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综合 > 正文

何舟坪村:点对点释放村级组织温暖

时间:2024-02-03

近年来,该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推动村级组织建设,通过点对点的方式释放出温暖力量

提示:本文共有 25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光泽县华桥乡何舟坪村是一座美丽的乡村,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闻名。近年来,该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推动村级组织建设,通过点对点的方式释放出温暖力量。村民们积极参与各种乡村建设项目,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华桥乡何舟坪村的村级组织也积极开展文化活动、知识宣讲等,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同时,村级组织还足额落实各项政策,用实际行动解决了村民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组织的关爱和温暖。通过这些努力,何舟坪村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展现出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青壮年走四方,老年人守空房”是不少偏远乡村的现状。可老年人生病、领钱、购物,青壮年就业、婚育、小孩读书等政策咨询、手续办理怎么办?光泽县华桥乡何舟坪村给出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

组设小管家:让老人在家养老

19日一早,何兴家就出门了,到留守老人家里拉拉家常。上窠村民小组户籍人口有百余人,可在家的仅30个人,且几乎都是老弱病残。66岁的老党员何兴家算是组里的“年轻人”了。作为这个组的“小管家”,何兴家有如家庭养老机构的签约护工,早上到组里的留守老人、五保户家看看,中午到他们家去转转,晚上还要去一次,有出村时必逐户去问问要代办什么事,代买什么东西。何兴家说:“这只是固定动作。”

何舟坪村在华桥乡的山顶上,从鹰厦铁路边的大禾山盘山198个弯才能到达,通班车没人敢开也没人敢坐,加上田挂在坡上,靠天吃饭,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全村虽有7个村民小组、219户、756口人、2200亩耕地,目前只4个村民小组不足80口人在家,耕地也90%被茅草和杂灌所覆盖。村民形容说,“田分不出丘,路看不见痕,房不见开门,村一片寂静。”

但最无助的就是恋家的留守老人和没人跟的“五保户”及遇天灾人祸的贫困户了。华桥乡党委书记熊星林说:“‘外面的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老窝’是农村老人难以改变的观念。既然他们选择了‘留守’,我们就必须让他们留得无忧,也让他们在外的子女放心。于是,想出了一个能替代家人照顾老人的办法——小管家。”

何舟坪村还有人居住的八十塅、半山、上窠、下窠等4个村民小组都由本组没外出的村干部、党员、小组长或有爱心的村民任小管家。这些小管家除了全天候地关注老人的饮食起居情况,有病请医拿药送医外,还担负着帮耕帮种、代领养老金、代购生活用品等服务。何兴家解释说:“虽叫小管家,其实就是做孝子贤孙的事情。”

乡设办事点:村里事在乡里办

都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可村里人还有一句,叫“人就怕生错了地方”。半山小组陈细根的妻子丢下治病的债和年幼的儿子去世了,何舟坪小学早就关门了,陈细根只好去县城租房子,一边踩人力车赚钱,一边带孩子读书。今年2月小孩入学,校方说需村里开一份家庭困难证明。这事虽是好事,可对陈细根来说,却是一件难办到的事情。

为什么?因为陈细根住的何舟坪村太偏远。坐班车到华桥乡下了车,再去何舟坪就没有班车了,只能一步一步走15公里的山路才能到村里。如今是“流动的村民,留守的村”,即使是运气好能碰到管公章的人开了证明,一上一下花去了近一天时间,再去乡里找民政办签字盖章时,工作人员早已下班回家了。让陈细根惊喜的是,村干部在他预约的电话里告诉他,可直接去华桥办事点。

何舟坪村便民办事点就设在乡政府所在地的华桥街边上。装修一新的办事点,有接待厅、办公室,有便民办事一次性告知、相关政策解读等,还有一名党群工作者常态坐班。为了方便村民节假日办事,在办事点外还张贴了办事员的手机号码。熊星林说:“对村民来说,也许一年就回村办一两次事,但雇车要花钱,走路要花整天的时间,在华桥设个点就方便多了。”

那天,陈细根坐班车到华桥下车,才走百来米就到了办事点。坐班的罗建英让他一边喝茶一边说家庭情况,开好证明、盖好章后,又带他去乡民政办签意见、盖公章,陈细根回到县城还踩人力车送了好几位客人。他对村里在华桥乡所在地设办事点赞不绝口:“这叫服务下山,村民喜欢!”

县设村会场:把村里会放城里开

开村民大会,在何舟坪村是个“两难”的事。村级因为“人不在家,叫不全人”发愁;村民为“离村太远,没法回去”犯愁。去年村级组织换届,在圣农上班的八十塅组的官文星接到电话通知,又和以往一样犯愁了:一是赶回村里就投那么一张票要花一天时间,去还是不去?二是那天不是假期,能不能请到假?正当他犹豫不决时,村里来电话说:“晚上开会,就在县城的教育局。”

这个电话对官文星来说不啻天降福音,他按指定时间和地点来县教育局会场,没费回村的周折、没误上班的时间就投下了神圣的一票。村党支部书记龚美文说:“何舟坪村共756口人,除了少数在外省外县,有500多口人在县城居住。为了解决村民回村办事难和参加会议难问题,村里在落实原有“全程代办制”的基础上,去年又在挂点单位县教育局设了村会场。”

把村里会放城里开,有效地解决了“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决策、要监督、要作主和党组织要引领”问题,同时也为村里有效服务提供了平台。熊星林说:“民生无小事。村民的难处,就是基层组织的着力处。开会方便了,参与率高了,有好政策、好事情,村民能第一时间知道,就能及时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村民就能及时分享发展的红利。”

有为留守老人养老的“小管家”,有为村民办事的乡所在地“办事点”和解决开村民大会难的县城“村会场”,再加上原有的“何舟坪村人微信群”和“全程代办制”,何舟坪村虽然村民远离家乡,仍然做到服务不留盲区、死角,基本实现全覆盖。

采访感言

解“困”排“难”的启示

在一些偏远乡村,虽是“村还在,人已散”,但无论人在何方,根还在村里。不说乡愁、记忆,就说最现实的就业、婚育、小孩上学,没有出生地那份证明便无从谈起,还有留在家里的老人,谁来关照?

