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宋教仁少年时代的故事

时间:2020-09-18 03:48:01

相关推荐

宋教仁少年时代的故事

原标题: 宋教仁少年时代的故事

宋教仁

清朝末年,中华民族处于多事之秋。列强入侵,朝政腐败,加以连年自然灾害,广大农村破败不堪,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常德桃源上坊村香冲,有个名叫宋教仁的少年,在离家不远的陡壁山宋氏家塾读书。极端困苦的生活环境,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业,反而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落后,不仅没有电气,穷苦人家连油灯和蜡烛也点不上,只得从松树上劈下“油光柴”烧点,烟熏火燎,呛人心肺。

宋教仁家道中落。到了夜晚,仅凭几块松炬照明,无法满足他在灯下看书写字的欲望。他只能“追赶太阳”,早睡早起。每天总是第一个早早地到了学堂,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起来。琅琅书声,飞出窗外,响彻晨空。

一天早上,东方刚刚露出晨曦,宋教仁便来到学堂,坐在位子上读起书来。先生走进教室,问:“宋教仁,你怎么到校这样早?”宋教仁莞尔一笑,回答说:“不瞒先生,弟子我是骑马过来的哟!”先生听了十分惊讶,走出门口一看,发现室外的墙角边,竖着一根8尺来长的竹竿。他全然明白了,不禁脱口而出:“好一个竹马少年!”

原来,宋教仁自幼天真活泼,成天蹦蹦跳跳:骑竹马、跳阶台、学飞人。即使碰得鼻青脸肿,也从不吱声。上学读书了,学堂前面横着一条小溪,溪中常年哗哗流水。其他学生上学读书,全都绕道上游过桥。宋教仁不想因走弯路耽误时间,每天就用竹竿撑杆跳跃过了那条溪,径直来到学堂。

一手好字

宋教仁在家塾读书,先生除了圈读《三字经》、《百家姓》等书本外,就是指导书写毛笔字。

起初,先生示范教给握笔姿势、运笔方法后,便开出简单的独体字楷书描红范本,要求学生临摹。宋教仁接受能力特强,不待时日,便将独体字写得工正整齐了。先生问他是用什么方法将字写好的。宋教仁回答说:“这些字的笔划有多有少,就像人一样有穷有富,但都有资格占据同等的空间,少笔画虽‘穷’,却要‘大方’,运笔到位,连起跌的笔墨也不能有丝毫减损;多笔画‘富有’,也不能自高自大,穿戴(指笔画)再多也要紧束得体。”宋教仁对汉字结构及其书法的形象理解,先生赞赏有加。

到了学写合体字的时候,先生同样开出描红范本,而有些学生却将合体字写得松松散散。宋教仁对他们说:“合体字就像人们生活在一起,要相互照顾,忍让包涵如‘林’字,是左右结构的两个‘木’字,左边为大,大哥哥将腿缩拢(指木旁部首让笔)一点,好让弟弟靠紧,这样就显得亲密无间,和睦相处了。”同学们听了宋教仁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不出二年,宋教仁就能写出一手规范流利的楷体毛笔字。到了春节前夕,他带着纸笔墨砚,串村走户为人家书写春联,以点缀四邻门庭,营造节日气氛。家乡父老对他赞不绝口。

接着,宋教仁在练好楷体字的基础上,又练写了行楷、篆书乃至行草等多种字体。后来,他写有诸多条幅,如“存诚自不妄语始;定性惟治怒字难”等就是采用行草;而“思天下有饥者;非正命而死之”、“直道文章在;交情肝胆披”等则用篆体,足显宋教仁书法功力之深厚,兴趣广泛。

捉“清狗”

宋教仁从小天资聪慧,机警过人,四邻的小伙伴都和他打得火热。他们常常放学后,聚集到村头的草坪上做游戏。有两个富家子弟,庚甲稍大,长得白白胖胖。他们时不时学着自家大人的口吻,说什么“皇恩浩荡”。 宋教仁反驳他们说:“现在国难当头,穷人缺吃少穿,哪有什么‘皇恩浩荡’?”于是,宋教仁和小伙伴称他们叫“清狗”。

