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综合 > 正文

贵州教育工作者:守初心担使命 梦育未来

时间:2024-01-25

贵州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为主题,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坚守初心,默默奉献。在教育岗位上,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

提示:本文共有 38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贵州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为主题,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坚守初心,默默奉献。在教育岗位上,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肩负起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他们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倾心培育学生的品格和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筑梦添砖加瓦。作为教育引路人,他们不断追求进取,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努力为学生们搭建起更美好的未来。在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的同时,他们也在激发和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以自己的奉献和努力,为贵州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课前,孩子们向张习阳敬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尚宇杰 摄

9月10日,我国第36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在贵州这片奋发赶超的土地上,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为贵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努力奋斗。值此全国上下热烈庆祝教师节之际,我们向奋战在教育一线、脱贫攻坚战场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乡村教师张习阳:一师一校 37年的坚守

翠绿的山峰高耸入云,层峦叠嶂如蜿蜒巨龙,小车沿着一条小路盘旋而上,这里是安顺市平坝区齐伯镇窑上村,海拔1200米,距离平坝区中心近3个小时的车程,至今没有开通班车,外出一般骑摩托。

37年来,乡村教师张习阳就顺着这条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送300多名窑上学子走出大山,30多名学子考上大学。

“孩子们,排好队,一个个的打饭,多吃点。”9月2日,晴空万里,张习阳站在学校的小食堂前,招呼学生们吃午餐。炖鸡肉、土豆丝、酸豆角肉沫……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张习阳在一旁看着,脸上满是爱意。

今年55岁的张习阳,土生土长的窑上村人,声音温柔,有着一双爱笑的大眼睛。

近年来,大多村小被合并或取消,而窑上小学,因学生全是留守儿童,年龄小,父母在外打工无人照看,无法走读,当地教育部门决定保留下来。多年来,张习阳是窑上小学唯一的老师。

1984年,张习阳从电大毕业,正值花样年华,充满干劲,听闻窑上小学缺教师,毛遂自荐,决心去填这个“空白”。

当听到张习阳的决定,家人和朋友们都反对。那时的乡村教师收入少,日子清苦,而窑上小学又不通车、不通水、不通电,是典型的“三不通”学校,几乎没有老师愿意留下来。但是,张习阳主意已定。

一晃7、8年,一个又一个老师来了又走,只有张习阳没有放弃。1992年,张习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00年,他从一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但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

“说实话,我动摇过。”张习阳说,上世纪90年代初,窑上村由于铝土矿资源十分丰富,大多数年轻人加入了开采、运输的大军,一天下来,收入能抵张习阳一个月的工资,身边的伙伴都劝他,一同闯闯。

就在他下决心离开讲台时,教室里孩子稚嫩的脸庞,让他浮躁的心又归于平静。“要想真正改变家乡,只有通过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有所见识,然后反哺家乡。”张习阳说。

“既当爹又当妈”是对张习阳最好的形容。担心孩子们晒着,便在阴凉处做游戏;害怕孩子们放学不回家,玩野了,便将他们一一送回家,潜移默化地教孩子们养成好的文明习惯;孩子们没有文具,他便自掏腰包给备齐……

张习阳的真心实意也打动了周边的村民,大家都放心把孩子们交给他。“娃娃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如果没有张老师,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学生家长陈习华说。

自张习阳担任老师以来,整个窑上小学覆盖辖区内,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失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一直是100%。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30多人考上了大学。

现在,窑上小学共有6名学生,都读四年级。每天早上8点钟到校,下午3点半回家,一天要上6节课。

学校离镇里有几十里远,买菜困难。为了让孩子们的吃得更有营养,每天能够吃上新鲜的蔬菜。5年前,张习阳动员妻子周元琴也来到教学点,帮助自己照看学生。夫妻俩开垦了学校后面的荒地,种上蔬菜,还时不时地宰杀家里的老母鸡为孩子们补身体。“孩子们身边没有亲人,作为家属,我当然要支持爱人的工作。”周元琴说。

语文、数学、思想政治、美术、音乐……张习阳是名副其实的全科教师,他还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为此,他学习网络技术,恶补各种文化知识,潜心钻研各个学科的教材,合理安排课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一起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并更有成效。

因为张习阳教书认真,业务能力强,学生在学期统考成绩多次名列前茅,镇上的中心学校多次向他伸出橄榄枝,但他都婉拒了。“要是我走了,孩子们就没有老师了。”张习阳说。

三尺讲台,三寸心草,三寸粉笔,300桃李。执教37年来,张习阳的辛勤付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多次荣获安顺市平坝区“优秀教师”“最美教师”称号。,张习阳获得“贵州脱贫攻坚优秀党员”光荣称号。

“说实话,当老师这么多年,最大的心愿还是能够帮助孩子们从这个山里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有所成,报效社会和国家。”张习阳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靖晓燕 申云帆 尚宇杰 张恒新)

“蘑菇教授”徐彦军: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是我的实验室

“农村有什么魅力,让爸爸一直待在那里?”

