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转载《济公全传》暗藏玄机之13个小故事

时间:2020-09-26

济公十个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52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讲到宗教人士常见的信仰危机,就不难理解众生普遍的道德沉沦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救度众生,难就难在世人的痴愚,即所谓的“自我迷失”。

这个“自我迷失”指的是常人在生活中根本找不到真实的自己,即“真我”,而只是听凭“假我”的驱使,去做那些违背人类善良本性的坏事。

在大碑楼这件事上,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人心。

秦相府的阁天楼被焚,秦相决定派人到灵隐寺“暂借些大木修楼”,声明“转年等皇木来了,我必如数奉还。”秦相吩咐下人:“你等到灵隐寺去,和尚借是人情,不借是本分,赶紧回来,千万不可倚着人情势利,欺压和尚。”

这番话真正是骗人骗己。你不想一想:你是宰相,灵隐寺哪敢不肯相借?谁敢得罪你?这不就是巧取豪夺吗?

还是他的心腹手下最理解了自己的领导。如果不了解自己的领导,那些恶奴们怎么敢强行拆毁灵隐寺的大碑楼?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有了官民冲突,领导同志和官兵同志的立场也一定会站在自己一边。

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领导可以“暂借”,下属就可以“索贿”。

几位管家接到领导借木头的指示之后,意见发生了分歧:秦顺认为是没有个人利益的“苦差”,但秦安不以为然:“兄弟你不行,吃这碗饭,寻岔子多,到那去不提说借,就说相爷有谕,拆他的大碑楼盖阁天楼。和尚必不叫拆,必托人见咱们,就得给咱们三千两五千两的。然后再跟和尚借大木,和尚借了,咱们就回相爷,说和尚卖给相爷,相爷再给几千,咱们四个人一分,这不是两头剩钱。”

看到秦安这段妙论,也就理解了某些现代国人的真实心态:领导不给任务,他还找不着茬子来中饱私囊呢!换句话说,他们的所谓工作就是千方百计将别人的钱“合理地”装入自己的腰包。

人怎么就不想想:这样做是不是伤天害理?!作恶的当事人也许根本不会这么想,但后来的事实却不得不让人思考——为什么你们这些人自己彼此“打”了起来?你们真的相互要打架吗?为什么彼此伤害得那么重?

究竟是济公作法,还是众恶奴遭到报应?

“只要能赚到钱,就是对的,就没有错误!”——这就是这类低劣生命的人生宗旨。也许有人认为他们是奸相的家奴,并不代表百姓。然而,事情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即使劳动阶层,难道就是先进阶级吗?

小说叙述秦相府堂谕拆大碑楼修盖阁天楼,瓦木作土工“内中就有好人,一想:‘和尚庙里不容易,不定费多大事,化的缘修盖这座楼,一旦之间就拆了,作孽不小。我别作孽,我用铁铣把瓦掇拢,反正也正二百钱,不犯上作这孽事。’正在这里思想,济公在旁边用手一指,这人从楼上一滑,吊下来,七八丈高落在地上。下脚实地,并未摔着。自己一想:‘好险,我幸亏未拆楼,我要拆楼,定然摔死,必是有点说处。’自己站起来溜了。就有真拆的,自己想得开:‘拆完了修秦相府的楼,做两个月的活,修秦相府楼完后,那庙还得动工,又做两个月工,半年的活工有了。’正在那里拆卸,济公用手一指,那人由上面摔下来,正坐在一块三尖石头上,把粪门戳破了,这小子扒着家去歇了半年的工。”

大碑楼事件看似寻常,但对这些担任“拆迁”任务的“瓦木作土工”来说,却是其生命真伪性质的一次严格检验:你将人的道德视为首要,就不会“作孽”;你将金钱看作生命,就必然无恶不作。

人们常说“利令智昏”或“利欲熏心”,如果叫我看,当利益占据一个人的全部头脑时,这个生命的真我已经彻底。或者说,这个生命上已经不存在了!生命的本质不是肉体,而是主宰这个色身的元神。当元神被物质利益麻痹之后,这个生命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了。生命的主宰者已经是那个“假我”,却再也不是“真我”了!

