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孩子自言自语该怎么办

时间:2020-09-23 17:48:01

相关推荐

孩子自言自语该怎么办

两岁的娇娇拿着空药瓶自言自语:“吃药药,吃药药。乖,吃了药就不打针了。”3岁的牛牛提着新买的水彩笔盒,自言自语:“我走喽!我不回来吃饭了。”提着盒子在客厅里走来走去。4岁的小胖在玩拼图,他自言自语:“这块有蓝天图案,放在上面。这块篱笆图案在下面……”孩子的自言自语让父母有些不解,也有些担心:他们是否因为寂寞才自言自语?是不是所有幼儿都爱自言自语?如何理解幼儿的自言自语现象?专家观点:每个幼儿都会自言自语,在生活中看似非常平常,但这件平常且必然发生的事,对幼儿来说有重大意义,这是儿童自我成长的重要体现。从幼儿身体动作层面来说。幼儿通过自言自语来熟悉事物运作方式,例如:“兔兔,我给你洗澡,先洗头,我不会弄痛你眼睛的。”从幼儿社会情绪发展层面来说。幼儿通过自言自语来重现互动和情绪,例如:“多吃蔬菜,妈妈可高兴了。”从幼儿认知层面来说。幼儿自言自语中必须做的抽象的思考:脑海中有爸爸开车时转动方向盘的印象,就边转着玩饼干盒盖(象征方向盘)边说:“绿灯亮,往前开。我得快按喇叭,我要转弯了。”此时的动作技巧与未来运用文字是相关的。从幼儿语言发展层面来说。自言自语中的孩子再现了他生活情境中所需用到的语言、对话,这样,他们对语言的掌握和精准度提高了。可见,幼儿自言自语行为,是他们未来成为成功的学习者所需具备的基础。对此,父母要给予理解和帮助。一、幼儿通过自言自语来帮助思考。幼儿的思考能力,在发展初始,具有“社会性”和“外显性”两项特质。由于年幼孩子需要依赖父母及其他成人的教导、遵循成人所设定的规范,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社会性的思考”。又因为行为的规范来自成人的言辞命令,当孩子尝试调节自己的行为时,他会出声模仿那些言辞命令,来帮助自己实践,这便是所谓的“外显性思考”。幼儿必须先有能力运用语言与别人沟通,且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将这种社会性和外显性的思考能力,转换成内化的能力,并终能专注于自身的思考。心理学家有关人类“自言自语”现象的研究指出:幼儿的自言自语,其实在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相当正面的影响。当孩子在面对一些较有挑战性的事情,或是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碰到难题、出错,甚至不知从何做起时,他们便会产生自言自语的现象。因为在对自己说话的过程中,言语可以帮助孩子思考,帮助他们专心,并且能够引导自我、改进自己的表现。当孩子进入小学后,这种自言自语的现象,表面上好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是,这种自言自语的现象,由早年的外显性,慢慢转换成内化及隐秘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认知发展更趋完备,他们就不再把思考的过程大声地说出来,但在内心还是经历相同的思考过程,自我内在的对话依然存在,只是外人无法观察到罢了。二、幼儿用自言自语督导行为,表现更优。对于自言自语的现象,发展心理学家维·高斯基(L.Vygotsky)认为,儿童不只利用语言与别人沟通,也会运用语言帮助自己计划事情、引领自己和督导自身的行为。有研究发现,那些常常自言自语的幼儿,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比较少自言自语的同伴要好。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幼儿的自言自语是一种自身的训练,可以为日后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孩子对自己说话时,他是利用语言来督导自己的行为、引领自己思考。例如,小胖在玩拼图时,他手中拿着一块拼图,然后对自己说:“这块图上有一些天蓝色,也有些白色,看起来好像是天上的云,所以应该把它放在拼图的上方。”于是,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娇娇玩玩偶时,自编自导剧情,她的表情动作也随之流露出来。三、将规则口诀植入“自言自语”,帮助幼儿学会规范行为。父母常感孩子有过度好动、专注力差、做事没长性等问题。受过幼儿师范教育且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会利用学前儿童自言自语的行为特征,把一些行为规则变成口诀。例如,让孩子学会保持安静,学习如何专注,老师会教幼儿念口诀:“谁安静,我安静。”或“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竖起来。”当幼儿反复诵读这样的口诀,并对此自言自语时,他们的行为会不知不觉配合,达到专心的状态。一段时日后便习惯成自然。因为“自言自语”有自我提醒价值,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行为。这里,建议父母不妨学习老师所用的引导方式,来改善孩子不良的行为。例如,孩子挑食,只吃荤菜,不肯吃素菜,父母这样教导孩子;“我是好宝宝,我爱吃蔬菜,我的身体棒!”孩子念熟了,就餐时往往会“注意”餐桌上的蔬菜,将吃蔬菜和身体健康、不生病、不吃药打针联系起来。有些儿童还能自己教导自己,比如绘本《胖国王》里面有故事和儿歌(关于营养知识的),孩子朗朗上口后,常常边玩边自言自语地念叨,行为也会跟着改变,同时,他们还知道了如何去做对的事情。四、倾听孩子,并顺应情况与孩子的自言自语“对话”。父母了解孩子自言自语的缘由及发展的意义后,不但能引导孩子将此运用在行为规范上,还能了解孩子在思考什么有趣的事情。建议父母经常倾听孩子并顺应当时的情境,回应孩子,和他一搭一合地对话。例如,看到3岁的女儿把娃娃放在床上,边拍娃娃的小肚子,边自言自语:“你不哭,我才给你讲故事。”可搭腔道:“娃娃吃饱了吗?是不是太困了?”孩子喂玩具熊吃药时自言自语:“你想吃啥呢?我去找找看。”父母可搭腔:“熊熊生病了吗?他吃药乖不乖?”接着观察孩子会怎么做;较大的孩子模仿恐龙或怪兽时自言自语,父母可搭腔说:“好可怕的怪兽啊!怪兽为什么生气?是不是肚子饿了?”描述孩子的动作,或说出孩子可能有的感受,都可以鼓励孩子游戏,或帮助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自言自语该怎么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归真返璞2022-07-10 12:53归真返璞[甘肃省网友]103.25.65.232
    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顶4踩0
  2. 一路向北(许鑫)2021-08-17 03:20一路向北(许鑫)[云南省网友]103.23.57.18
    孩子自自语可以是正常表现但如果频率过高可能需要引起关注可以尝试与孩子多沟通了解他内心想法和情绪也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顶4踩0
相关阅读
孩子写作文没重点像流水账 该怎么办

孩子写作文没重点像流水账 该怎么办

孩子写作文像流水帐没重点,该怎么办有人报怨孩子写作文就像流水帐,没有重点,平淡无味。该怎么办啊。想解决这一问题先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作文如流水

2014-08-26

孩子喜欢问问题 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喜欢问问题 家长该怎么办?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他问为什么要吃饭?我说不吃饭人会饿死

2013-05-07

对于爱哭的孩子 家长该怎么办 这种方法最有效

对于爱哭的孩子 家长该怎么办 这种方法最有效

讲给爱哭孩子的故事

2013-10-19

孩子作业写不完 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作业写不完 家长该怎么办?

有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了,孩子的作业还是写不完,家长心里比孩子还着急

201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