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综合 > 正文

2024年瓷器背后的故事:揭秘中国历史朝代的美感

时间:2024-06-08 09:19:02

相关推荐

2024年瓷器背后的故事:揭秘中国历史朝代的美感

在中国的瓷器发展史上,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度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众所周知,景德镇瓷器产品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业时代特征的是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主,其它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明代瓷器的制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其中洪武,永乐和宣德为最高峰。

中期: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其中成化最着名。

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其中嘉靖,万历量最大

在明代之前的景德镇瓷器基本上是没有款识的,到了明朝永乐之后,官窑瓷器上面就开始写上本朝的年号款,干支款以及图记款等等。最多的是用青花书写,有暗刻、凸印。下面就来和大家说说永乐、宣德、成化等不同时期的明代瓷器款识特征。

明永乐以前

明永乐之前,瓷器上也有落款的情况,但不多见,不成体系。此前瓷器上见有款识的,举例如下:

宋代建窑

部分器物足底见有“进琖”、“供御”刻款,作为贡品的铭文。

宋代汝窑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数件器底刻“奉华”、“”等字样的汝窑器。其中“奉华”是宫殿名,是宋高宗赵构的宠妃刘贵妃的寝宫。

五代至宋早期定窑

有部分带“”、“新官”刻款的器物,被认为是进奉宫廷的专用瓷。

元代青花

元代瓷器除白釉瓷有模印“枢府”二字(称枢府白瓷)外,极少见其它落款,但“元青花云龙纹‘至正十一年’铭双耳瓶”由于其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诸位不可不知。

明永乐以后

瓷器器物上书写帝王年号款识的做法, 始于明代永乐,后成定制。其中既有官窑器,也有民窑器。

永乐

永乐朝署款的现象并不普遍。目前所见实物,无论印款、刻款还是青花书写款,基本都是“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单色釉瓷器用印款和刻款,青花器中,仅压手杯署款。

宣德

宣德时期开始盛行署款,且落款无固定位置,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多为青花楷书款,又以“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为多;单色釉瓷器上和永乐一样,多用印款或刻款,也有书青花款;还有写“大德吉祥场”和“”字的器物,也是官款。

成化

成化朝官款基本都是青花楷书款,且以“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为主,围双方框或双圈;民窑器除了写“大明成化年制”外,还出现“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成化年造”的样式;有些官窑罐,在底足写“”字,俗称“天字罐”,是成化朝的名品。

落款部位趋于规范,大多在器底,少量书于器口边的,另有高足杯,款识写在高足的里面。成化款识,独具特色,被认为可能是同一人所书。外围圆圈或框线都紧束款字。

弘治

弘治朝的款识运用基本延续成化,唯字体更显娟秀

正德

正德朝的款识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一是“正德年制”四字款出现频率较高。

二是红彩书款的比例增加

三是开始出现

四横

嘉靖

嘉靖朝款识上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字体上,笔画较粗,苍劲中藏秀逸,刚柔相济,与前朝风格迥异。之后的明代瓷器款识,都深受嘉靖朝书法风格影响。

隆庆

隆庆时瓷器实物较少,所见器物,多写“大明隆庆年造”六字双行款。

万历

万历一朝48年,历时较长,写款样式亦较多。总的来说,多见六字双行,字体书法颇似颜体,端庄工整,敦厚刚劲,撇捺处顿挫有力。

其中“万”字有两种写法。万历早期写作

,字首倒八穿过首横;中晚期写作

字首倒八不过首横,中间一竖出头,接于首横。

万历后有泰昌、天启、崇祯三朝,国力衰微,除崇祯朝民窑青花器外,几无亮点,款识方面亦近乎空白。

顺治

顺治官窑器传世品很少,所见均书青花款,有双圈六字无圈框四字两种。顺治民窑的发展则较为蓬勃,产品以青花和五彩(包括青花五彩)为主,多见干支纪年款和“玉堂佳器”等堂名款(“玉堂佳器”款在明嘉靖、万历时就已出现)。

康熙

康熙一朝共计61年,基本以为段,分作早、中、晚三个时期,各期款识各有特点。

早期

康熙十九年九月,才正式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因此早期瓷器以民窑器为主,官窑器也是委托民窑烧造。年号款的落款较少,多见干支纪年款、堂名款和花押等标志,写明代各朝年款的寄托款也很流行。