无知的“清狗”们不知是耻,反以为荣。仗着自己年龄大,身体壮,居然趴在地上汪汪吼叫,企图吓倒宋教仁和他的小伙伴。

宋教仁眨了眨小眼睛,同伙伴们耳语一阵后,绕道冲到他们的后面,捉住“小狗腿”一拉,冷不防落个“狗吃屎”。

然而,“清狗”们并不示弱,爬起来又要“战斗”。宋教仁总是认真审视对方的架势后,找出他们的“薄弱环节”,再决定“进攻方略”。直战得对方狼狼大败。

这种“捉清狗”之类的军事游戏,他们玩耍起来,往往没完没了。直到天黑,大人们寻来,一阵呵斥,才肯善罢甘休。

粗壳铺路

宋教仁8岁那年的春日,久雨不晴,乡村土路上一片泥泞。

那天清晨,宋教仁骨碌下床,洗漱后吃了早饭,准备出门上学。发现邻居70多岁的姚奶奶拄着拐杖,站在宋家门前的路上发愣。

那条土路本来就坑坑洼洼,加上多日雨水浸泡,稀糊烂浆。“大脚板”的男人们赤脚走在上面,都像踩滑轮,过定桩。而这位老妇人,受着封建势力的迫害,从小裹脚,10个趾骨全被裹断,足背畸形隆起,整个脚掌不过3寸来长,居然得个“三寸金莲”的雅名,其实落下了终身残疾,迈步行走苦不堪言。宋教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转身从自家落翼偏屋中挑出一担碾米后的粗壳,铺撒在姚奶奶前去的泥路上,让她踩着粗壳过去。

姚奶奶十分感激,她问宋教仁为什么这样做。宋教仁回答说:“古人说过,要抱着泰山去超越北海,那不是不愿去做,而是根本办不到的事;像为老人砍根竹棍做拐杖这样简单的事,也不去做,那就是不愿意去做了。这粗壳又不是很重,挑来铺撒在路上,方便路人,又何乐而不为呢?”

事后,姚奶奶逢人便说:“宋教仁是一个尊重长者、助人为乐的好少年。”她断言:“宋教仁长大以后,定能忧国忧民,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智取头羊

宋教仁成长到9岁,对当时清朝社会种种极不平等的现象已是耳闻目睹。在农村,有权有势之人,霸占着大量田土,穷苦农民,无田无地,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当时香冲有一汪姓大户,占有田土500余亩,当地农民租种他的田地,成为佃农,交纳很重的田租,还要在田主面前低三下四,生怕得罪了他,不再租给自己土地。

汪家财主除了坐收田租,还养了一群羊。这些羊经常跑到佃农的田地里去糟蹋啃食庄稼,佃农们敢怒不敢言。

对此,宋教仁疾恶如仇。他十分同情穷苦人,想象着当地农民如果都有自己的田土,而不是佃农,汪家放羊也就不敢肆无忌惮了。可眼下不然,田土是汪家的,汪家放羊,哪会有公道可言呢?这天放学后,宋教仁相邀几个佃农的孩子,寻找着了这群羊。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其中有一只黄胡子的大公羊,处处打头阵。它跑到谁家的田地里,其它的羊也一窝蜂似地跑了过去。宋教仁认定那只黄胡子就是领头羊。于是,他和伙伴们约好了一个“大计划”后,才顶着夕阳回家。

翌日黎明,宋教仁和小伙伴都如约到了山坳,见着汪家的羊群放养“露水草”,远远地来了,很快布了个“口袋阵”,逮住了那只领头羊。人多势力强。他们一齐动手,将那只羊死死地按倒在了地上,使它动弹不得,有个大力气的孩子,抓住羊角,扭转羊头,“嚓嚓”几下,用刀将那只羊头割了下来。

他们提着羊头,一路小跑来到溪边,将羊头上的血水洗了个干干净净,带到学堂,先生还没有起床。

这所学堂是借宋氏祠堂开办的,授课也是本宗才华出众的宋苍宗先生。祠堂大厅供奉着宋氏祖先牌位和孔子圣像,下面是一溜木柜神案,宋教仁让小伙伴将羊头藏在神案木柜中后,到课堂去读书。

汪家管事发现有人杀了领头羊,沿着一路血迹寻到溪边。他怀疑此事与学堂里的学生有关,便怒气冲冲地跑进了祠堂。

此时,宋先生正领着满堂学子唱读些“之乎也者”,对汪管事的到来,视而不见。

汪管事窝着一腔火,先是在大厅里贼眉贼眼地寻找,继而推桌挪椅,弄得“砰砰”作响。宋先生应声而出,喝道:“我宋祠之所,神圣之地,容不得胡来!”说毕,他站到神案前,金刚怒目,盛气逼人。

汪管事没有抓住任何把柄,既不敢说是学生杀了领头羊,而兴师问罪;更不敢在宋先生面前造次,信口雌黄。踅身走出祠堂,返回山坳,扛起那只无头羊回去。从此,汪家财主再也不敢乱放羊群了。

罢交人头捐

宋教仁10岁时,家遭不幸,父亲宋宗泮病故。母亲万氏苦苦地撑起家门,哥哥教信才12岁,两个妹妹更小,还要瞻养60多岁的祖母。家庭经济入不敷出。这使宋教仁过早地卷入了生活的旋涡,面对了残酷的现实。这天,当地保甲传来一张官帖,催交人头捐税,急得万氏泪流满面。宋教仁心头一酸,从母亲手中夺过帖子,气冲冲出了门。

保里正召集甲、族头人议事。宋教仁冲了进去,说:“这人头捐税极不合理,穷苦人家砸锅卖铁也无法交出,而官家财主又不伤皮毛。”保长说:“那是朝廷的旨意,县府的知谕。”宋教仁说:“莫说县府省府,就连京都皇帝,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朝廷不垮,平民没有活路……”

“呸啾!”保长一下蹦跳起来,指着宋教仁的鼻子:“你小小年纪,竟敢犯上作乱,给我拿下!”

