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综合 > 正文

25年逆袭:揭秘一家企业如何打破日韩垄断成为全球第一的故事

时间:2024-02-19

这家企业的故事从一个小小的车间开始,经历了无数艰辛和风险,但始终保持着对技术和产品的不懈追求

提示:本文共有 38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这是一则激动人心的故事,讲述了一家企业在经过25年的不懈努力和创新之后,成功地打破了日韩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成为全球行业的领军者。这家企业的故事从一个小小的车间开始,经历了无数艰辛和风险,但始终保持着对技术和产品的不懈追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他们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超越自我。这个故事将揭秘背后的点点滴滴,展现出这家企业的创业传奇和成功秘诀,为读者们呈现了一幅令人敬佩的商业奇迹。

1993年,改革开放进入第15个年头,中国GDP年增长率进入两位数,国民经济发展迎来首次飞跃。同年,有一家企业的2600多名员工自筹650万元,在市场化改造基础上,开始了创业之路。随后的25年间,这家企业就如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从零开始,突破日韩垄断成为全球第一,营收规模也从六千万元增长到近千亿元,成为全球科技巨头。这家企业就是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40年,企业始终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当我们回望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之路时,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国企业发展历程的一次复盘。历经25年发展的京东方,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对产业替代和发展方向的准确预判,再到凭借自主创新打破日韩垄断,一路成长为全球显示产业第一企业,对中国企业的现代化、全球化毫无疑问都有着代表性意义。

今天的京东方已经进入行业无人区,然而在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看来,企业的危机感却加重了。原因在于京东方从曾经的追赶者变成了领先者,这意味着如果放慢脚步随时可能被对手所超越。某种程度上来说,京东方的创新之路才刚刚开始。

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

3月,京东方的身影出现在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中。京东方集团董事长王东升谈到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时感慨道:“多年来,我们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疼’就是‘缺芯少屏’。这么多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什么时候这些基础的东西,中国人自己也能自主地、可控地生产。为此我想了十年,干了十五年。”

与王东升说出这番话几乎同时,京东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实现量产,这条中国企业自主建设的生产线是目前为止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它的量产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显示领域已经成为领跑者。而在此之前,京东方投建的中国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也已实现量产,打破了三星在小尺寸OLED领域的垄断局面。

把历史的时间轴拉回到前。京东方通过海外收购进入TFT-LCD行业,在那之前,京东方就立下目标,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世界的领导者。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9月,京东方建设了中国大陆首条依靠自主技术的液晶显示屏生产线——北京第5代TFT-LCD生产线,该生产线于量产。从此,中国大陆“无自主液晶显示屏”的时代画上了句号。

随后几年,京东方加快生产线建设的步伐。到京东方合肥第6代TFT-LCD生产线量产之后,中国液晶电视屏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被打破。京东方北京第8.5代TFT-LCD生产线量产,结束了中国大陆“无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时代”,真正实现了中国全系列液晶屏国产化。

此后五年,中国大陆电视面板自给率保持逐年攀升态势,到已经达到80%,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缺芯少屏” 中“少屏”的问题。

然而,对于那时的京东方而言,真正的技术攻坚战才刚刚开始。

在技术攻坚战中成长

,京东方自主研发的110英寸4K超高清显示屏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中心颁发的“世界最大的液晶电视”证书,备受鼓舞的研发团队紧接着投入到8K大尺寸屏幕的研发中。8K,在当时的全球显示产业中是一个制高点,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可供参考。对京东方的研发团队而言无疑是一场技术攻坚战。

摆在京东方研发团队面前的是两道难题:一是超大尺寸面板的掩膜版尺寸不匹配,二是超大尺寸超高分辨率像素电容太大引起的充电率不足。这两个问题让团队犯了难,一位工程师后来回忆道:“那段时间,走路、吃饭都在想着调试的事情,甚至晚上做梦都在调试。”然而等到这两个问题终于解决之后,模组工厂对显示屏进行绑定工作时却发现没有一片显示屏是完好的,屏幕亮线又成了新的问题。

工程师们检查了整个研发流程之后发现,问题在于8K产品像素点极多,对应的数据线多达2万余条,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对2万余条数据线的最优排列是一大难题。屡次的失败之后,团队重新设计出了特殊的线路最终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这时,有的工程师已经在实验室里住了两个多月没有回家......