徐昕然困惑了很久。

他的爸爸是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省食用菌专班副班长徐彦军。刚过去的暑假,她跟随父亲,走普安、下晴隆,体验了一次别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她的困惑也找到了答案。

7月底8月初,徐彦军带着贵州大学林下菌“明白卡”学生团队深入普安县、晴隆县,指导当地群众筛选培养料配方,进行灭菌接种、林下发菌……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一场生动的实训课。徐彦军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走得进基地、能发现问题,为产业“破题”。而今年4月以来,徐彦军已带领贵大食用菌团队到过纳雍、威宁、赫章等6个“9+3”贫困县(区),累计培训菇农1590人次。

,贵州大学食用菌团队成立,徐彦军就把实验室从教学楼搬到了田间地头。有句话经常挂在他嘴边:“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是我的实验室。”

徐彦军的时间总是对半开的。一年中一半时间在学校,他是贵大服务农村产业革命专家团食用菌团队负责人,要在校教授食用菌栽培学;一半时间在农村,为食用菌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在普安、在晴隆,每当听到菇农亲切地称呼父亲为“徐蘑菇”“蘑菇教授”,徐昕然总感到特别的自豪。

以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为突破口,来,徐彦军带领贵州大学食用菌领域科研人员,一步一个脚印,走遍了印江、毕节、织金、黔西、三都、长顺、贞丰、晴隆、普安、道真……贵州食用菌产业,产品也从最初的平菇发展到香菇、黑木耳、花菇、杏鲍菇、竹荪……逐渐丰富。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徐彦军一直引导学生从基础研究入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能胜任食用菌生产与经营、推广与应用、教学与科研、规划与设计、开发与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如今,贵州大学食用菌团队已有13位正教授、23位博士,成立了菌物资源分类及野生菌保育小分队、良种繁育小分队、大宗食用菌高效栽培小分队等5个“小分队”。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能看见贵州大学食用菌“小分队”的身影。

在三都,贵州永兴农业公司,在徐彦军的帮助下,用木材边角料种出了2500亩香菇,带动了当地1608户贫困户增收;

在织金,团队与当地农业部门联合攻关,研发出“红托竹荪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技术”,使林下经济亩产值增加3.5万余元;

……

“贵州山多、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凉爽,具备打造优良夏菇生产基地的先天优势。”徐彦军认为,优良菌种选育及保供、速生菌材林建设、加工企业培育及加工产品研发将成为贵州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持续为食用菌产业输入高素质人才。”他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赖盈盈)

特教老师周杭:北方汉子的“贵州温暖”

“如果我能当个老师就好了!”

周杭不止一次有这个想法。

他因视力残疾,从小就进了盲校,在学习上、安全上,收获了许多老师的关爱,让他对教师特别崇敬。

,周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推拿专业。,他参加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成为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一名专业教师,圆了他的教师梦。

“我出生在内蒙古,为了学习去过哈尔滨、青岛、长春,完全是个北方汉子。”当时,要来贵阳这个南方城市,周杭有过纠结:怕无法适应南北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

但他心中的一份“贵州温暖”,最终让他背起行囊只身来到了贵阳。之前,他到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参加考试时,学校准备了专门的盲文试题,在和老师们的交谈中,他也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

在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上班三年,周杭已完全适应了贵州的生活。领导同事的热情、学校的温馨、学生的努力,更让这位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汉子深深爱上了贵州。

这三年间,周杭还考取了高级按摩师证、盲人医疗资格证,并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当初让我下定决心来的是学校,现在留住我的还有学生。”周杭说,“我能切身体会到他们的内心想法,比如,视力残疾的学生害怕走出去,我就先帮他们树立起一个好心态,告诉他们,你们有的顾虑周老师当初也有,周老师现在能做到的你们也一样能做到!”