你看这个小人,明知道拆庙不对,对“半年的活工”这一既得利益“自己想得开”。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今天的许多民工、拆迁工人,以及那些热中于施工的人们——今天建,明天拆,后天再建,为的就是一个“钱”字!多少百姓被他们强行驱赶出家园?多少居民被无数工程折腾得哭不堪言!

在他们眼里,发不义之财就是发财!不义之财来得快!

如果将这些生命的金钱观念剥离出去,它们除了躯壳,还能剩下什么呢?

什么都没有了!

恶人毒世,常人昏昧——因为恶人毒世,所以,常人昏昧。对于充斥着无数这类低劣生命的人类社会来说,是再危险不过的了!《济公全传》藏玄机之十二恶者害佛,善恶分明中国古典小说有一个特点:叙述优于描写。相形之下,描写更容易流露作家的思想倾向。这并不是说中国作家不长于描写,而是指中国作家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中国人更喜欢在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客观”叙述中,融入自己对生活的含蓄批判。

描写色调浓烈,而叙述线条稀疏。以广亮火烧大碑楼为例。作家并没有过多“分析”广亮对济公的仇恨,而只是写了他派徒弟纵火的情节。但在稀稀落落的文字里,却透露出意想不到的丰富信息。

广亮知道济公晚上在大碑楼上睡觉,就想让徒弟夜里放火烧死济公,“以报前仇。” 广亮对济公的所谓“前仇”无非就是诬陷济公不成,反被方丈责打等几件小事。同是僧人,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置人于死地而后快呢?而且,你广亮作为一个出家人,还身居监寺之职,是众僧人的言行表率!你能不知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造无边罪业吗?

如果是普通僧人,谁都不会这样做的。奇怪的是广亮就这样做,他身边还有一群徒弟助纣为虐:志清、志明负责监视济公,必清则担任纵火大碑楼的使命。这些人也不问问自己皈依佛教是干什么来了,难道是来当特务的吗?难道是来学习杀人放火的吗?

必清“头次放火,被济公一泡尿,撒了小和尚一脑袋,把火浇灭。二次又放火,把大碑楼点着了。”

头次放火被浇了一脑袋尿,这不是济公在点化于你么?怎么还不醒悟?第二次继续作恶——说明这个和尚可不简单,不仅恶念泯灭了良知,而且是“脸不变色心不跳”!济公早知一切因缘,躲过此难,“由大雄宝殿出来,哈哈大笑说:‘人叫人死天不肯,天叫人死有何难’。”这是再次点化罪僧。可广亮见济公没死,一意孤行,又将火烧大碑楼的责任一股脑推卸到济公身上。

这就是说,这些人是明知故犯。

不仅明知故犯,而且,广亮还知道济公是度世救人的活佛。

世界上有谁能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的事情来?恐怕只有大奸大恶之徒!

广亮要害的就是佛!因为只有害了佛,才能毒害更多的众生!有佛在,魔的毒世计划就不能实现,就无法得逞。

后来,济公化缘修复了大碑楼。但秦相家人要拆大碑楼,盖相府阁天楼。济公 出面阻拦。广亮想借奸相之手害死济公:“师弟,你既敢挡不叫拆,四位管家大人现在里面禅堂坐着,你去找去。可怕你找出乱子来,你接不住。”

那意思很清楚:我就盼着你惹场祸呢。要惹上杀身之祸,你可别怪我。

秦府管家和恶仆正要毒打济公,却被济公施法,互殴起来。见此情景,广亮再出恶招。他当着秦府的人面说:“道济,你这个乱子惹的可不小!你把那秦相爷的管家大人打的这样狼狈不堪,这还了得吗!你还不把那咒语撤了吗!”

其用意更恶毒了:你们看见了吗?就是这个和尚暗算了你们秦府的人!

