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综合 > 正文

咸菜茨菇汤:汪曾祺笔下的味觉记忆

时间:2024-01-19

引导语:欢迎大家一起学习汪曾祺的咸菜茨菇汤这篇散文,希望大家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与人生意义。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

引导语:欢迎大家一起学习汪曾祺的咸菜茨菇汤这篇散文,希望大家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与人生意义。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这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来的,很名贵。一盘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的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汽,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咸菜汤是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泊,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个人“包圆儿”了。

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茨菇。”——“茨菇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

北京的茨菇卖的很贵,价钱和“洞子货”(温州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引导语:欢迎大家一起学习汪曾祺的咸菜茨菇汤这篇散文,希望大家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与人生意义。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这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来的,很名贵。一盘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的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汽,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咸菜汤是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泊,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个人“包圆儿”了。

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茨菇。”——“茨菇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

北京的茨菇卖的很贵,价钱和“洞子货”(温州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咸菜茨菇汤》阅读题目:

小题1:本文多次写到咸菜茨菇汤,同时借助咸菜茨菇汤写出了“我”对咸菜茨菇汤情感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是:(2分)

—— 离家多年也不想念 ——

小题2:文章第⑥小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汪曾祺的语言,不加雕饰却自然灵动。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所蕴涵的意思。(4分)

(1)这东西有一种苦味。(2分)

(2)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2分)

小题4: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3分)

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小题5: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2分)

《咸菜茨菇汤》阅读答案:

小题1:情感变化是:小时候没有好感、在北京想念咸菜茨菇汤(1空1分,共2分)

小题2:写自己对茨菇没有好感的原因。(1分)突出茨菇的难吃(1分),同样为下文怀念咸菜茨菇汤做铺垫。(1分,共3分)

小题3:(1)“苦”:一方面指茨菇使人产生的味觉上的苦味(1分),一方面指代家乡闹大水、粮食缺乏,大量吃茨菇的艰难日子。(1分,共2分)

(2)“格”:一方面指味道,(1分)一方面指格调、内涵。(1分)共2分

小题4:通过一系列动作(1分)写出了家乡的一种生活习俗,下文思念家乡埋伏笔;(1分)“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半年的青菜虽充当了口粮,却也叫人倒了胃口,为情感的发展做铺垫。意思对即可。(1分,共3分)

小题5:作者远离故土后,对故乡难舍的乡情,(1分)使得他在人生的暮年怀念儿时的咸菜茨菇汤。意思对即可。(1分,共2分)

汪曾祺(192O~1997) 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小标题:咸菜茨菇汤汪曾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7)
  1. 不知悔改2024-01-19 09:32不知悔改[安徽省网友]203.3.87.230
    @清若梅微超级喜欢咸菜茨菇汤这个配方,感谢作者分享这道美味的味觉记忆。
    顶38踩0
  2. 清若梅微2024-01-19 09:26清若梅微[宁夏网友]203.1.253.62
    我完全能理解文章里描述的那种味觉记忆的感觉,真是美妙无比。
    顶0踩0
  3. 丶百毒不侵2024-01-19 09:21丶百毒不侵[吉林省网友]203.8.213.66
    汪曾祺真是大师级的作家,他的文字总是能够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顶0踩0
  4. 叮咚2024-01-19 09:16叮咚[青海省网友]103.56.154.122
    这篇文章真是让我对咸菜茨菇汤充满了兴趣,想马上品尝一碗。
    顶0踩0
  5. ゛吊儿郎当╮2024-01-19 09:10゛吊儿郎当╮[江苏省网友]103.239.198.57
    @你给我的~~信任解锢咸菜茨菇汤,听起来就觉得很美味,看来我也要尝试做一做了。
    顶0踩0
  6. 你给我的~~信任解锢2024-01-19 09:05你给我的~~信任解锢[甘肃省网友]203.24.186.36
    汪曾祺的描写真是太生动了,读到这篇文章我都能闻到汤里的香气。
    顶2踩0
  7. 远歌°2024-01-19 08:59远歌°[上海市网友]150.242.249.68
    这部作品真的是让人回味无穷,想起了小时候的味觉记忆。
    顶0踩0
相关阅读
汪曾祺与茶 名人与茶的故事以及渊源

汪曾祺与茶 名人与茶的故事以及渊源

汪曾祺嗜茶,与他嗜烟一样,都是朋友们熟知的。他喝茶喝得很勤,一天要换三次叶子,而且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坐水,沏茶。茶不但渗入汪曾祺的身体和生活,也渗入他个人的历史,成为他回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汪...

2020-09-27 #故事大全

人性化的生活理想——汪曾祺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其贡献

人性化的生活理想——汪曾祺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其贡献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性化的生活理想——汪曾祺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其贡献 姓名:张恬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王达敏 20070801 汪曾祺在小说创作中不以数量取胜,而是以独特的追求引起人...

2020-08-14 #故事会

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闫作雷 “抒情考古学”:汪曾祺《受戒》的一种读法

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闫作雷 “抒情考古学”:汪曾祺《受戒》的一种读法

经过将近四十年的经典化,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俨然被接受为一个空灵的抒情作品。然而关于它的研究中,常常被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小说所描写的寺院日常在民国时期乃是备受批判的真实存在。本文将打开这一遮蔽,历史化...

2020-08-04 #故事阅读

重读《受戒》:“抒情考古学”

重读《受戒》:“抒情考古学”

汪曾祺的《受戒》大概特别适合细致体贴的鉴赏式批评,但这也使研究者除在审美和人性等方面重复确认其价值外,一直未能进一步打开文本空间。《受戒》发表以来,对它的研究总体较为固定,基本延续了汪曾祺本人的说法,...

2020-09-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重读《受戒》:“抒情考古学”

重读《受戒》:“抒情考古学”

汪曾祺的《受戒》大概特别适合细致体贴的鉴赏式批评,但这也使研究者除在审美和人性等方面重复确认其价值外,一直未能进一步打开文本空间。《受戒》发表以来,对它的研究总体较为固定,基本延续了汪曾祺本人的说法,...

2020-09-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汪曾祺给小孙女讲的这个故事 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汪曾祺给小孙女讲的这个故事 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汪曾祺给小孙女讲的这个故事,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汪曾祺给小孙女讲的这个故事,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北京日报客户端发布时间:03 0617:18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在一首《耗子大爷起晚啦》的童谣中,故事开启了:喜鹊、乌鸦...

2020-06-05 #长篇故事

汪曾祺百年诞辰 他的第一本图画书延后推出 值得读者共同期待 北晚新视觉

汪曾祺百年诞辰 他的第一本图画书延后推出 值得读者共同期待 北晚新视觉

...,它装穷去向老鹰借粮,结果呢……1984年,六十四岁的汪曾祺从《红楼梦》里的一句“仓老鼠和老鹰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得到启发,写了这个故事。知名文史学者杨早评论说:耗子大爷让人忍俊不禁的做派,...

2020-08-26 #长篇故事

《故事家高考季》2019年第11期:本色做人

《故事家高考季》2019年第11期:本色做人

关于语言与做人的关系,汪曾祺先生有过这样的论述:“有人说我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每一句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我想任何人的语言都是这样,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语言像树,枝干树...

2020-09-23 #故事阅读

《受戒》主要内容及点评

《受戒》主要内容及点评

一、创作背景 《受戒》,这是作家汪曾祺十七岁那年,抗战爆发时,避难到了一个小寺庙里住了几个月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最早曾以《庙与僧》为题在上海《大公报》发表,1980年才重新写成了《受戒》。两部作品比较后发现,...

2020-08-0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