三年来,周杭的许多学生已走出校门,走向贵州各地,但依旧把他当作“知心大哥”,时常打电话聊上几句。周杭说:“特教老师很苦很累,但当有一天你看到你的学生,走出精彩人生,这时候的欣慰是没有任何事情能比的。”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诗雨)

编辑:李奕璇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贵州教育工作者:守初心担使命 梦育未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涵散悠然2024-01-25 22:48涵散悠然[新疆网友]27.113.142.224
    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梦想的守护者,他们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着。
    顶31踩0
  2.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2024-01-25 22:44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西藏网友]103.229.138.158
    守初心,肩负使命,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默默地为孩子们的未来梦想努力着。
    顶0踩0
  3. 句末点2024-01-25 22:40句末点[宁夏网友]103.229.139.159
    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他们不仅要教育孩子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未来梦想。
    顶6踩0
  4. 奕辉2024-01-25 22:35奕辉[新疆网友]111.221.177.196
    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守住初心,肩负起社会使命,为孩子们的未来梦想而努力。
    顶1踩0
相关阅读
龙山思源学校开展“守教育报国初心 担筑梦育人使命” 教师节活动

龙山思源学校开展“守教育报国初心 担筑梦育人使命” 教师节活动

老师,节日,教育,优秀教师,师德,祝福,湘西,教师,校园,李敏,姚鹏,文鑫,孩子们,老师们,亮灯,作者,同学们,师风,树立典型,编辑,龙山县,到来,宣传,坚守在,工作中,了学,孙莹,立德,齐聚,在今天

2020-08-19 #经典故事

慰问道德模范 牢记使命初心

慰问道德模范 牢记使命初心

杨宏,湘西,妻子,胡大,凤凰县,三拱桥,事迹,作者,杨世芳,工作人员,好的,经济开发区,一行,丈夫,先进事迹,中学,他用,人间,人师,典范,崇高品德,大事,动力,团结报,合法权益,声明,学校,家庭,教师,心态

2011-02-28 #短篇故事

牢记使命 初心始终

牢记使命 初心始终

征管,身影,工作,改革,国地税,投入到,刘显,白加黑,办税服务厅,忠于职守,一线,上线,业务,住院治疗,优秀党员,党龄,先行官,党旗,共产党员,关键,医院,医生,同志,和黄,商洛市,大事,国税,头发,家人,工作者

2020-06-01 #小故事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长征贵州沿线看今昔」万山:红军井旁话发展 饮水思源红军情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长征贵州沿线看今昔」万山:红军井旁话发展 饮水思源红军情

红军,溪龙,贺龙,井水,群众,岁月,老百姓,杨建华,灌溉,楼坪乡,村里,产业,委员,大棚,时候,村委,高楼,百姓,老人,部队,蔬菜大棚,挖井,将军,恩情,村民,水源,见证,纪念碑,良田,蔬菜

2009-10-16 #长篇故事

重落实 勇担当 疫情防控一线上践行初心与使命

重落实 勇担当 疫情防控一线上践行初心与使命

张逸,社区,工作,小区,疫情,人员,平原里,南区社区,居民,防控,住户,党员,声声,电话,宣传,问候,人员信息,社区书记,社区工作者,工作人员,逸和,体温,使命,初心,口罩,坊间,大雪,属地,情况,时间

2015-01-31 #故事阅读

贵州桐梓抗役志愿者池小虎 00后中学生激励其使命感|战疫日记

贵州桐梓抗役志愿者池小虎 00后中学生激励其使命感|战疫日记

小虎,疫情,志愿者,防控,女儿,社区,贵州省,工作,母亲,中学生,意识,人员,使命感,工作者,责任感,超市,队列,风险,00后,确诊病例,口罩,家庭,家人,岗位,建议,愿者,所在,策略,趣事,邮政

2010-07-23 #长篇故事

合肥:不忘初心做先锋 牢记使命抗疫情——刘军的抗“疫”故事

合肥:不忘初心做先锋 牢记使命抗疫情——刘军的抗“疫”故事

疫情,小区,刘军,社区,防控,工作,辖区,人员,党员,三无,嘉山,社区工作者,同志,电话,街道,宣传,隔离,三角线,第一时间,初心,业主,使命,口罩,商家,居民,情况,电梯,群众,辖区内,主战场

2019-05-22 #长篇故事

这就是人的初心与使命!来听深圳“好记者”的故事

这就是人的初心与使命!来听深圳“好记者”的故事

深圳,选手,好记,好故事,工作者,故事,活动,吴吉,孙明,李星毅,深圳商报,深圳报业集团,单位,战线,总决赛,理想,评选活动,评委,周宏,深圳市委宣传部,工作者协会,广电集团,市委宣传部,新时代,深圳侨报,深圳发展,深圳市,主旋律,中选...

2020-08-29 #长篇故事

以抗疫英雄为榜样 践行初心和使命 永州市医务工作者热议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以抗疫英雄为榜样 践行初心和使命 永州市医务工作者热议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疫情,习近平,工作,医务工作者,全国,使命,初心,力量,肺炎,生命,表彰大会,中医医院,党和人民,大会,总书记,榜样,阶段,总有一种,曾文,杨成,玉保,黄玲玲,陈明,中心卫生院,党中央,和民,市中心医院,新时代,时刻,下子

2019-10-2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