众人瞠目结舌,缄口无言。宋氏族长见状,忙打圆场:“保长大人,此事传扬出去,你我恐怕都难担待。宋教仁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不知天命,尚有先父重孝在身。家里孤儿寡母的,经济拮据也是实情,就算童言无忌,你无论如何也要宽大为怀,放他一马。”族长一边说,一边将宋教仁拉到一旁,对他耳语道:“你先回去,我向保长求情,你家的人头捐税,往后缓缓。”

宋教仁问:“那还有牛伢子,毛伢子几家,怎么办?”

族长说:“你快莫管别人家的闲事,回去,回去!”说着将宋教仁推出了门。

宋教仁走到屋外,还听见保长在训斥族长:“你们宋氏家族出了这号人,算得叛逆之罪。现在你说他童言无忌,要是长大成人,那还了得…….”

一把折扇

宋教仁11岁那年,拜师方棂先生门下学习词章,方先生从屈原的《离骚》开讲,到岳飞的《满江红》,乃至文天祥的《正气歌》。以历代民族英雄气节,陶冶他大济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启迪他治国安邦的志向。那年端午,宋教仁去给先生拜节,方先生馈赠给他一把折扇,扇面绘有中国地图。宋教仁如获至宝,将这把折扇时常带在身边,一有空闲,便展开折扇,面对祖国图形,他仿佛博览着一部百科全书:比如地理位置、山川走向、民族分布、区划结构、重要城市、交通要道乃至海国邻邦等等。有时,他凝注扇面图形,陷入久久地沉思。是啊,作为炎黄后裔中的一介热血少年,面对当时满清王朝的腐朽衰败,怎不产生一种“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呢?也许正因为如此,才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还远远不足以为理想抱负所应用,而默默无闻地下帷攻读,书房门口贴出一联:“办天下事自欧亚起;读古人书在秦汉前。”

倒背诗文

有人说,宋教仁从小读书与众不同,不仅将书顺背,而且还要倒背,其实这是个误会。宋教仁平时对诗文中的词语善于反复推敲,领悟含义。在汉语言中,少数词语,变换了文字顺序,姑且义出不远;而大多数词语,一旦变换文字顺序,要么文理不通,要么意义已是大相径庭。宋教仁怎会那么做呢?

倒是有一次真的例外。那天,宋教仁到毗邻的桃花源里去游玩,发现一方古碑上只有“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10个字。他通过细心摩读,发现是首回文诗,经过倒顺重复串句,吟成一首28字的七言四句:“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回家之后,宋教仁便将这首回文诗背给众人听,有人借此发挥,才有了宋教仁倒背诗文一说。

拍案而起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4岁的宋教仁,已经完全清楚是外强中干的满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遭受惨败所致。清廷向日本割地赔款,而把中国人民推向了更加苦难的深渊,为此宋教仁失声痛苦。方先生对他说:“中国本是文明古国,在历史的强盛时期,威名远播,不少国家和部落都自愿前来称臣。”宋教仁拍案而起:“如今,我们堂堂中华,乃为蕞尔鸟夷所欺凌!”旋即,他展开宣纸,愤怒写下了“要当慷慨煮黄海,手挽倭头入汉关”的条幅。方先生在肯定他豪迈民族志气的同时,开导说:“只有国家强盛,民族兴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听了方先生的话,一个重大的政治课题摆在了宋教仁的面前,那就是怎样才能使中国强大,民族兴旺?

从此,即将辞别少年时代,步入青年人生的宋教仁,以更多的精力,留心了时务,注重了政治,投身到了抵御外侮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洪流中……

来源于正扬网

版权归作者所有,感谢作者的佳作。如果有侵权,请在评论区留言。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宋教仁少年时代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默冩﹏唯愛2022-12-15 03:40默冩﹏唯愛[广西网友]203.31.46.118
    宋教仁少年时代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顶8踩0
  2. 恐不帅2022-03-17 11:43恐不帅[贵州省网友]219.135.183.124
    看了关于宋教仁少年时代的故事,深深地被他的勇气和毅力所感动,这样的故事真的鼓舞人心。
    顶0踩0
  3. 曼珠沙华的怀念2021-06-17 19:45曼珠沙华的怀念[上海市网友]203.128.110.117
    宋教仁少年时代的故事让人感到非常感动,他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真是让人敬佩。
    顶0踩0
相关阅读
宋教仁简介资料

宋教仁简介资料

宋教仁的故事50字

2020-09-18

宋教仁的轶事典故

宋教仁的轶事典故

宋教仁的故事50字

2020-09-18

宋教仁的故事三十字左右

宋教仁的故事三十字左右

宋教仁的故事50字

2020-09-17

辛亥元勋宋教仁的故事

辛亥元勋宋教仁的故事

宋教仁的故事50字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