,又不敢不吼,她们这么年轻,就像自己妹妹,我这个当大姐的再凶也值。想着想着,眼泪又不争气的流出来。保障队员平安,太难了。”郭芳说。

管理精细化、质量控制严格化,为零感染建起铜墙铁壁

之前,护目镜不是由队员自己冲洗,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此类事件,郭芳特意找了相关部门,要求护目镜的冲洗由进舱护士负责,并且制定了严格的冲洗、晾晒方法和流程,不管多繁琐多辛苦,也要每个步骤照做,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这样一来,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但是队员们毫无怨言,大家心知肚明,严格把关,改善流程,才能为安全上把锁。“这样的安全锁我上了好几把。”郭芳说。

方舱医院有一块病人活动区是病人做CT、做核酸检测的必经之地。但这里靠近厕所,地上经常流水。入舱必须全副武装,脚也包裹的严严实实,但是鞋套经常湿透,极大的增加了感染风险。郭芳专门找到仓库为姐妹申请了专用雨靴。尽管穿了雨靴更加笨重,走路更加吃力,但却有效的保护了每位队员。

刚入舱时,每到吃饭时间,病人都是排队领饭。这样的大规模聚集增加了感染风险,郭芳强制要求每位病人在自己的床旁,由护士为大家挨个送饭。起初,只有山东队这样送饭,后来又推广到A区所有医疗队。

酒店工作人员不多,郭芳在队里制定了值日表,姐妹们轮流负责吸尘、喷洒消毒工作。35名队员分布在4个楼层,每天2人完成。姐妹们做完方舱医院内的工作回到酒店已经很累,但是再苦再累,郭芳也要求大家必须完成消杀。地毯、电梯间、垃圾桶都是重点部位,而且每天消杀2次,比其他省份医疗队的消杀次数都多。同时,为了减少接触,每个楼层值日生还要负责三餐拿饭并分发至各房间。队员严禁出门串门,严禁大声喧哗,每日2次自测体温上报。

管理的精细化、质量控制的严格化,为零感染建起了铜墙铁壁。可郭芳知道,仅有这些,远远不够。

“这一切都是我值得骄傲的,都应该是我前进的动力!”

来势凶猛的疫情,知之甚少的病毒,长期超负荷体力劳动,远离家乡的离愁别绪,都在慢慢侵蚀着队员,所有人都高度紧张,天天绷着一根弦,天天都会想这样的问题:在舱内防护服漏风了,会不会被感染?口罩带子断了,会不会被感染?手套划破了,会不会被感染?渐渐地,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在队员之间悄然蔓延。失眠、做噩梦,很多队员不得不依靠安眠药入睡,郭芳也不幸中招。“这样最大的危害就是降低我们的抵抗力,让病毒趁虚而入。”郭芳说。

郭芳找到后勤保障老师,希望给我们提供书籍、瑜伽垫、跳绳等物资,酒店开放健身房供大家使用,但是要避免聚集,每次限2人。郭芳还在网上找来各种减压视频。

后来,郭芳主动找到江苏心理医疗队谭俊华领队,说明队员睡眠情况,请求给予帮助。谭领队非常热心,立即发来心理调查问卷,评估大家心理压力状态并予以反馈。当晚,他亲自带领4名心理专家冒雨来到驻地酒店,采取小组访谈、一对一访谈形式,为大家心理疏导。

与郭芳一对一访谈的是一位叫陈芳的老师。“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亲切的微笑,话题从我们在方舱的工作开始,聊到我们优秀的团队,再到我作为队长的职责和付出,再到我心心挂念的备战高考的儿子,再到我平时的工作,我的性格,我的管理……这一切都是我值得骄傲的,都应该是我前进的动力!”

话匣子被陈芳老师牵引着,倾诉的闸门轰然打开,一切的紧张焦虑化作眼泪喷涌而出,放声大哭。访谈2个小时,哭泣持续了2个小时。”到最后,我的表情是舒展的,内心顿觉轻松了很多。那天,接受访谈的队员都哭了,姐妹们终于睡了个好觉。”

郭芳现在回想起那夜夜睡不着的日子,恍如隔世。“今天,我能安安稳稳的在家睡个好觉,是因为我把大家平安带回来了!”郭芳说。

从2月9号下午2点开舱,郭芳带领第一批队员入舱开始,截止到3月9号正式休舱,累计收治患者359 人,治愈出院 183人,累计转出 176人,累计开展核酸检测90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出院零返舱!

