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综合 > 正文

【05月】泰晤士河之外的故事:大河大城的黑暗与美好

时间:2024-05-31 16:21:43

相关推荐

【05月】泰晤士河之外的故事:大河大城的黑暗与美好

记者 | 实习生 黄俊仪编辑 | 黄月1

“没有人会否认泰晤士河对伦敦的至关重要性。它为这座城市带来了贸易,同时也带来了美、肮脏、财富、悲惨与尊严。如果没有泰晤士河,伦敦这座城市就不会存在。”

泰晤士河既是英国的母亲河,也是一部流动的城市历史。在《泰晤士:大河大城》一书中,作者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让这条大河流到了中国读者眼前,从它的源头讲到它的气候,从它的贸易写到它的文学,气势磅礴且魅力无穷,仿佛英国文化潺潺流动于这条河的水波之中。

“河水并不是在这意义上变成一面镜子,它比镜子更温柔、更广大、更诱人。它令被反射的世界变得深沉,可能比水面上的实际事物还要更为深沉。”总长为215英里的泰晤士河,不及尼罗河的二十分之一,这短短一条河流为什么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泰晤士》作为一部河流传记,留给了我们一份关于人类文明的启示。

《泰晤士》是阿克罗伊德《伦敦传》的姐妹篇,也是上海文艺出版社“读城系列”的最新一部作品。这一丛书曾带我们去往柏林(《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面纱下的七丘之城》)、威尼斯(《威尼斯:晨昏岛屿的集市》)和孟买(《孟买:欲望丛林》)……

在上海书展上,几位有着旅英经历的嘉宾从城市、历史和人的关系等角度出发,与读者分享了自己阅读《泰晤士》之后的感受和思考,他们分别是作家毛尖、电视主持人兼新闻评论员骆新、本书译者任明及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劭恺。

《泰晤士:大河大城》[英] 彼得·阿克罗伊德 著 任明 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6 污秽与肮脏

“世界上最大城市的粪便和垃圾,流进了泰晤士河。300万人使用过的污水在潮汐中冒泡——泰晤士河变成了一条巨大的、敞开的下水道。”在阿克罗伊德的笔下,浪漫与优雅并存的泰晤士河的黑暗过往被残酷揭开,它曾一度是一条死亡之河。提及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三位嘉宾从不同视角解读了书中对“污秽与肮脏”的泰晤士河的描绘。

骆新与读者分享了BBC系列纪录片《肮脏之城》,他提到,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英国有着脏乱不堪的过去,直至1666年在北岸整整烧了四天的大火,伦敦这座城市才开始被重构。“英国人爱喝啤酒不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泰晤士河的水太脏,人们在确保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最安全的办法就是饮用加工后的啤酒,”骆新说道。

毛尖则从文学层面对“脏乱差”展开剖析。她认为该书最灾难性的部分发生在“死亡之河”一节,作者仅仅用两页纸的篇幅,将死亡、悲剧和离别的细节刻画得骇人又惨烈,营造了一个充满电影感的想象空间。她说:“像我们这样没有到过泰晤士边上的人,会觉得它是故事的发源地——没有泰晤士河,伦敦好像就不能发生故事了——这就是这条河特别有魅力的地方。”

曾劭恺对毛尖的观点表示认同,他提出,英国文学从17世纪以后特别强调想象空间,“这跟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很有关系,用文字画画的处理方式在这本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城市文化客厅

“牛津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那里你可以回望上游,思考泰晤士河安静的起源,也可以朝下游看去,凝望即将到来的伦敦的广大。”

任明坦言,自己在翻译《泰晤士》一书时,明显感受到泰晤士河的上游、中游、下游迥然不同,阿克罗伊德对不同层次感的把握自然生动,同时充满了哲学思考。

航拍泰晤士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分层并不意味着割裂,公共文化氛围在伦敦这座城市随处可见。骆新提到自己旅英经历中印象最深的,是摆放在泰晤士河边的“公共座椅”,公众在捐款后可在该座椅上标刻想要纪念的人名,每一个座椅都承载了一个人的故事。除此之外,英国人也十分热衷在河畔进行露天聚会,“这是个信息交换的过程。什么样的社会是最好的社会?一定是知识可以被共享的社会。”以此为例,骆新认为,泰晤士河作为城市公共文化客厅的角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泰晤士河流经牛津大学,曾在这座学府攻读哲学博士的曾劭恺回忆起,自己到英国以后对泰晤士的印象经历了瞬间转换——从阅读《狄更斯传》时的灰暗印象,切换至现代浪漫的美好,除了这条河流的自然风光以外,更多增色源于在河岸边与教授、学者们谈笑风生的记忆。设想漫长的夏日黄昏浸入夜晚之际,泰晤士河面闪动着粼粼波光,每个人在这一时刻都和城市建立了某种不可磨灭的联结。