3月,全球最高世代线——京东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量产,意味着8K显示屏正式开始批量出货。全球市场调研机构IHS Markit的报告认为,未来四年在65英寸以上的电视中,8K的普及率将超过20%。8K面板的量产,意味着京东方在该领域已经成为全球引领者,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京东方8K超高清显示解决方案

与8K面板研发同时,京东方对柔性OLED技术的研发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京东方成立柔性OLED研发中心时,团队的经验更多地停留在刚性OLED领域只有一些类似柔性基板等单元的基础开发,而没有做出一款真正完整的柔性OLED显示屏,研发团队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前例和经验。这意味着京东方需要完全凭借自主创新来探索柔性屏的发展之路。

柔性AMOLED工艺极其复杂,技术难度极高,甚至对于已经成功生产出刚性AMOLED的厂商来说都是极具挑战的,这决定了柔性技术研发过程注定困难重重,每一道难题都是对研发团队能力和意志的极大考验。

从投入研发到中国首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量产,京东方的研制团队遇到的问题数不胜数:柔性塑料基板上近十层薄膜的搭配问题,薄膜蒸镀环节出现的屏幕混色问题,封装好之后的柔性AMOLED面板与偏光片、盖板、触控传感等功能层的贴合问题......最终,当第一块柔性屏成功点亮时,整个研制团队难掩激动、兴奋和自豪。京东方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开工,10月,京东方在成都投建的中国首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让全球智能手机厂商在柔性OLED屏幕供应商上有了新的选择,而三星在小尺寸OLED领域的垄断地位也由此被彻底打破。

京东方柔性显示产品

不论对京东方还是全球显示产业而言,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在新的时代,京东方已经从过去的追赶者转身成为领跑者。

靠自主创新领跑全球

全球市场咨询机构IHS的数据显示,京东方液晶显示屏出货数量约占全球25%,总出货量全球第一。第一季度,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与前涉足显示产业的京东方相比,今天的京东方已经是一个足以让全球显示企业忌惮的角色,原因不仅仅在于它打破了日韩企业在显示面板市场的垄断,更重要的是京东方已在8K、柔性显示领域已经实现技术领先,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动权。

王东升在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上一语道出京东方取得今日成绩的“秘诀”:“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他透露,京东方每年投入研发的比例不低于企业整体营收的7%。在显示器件领域,京东方已连续多年在产品市场占有率、专利申请量等指标上位居全球业内第一。

唯有通过自主创新,企业才能够掌握自己的未来。京东方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阐释了这一严肃的道理。而作为经济的基本主体,企业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京东方的发展历程对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依然很长,哪怕是对已经走在行业前列的京东方而言。如果止步于当下的成绩,它仍然会失去未来。庆幸的是,在今天的京东方身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如既往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在全球显示领域站稳脚跟之后,京东方又展开全新的物联网战略,实现颠覆性创新。

以颠覆性创新赢得未来

过去25年的自主创新让京东方在专利数量上跻身全球前列。仅在,京东方新增专利申请量就达到8678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85%,累计可使用专利数量超过6万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国际专利申请(PCT)情况显示,京东方以1818件PCT申请位列全球第七。

然而京东方集团董事长王东升却感觉“危机感加重了”。在半导体显示领域,京东方已成为全球引领者,进入了行业无人区,从曾经的颠覆者走向了被颠覆者的位置,如果不主动进行颠覆性的创新,很容易被一项新的技术所颠覆。

危机感之下,京东方开始在夯实显示领域优势的基础上展开颠覆性的创新。京东方对自身的定位也悄然发生改变。这家创立于25年前的企业,今天这样定位自己——京东方是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核心事业包括显示和传感器件、智慧系统、健康服务。

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上,王东升提出“开放两端 芯屏气/器和”的物联网战略,宣布京东方将全面开放应用端与技术端,与计算、存储、传感等芯片领域,软件和内容,各类功能设备及各行各业的全球合作伙伴共享市场新机会。那次大会之后,京东方在物联网领域的创新脚步开始加快。

截至目前,京东方智慧系统可以在智造服务、数字艺术、智慧零售、智慧车联、智慧能源等领域提供 “硬件产品+软件平台+场景应用”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健康服务领域,京东方将多年积累的显示、传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四大核心技术与医学、生命科技相结合,打造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布局多家数字医院。

