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综合 > 正文

探讨一生伏首拜阳明这句话的意义

时间:2024-02-10

一生伏首拜阳明这句话原指尊崇明朝philosopher王阳明阳明先生的思想。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强调心性的纯净和内在的自我认知。这句话的意思也隐含着一个深刻的思想,即在一生中...

提示:本文共有 14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一生伏首拜阳明”这句话原指尊崇明朝 philosopher 王阳明(阳明先生)的思想。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强调心性的纯净和内在的自我认知。这句话的意思也隐含着一个深刻的思想,即在一生中始终维持虚怀若谷的心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指导,追求内在的真理和完善。这句话也经常被引申为对先贤的尊敬和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寓意着在人生道路上谦卑、谨慎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一生伏首拜阳明”这句话也常用来指代对智慧、真理的追寻和敬重。在思想的世界里,这句话也传达了对知识和理性的崇敬,对精神领域的不懈探求。因此,这句话不仅仅是对阳明先生的致敬,更是对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

大家好!这里是百家号雪霁的天晴朗,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一位名垂青史的圣人,喜欢的不妨关注下。

有这么一个人,文武兼备而且智勇双全,更是五花八门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一不晓,人生善始善终,堪称不世出的奇才。对于这样一应罕见的全能人才,风流人物这样的称呼似乎已经不适用了,在很多人看来,有一个更适合他的称呼,那就是圣贤。

他的名字叫王守仁,号阳明,是明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与大多数的文人不同,他不仅精润儒家、道家、佛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甚至都做到了极致,每战必胜,堪称全胜将军。这样的人才即便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他在2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名满天下,很多人嫉妒他,认为如果他的一生一帆风顺,必定目中无人,所以刻意打压他。1506年,王守仁得罪了大宦官刘瑾,被贬官至贵州龙场做一个小官,,龙场地处偏远,条件困苦,在这里他得以接触最底层的人民和最纯真的世界,也有了足够的时间思考世间万物,安静的环境让王阳明有了一个反省沉淀自己人生学识的绝好时机。有一天夜里,他忽然醒悟顿悟,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心即理”命题。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最终创造出辉映干古的“阳明学”。

王阳明影响了中国此后教百年的历史,甚至影响了周围的国家,日本近代的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曾为他的学说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阳明”。

其实心学也并非是王阳明首创,不过确实是由他发扬光大的。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

王守仁心学的特点是他的“良知说”。他认为,人心之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录”,“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生,真是与物无对”。天地万物皆从良知中产生。没有良知,便没有天地万物,但良知为人心之所固有。他又说,良知是“天渊”,是天地万物发育流行的根源,因此,良知又称为“太虚”。天地万物在太虚中发育流行,就是在良知中发育流行,而不在良知之外。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理论出发,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而主张“知行合一”。由他创立的阳明学派,成为明代中后期一个体系庞大、门徒众多、思想活跃、影响深远的新儒家学派,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的观点是错误的,是唯心的,不过他主张知行合一,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王阳明不愧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说是圣贤并不为过。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探讨一生伏首拜阳明这句话的意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夏未央天微凉。心殇2024-02-10 17:10、夏未央天微凉。心殇[火星网友]144.52.155.110
    阳明先生的这句话让人深思,或许人生就是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值得思考。
    顶24踩0
  2. 岛与暮歌つ2024-02-10 16:55岛与暮歌つ[辽宁省网友]117.104.171.105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不断地探索自我,不断求索,不断进取。很有启发性的一句话。
    顶0踩0
相关阅读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内心,心学,本心,格物,概念,竹子,这个概念,格物致知,佛道,朱熹,王阳,王圣,和发,中庸,事事物物,佛家,大学,光明,圣人,基础,天下,大道,才能,天命,悟道,性善论,情绪,故事,方向

2007-09-30 #长篇故事

解字 深意 案例分析: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解字 深意 案例分析: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意识,良知,意思,私欲,王阳明,致良知,阳明先生,格物致知,大学,恶意,所在,礼记,概念,状态,其意,东西,地方,归正,物体,答案,经济学,谋取私利,不再是,三个字,到哪里去,把这两,清除掉,老吕

2018-04-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不向自己的命运低头 是什么意思

不向自己的命运低头 是什么意思

命运,业障,福报,朱子,阳明心,中华,儒家,佛法,例子,先生,辈子,善恶,果报,实际,因果,时间,理学,消业,经典,福禄双全,积福,综合,影响,有关,什么意思,世间万物,不是什么,中国古,了凡四训,古代文化

2007-01-08 #经典故事

王阳明警句 励志一生(推荐收藏)

王阳明警句 励志一生(推荐收藏)

王阳明,传习录,孔子,圣人,于心,天之,人心,天地,天理,道心,良知,何言,白起,花与汝,花颜,万事,一念,之本,五经,人生,同体,凡人,学者,大道,圣者,圣贤,小道,心光,才力,心存

2013-10-24 #故事会

王阳明格竹子差点送命!但他用生命诠释了心学!这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格竹子差点送命!但他用生命诠释了心学!这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朱熹,格物致知,良知,格物,内心,规律,思想,致知,孟子,儒家,事物,大学,吾心,学说,心学,意思,教科书,止于至善,知识,良心,知道了,王阳,什么是,不一样,人生,代表,善心,坏人,大道

2013-02-09 #小故事

王阳明:一生的道路很长 谨记这两个字 最后不要输在说话上!

王阳明:一生的道路很长 谨记这两个字 最后不要输在说话上!

时候,阳明先生,王阳明,事情,方法,才能,细节,语言,人生,儒家,思路,格局,精力,交流,行动,有的人,要注意,养和,曾国藩,国都,个人,东南亚,专家,一生,主张,为人处世,主次,人才,人们,人人

2011-02-26 #短篇故事

王阳明:每个人的一生 都有3道坎 熬过去 才能变得足够强大

王阳明:每个人的一生 都有3道坎 熬过去 才能变得足够强大

王阳明,人生,时候,道坎,初心,传习录,心学,一生,才能,挫折,杂草,苦难,能克己,王阳,有的人,个人,世界,官员,斗志,情绪,故事,经历,知行合一,道路,方能成,多的是,我们应该,这世界,这本书,碌碌无为

2015-06-21 #故事大全

三首诗领略王阳明的人生智慧 读懂他的一生 学会为人处世的技巧

三首诗领略王阳明的人生智慧 读懂他的一生 学会为人处世的技巧

王阳明,王华,王云,朱熹,王阳,智慧,思想,王伦,书籍,京城,学说,圣贤,故事,腰牌,东乡平八郎,刘瑾,娄谅,梁启超,一首诗,名字,和尚,家人,成就,文人,时候,朋友,皇帝,知识,英雄豪杰,诗词

2012-10-23 #故事大全

王阳明:“三不问 四不争” 越是“低调不言” 越能“积德积福”

王阳明:“三不问 四不争” 越是“低调不言” 越能“积德积福”

王阳明,传习录,心学,人生,居里夫人,人心,名利,思想,玩具,结果,精神,良知,里子,一生,事情,功利,智慧,时间,朋友,江湖,浮云,知行合一,精华,聪明人,虚名,阳明,面子,一生中,争面子,就像是

2016-05-2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