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资治通鉴》读后感

时间:2020-09-26

资治通鉴故事读后感

提示:本文共有 29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此书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得六年征淮南停笔,历时16朝,1362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赐名《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读后感

我于2014年9月开始阅读此书。选读此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自毕业以来即有读书习惯,常提醒自己要多读书;第二,对中国历史各朝代大事记还有许多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借此补充对中国历史的空白;第三,常听说毛泽东把此书读了十七遍,想窥视此书魅力之所在。第四,由于前几年常出差,乘车较多,乘车时间较长,碎片化时间较多,想合理利用这些时间,所以,就选择用手机阅读此书,方便快捷。

《资治通鉴》读后感

刚开始阅读《通鉴》时,必须要一段原文一段白话的对照着读。所以读起来进度非常慢,但是也饶有兴趣。记得有两次坐公交车的时候,因内容精彩看的过于专注,竟坐过了站台。由于《通鉴》原文生涩难懂,开始时候多看白话文,但是后来我发现只看白话会有两方面的缺点,一是原文中很多生僻字略过,不懂也不查,毛泽东看古书旁边必须放一本古汉语字典,不懂就查,这一点我未能做到;二是少了许多该动脑筋的地方,只看白话简单明了,不用思考就能懂。所以后期也多加改进,尽可能不看白话文了。不过,只看原文,不看白话仍然很慢,记得读到后期就不再看白话,内容大概能看懂八九成,在见到生字词就查并记录下来的情况下,看一卷也得需要八九十分钟的时间,工作不忙时一天也就能读三四卷,毕竟看古文消耗精力较大。我读《通鉴》开始之时只是空闲时间或者碎片化时间读之,较宽松的时间则会选择读别的书,并不特意找时间读,所以,一本《通鉴》迁延至今方读毕。有人问我从2014年9月到2018年9月,四年的时间你读了一百六七十卷,为什么后面用了半年时间就读了一百三十卷?可以说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曾国藩家书》中有这样一段内容:“纪泽看《汉书》,须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须看二十页,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再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不能毕一部。”读到此处时,我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因为我读《通鉴》恰恰就是他说的这种情况,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四年未能读完,深为惭愧和自责;第二,就是得益于宋太宗赵匡义说过的一句话:“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个开卷有益的典故,常激励着我,让我不会轻易放弃。所以,自2018年后半年,我下决心读毕之。每日日记抬头记录读的卷数,借以监督督促。古人读书常“焚油膏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我虽不至于此境界,但也做到了“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的孜孜不倦。功夫不负有心人,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到今日总算是读完了。毛泽东曾经对他的替身秘书孟锦云说,《通鉴》是一部难得的好书,想从头到尾认真读上一遍,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而我用了四年半,就我的古文功底而论还说得过去,没太拖延。古人常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做事情的开始都是好的,但大都虎头蛇尾,结果总不尽如人意。今日读毕《通鉴》可谓是没应了这句话,做到了善始善终。《庄子》中有一文言:“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一件事情开始之时也显得不足为道,但是通过夜以继日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在我们身上发生了“气质不期变而自变,德行不期成而自成”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真的令人大受裨益。一部《资治通鉴》,三百多万字,讲述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内容详尽精彩;一个人,四年半的坚持,努力及陪伴,春华秋实,沧海桑田,到此也不得不发一下感慨!感慨我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沧桑巨变;感慨我中华大地上英雄辈出的铁血丹心。像我们这样的民族为什么如此的卓尔不凡,熠熠生辉,我想,这一定与古人创作和学习如《资治通鉴》一样的皇皇巨著是分不开的。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作为关于古代政治的百科全书,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元世祖忽必烈常让儒臣将《通鉴》中的故事和道理讲给他听,并下令摘录其中的精华部分翻译成蒙文,作为蒙古贵族的教科书。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清圣祖康熙都对此书倍加推崇,日日研读。毛泽东甚至将此书读了17遍,并且说:“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哦”而我读《通鉴》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触。

《资治通鉴》读后感

第一,通过读《通鉴》,系统的学习和了解了这1362年的历史。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学生时期也只能通过历史课本了解一些有时代代表性的大事件。如:秦始皇统一全国,陈胜吴广起义,赤壁之战等等。而读《通鉴》则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当时事件的具体细节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比如:《通鉴》开篇三家分晋的故事,周威烈王分封三位大夫为诸侯,自乱了国法,降低了国家的威望,诸侯国从此各自为政,这件事情对后世影响极大。写的也极为精彩,逻辑严密,内容详细。同时,通过读《通鉴》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秦朝的大一统,两汉的外戚专权,魏晋南北朝的划江而治,五胡乱华的荼毒战乱,隋唐时期的兴盛,五代时期中国分裂造成的没落等等,发人深省。

第二,通过读《通鉴》,让我认识到写历史就是写伟人。毛泽东曾经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伟人,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其他人皆为其附庸而已。一个时代伟人的意志可以改变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生存与发展。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后世的统一与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刘邦遗命“非刘姓为王,天下共击之”巩固了刘姓天下;唐太宗以“人为镜”的知明开贞观之治之盛世。历史上的伟人或英雄人物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而普通老百姓如果不能团结起来有所行动,那么根本不会让历史泛起任何波澜。所以,历史书中写一代伟人的命运起伏,就能呈现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人民的生活情况。