时代变了。物联网、人工智能正成为全球科技巨头布局未来的着力点。时代浪潮裹挟之下的京东方也开始加快向物联网进化,这一进化过程也是京东方自我颠覆的过程。自我颠覆的同时,京东方也正以颠覆性的创新创造未来无限可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5年逆袭:揭秘一家企业如何打破日韩垄断成为全球第一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beauty2024-02-19 13:07beauty[广西网友]43.230.34.133
    真正的实力和勇气!这个故事充满了成功的力量和鼓舞,加油!
    顶19踩0
  2. 思影雪影2024-02-19 12:49思影雪影[福建省网友]202.14.236.198
    太厉害了!这是中国企业的骄傲,为国争光!
    顶0踩0
相关阅读
“中日韩三国不是相互争斗的魏蜀吴”

“中日韩三国不是相互争斗的魏蜀吴”

中日韩,合作,中国,发展,中国青年报,基础,日本,韩国,佐藤,安倍晋三,产业,优势,全球,光机,康博,技术,文化,时代,方面,来源,社会,问题,领域,出口,企业合作,加强合作,通信技术,区块链,魏蜀吴,文在寅

2012-07-24 #故事阅读

刚刚 分拆上市第一单过会!狂犬病疫苗销量全球第一企业要上市了

刚刚 分拆上市第一单过会!狂犬病疫苗销量全球第一企业要上市了

成大生物,股份,公司,施建刚,芯片,银河,招股书,数量,半导体行业,企业,人数,科创,中国,半导体,科技,毛利率,营业收入,投资,华海,社保缴纳,金额,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产品,人为,元和,市场,报告期,江苏,母公司

2011-04-21 #故事阅读

盘点全球十大IT互联网企业的总部大楼 第一像宇宙飞船

盘点全球十大IT互联网企业的总部大楼 第一像宇宙飞船

市值,总部,业务,全球,美国,亚马逊,三星,华为,华盛顿州,手机,深圳,杭州,韩国,公司,领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库比蒂诺,雷德蒙德,上市公司,三星电子,家好,微软,腾讯,苹果公司,谷歌,阿里巴巴,思科,互联网,企业形象

2015-11-25 #长篇故事

东盟与中日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联合声明

东盟与中日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联合声明

疫情,东盟,合作,公共卫生,肺炎,区域,国家,机制,中日韩,人员,企业,供应链,医疗,地区,金融,影响,防控,世界卫生组织,认识到,中心,作用,全球,方式,福祉,组织,网络,领导人,韧性,挑战,可及

2012-04-02 #经典故事

传奇落幕|“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离世 带领GE成为全球市值第二

传奇落幕|“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离世 带领GE成为全球市值第二

韦尔奇,公司,中国,企业,六西格玛,杰克,事业部,经理人,业务,杰克·韦尔奇,H.,人才,员工,部门,中子弹,美国,组织,世纪,企业家,价值,全球,市值,官僚主义,巨头,杂志,称号,改革,管理,全球第一,公司内部

2018-12-18 #经典故事

这个和“买买买”有关的数字 我们终将成为全球第一

这个和“买买买”有关的数字 我们终将成为全球第一

商品,增速,年中国,力量,报告,美国,零售额,零售,中提,唐怡,李冬,杨晓,王元,肖南,邢程,郑弘,陆毅,高佳,阿里,企业数,企业,信息,制片人,化妆品,增势,市场,快速增长,年度,态势,我国

2012-02-07 #小故事

「移动大数据第一股」的故事和想象

「移动大数据第一股」的故事和想象

数据,极光,大数据,公司,用户,开发者,中国,价值,技术,服务,交易,广告,数据服务,应用,移动互联网,服务商,中国市场,一家,全球,业务,互联网,人民币,企业,份额,优势,广告行业,商业价值,商业,增速,定制

2012-04-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华为高管回应美国将升级出口管制: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 毁掉不止是一家企业

华为高管回应美国将升级出口管制: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 毁掉不止是一家企业

芯片,华为,徐直军,全球,第一财经,制造商,对华,元人民币,产品,客户,措施,美国,规则,台积电,中国政府,中国日报,中国台湾,产业,产业链,整体,消息,生态,韩国,销售收入,挑战,经营,为客户,研发费用,向华,潘多拉

2007-02-12 #经典故事

让字节跳动“全球第一”的榜单 可能只是一个江湖故事

让字节跳动“全球第一”的榜单 可能只是一个江湖故事

字节,报告,阿里,阿里巴巴,亚马逊,头条,全球,企业,资本,公司,张一鸣,业务,榜单,内容,独角兽,榜首,领域,全球化,融资,大洋彼岸,中国,产品,位置,空间,股份,趋势,投资,监管,中国市场,创投

2015-08-12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