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综合 > 正文

水绘篇章|关中八惠的洛惠渠:历史与未来的交织

时间:2024-05-20 17:20:26

相关推荐

水绘篇章|关中八惠的洛惠渠:历史与未来的交织

很难想象陕西最长的河流发源于水资源极度贫乏的黄土高原腹地。

洛河,古称洛水或北洛水,发源于榆林市定边县白于山南麓的草梁山,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延安市,沿途跨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两大地貌,最终汇入渭河。

洛河两岸人杰地灵,人文遗存丰富,在中华民族的发端和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北洛水相对的还有一个南洛水,源出于渭南市华州区,流经陕西东南部及河南西北部,在河南巩义市注入黄河。今天要带大家云游的洛惠渠,便是修建在北洛河(下文称为“洛河”)上的水利灌溉工程。

洛河流域农业灌溉的历史悠久而灿烂。

西周时期,洛河下游一带就出现了沟洫农业,汉代以后自流灌溉工程逐步兴起;《晋书·食货志》载:“筑临晋陂,引汧洛溉舄卤之地三千余顷,国以充实焉。”这是说司马懿在公元233年引洛水灌溉盐碱地3000余顷,以此强军富国;又据《旧唐书·良吏传》记载同州刺史姜师度“就古通灵陂,择地引雒水(洛河)及堰黄河灌之,以种稻田,凡二千余顷,内置屯十余所,收获万计。”像这样的记录多见于史料,反映了历代政权对引洛灌溉的重视。

洛河流域示意图

“洛惠渠”是洛河灌溉工程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洛河流域上下最大的灌溉工程。

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汉武帝刘彻采纳临晋太守庄熊羆所奏,欲引洛河水灌溉今蒲城、大荔一带万余亩盐碱地。于是征发兵卒万余人开渠,但因渠岸土质疏松,易坍塌,便改为凿竖井,井下相通行水(“井渠法”),因修渠时挖出龙骨(化石),故名龙首渠。

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重新疏浚“龙首渠”,以广灌溉。

关中八惠示意图

李仪祉先生的家乡在蒲城县的渭北黄土高原,这片土地长期缺水,经历过干旱之苦的他自小就树立了效法郑国、白公,振兴关中水利的宏愿。

1932年,泾惠渠一期工程完工后,心系洛河水利及家乡人民的李仪祉先生给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的杨虎城写信道:“泾惠由公手而成,亦复有意再成洛惠乎?”杨虎城欣然同意,省政府很快通过了修建洛惠渠的议案。

工程也得到了民国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1933年开始勘测设计,李仪祉先生因病不能亲自主持,推荐孙绍宗担任洛惠渠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工程实施。由于泾惠渠已花费巨大,陕西地方财力难以承担洛惠渠之费用,民国中央政府拨款50万元予以支持,并令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办,下设泾洛工程局,负责泾惠渠尾留工程和洛惠渠工程建设。

1934年李仪祉陪杨虎城【右】在洛惠渠工地考察

1934年3月,洛惠渠开工,在澄城县洛河峡谷筑坝引水。两年后拦河大坝、引水渠、进水闸、退水渠等骨干工程基本建成,但穿越铁镰山的5号隧洞因经过富含地下水的流沙层,施工难度极大,工程进展缓慢,又因施工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人力物力匮乏,直到1946年11月隧洞才全线贯通。

1947年9月,总干渠试水,12月举行洛惠渠放水典礼,蒋中正、孙科、张群、于右任等题词祝贺。

1934年李仪祉【左三】在洛惠渠工地

关中解放后,人民政府继续拨粮拨款续建洛惠渠,重点修复5号隧洞及建设干、支、斗渠道等配套工程。1950年春正式开灌。此后,又经过多次扩建改建,发展了洛西灌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在洛惠渠建设过程中,先后有65人因公殉职,包括工程师张平之,(为此五号隧洞取名“平之洞”以示纪念),这些为水利事业付出心血、汗水,甚至生命的人永远被灌区人民铭记。

走近洛惠渠渠首工程,被拦河坝上传来的落水声吸引,迫不及待想一览它的全貌。

弧形的拦河拱坝高16米有余,坝顶长132米,宽5米。站在大坝正前方抬头望去,沿坝溢下的河水,铺展成一面雪白的银幕,耀眼无比,演绎着洛惠渠的精彩故事。

大坝下游洛河峡谷被当地人称为“龙槽”,因短距离内河床落差大,河水流经这里时形成磅礴之势,奔涌向前,犹如小“壶口”。

若从空中俯览,发挥想象,拦水坝犹如龙首,“龙槽”似龙身,整个工程如巨龙逆流而上。

拦河坝

大坝两端建有排沙闸,共有三孔排沙底孔,闸房为仿古阁楼造型,飞檐翘角,整体风格与龙首亭相协调。进水闸位于左岸,单孔闸门,设计流量22立方米每秒。排洪闸在临河一侧,与进水闸成九十度,设闸三孔,泄洪量357立方米每秒。

进水渠

1935年李仪祉先生将拦河坝命名为“龙首坝”,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题写了坝名,随后将题词刻石树碑,修建龙首亭,以示纪念。

亭矗立在进水渠口东岸,由田元子参考南京中山陵仰止亭设计,亭基由细石料砌筑。亭子空间高3.98米,通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四柱钻顶琉璃瓦屋面,檐下及亭顶均绘有彩色图案。

“龙首坝”巨型石碑树立其中,为游人所瞻仰。

排沙闸

龙首亭

“大旱何须望云至,自有长虹带雨来”,镌刻在曲里渡槽拱脚排架上的楹联,表达了洛惠渠使得灌区人民面对旱魃为虐时的高枕无忧,楹联由李仪祉先生撰,李逵顺手书。曲里渡槽是洛惠渠总干渠过大峪河的建筑物,长116米,高24米,1935年由李逵顺设计,是我国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渡槽之一。