死后重生

在阅读《泰晤士》的过程中,毛尖发现,特定章节的内容反映出了英国人对于死亡有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态度表达。“英国常被认为是‘自杀国度’,书里有非常多的文本跟‘死’有关系,但这些死亡写得非常轻松,甚至洋溢出奇特的欢乐来。”她说,“以反生命的方式表达奇特性和欢乐性,这种死亡态度,在某种程度上缔造了英国文学。”

“举轻若重和举重若轻是英国文学非常重要的特点,”骆新补充道。关于英国文学的死亡观,曾劭恺以英国文学家约翰·班扬(John Bunyan)的著作《天路历程》为例向读者阐释:“河流一直有文学上的象征意义,泰晤士河在伦敦大火后带来了死后重生,把河流跟死亡联系在一起,带来死亡也带来生命。”

伦敦地铁的泰晤士河隧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任明补充道,在翻译过程中他发现,该书对死亡情节的描写不乏有极度悲惨的部分。作者不仅从宗教角度解读了英国人对死亡的态度,也从自然敬畏的角度展示了自然观是如何充实这条河流、形成万物循环的过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05月】泰晤士河之外的故事:大河大城的黑暗与美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銀蛊2024-05-31 17:46銀蛊[香港网友]45.117.40.177
    作为泰晤士河的粉丝,对这个话题真的超级感兴趣!
    顶34踩0
  2. 君子兰之恋2024-05-31 17:29君子兰之恋[宁夏网友]119.61.248.187
    真希望有机会亲身去泰晤士河边感受一下这些故事所承载的历史厚重。
    顶3踩0
  3. 天使的小背影2024-05-31 17:12天使的小背影[安徽省网友]27.34.237.206
    @SS筱筱菜鸟SS泰晤士河的历史一定充满了传奇,期待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内容。
    顶6踩0
  4. SS筱筱菜鸟SS2024-05-31 16:55SS筱筱菜鸟SS[安徽省网友]114.211.94.232
    大河大城的黑暗与美好,听起来就让人想要探寻其中的故事。
    顶10踩0
  5. @唯爱你_❤❤❤不解释@2024-05-31 16:38@唯爱你_❤❤❤不解释@[贵州省网友]202.40.140.134
    这个话题真是引人入胜,泰晤士河的故事总是让人心驰神往。
    顶20踩0
相关阅读
有故事的伦敦 如果你能深爱上 就能给你不厌倦的理由

有故事的伦敦 如果你能深爱上 就能给你不厌倦的理由

伦敦,泰晤士河,伦敦塔,建筑,全世界,历史,泰晤士,伦敦眼,地标,游船,都市,伦敦塔桥,最繁华,现代艺术,议会大厦,亨利八世,博林,塔内,安妮,安迪沃霍,棉花糖,毕加索,狮心王理查一世,蒙德里安,达利,马蒂斯,在伦敦,千禧桥,厌倦了,传统

2018-03-19

英国“最有故事”的大桥 是塔是桥分不清 被誉为“伦敦的象征”

英国“最有故事”的大桥 是塔是桥分不清 被誉为“伦敦的象征”

伦敦,泰晤士,塔桥,历史,伦敦塔桥,泰晤士河,双塔,桥身,风景,设计,哈利波特,诺丁山,高塔,女王,母亲河,伦敦市,两岸,一战,中都,传奇,代表性,人们,北区,全世界,出镜率,全长约,初衷,博物馆,命脉,地位

2007-01-28

英国“最有故事”的大桥 是塔是桥分不清 被誉为“伦敦的象征”

英国“最有故事”的大桥 是塔是桥分不清 被誉为“伦敦的象征”

伦敦,塔桥,泰晤士,泰晤士河,英国,城市,历史,伦敦塔桥,重要地位,哈利波特,诺丁山,高塔,女王,美丽风景,大桥,两岸,中都,代表性,人们,全世界,出镜率,全长约,博物馆,命脉,名胜,地标,基地,外形,夜景,母亲河

2017-06-23

伦敦不仅仅只有阴雨天 这几个景点也是值得一去 千万不要错过呦

伦敦不仅仅只有阴雨天 这几个景点也是值得一去 千万不要错过呦

伦敦,英国,大本钟,母亲河,泰晤士河,伦敦塔桥,可欣,威廉王子,泰晤士,第一时间,东西,印象,伦敦城,博物馆,切尔西,作者,商店,又名,历代,影视剧,国王,图片,天气,地方,塔桥,地球,展览厅,婚礼,快感,教堂

2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