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课前演讲哲理小故事

时间:2020-09-25 11:48:01

相关推荐

课前演讲哲理小故事

课前演讲哲理小故事本文是关于课前演讲哲理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在课前引用生活中的哲理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 维,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课前演讲哲理小故事。 课前演讲哲理小故事 1:看清人性再出手 明英宗年间,北方最大的敌人就是蒙古。某次,一位蒙古的贵族名叫也先的 率领大批兵马来犯。高估了自己能耐的明英宗,竟然接受了一位更天才的臣子王 振“御驾亲征”的提议,结果,在土木堡这个地方遭蒙古人袭击,不但全军覆没, 而且皇帝还被蒙古人俘虏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下子,北京群龙无首,皇太后准备了无数珠宝,想把儿 子赎回来。可是也先拿了珠宝后,不但不放回皇帝,还想攻打北京,恢复他们的 “大元江山”。 许多臣子都建议放弃北京,大家一起逃难,搬到南京去避避风头,跟也先讲 和算了。 只有于谦独排众议,从各地调集兵马到北京来,日夜打造兵甲武器、储备粮 食、保卫京师,严惩罪魁祸首王振,大快人心。 他又拥立了英宗的弟弟成王为景帝,让也先“挟皇帝为人质以侵略中国”的 策略无法得逞。当也先挟持着英宗攻到城下时,于谦披着盔甲上阵、挥泪也就是 忍痛不管城下的前皇帝死亡迎战,终于击溃了也先的军队。 也先大败,只好又带着明英宗退回紫荆关。后来他知道,再挟持“前皇帝” 一点儿用处也没有,于是只好放了狼狈的明英宗,让他逃回北京。 从这一段历史来看,文武双全的于谦是拯救明朝的大功臣。 可是,过了几年之后,于谦却被以“意图谋逆”罪名处死。在京城百姓眼睁 睁的见证下处斩了,留下明朝历史上最让人沉痛的一声叹息…… 于谦如此效忠,却换来这样的下场,当然不公平;然而,他的死却也是老早埋 下的“必然”,关键点何在? 想当然耳。英宗一定很恨他。被放回来的前皇帝,留在宫中和已经即位的弟 弟后来的明代宗斗法——继位的代宗一直想把英宗干掉,却下不了手。坐冷板 凳的英宗也一直想要恢复王位,只是苦无机会。代宗生病时,英宗的机会来了。一群宦官把被幽禁在南宫的“前皇帝”英宗 迎了回来,发动宫廷政变,重拾王位。本来就不太英明的英宗一上台,当然要给 这个只顾国家、不顾他性命的大忠臣于谦一个教训,立刻把谋反的罪名扣在他头 上,于是,不顾人民如何拥戴于谦,于谦还是被斩首示众!善于指挥千军万马的于谦,也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有首诗叫做《石灰吟》, 以石灰来自喻,写得铿锵有力:“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 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可惜,这首诗真成了他悲剧的写照:千锤万击之后,粉身碎骨。一直到他 死后第八年,才有人帮他平反。看“土木堡之变”的历史故事时,我总会叹息,于谦虽然“求仁得仁”,但 他的厄运种子其实是自己一手埋下的。如果我是于谦,我应该会在英宗被放回国时,心狠手辣地建议新皇帝“杀了 英宗”,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能有两个君,在两个皇帝的斗争下当官, 就好像在养着两只老虎的兽栏里讨生活一样。可惜,忠肝义胆的于谦,心眼里不会有我这么阴狠的想法。他没有错,错只 错在不顾虑人性底部的幽微阴暗的运作,送掉一条命,落得天下同一叹!课前演讲哲理小故事 2:不要苛求和担忧命运 有位青年时常对自己的贫穷发牢骚。 “你具有如此丰厚的财富,为什么还发牢骚?”一位老人问。 “它到底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说。 “你的一双眼睛。只要能给我一只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 “好,那末,让我要你的一双手吧!为此,我用一袋黄金做补偿。” “不,双手也不能失去!” “既然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既然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 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么丰厚的财富啊!”老人微笑着说。 课前演讲哲理小故事 3:最佳状态 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 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上面雕饰着猛兽。他做成 的柱子,看见的人都惊讶不已,以为鬼斧神工。 鲁侯召见梓庆,要问一问他其中的奥秘。梓庆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 候,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 斋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 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也就是说,大家说我做得好也罢,做得不好也罢, 我都已经不在乎了,也就是忘记名声了。到第七天的时候,达到忘我之境,我可 以忘记是在为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为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杂念就做不好了。 这时,我就进山了。静下心来,寻找我要的木材,观察树木的质地,看到形 态合适的,仿佛一个成形的就在眼前。我就把这个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 加工,它就成为现在的样子了。 木匠斋戒第七天,其实是穿越了 3 个阶段:忘记利益,不再想着用我的事情, 去博取一个世间的大利;忘记荣誉,不再想着大家的是非毁誉对我们有多么重要; 忘记自己,人其实只有达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到更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课前演讲哲理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想你是深入骨髓的痛2022-07-02 17:49想你是深入骨髓的痛[宁夏网友]203.4.208.61
    听着哲理小故事,感觉思维被打开了,对生活也有了更多新的理解。
    顶0踩0
  2. 独身待苍颜2021-08-14 02:48独身待苍颜[广西网友]103.237.0.48
    这种课前演讲真的很有启发,能让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很多思考。
    顶8踩0
相关阅读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

课前三分钟小故事50字

2020-08-07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

课前三分钟哲理故事100字

2020-08-21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

三分钟哲理小故事

2020-09-19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

课前三分钟小故事道理高一

2020-09-23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

课前三分钟小故事PPT

201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