广亮好不得意:这等于将济公的性命交给了奸相发落。

等奸相派兵抓人,广亮又直接向奸相告密:“我们庙里疯和倘济颠,本是老方丈的徒弟。众位管家去,他施展妖邪法术,把管家大人打了。我等阻不了,求大人格外开恩,与我等无干。”

很显然,广亮想一箭双雕,既干掉对手济公,又揭发了方丈(让他也吃不了兜着走),谋夺灵隐寺的住持之位。

对广亮这个佛教中的特殊角色及其一切所为,济公和方丈看得再清楚不过了。当广亮既烧了大碑楼,又嫁祸济公时,老方丈只淡淡说了一句:“火烧大碑楼,此乃天意。与道济何干?”广亮坚持治罪济公,要将其“逐出庙外,不准为僧”, 方丈也没有为济公辩护,只是认为责罚“太重,派他募化重修可也”。即使广亮在奸相面前告密,陷害自己和济公,方丈仍然一言不发。

方丈可不糊涂,一切都了然于心。这个上窜下跳的小丑广亮,正是应时而生的魔,是佛教走向没落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可以抑制,却阻挡不了。这不是一个广亮的问题,它体现了整个佛教衰败的必然进程。我们说过广亮是钻进佛教里的魔鬼,广亮的使命就是败坏佛教。如果时代不允许的话,广亮是不可能得志的。

正教中妖魔横行——这正是末法佛教的典型特征。再进一步说,当妖魔横行于正教之中时,这个正教实际上已经邪变了。

而邪教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在于陷害神佛。象犹太教人士将耶稣送上十字架,以及广亮多次陷害济公,就是最鲜明的例证。

《济公全传》用这个故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道理:当你身陷泥潭,你的手伸给尚不被世人普遍接受的真佛,你就必然得救;你的手伸给被世人普遍接受的、披着宗教外衣的广亮,你不仅出不了泥潭,还被拉到地狱里去了。

正是这个原因,当秦相命令杖罚济公时,那竹板却结结实地实落到了广亮的屁股上。《济公全传》藏玄机之十三(完)你怎么也信服这怪力乱神之事“你怎么也信服这攻乎异端,怪力乱神之事”这个题目一写出,可能就会引起某些人的思想共鸣。不过,请注意——这句话可不是好人讲的,《济公全传》里,它是秦桧的儿媳妇讲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话常常被人引用来证明无神论。其实,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多层面的体系。 孔子在教授弟子的整个过程中,因人施教,因事传道。对于不同层次的弟子,即使讲述的是同一思想的内核,但其表现形式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有些较低层面的思想可以直接传达出来,有些较高层面的思想则干脆“存而不论”。弟子的某些记录不一定都能代表老师的思想。

所以,《论语》的某些内容往往并不代表孔子的深层思想。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否则,你会用自己的卑微思想取代了伟大圣贤的思想。

“子不语怪力乱神”不等于孔子对这类生命现象就没有深刻的理解:孔子四十即已“不惑”,五十又“知天命”,他对世界的透彻理解,怎么可能如你我般残缺不全呢?

不过多涉及这个问题,只讲秦桧儿媳对“怪力乱神”的所谓“信服”一说。

刚才说到“这句话可不是好人讲的”,事实确实如此。但问题是——尽管坏人反对他人相信神,但它们自己的心底却未必真的不相信善有善报与恶有恶报。坏人主张无神论,可不是为了所谓“破除迷信”,而是为了否定客观世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平衡法则。真正信仰神的人是不作恶的,或者是不敢作恶的;只有信奉利益,或视利益高于一切的生命才会无恶不作。千百年来,人类信仰正神的文化意义就在于制约人类的作恶,维护人的道德底线。

小说中写到临安太守赵凤山与济公办案来到成都府正堂杨再田的家。杨再田就对赵凤山说:“贤弟,你我乃念书之人,怎么也信服这攻乎异端,怪力乱神之事?和尚妖言惑众。”杨再田的这句话与秦桧儿媳的内涵截然不同:后者是为了便于恶人作恶,而前者则暴露出知识分子狭隘的自大心理:我是读书人,我自己就是世界主人,我凭什么要给自己找一个多余的主人?信神不如信己。

事实上,这两种无神论的基石都被济公彻底动摇。杨再田在济公办案过程中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神的存在。被济公救了性命后,他说:“要非圣僧来此,吾早为泉下人矣!从今我再也不敢不信服僧道了。”