回想在武汉的这40多天,郭芳由衷的敬佩每一位逆行者,由衷的感谢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保障,由衷的感谢每一位并肩作战的战友,没有大家,就没有今天武汉街头渐渐浓厚起来的烟火气。

“刚到武汉时,武汉街头空无一人,我希望明年春天带着家人,约上战友,去看看自己曾经拼过命的地方,那一定是一片车水马龙,锦绣繁华。”郭芳说。

谭镇岳:无论在哪,都将秉承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

“我叫谭镇岳,山东省第九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济南市中医医院肺病科的医生。”在发布会上,谭镇岳如此自我介绍。

谭镇岳曾经多次参加过非典、甲流、手足口等疫情防控任务,也曾在重庆武隆扶贫。“感谢那些宝贵的经验,让我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战‘疫’中,能够参加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谭镇岳说。

扶贫归来一个月 再赴抗疫一线

2020年1月24日(除夕),来自院党委一封号召驰援湖北的信在全院职工中沸腾。出于一名肺病科医生天然的使命感,谭镇岳下意识地想到:“我要去!”

与谭镇岳一样热血沸腾的还有全院几百位同事,他们都在第一时间向院党委提交请愿书。“到前线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根据上级要求,经医院党委综合考虑,谭镇岳作为一名中医医生,有幸入选驰援湖北的医疗队。2020年2月11日,他踏上了援助湖北的征程,距离从重庆市武隆区中医院扶贫归来仅相隔1个多月的时间。

2月12日,谭镇岳所在医疗队被分配到浠水县,黄冈市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接管的浠水县人民医院新冠肺炎三病区,承担着整个浠水县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救治任务。

在前线,谭镇岳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医大夫参与到战“疫”的重要性。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谭镇岳坚持标本兼治、中西结合的治疗思路,对照国家发布的最新诊疗手册,密切关注每位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为每位病人制定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发挥中医优势 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谭镇岳仔细参考病人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变化,发挥中医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等优势,查房时仔细查看病人舌苔,脉象,精准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中医医嘱,同时指导患者配合中医导引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保证了中医药效果能够充分发挥。在此期间,共救治新冠肺炎病人97例,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中医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病人对中医药疗法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但在治疗过程中,有些病人对中药汤剂的服药要领把握的不对,经常出现喝冷药、空腹喝药及服药不规律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中药疗效的发挥。谭镇岳就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嘱咐病人注意事项,培养病人的良好用药习惯。同时,为缓解患者数量增加造成的用药压力,积极联系并配合中药房、煎药室,努力调配,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确保患者及时用药,服药连续性,方案调整及时性。经过中医医生的耐心细致的指导,患者的腹泻、腹痛,嗳气等副作用明显减少。

谭镇岳表示,在中医医学中,情绪与疾病有着密切关系,七情与五脏相对应。在医治新冠肺炎病患的过程中,他也注重将保健与调节情志运用到临床。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在得病后,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情绪低落,有的患者体重短时间内迅速下降。为调整患者的情绪,促进更好的康复,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给予科学地指导,更将中医导引术有声有色地应用到了新冠抗疫临床一线。谭镇岳与其他医护人员带领病人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功法,以振奋精神,开张肺气,增强身体抵抗力。指导病人做腹式深呼吸训练,以达到身心减压、调节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紊乱的目的。对于即将出院的病人,详细做好调护方案,并认真嘱咐他们复诊时间、复诊医师及愈后注意事项等。

针对病重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和有并发症状的危重患者,谭镇岳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及时提出合理建议,会同专家组共同讨论研判,使多名危重患者由重转轻、痊愈出院。

听到最多的就是“感谢”

谭镇岳说:“在黄冈,我听到最多的就是‘感谢’。”

谭镇岳所在病区的一名重症患者,住院后肺部感染很重,而且患有糖尿病多年,身体情况很差,谭镇岳和战友们根据他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了一切可行的措施,记得每次调整治疗方案都要讨论到深夜。经过28天的精心治疗,这位患者终于治愈出院。当天,他哽咽着说:“感谢你们!你们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第二次生命。千言万语说不完,谢不尽,请接受我的一拜!”

还有一位肺炎合并肿瘤的病人,黄疸严重,腹胀不适,谭镇岳他们查房时一边安慰病人,一面积极研究病情,结合舌苔,脉象,认真组方,在经过抗感染加中药汤剂治疗后,终于使病人病情短期得到了控制,使其能够接受置管治疗,病人非常高兴,这体现了1+1>2的中西医结合疗效。

“后来,这位病人特意让他的主管医生转交信件表达谢意。患者把我们当做恩人和亲人,这种深厚的信任使我更加有动力,更坚定了用好中医战胜疫情的信心。”谭镇岳说。

3月10日,浠水县的天空万里无云。全体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的奋战终得回报,浠水县新冠患者清零。当谭镇岳送走最后一批康复患者出院时,内心的热流不断涌动。“和患者一起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日子,在脑海中回放,不觉眼里已闪现泪花。顾不得患者是否嫌弃我唠叨,总会忍不住多叮嘱几遍,出院后要劳逸适度,要保持心情舒畅,要按时复查,要注意饮食养生调理方法……”谭镇岳说。

