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揭秘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起源故事传说

时间:2020-09-26

元宵节来历故事简写

提示:本文共有 17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从大年初一过春节到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孩子最为欢喜的日子了,走亲访友,享受美食,过的十分的开心。正月十五即将到来了,那么对于元宵佳节由来又由多少人知道呢?对于元宵节要吃汤圆这又是为何呢?下面就让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正月也是农历当中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又被称之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人们对此进行庆祝,元宵节又被称之为“上元节”。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民俗专家表示,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调查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将灶神菩萨派往人间常驻,来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饭。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玉帝闻奏便命群臣共商良策。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玉皇大帝准奏,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

夏历腊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疯人药性大发。人们就东家请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从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有的画着花脸,敲锣打鼓四处游街;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一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玉帝闻奏,十分惊诧,即命群臣再议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病,可令药王菩萨设法。”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圆,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于是就这样的周而复始的延续下来,成为了过年的习惯。

元宵节养生饮食必知

高烧患者

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糖尿病患者

汤圆含糖量较高,患者若贪图口福,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能诱发酮症酸中毒。

年老体弱者

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消化酶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排空时间延长,难以消化和吸收汤圆这样的粘食。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

汤圆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高血压、高血脂及痛风患者

无论是甜馅汤圆还是咸味的汤圆,都含有大量的油脂。甜馅的汤圆含有大量糖分和热量,大量食用,会使血糖失控,血脂升高,血粘度加重。

久病初愈者

此时患者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汤圆不利于康复。

婴幼儿

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吃汤圆时不能整个地吃,要分成1/4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一定要细嚼慢咽,以防不测。

溃疡病患者

吃汤圆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急性胃肠炎患者

患者的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病人应吃些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汤圆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结语:相信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对于元宵节的来历一定是有了一定的了解,虽说一家团聚在一起吃着汤圆,但是对于汤圆并非是适合所有人吃的,因此在吃汤圆的过程中也是要有所注意的,希望大家能够过上一个开心的元宵佳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揭秘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起源故事传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眉间の寂寞2022-05-28 08:11眉间の寂寞[安徽省网友]103.38.254.100
    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元宵佳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顶7踩0
  2. 我是高冷怪我咯ぉ2021-07-27 17:41我是高冷怪我咯ぉ[北京市网友]103.241.186.196
    元宵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丰富多彩,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民俗文化魅力!
    顶0踩0
相关阅读
揭秘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起源故事传说

揭秘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起源故事传说

汤圆,百姓,患者,元宵,吃汤圆,功能,人们,灶神,祖师,菩萨,食物,吃元宵,药王菩萨,准奏,夏历,大王,太白金星,玉皇大帝,玉帝,状态,疯人,疯病,病情,群臣,良策,肠胃,血糖,元宵佳节,慢慢地,三上

2015-10-17 #小故事

揭秘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起源故事传说

揭秘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起源故事传说

汤圆,百姓,患者,元宵,吃汤圆,功能,人们,灶神,祖师,菩萨,食物,吃元宵,药王菩萨,准奏,夏历,大王,太白金星,玉皇大帝,玉帝,状态,疯人,疯病,病情,群臣,良策,肠胃,血糖,元宵佳节,慢慢地,三上

2010-10-06 #故事大全

揭秘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起源故事传说

揭秘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起源故事传说

汤圆,百姓,患者,元宵,吃汤圆,功能,人们,灶神,祖师,菩萨,食物,吃元宵,药王菩萨,准奏,夏历,大王,太白金星,玉皇大帝,玉帝,状态,疯人,疯病,病情,群臣,良策,肠胃,血糖,元宵佳节,慢慢地,三上

2013-09-20 #经典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和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和故事

节日,楚昭王,年间,起源,汤圆,孔子,来历,唐宋,习俗,历史,其成,传说,兆头,内容,前身,娱乐活动,山楂,文风,时代,春秋,礼仪,民间,燃灯,灯火,漂着,白昼,百戏,白皮,米粉,诗词歌赋

2020-05-27 #长篇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和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和故事

节日,楚昭王,年间,起源,汤圆,孔子,来历,唐宋,习俗,历史,其成,传说,兆头,内容,前身,娱乐活动,山楂,文风,时代,春秋,礼仪,民间,燃灯,灯火,漂着,白昼,百戏,白皮,米粉,诗词歌赋

2020-05-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元宵节的来历50字100字左右 元宵节的由来起源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50字100字左右 元宵节的由来起源故事

人们,活动,佛教,天帝,天女,天官,节日,百姓,花灯,道教,上花灯,都会,三元,元宵,人间,大全,天兵,天神,时候,民间,灾难,老人,司马迁,唐末才,小女儿,在天,和家,福运,中原,三官

2009-10-16 #经典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50字100字左右 元宵节的由来起源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50字100字左右 元宵节的由来起源故事

人们 天帝 佛教 天女 天官 百姓 节日 花灯 道教 活动 上花灯 都会 来历 三元 元宵 人间 天兵 天神 时候 民间 灾难 老人 司马迁 唐末才 小女儿 柯金 在天 责任编辑 和家 福运

2020-05-01 #小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50字100字左右 元宵节的由来起源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50字100字左右 元宵节的由来起源故事

人们,天帝,佛教,天女,天官,百姓,节日,花灯,道教,活动,上花灯,都会,来历,三元,元宵,人间,天兵,天神,时候,民间,灾难,老人,司马迁,唐末才,小女儿,柯金,在天,责任编辑,和家,福运

2020-07-1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