其造型设计精美,巍峨壮观,慕名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作为范例多次入选大中专院校教科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适应灌区用水需求,洛惠渠管理局在其旁重新修建了过水流量更大的渡槽。原曲里渡槽不再行水,卸下了“担子”,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宛如一座丰碑。除了曲里渡槽外,洛惠渠工程上还有夺村渡槽、堤浒渡槽、曲里小渡槽,它们将洛河水扛在肩头越沟跨河,输向关中沃土,滋润大地。

曲里渡槽

洛惠渠总干渠共有隧洞五座,由北至南为一至五号隧洞,分别对应澄源洞、甫田洞、大有洞、朝川洞、平之洞。

因渠道灌溉时澄城、蒲城、大荔、朝邑、平民五县而得名,均由李仪祉先生命名,由时任全国经济委员会五名常务委员分别题字。

我们去探访的是五号“平之洞”,洞口上匾额的字样依然清晰,洞口的样式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原貌。

2000年,为提升通水效率,在五号洞旁新建了岔洞“鑫源洞”,寓意从五号洞奔涌而出的洛河水似金似银,助力一方经济腾飞,成为灌区群众迈向幸福生活的滋根之源。

鑫源洞

平之洞

自1950年通水以来,洛惠渠管理局自始至终狠抓灌溉管理,最先提出计划用水、一直坚持先期用水,实行“流量包段、水量包干”,积极推行定额灌水,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研究,灌区多次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先进典型。

10万亩,40万亩,77万亩...灌溉面积的不断增加、受益人数的持续增长是最好的例证,反映出洛惠人上下一心积极推动灌区建设,发展灌溉事业的辛勤付出。

犹记得1998年,在专业的施工方都打退堂鼓的情况下,洛惠渠人举全局之力自己干,干部职工们下井进洞,冒着生命危险,经过两年的奋战,成功打通五号洞岔洞(鑫源洞),困扰龙首渠千年的魔咒终被去除。

时至今日,洛惠渠的功能使命已经扩展,为农业、工业、城镇用水和生态修复提供支撑和保障。

上世纪五十年代,棉花是洛惠渠灌区引以为傲的产物,亩产曾创全国纪录,灌区是陕西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名扬全国。在灌区的核心区大荔县,“1008”农产品非常出名,其中“1”是指黄花菜;“0”是指西瓜和冬枣;“8”指的是花生;这些农产品给农民带来了丰足的收益。毫无疑问,农产品的丰收源于洛惠渠的精良灌溉。

前后,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节水技术的应用,各类果林成为洛惠灌区的主角。

后记

历史的辉煌掩盖不了今日的光芒。近百年来,在洛惠人的精心呵护下,洛惠渠成长为健壮的小伙子,发光发热,普照大地。有人说洛惠渠宛如一条天河,穿越峡谷,穿越云端,让饱受干渴的百姓尝到生命的源泉,让贫瘠的土地变为沃壤,让百姓迈向幸福生活。我想,这应该是最朴素、最真实的总结了。( 来源 陕西水利博物馆 李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三秦水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水绘篇章|关中八惠的洛惠渠:历史与未来的交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梦中游人2024-05-20 17:43梦中游人[福建省网友]103.28.206.43
    文章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洛惠渠的传奇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让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顶0踩0
  2. 壁虎2024-05-20 17:35壁虎[浙江省网友]203.30.29.158
    洛惠渠的故事真是扣人心弦,看完让我更加期待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顶5踩0
  3. 群木2024-05-20 17:28群木[台湾省网友]103.25.23.8
    这篇文章真是让人对关中八惠的洛惠渠有了更深的了解,历史与未来的交织让人感叹不已。
    顶10踩0
相关阅读
云游唐村:插花品茶忆乡愁 盛唐原乡探故事

云游唐村:插花品茶忆乡愁 盛唐原乡探故事

唐村,柳青,李刚毅,直播,网友,乡愁,创业史,建筑,文化,村民,视频,盛唐,宴饮,王曲,人民,人脑,关中,原乡,历史,故事,稿费,空间,精神,老宅,群众,药王庙,长安,记忆,创作,生活

2009-01-05

百事百年音乐故事:挑战未来 创造经典 见证历史

百事百年音乐故事:挑战未来 创造经典 见证历史

百事,百事可乐,流行音乐,歌曲,合作,这首歌,流行文化,形象,大卫,迈克尔·杰克逊,鲍伊,交织成,偶像,使命,口号,品牌,广告,巨星,天王,文化,时期,歌手,长卷,创作,兰妮,周杰伦,布兰妮,曾为,王菲,蔡依林

2007-11-29

《《根基幼儿品格》感恩·太棒了!》惠之 著简介

《《根基幼儿品格》感恩·太棒了!》惠之 著简介

品格,故事,学校,树墩子,世界,小朋友们,孩子,内涵,幼儿园,根基,歌曲,魅力,和家,亲子,定义,小朋友,戏剧,手势,手工,游戏,核心,格言,礼仪,经典,老师,音乐,欢迎来到,每个月,生活应用,潜移默化

2020-06-26

【八仙故事】九岩洞下长生诀 云台山下遇知音 吕洞宾云游(二)

【八仙故事】九岩洞下长生诀 云台山下遇知音 吕洞宾云游(二)

吕洞宾,陈抟,华山,学道,九岩,云台峰,列列,太清,士陈,图南,幼聪慧,楚天,步虚声,钟离,东都,上金,题诗,云台,九龙,亳州,农夫,僧人,关中,剑客,功用,参考文献,终南山,啸傲,周易,樵子

201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