“在黄冈浴血奋战40余天,流过汗,流过泪,忐忑过,紧张过,但更多的是与英雄的湖北人民共同抗疫的决心和信心,这也成为我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谭镇岳说,“面对疫情,我们用热血和赤诚体现着中华儿女的团结与守望相助的力量。作为一名参加抗“疫”战斗的医生,我自豪、我骄傲!坚守平凡,却不忘初心,现在我回到了济南,无论在哪里我将秉承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记者 岳远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济南援鄂医护人员分享难忘经历:这一切都是我值得骄傲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疫”线有你 后方有我——济南医院慰问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家属

“疫”线有你 后方有我——济南医院慰问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家属

李娜,一线,医院,济南医院,疫情,家人,母亲,李海涛,医护人员,千佛山医院,武汉,东光,党委,医务人员,医者,家属,情况,院长,工作,防控,院领导,高尚情操,后顾之忧,王秀英,工作人员,好的,护士长,党委书记,人才,亲属

2015-09-17 #故事会

战疫故事|捐两万块钱给医护人员 济南一保洁员善举被婉拒

战疫故事|捐两万块钱给医护人员 济南一保洁员善举被婉拒

张玲,发热门诊,济钢医院,存单,济南市,保洁员,王立华,医护人员,医院,张存,工作人员,办公室,身影,工作者,病区,疫情,记者,齐鲁晚报,齐鲁,医护,工作,防控,隔离,医院领导,主任,化名,医生,历城区,唐王镇,善举

2010-06-12 #故事会

济南一教师用画笔记录抗疫瞬间致敬医护人员:“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济南一教师用画笔记录抗疫瞬间致敬医护人员:“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一线,王若兰,医护人员,精神,闪电,新闻,小时,疫情,过程,一幅画,钟南山,实验中学,中出,越来越好,信心,作品,儿子,力量,天时,打印纸,感情,战争,文字,画具,案头,新闻记者,用时,签字笔,笔画,笔下

2011-06-12 #故事会

记者连线济南赴鄂医护人员 听白衣天使讲述战疫故事 进入方舱需保持6个小时不吃不喝

记者连线济南赴鄂医护人员 听白衣天使讲述战疫故事 进入方舱需保持6个小时不吃不喝

毛瑞,冯玉,医院,医护人员,方舱,患者,医疗队,工作,小时,武汉,湖北,疫情,酒店,山东,房间,援助,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士长,小组,微信,时间,汉阳,白衣天使,穿戴,程序,省内,防护服,值班,反复询问

2020-09-29 #经典故事

战“疫”故事退役军人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创作公益歌曲《只为那一身白衣》

战“疫”故事退役军人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创作公益歌曲《只为那一身白衣》

济南,杨萌,医护人员,李少卿,一线,歌曲,疫情,创作,一身,儿女,小时,木头人,济南市,民谣,老师,父母,白衣,角度,医护,李欢,工作人员,编曲,事务局,我是谁,齐鲁医院,乐句,上线,乐曲,服务处,大明湖

2020-07-03 #长篇故事

泪目!余杭一线医护人员 亲身讲述发热门诊的经历……

泪目!余杭一线医护人员 亲身讲述发热门诊的经历……

病人,患者,疫情,工作,护士,防护服,发热门诊,隔离,口罩,家属,外卖,救护车,护目镜,日子,诊室,医护人员,有几分,人们,余杭,医生,同事,感觉,时间,肺炎,老人,预检,都会,人员,东西,医院

2019-05-22 #长篇故事

听日照援鄂医护人员马珊珊讲述她的战“疫”故事

听日照援鄂医护人员马珊珊讲述她的战“疫”故事

武汉,医疗队,方舱,生命,疫情,济南,一线,人民,医院,内心,山东省,新华,征程,战场,生死,白衣天使,珊珊,义无反顾,作者,任务,使命,信息,信仰,力量,全体,党旗,家庭,湖北,观点,肺炎

2009-09-02 #故事阅读

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中考加分 不要太气愤 对中考公平影响很小

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中考加分 不要太气愤 对中考公平影响很小

医护人员,中考,疫情,防控,一线,子女,政策,医务人员,冲击,工作,生活,工作人员,优惠政策,大众,现役军人,湖北省,服务,奖励,改革,战斗,享受到,不公平,刘智明,卫健,李文亮,武昌医院,济南市,保障体系,全方位,党员干部

2012-01-3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