第三,通过读《通鉴》让我认识到奋斗的人生多么的闪耀。苏轼有诗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每个人生来就处在逆境之中,就要不断地奋斗,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奋斗就是修炼的过程,奋斗就是一种生存方式。《通鉴》中讲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都是通过自己的奋斗与拼搏而成功的。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南梁开国皇帝萧衍,唐太宗李世民,五代时期后唐李存勖等等,尤其是李世民,李存勖带兵打仗常常亲冒矢石,冲杀陷阵。自己的地位财富全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得来的。有拼搏才会有收获,人生才会更有价值。不然,人生几十年,倏忽而过,来此一趟又有何意呢?若想不虚度此生就应该时刻保持审慎的心态,彰显奋斗的精神,坚持不懈,自强不息。德林法师有诗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试问自己,现在不努力奋斗,更向何时去努力奋斗呢?

《资治通鉴》读后感

四年多的时间,不惟看书,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几年风里来雨里去,江南江北的奔波,也到过一些地方,见过一些人,哭过也笑过,曾发过“风是无情术,花落绊君子。辞谢有尘缘,相覆一轻叹”的感叹;也曾写下“几经黄河渡,始知磨砺身。坐观东逝水,素酒慰风尘”这样彰显性格中浑厚、洒脱的诗句。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如今的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继往开来,将继续为前方崭新的未来生活不懈的奋斗拼搏!

关键词 :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资治通鉴》读后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忆梦2023-02-12 02:48忆梦[重庆市网友]139.170.201.36
    《资治通鉴》的文字虽然有些古旧,但其中对人性的描写依然让人产生共鸣,历史的规律永远都不会过时。
    顶29踩0
  2. 茶夏2022-08-22 08:26茶夏[江苏省网友]202.173.2.255
    读完《资治通鉴》感觉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深的认识,历史的教训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
    顶0踩0
  3. 六月的儿童2022-03-01 14:05六月的儿童[山西省网友]103.53.66.185
    阅读《资治通鉴》感觉就像在穿越时光,看尽了盛衰兴衰,历史的荣辱尽收眼底。
    顶40踩0
  4. 雪中的脚丫2021-09-08 19:43雪中的脚丫[山东省网友]43.231.183.32
    《资治通鉴》是我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工具,虽然内容繁杂,但每一页都值得细细品味。
    顶0踩0
  5. 再见亦是泪2021-03-19 01:21再见亦是泪[北京市网友]203.57.58.3
    读完《资治通鉴》感觉历史的长河很壮阔,每一个时代的变迁都展现了人类智慧的辉煌。
    顶8踩0
相关阅读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李广,历史,谋略,读后感,公孙龙,赵胜,霍去病,邹衍,给我们,人们,真理,意义,时候,物资,言辞,问题,分析,现代社会,赫赫战功,史明理,了真,宋司马光,李光,通士,留下了,上级,个人,中学,为人处世

2020-09-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

刘询,商鞅,武帝,资治通鉴,曾孙,历史,霍光,信用,将军,故事,百姓,集市,黄金,司马光,这本书,使者,廷尉,价值,作用,北门,品质,命令,国家,天下,德行,意志,文化,文明,无辜,时候

2020-09-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读后感作文2000字 资治通鉴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2000字 资治通鉴读后感

历史,司马光,曹操,士族,贵族,资治通鉴,关云长,中国,匈奴,史者,故事,时候,百姓,陵墓,曹丕,郅支单于,马休,黄门郎,人们,仕途,君王,君主,品质,地主阶级,场景,大臣,渭水,距离,魏国,生活

2020-09-26 #经典故事

资治通鉴故事读后感

资治通鉴故事读后感

资治通鉴,故事,李广,司马光,毛遂,这本书,平原君,我国,智慧,读后感,霍去病,我喜欢,信义,军事,历史,史事,古人,品质,执着,文学家,文化,时间,方面,楚王,物资,道理,门客,使我们,政治和,有许多

2020-06-06 #经典故事

资治通鉴故事读后感

资治通鉴故事读后感

资治通鉴,故事,李广,司马光,毛遂,这本书,平原君,我国,智慧,读后感,霍去病,我喜欢,信义,军事,历史,史事,古人,品质,执着,文学家,文化,时间,方面,楚王,物资,道理,门客,使我们,政治和,有许多

2020-06-07 #小故事

资治通鉴故事读后感

资治通鉴故事读后感

资治通鉴,故事,李广,司马光,毛遂,这本书,平原君,我国,智慧,读后感,霍去病,我喜欢,信义,军事,历史,史事,古人,品质,执着,文学家,文化,时间,方面,楚王,物资,道理,门客,使我们,政治和,有许多

2020-09-26 #故事会

《资治通鉴》读后感三篇

《资治通鉴》读后感三篇

资治通鉴,历史,司马光,史书,通鉴,司马,智伯,国家,思想,文化,读后感,内容,经典,唐纪,陶侃,智家,人们,体系,军事,史实,后人,大学生,太后,现实,时代,政治,文档,汉语,眼光,社会

2020-09-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

陆抗,步阐,学堂,西陵,首发于,孙浩,智守,故事,司马光,原文中,司马炎封,吾彦,左奕,李克,李牧,赵高,陆逊,卫将军,中运,大破,名的,超市,书名,东吴,专家,资治通鉴,儿子,作文,军事家,公元

2020-09-2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