杨再田是个好官,只要看到事实,就会自我反省;至于秦相府中的人,问题就复杂多了。对此,济公则采取了另一种制约方式:当秦相收押灵隐寺的僧人,又强行拆毁大碑楼时,济公用梦点化于他。秦相在梦中看家“他爹老太师秦桧,回煞归家。后面跟定一个小鬼,头上绢帕罩头,面上青泥,两道朱砂眉,一双金睛暴出,身似刷漆,腰系虎皮战裙,手执巨齿针,狼牙棒,紧跟后面。秦相说道:‘老爹爹,孩儿我打算你老人家早升了天堂,谁想你还在阴曹地府,受这般苦楚。你老人家先回去,孩儿明天定请高道高僧,超度你老人家早早升天。’秦桧说:‘儿呀,为父在阳世三间,久站督堂,闭塞贤路,在风波亭害死岳家父子,上干天怒,下招人怨,现在把我打在黑地狱,受尽百般苦楚,今奉阎罗天子之命,回煞归家,劝戒于你,你身为宰相,就应该行善积福做德,你不但不行善,你反要拆毁佛地,罪孽深重’。”

待到秦相对老婆讲到此梦,并说“‘我打算要把大碑楼止工,将众僧人放回,夫人你看意下如何?’夫人听了一笑道:‘大人乃读书之人,你怎么也信服这攻乎异端,怪力乱神之事?’秦相一听夫人之言,他又把善心截住。”

“秦相一听夫人之言,他又把善心截住”这句话表明——秦相这个恶人刚萌生一点“善心”,就被无神论“截住”了。

无神论所颠覆的正是人类的“善心”!

杨再田这样的好人容易归正,但秦相这样的奸恶之人却不容易改恶从善。就在济公为他的儿子治病的情况下,他仍然打着秋后算帐的算盘,依旧想置灵隐寺僧人于死地。济公看到了这一点,也知道秦相当政是天命所定。他没有象惩罚别的恶人那样,而只是施展神通,让奸相不得不相信神的存在,不敢随意作恶,

如秦桓病好了后,又想起王兴夫妻,问自己的美人在哪儿。不料脑袋呼呼又长大了许多。济公留下的药方是四句诗:“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须心药医,心若正时身亦净,心生还是病生时。”所以,奸相恶子的病症随心意而变:只要想作恶,就发作,只要不想作恶,就好转。然后,奸相的恶妻又得了篆脑风。经过济公点化,秦相不得不承认夫人“怪力乱神”一说“把我的善念打断,少时就闹起鬼来了”,并且明白妻子“错说一句话,就得篆脑风。久后我在朝中居官,说话总要小心谨慎。”

冷静分析,会发现济公这种“强行制约”最大限度地限制了恶人,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黎民百姓。(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转载《济公全传》暗藏玄机之13个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韩敏子2022-09-27 09:29韩敏子[福建省网友]203.13.44.155
    @R.U读完这篇文章后,对济公传奇的了解更为深入,期待更多精彩内容。
    顶0踩0
  2. R.U2022-01-26 15:07R.U[江西省网友]202.9.51.9
    每一个小故事都充满了智慧和启发,让人受益匪浅。
    顶12踩0
  3. ♡.The first love ╮2021-05-27 20:45♡.The first love ╮[广东省网友]202.14.136.255
    这篇转载内容十分有趣,济公故事中的玄机让人思考不已。
    顶7踩0
相关阅读
转载《济公全传》暗藏玄机之13个小故事

转载《济公全传》暗藏玄机之13个小故事

关于济公的小故事

2020-06-23 #故事会

转载《济公全传》暗藏玄机之13个小故事

转载《济公全传》暗藏玄机之13个小故事

济公的故事小说

2015-12-18 #故事会

转载《济公全传》暗藏玄机之13个小故事

转载《济公全传》暗藏玄机之13个小故事

济公的真实故事

2010-12-27 #故事大全

济公全传故事

济公全传故事

济公故事简介

2007-07-24 #故事大全

济公全传故事在线阅读

济公全传故事在线阅读

济公故事大全在线阅读

2011-11-21 #故事会

《济公全传郭小亭著精品》最新章节

《济公全传郭小亭著精品》最新章节

济公的故事小说

2018-05-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济公全传》古典文学古典零点鬼故事

《济公全传》古典文学古典零点鬼故事

济公故事大全阅读

2020-06-23 #故事阅读

乡村小故事12: 暗藏玄机

乡村小故事12: 暗藏玄机

近年来,有村民提出异议,吵着要卖了电站分钱

2007-05-2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