中期:与早期相比,中期款识趋于规范,以楷书六字双行为主,字体秀逸,笔道有力。

晚期:开始由专人负责写款,字体更加工整秀丽。楷款中的“”字开始出现的写法。

珐琅彩瓷于康熙59年烧造成功,均书“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款。

出现了宋体字写款,并在雍正朝流行。

出现了极少量篆书款。尤其是六字三行篆书款,开创了雍正以后各朝流行的篆书六字三行款式的先例。

雍正

雍正时期,官窑款识已定为专人书写,各类瓷器上的字体基本一致,楷书款与篆书款并用。

楷书款中六字三行的,是早期流行的款式,六字双行的,时间略晚。

篆书款从雍正开始流行起来,有四字两行、六字两行、六字三行的体式,多数无边圈。

珐琅器上落“雍正年制”或“雍正御制”款,以蓝彩为主。

乾隆

乾隆一朝历时60年,落款之字体、款式亦有诸多样式。总的来说,其款识的变化和特点有如下几点:

除早期有极少量楷书款(其中又以四字款居多)外,整个乾隆朝官窑器落款几乎被篆书款全部占据,其中又以六字三行的样式为最。

青花书款仍为主流,但红彩、金彩、刻款等样式与以往历朝相比,比例大大增加,其中尤以红彩落款最为突出,所占比例不小,这与乾隆朝粉彩器占据主流有密切关系。

款字中“”、“”及“”字有诸多写法和变化。

嘉庆、道光

嘉道两朝用款制度沿袭前朝,基本雷同。值得注意的是道光官窑器中有“慎德堂制”、“嶰竹主人造”(两处均为道光皇帝行宫,署此款者为御用瓷)、“退思堂制”(睿亲王府邸堂号)、“恒有堂制”(定亲王订烧器物)落款的均属精品。

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此四朝用款制度基本一致,主要有如下特点:

楷书款重新占据主流,极少见篆书款。

楷书字体书写多侧锋运笔,与明代及清早期圆润浑厚的中锋运笔风格迥异。其中咸丰朝字体尤其端正清秀。

青花器上多用青花款,粉彩等彩瓷上多用矾红款。且流行直接在器底白釉上书写矾红款,前朝盛行的绿地留白书矾红款的样式较为少见。

同治、光绪两朝官窑中有落款“长春同庆”、“燕喜同和”的,是为同治皇帝大婚专门烧造的。落款“体和殿制”、“储秀宫制”及“永庆长春”(器身多配合“大雅斋”、“天地一家春”款识),是慈禧太后的御用瓷,均属精品。

儒行天弈

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联系电话:18502893678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珠宝交易中心4栋507号

目前100000+藏友已关注加入我们

0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024年瓷器背后的故事:揭秘中国历史朝代的美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一帘春风2024-06-08 09:36一帘春风[天津市网友]203.33.63.141
    瓷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一定能让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的美感。
    顶0踩0
  2. z36329852024-06-08 09:30z3632985[甘肃省网友]103.227.82.120
    中国的历史朝代总是让人着迷,能揭秘这些背后的故事一定会让人大开眼界。
    顶1踩0
  3. 独行侠客2024-06-08 09:24独行侠客[云南省网友]103.17.204.28
    这个话题真是让人感到好奇,瓷器背后的故事一定充满了中国历史的魅力和美感。
    顶2踩0
相关阅读
清代瓷器——雍正篇

清代瓷器——雍正篇

雍正,瓷器,时期,康熙,画片,乾隆,施彩,款识,粉彩,方法,青花,特点,康熙帝,永宣,雍正帝,年制,时候,颜色,代名词,大清,年代,彩瓷,性格,皇帝,特征,画法,经济,胎质,西厢记,造诣

2020-09-16

清代瓷器——康熙篇

清代瓷器——康熙篇

康熙,瓷器,时期,颜色,彩瓷,画片,特点,青花,鉴定,好的,感觉,方法,时候,粉彩,乾隆,四美图,棒槌瓶,白如雪,请注意,意思,文章,款识,特征,现代人,皇帝,种类,精品,肥腻,雍正,但是也

2020-09-16

明朝瓷器——万历

明朝瓷器——万历

青花,官窑,人物,八仙,图案,大明,年制,时期,民窑,楷书,花纹,釉色,白中泛,回青料,云龙纹,小件,工艺,梵文,款识,现象,笔管,纹饰,细瓷,胎体,青色,高足,山水人物图,提梁壶,缠枝莲,葫芦瓶

2010-03-08

清朝瓷器——雍正

清朝瓷器——雍正

雍正,粉彩,青花,年制,釉里红,图案,康熙,款识,花纹,器物,大清,楷书,放大图,历史,团花,民窑,特征,篆书,胭脂红,色料,花卉,高足,扁壶,红色,色泽,贯耳,部分,施彩,明永乐,缠枝莲

2009-01-10