“流动的村民,留守的村”。眼下的现实是:守土有责的村级与需要服务的村民有如困在旋转门里的两格,接受服务与提供服务处于难以对接境地。村干部有劲无处使,村民有难无处解。

困难、困难,被“困”了才“难”。怀着“民生无小事”之心,才有解“困”排“难”之智慧。留守老人没人管,设个“小管家”;村民办事太难就在乡所在地设个“办事点”;开村民大会难,就在近的地方设个“村会场”,问题便迎刃而解。

解决工作之难,有如“脑筋急转弯”,揭底了“就那么回事”,难就难在揭底之前的冥思苦想,但这需要责任担当作底气。有底气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何舟坪村:点对点释放村级组织温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谷中的百合2024-02-03 14:56谷中的百合[西藏网友]203.27.65.133
    希望更多的地方能够效仿何舟坪村,让村级组织的温暖触及更多的人。
    顶7踩0
  2. 秋枫2024-02-03 14:36秋枫[重庆市网友]43.250.115.45
    何舟坪村的做法很值得学习,让村级组织真正成为为民服务的平台。
    顶0踩0
  3. 我爱洗澡玩泡泡2024-02-03 14:15我爱洗澡玩泡泡[山西省网友]125.169.83.118
    这种点对点的温暖释放真的太暖心了,村级组织太懂村民的需求了!
    顶0踩0
相关阅读
光泽县华桥乡卫生院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务工作者感人事迹

光泽县华桥乡卫生院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务工作者感人事迹

工作,邓永,一线,光泽县,华桥乡,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卫生院,小组,我省,时刻,疫情,精神,坚守在,卫健,守卡,中共党员,医护人员,为人民服务,最前线,形势,县委,全员,值守,交界处,医务人员,医院,县政府,同事,国道

2020-05-09 #小故事

光泽县华桥乡卫生院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务工作者感人事迹

光泽县华桥乡卫生院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务工作者感人事迹

工作,邓永,一线,光泽县,华桥乡,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卫生院,小组,我省,时刻,疫情,精神,坚守在,卫健,守卡,中共党员,医护人员,为人民服务,最前线,形势,县委,全员,值守,交界处,医务人员,医院,县政府,同事,国道

2020-06-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点对点在线学习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的未来

点对点在线学习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的未来

区块链,学生,教育领域,技术,员工,好处,学位,点对点,方式,证书,教育,大流行,教育者,同行,成绩,数据,时间,经历,知识,系统,行业,变化,在线,应用,支付,分享知识,学习内容,是如此,更喜欢,职业发展

2016-10-07 #故事会

贵阳高新区税务局:“点对点”上门服务 当好企业“暖心人”

贵阳高新区税务局:“点对点”上门服务 当好企业“暖心人”

高新区,税务局,企业,纳税人,项目,中心,工作人员,阳光城,问题,服务,贵阳,情况,政策,税收政策,难点,活动,为中心,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满意度,杨婷,王莉,罗昌,郑林福,在政,交汇处,六保,办税服务厅,服务经济,上门服务,事项

2017-10-30 #短篇故事

江西横峰:多举措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江西横峰:多举措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横峰,学校,葛源,横峰县,乡村,活动,工作,幼儿,城区,学区,学生,覆盆子,老师,方志敏,报告,新生,生源,建设,攻坚,方式,组织,发展,代表,户籍,教体局,党建,江西,小学,微信,房产

2020-05-29 #故事会

江西横峰:多举措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江西横峰:多举措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横峰,学校,葛源,横峰县,乡村,活动,工作,幼儿,城区,学区,学生,覆盆子,老师,方志敏,报告,新生,生源,建设,攻坚,方式,组织,发展,代表,户籍,教体局,党建,江西,小学,微信,房产

2020-05-30 #故事大全

江西横峰:多举措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江西横峰:多举措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横峰,学校,葛源,横峰县,乡村,活动,工作,幼儿,城区,学区,学生,覆盆子,老师,方志敏,报告,新生,生源,建设,攻坚,方式,组织,发展,代表,户籍,教体局,党建,江西,小学,微信,房产

2020-05-29 #短篇故事

江西横峰:多举措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江西横峰:多举措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横峰,学校,葛源,横峰县,乡村,活动,工作,幼儿,城区,学区,学生,覆盆子,老师,方志敏,报告,新生,生源,建设,攻坚,方式,组织,发展,代表,户籍,教体局,党建,江西,小学,微信,房产

2020-05-29 #经典故事

江西横峰:多举措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江西横峰:多举措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横峰,学校,葛源,横峰县,乡村,活动,工作,幼儿,城区,学区,学生,覆盆子,老师,方志敏,报告,新生,生源,建设,攻坚,方式,组织,发展,代表,户籍,教体局,党建,江西,小学,微信,房产

2020-08-1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