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叶永烈畅谈《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0-09-24 14:36:01

相关推荐

叶永烈畅谈《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

作为唯一参与过第一版至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且写作最多的作者,年逾古稀的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于2014年3月16日再次来到“上图讲座”,和读者畅谈《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

从作文不及格到著名作家

叶永烈自11岁起发表诗作,是国内少有的勤奋高产的作家之一。1959年,还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上学时,他就创作了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0岁时,他参与主要撰稿工作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被比他只小几岁的读者广泛阅读、传诵。21岁时,他写出了代表作《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后成就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与未来畅想。 谁能想到,现已著作等身的著名作家在读小学时也会作文不及格,叶先生一边用PPT向在座的读者展示他的成绩报告单一边介绍。他的第一张成绩报告单写着“一上年级学生叶永烈”,作文只有四十分,旁边盖着一个蓝印:“不及格”!到了“五下”,他的作文成绩竟然又不及格,跌到三十五分!不过,到了小学六年级,发生了“历史性转折”。这是因为在离叶先生的家不远处,就是《浙南日报》社。报社门口,有一只大木箱高挂着,上面写着“投稿箱”三个大字。叶先生常常从那里经过。他起初不知道这“投稿箱”是什么意思。听别人说,只要把稿子投进箱子,如果写得好,报纸就会登出来。叶先生不由得心动了。每当他走过那只投稿箱前,那箱子仿佛在向他招手。十一岁的叶先生,偶然心血来潮,写了一首小诗。写好以后,把稿子悄悄地投入那只在他看来颇为神秘的箱子里。过了几天,叶先生就收到了平生第一封信——用稿通知。信封上印着“浙南日报”四个红色大字。叶先生至今珍藏着这封信。十来天之后,这首小诗,也就成了叶先生的“处女作”。也就是这首小诗的发表,使当年的叶先生“连升三级”: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先队员,一下子升为大队宣传委员,衣袖上别上了三道红杠。从此,叶先生负责编少先队的队报、班级的墙报,也使他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叶先生高三毕业填志愿时,本来想报北京大学中文系专业,却因为当年招生名额少而转报了化学系。也正是因为叶先生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在他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期间,他就开始用文学方式去描述化学,发表了一些跟化学有关的科普小文章。这些文章后来以《碳的一家》为题公开出版,也正是因为这本书,他被《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看中。当时《十万个为什么》的化学分册编辑曹燕芳邀请他参与了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叶先生一口气写了100多个跟化学有关的“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初版本共收175个“为什么”,叶先生一个人写了163个。随后,叶先生又受到邀请为《十万个为什么》其他分册撰稿,即天文气象分册、农业分册、生理卫生分册。他为天文气象分册写了27篇,为农业分册写了89篇,为生理卫生分册写了43篇。20多岁的叶先生也因此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初版最初出5卷,共971个“为什么”,他写了300多个。他在当时拿到的稿费是1600多元,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笔巨款。后来,叶先生去提亲的时候,上门送的礼物就是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许,正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长期坚持,才使得叶永烈这位曾经作文不及格的学生一跃成为著名作家。

“十万个为什么”书名的来历

“十万个为什么”是怎么来的?叶永烈回忆道,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酝酿出版《十万个为什么》是在1958年秋,正式启动是在1959年秋。1958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书数量‘大跃进’,但是质量大幅度下滑。在1959年迎接国庆十周年的时候,少年儿童出版社决心吸取‘大跃进’的教训,出点有质量的书。编辑们在学校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们爱问‘为什么’,于是从1959年年底开始,准备着手编一套问答式的大型自然科学丛书。当时受苏联伊林(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十万个为什么》的启示,也受《科学画报》‘为什么’专栏的启发。”设想出版一本类似于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是各篇独立的科学小品集,篇幅比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大。当时为了给这套书取一个响亮的名字,编辑们想出二十几个书名写在黑板上。最后,大家不约而同选中了《十万个为什么》这个书名。”

文革版《十万个为什么》

到了“文革”期间,《十万个为什么》却成了“毒草”被批判,也因为它的发行量超过《毛选》而成了罪名,1970年的第三版也就是所谓的“文革”版加入了很多工农业生产技术知识,这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达21分册。还有两册因为“文革”结束没有出版。“文革版”上黄皮封面上方是工农兵高举红宝书,下方写着分册名称,每个问题的回答都要首先引用毛主席语录和马恩著作。尽管如此,这套书也成为“文革”期间,少数能看到的科学类书籍。“文革版”在8年时间里出版发行多达3700万册。1980年,为了正本清源,第四版《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共14分册。叶永烈说:“这次大修订,肯定了初版本的特色,否定了‘文革’版本,走过了‘否定之否定’的道路。”这次修订之后,一直到1999年才出了新版,也就是新世纪版即第五版,每套12分册。

《十万个为什么》最初收获的掌声

最早提到《十万个为什么》的,是1961年5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上海23日电,报道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六一”种种新书,其中提及:“《十万个为什么》分五集,‘六一’前能和读者见面的是第一、第二集(物理、化学部分),书里有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启发少年们去思考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叶永烈注意到,第一篇给《十万个为什么》鼓掌的书评,出现在1961年6月4日的《新民晚报》上,标题为《和孩子们一起学点〈为什么〉》,署名“言微”。那时候,“言微”常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短小的时评。叶永烈并不知道“言微”是谁,后来才知道是当时《新民晚报》总编辑束纫秋。此后,在1961年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中国青年》杂志(半月刊)上,也选载了《十万个为什么》,并加编者按推荐这套书。共青团中央的《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推荐《十万个为什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后来叶永烈才知道,是当时担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充分肯定了《十万个为什么》,并向青年们推荐。在最早关注《十万个为什么》的人们之中,还有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叶永烈在2011年出版长篇传记《钱学森》时,曾经多次采访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钱永刚回忆说,当时他在北京上中学,他的爷爷托人从上海买到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钱学森看了之后,认为值得让钱永刚看。当时正值暑假,钱学森规定钱永刚每天必须看40页,并对他说,“看不懂就问我”。就这样,钱永刚读完了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叶永烈畅谈《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品茶2021-12-02 02:47品茶[香港网友]203.19.208.224
    叶永烈畅谈《十万个为什么》背故事让我又回到了童年充满好奇心光真想再读遍这本书。
    顶44踩0
相关阅读
《《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叶永烈摘要 书评 试读

《《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叶永烈摘要 书评 试读

十万个为什么中的故事

2020-06-02

《《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叶永烈摘要 书评 试读

《《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叶永烈摘要 书评 试读

十万个为什么其中的一个故事

2020-06-03

《《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叶永烈摘要 书评 试读

《《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叶永烈摘要 书评 试读

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个故事

2020-09-24

《《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叶永烈摘要 书评 试读

《《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叶永烈摘要 书评 试读

十万个为什么故事的经过

20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