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两只“耳朵”不一样

时间:2020-09-25 06:36:01

相关推荐

两只“耳朵”不一样

两只“耳朵”不一样

在现代汉字的偏旁中,有两个“阝”形的偏旁,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耳朵”,放在字左边的称“左耳朵”,放在字右边的称“右耳朵”。其实,从来源上看,不仅两个“耳朵”都与耳朵无关,就是它们之间,也没什么关系。

山 崖

“左耳朵”是“阜”(fù)字,甲骨文作“”,像有多重崖石的陡崖,是险峻的山崖的意思。因此,从“阜”的字意大都与险峻的山势有关。比如,“坠”字甲骨文写作“”,像一个孩子头朝下从山崖上坠落下去,周代金文作“”,陡崖还在,只是原来坠落的人换成了声符“”。篆文作“”,楷书作“队”,而且另造了一个分化字“坠”,简化字作“队”,“坠落”的意思写作“坠”。再比如,“降”字的本义是从山上下来,甲骨文作“”,像两只脚从山上走下来。而“陟”的本义是上山,甲骨文作“”,像两只脚一步步登上山去。此外,像“山陵”的“陵”,“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隅”(山角)等字意义都是与高山有关的。“阜”的字形变化过程如下:

www.guayunfan.com

“右耳朵”是“邑”(yì)字,甲骨文作“”,上部的“”像城邑的俯视形状,下部像一个跪坐的人形,表示城邑是居住人的地方。城邑是古代聚集住人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城市,不过古代的城邑都是有城墙的。正因如此,从“邑”的字有些是国名或邑名,比如“邓”、“郑”、“邢”、“邶”、“鄘”、“邲”、“邯郸”等,有些则是行政区域的名称,比如“邦”、“都”、“郊”、“郡”、“邻”(五家)、“鄙”(五百家)等。战国时期,人们喜欢在国名、地名用字上加上个“邑”,构成专门表示国家、地名的字。有些从“邑”的字,虽然我们今天已经用做别的意义了,但它们最初是用来表示国名或地名的。比如“扈”、“邵”、“郤”、“郎”、“邪”、“郭”等。“邑”字的演变过程如下: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汉字的“左耳朵”和“右耳朵”原来是字形和意义都不一样的字,由于字形的演变,使它变得形状相同了。“阜”和“邑”这两个字作为偏旁构成字的时候,放在字的左边和右边是的,但是在汉代的隶书里,当它们的形状变得一样,难以区别时,人们就把它们在字中的位置固定了下来:“阜”字变成的“耳朵”只出现在左边,而“邑”字变成的“耳朵”则只出现在右边。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汉中“左耳朵”和“右耳朵”的来源。

清明上河图中的城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两只“耳朵”不一样”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惩罚光环2022-07-03 10:48惩罚光环[宁夏网友]45.117.21.93
    这个造型设计太有创意了,看起来就像是在表达个性和独特之处。
    顶0踩0
  2. 忧伤之所以快乐2021-08-14 08:42忧伤之所以快乐[宁夏网友]203.119.85.76
    这只动物好特别啊,它的耳朵两边不一样,真是可爱又有意思。
    顶0踩0
相关阅读
不一样的耳朵

不一样的耳朵

关于耳朵的绘本故事

2020-06-10

不一样的耳朵

不一样的耳朵

不一样的耳朵的故事

2009-08-31

不一样的耳朵

不一样的耳朵

不一样的耳朵绘本故事

2018-11-14

推荐绘本《不一样的耳朵》

推荐绘本《不一样的耳朵》

绘本故事不一样的耳朵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